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2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周赫煊道:“雞叫一般在凌晨3點以後,那時已經算寅時了。子午卯酉弟兄多,寅申巳亥三兩個,辰戌醜未獨一枝。如果是寅時出生的,那三兄弟正好,不是我算錯,是你把自己的出生時辰記錯了。”

“難道真是我記錯了。”曹任遠還真搞不清,因為清末時期有鐘錶的人家很少。

周赫煊說:“也有可能是令尊令堂沒搞清楚,都大半夜的,丑時和寅時很容易混。”曹任遠摸摸腦袋,突然反應過來:“你騙我的吧?”

“哈哈哈哈,”周赫煊大笑,對南懷瑾說,“看到沒有,這就是江湖騙子的慣用伎倆。對付曹博士雖然不管用,但足以欺騙那些愚夫愚婦了。這算命看風水都有套路,再加上察言觀和隨機應變,如果再讀過一些道家典籍,行走江湖簡直無往而不利。”王德謙在一旁看得直樂呵,他說:“周老弟高人也!”錢吉笑道:“難怪美國人稱你做遠東巫師,果然有一套。”王德謙說:“命非天定,全靠人為。行善因得善果,自然兒孫滿堂,像劉從雲這種人,多行不義必自斃。”南懷瑾問:“一公修的是佛家何宗?”王德謙說:“淨土宗。”南懷瑾道:“我曾在杭州遇到過一位淨土宗大師。”王德謙來了興趣:“哦,到底是哪位?”得,這兩人開始討論佛教了。

第925章【大智若愚】王德謙、南懷瑾和錢吉三人興致的聊著佛學,周赫煊和曹任遠都有些不上話。

曹任遠給周赫煊倒了杯酒,隨口道:“周先生似乎一向是擁蔣人士?”

“何以見得?”周赫煊笑道。

曹任遠說:“你從不參加倒蔣活動。以前開北方擴大會議時,我還派人到天津去請過你,汪兆銘也親自向你發出邀請,但都被你拒絕了。”周赫煊好笑道:“我好像記得,胡漢民先生當時也沒參加會議吧,難道他也是擁蔣人士?”曹任遠無奈搖頭:“展堂先生(胡漢民)是我親自去請的,他沒做回應,反而大罵汪兆銘。我對他說,少則一年半載,多則兩三年,蔣介石要加害於你,到時我必相救。此事果然被我言中。”周赫煊說:“胡漢民先生不參加北方擴大會議,是一眼就看出汪兆銘心思不純。你們當時搞的倒蔣活動,無非有三個結果:第一,倒蔣失敗,爆發內戰,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第二,倒蔣失敗,爆發內戰,蔣介石藉機清除異己而獨裁;第三,倒蔣成功,爆發內戰,中國同樣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局面。不管哪個結果,都對國家百姓沒有任何好處,反倒為寇侵略東北提供了便利。”曹任遠愣了愣,問道:“為什麼不會出現倒蔣成功,中國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府這一結果?”

“你覺得可能嗎?”周赫煊反問,“參加北方擴大會議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們真能達成一致?就連堅決反蔣的胡漢民先生都不參加,我為什麼要去參加?更何況,我都不是你們國黨的人,一個黨外人士去湊什麼熱鬧?”曹任遠沉默片刻,突然苦笑:“還是展堂先生和周先生看得遠啊。回頭想想,那些年我忙前忙後,都白忙活了,反而便宜了本人。”周赫煊說:“也不是白忙活,古今中外,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政體,都需要有異見人士,一言堂只會導致徹底的獨裁。你們奔走倒蔣十多年,也讓蔣介石做出了許多妥協,這對國家來講也是有好處的。”

“可能吧,”曹任遠笑道,“不管如何,現在只剩下擁蔣抗一途,就連煥章將軍都高調擁蔣了。”曹任遠雖然在後世名聲不顯,但在民國時代絕對是比較關鍵的人物。他輔佐胡漢民創立“新國黨”,還是馮玉祥的入黨監誓人,孫中山的“孫文之印”如今就掌握在曹任遠手中。

在曹任遠看來,蔣介石就是個革命叛徒,背叛了孫中山,背叛了中華民國,跟袁世凱一樣都屬於篡權陰謀家。

周赫煊突然說:“曹博士為什麼一定要走仕途玩政治呢?你是物理、化學雙料博士,還是農學學士,完全可以搞化工生產、機械製造,甚至是發展農業啊。”曹任遠搖頭道:“一棵大樹,主幹都歪了,枝葉長得再茂密有什麼用?”說著他又嘆氣道,“不過,你也說得對,或許我真不適合搞政治吧。當一個自貢市長都讓我心力瘁,一面要頂住中央的壓力,一面還要安撫鹽商的情緒,簡直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哪天實在覺得沒意思了,我就辭職歸隱,或者開一家工廠為抗戰生產物資。”周赫煊笑道:“你也可以搞教育啊。”曹任遠冷笑:“教育界同樣烏煙瘴氣,去年我出任自貢市長之前,其實原定職務是重慶大學校長。結果,呵呵,一個校長任命都還有派系鬥爭,我懶得摻和進去,乾脆就拒絕接受校長任命書。”周赫煊沒想到裡面還有這種髒事,好奇地問:“現任重慶大學校長是葉元龍先生,他好像不是那種拉幫結派的人。”曹任遠樂道:“葉元龍是個糊塗鬼,但也可以說,他這人大智若愚。教育界留英美派和留法派一直鬥得很兇,各自背後都有國黨派系在支持。恰好,葉元龍留過英法美三國,他不介入任何一派的鬥爭,也跟任何一派都關係好。老蔣就是看中他這點,所以對其青睞有加。至於葉元龍本人,他對政治毫不關心,可能在他自己看來,他是莫名其妙加入國黨,莫名其妙當上重大校長,莫名其妙被視為老蔣心腹。”周赫煊笑道:“如此說來,換我是老蔣,我也會提拔葉元龍,因為這樣的人能辦事又省心。”還是老子那句話說得好啊,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葉元龍就是那種只顧埋頭做事,不管黨政紛爭的人。他是一點一點被老蔣看重提拔的,以後甚至稀裡糊塗被授予文職中將,抗戰勝利後又稀裡糊塗被選為“國大”代表。

抗戰期間,老蔣甚至表示:“葉校長可以隨時找我,有什麼事,可以直接跟我說。”作為老蔣在教育界的“心腹”,葉元龍卻選擇留在大陸,竟然還得了善終。他曾經救過兩個地下黨,其中一個是文藝界領袖,另一個當了浙江省長,但他卻從來不宣傳炫耀,也不以此做政治資本,甚至除了周公和當事人以外,那時很少有人知曉此事。

或許,正如曹任遠所說,葉元龍才真的是大智若愚。

周赫煊和曹任遠聊了一會兒抗戰時局,突然說道:“曹博士,你要是哪天不想當市長了,可以來我的工廠。不管是物理、化工,甚至是農業才能,都保證你能盡展所長。”

“那就這麼說定了,”曹任遠笑著答應,也發出邀請道,“對了,周先生來一趟自貢,請務必到蜀光中學做一次演講。”旁邊聊佛學的王德謙頓時接話:“對對對,周老弟一定要去蜀光中學走一趟。狗的小本兒,去年把學校的樓都炸塌了,你去給學校的娃兒們講幾句硬氣話!”

“一定,一定。”周赫煊滿口答應。

蜀光中學的辦學經費一直都是在鹽稅中扣的,鹽商們每年都要捐款辦校。去年張伯苓接管學校擔任董事長,也注入了不少資金,這所學校現在是南開系統當中的一員。

當晚,周赫煊就住在大安寨王德謙家中,第二天又去曹任遠在檀木林的家中做客。

周赫煊厚著臉皮向曹任遠求了一副墨寶,並索要孫中山的印章,曹任遠只能苦笑著拿出“孫文之印”給他蓋上。

這絕對屬於意外收穫,周赫煊手裡的那副墨寶,乃最後一件蓋有“孫文之印”的寶貝。

第926章【摳腳老李】自貢諺語“河東王,河西李”中的河叫釜溪河,向東南而匯入沱江,走沱江可以直到廣漢,這是傳統的川中鹽運路線。而釜溪河與沱江構成的水運體系,又被川菜界稱為“小河”。

川菜分三個體系,即以成都為代表的“上河幫”,以重慶為代表的“下河幫”,以自貢為代表的“小河幫”。水煮魚、水煮牛、水煮片……這些“水煮”系列菜品,真正的發源地就是自貢。

自貢“小河幫”川菜,又分為鹽商菜、鹽工菜和會館菜三大支。

鹽工菜,顧名思義,工人吃的,用料普通,做法簡單,符合大眾的口味和經濟承受能力。

會館菜,包羅萬象,是南來北往的商人們帶來的,融合各大菜系之長,又加入了自貢本地的特

鹽商菜,那就恐怖了。咱們之前提到的“火邊子牛”就是鹽商菜,口味還在其次,必須要上檔次,土豪氣息撲面而來。

古代鹽商們喜歡鬥富,比如“豬血旺”,普普通通的一道菜嘛。鹽商們非要用靈芝、人參之類的名貴藥材餵豬,再把豬吊起來灌滾燙的粥,這粥也有講究,工序複雜,用料奇葩。這些都只是前奏,當豬的食道被粥燙出血泡後,刺破那些血泡做豬血材料,再以各種獨門工序炒成菜。

自貢有道名菜叫“跳水蛙”,這也是鹽商菜。傳統做法本傷不起,先以秘製醬料塗在木箱內部,再放入養數的青蛙,蓋上箱子,讓青蛙跳幾個月再取出。由於醬料的原因,青蛙死後不僅沒有腐爛,反而保持著一定水分,渾身充滿了濃郁的香氣,並且質勁道,以此做原料再進行心烹製。

嗯,這些東西作者君都沒吃過。

唯一吃過的“跳水蛙”,到21世紀已經變成“水煮青蛙”了,難以想象傳統做法是什麼味道。

周赫煊也沒能一飽口福,王德謙居然請他吃豆花飯,這是典型的鹽工菜,一點沒有大鹽商的氣魄。

蜀光中學那邊暫時沒去,周赫煊乘船南下前往富順,在鄧關附近有個叫“竹林灣”的地方,那就是厚黑教主李宗吾的隱居之地。

幾間破敗的竹木土混合建築,有著典型的西南明清民居風格。

李宗吾穿著一身髒兮兮的長衫,靠在楠竹椅上,旁邊放著花生和燒酒。他一邊看書,一邊摳腳,時而撿起粒花生米,就著高粱酒喝得美滋滋。

板著臉走過來,把一件乾淨衣服扔在他身上,喝道:“吃吃吃,就曉得吃!快把衣裳換了,一件長衫子穿了兩個月都不脫,我昨天丟在洗衣桶裡頭,你咋個又撿起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