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72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周赫煊笑道:“正是。”王任遠連忙說:“周先生好,稀客,稀客。”賴玉川對王德升說:“四爺,周先生來了,你咋不請一爺親自接待?莫要怠慢了客人。”王德升有些懵,低聲問:“這人很有來頭?”

“來頭大了,”賴玉川說,“這才兩三年,你就忘了‘周神仙’?”王德升猛地站起,瞪大眼睛道:“就是那個東華帝君轉世,活人無數的周神仙啊!哎喲,我真是瞎了狗眼,周神仙你莫要怪罪。”四川大旱的時候,自貢受災也很嚴重,周赫煊從美洲購來的糧食大概分了五百石過來。數量雖然不是很多,但周神仙的大名卻傳甚廣,大半個四川境內,目不識丁的老百姓提起都要豎大拇指。

周赫煊笑道:“沒什麼怪罪不怪罪的,我就是到自貢來轉轉,順便拜訪一個老朋友。”王德升說:“周神仙,這個小店子太寒酸了,我們去大安寨。”周赫煊道:“就在這裡吃就行的。”賴玉川勸道:“周先生還是去大安寨吧,王一公對您佩服已久,見到您本人肯定高興。”王一公就是自貢首富王德謙,也稱王一爺、王大善人。他不僅是抗戰期間全國個人捐款最多的,而且每年都要捐800石稻穀和300石食鹽,並送出數十個王家子弟去參加八路軍和遠征軍。

周赫煊被幾人強拉著去大安寨見王德謙,店夥計更是跑到街上大喊:“周神仙來了,快來看周神仙哦!”

“周神仙在哪裡?”

“前頭最神氣那個!”

“也沒得三頭六臂嘛,長得多好看的。”

“周神仙來了,本鬼子的飛機就不敢兇了!”

“周神仙保佑我兒的病快好哇!”

“……”周赫煊瞬間變成被圍觀的大熊貓,不過沒人過來阻攔,都遠遠的跟著評頭論足,還有些大姑娘小媳婦兒指著他偷笑。

錢吉下意識的合十說:“阿彌陀佛,周先生這是修的菩薩道,大慈大悲真佛陀。”南懷瑾也是慨不已,這一幕讓他印象深刻。

幾十年後,南懷瑾在南禪七講達摩祖師時說:“梁武帝是非常信佛的,自己做皇帝,又講經又說法,又把自己的身體佈施給廟裡做傭人,搞得滿朝文武湊錢把皇帝贖回來,不曉得搞些什麼東西……這對佛家來說是個醜陋的事情。信佛是好事,但梁武帝的行為和做法並不聰明,很醜陋。報冤行,隨緣行,對於此事無所求,這就是修行。你為了修行而刻意做什麼事情,有了功利,那就不是修行。我以前認識一位先生,他出資千萬從美洲買糧賑濟四川,川內百姓都叫他周神仙,也有很多人叫他周菩薩。他做這些就沒有功利,純粹出於一片善心,他沒意識到自己在修行,但卻恰恰就是一種修行。所以當時我的朋友錢吉說,周先生修出了菩薩道,是大慈大悲真佛陀……”第924章【四川首富】其實,王德謙不僅是自貢首富,更是四川首富,重慶那個“湯半城”只是小兒科。

當然現在不能說四川首富了,因為四大家族內遷嘛。

去年底,本特務機關統計了國府官員在上海國際銀行的存款,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合計1186萬美元,宋子文637萬美元,孔祥熙635萬美元。而當時中國國內銀行的存款總額(不含淪陷區)折算成美元才7億多美元,按黑市匯率算就更少——不到3億美元,四大家族絕對稱得上富可敵國。

這份存款統計報告是本政府的內部資料,並未拿出來宣傳,後來存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檔案室,應該沒有作假可能。

四大家族的錢怎麼來的,咱們就不討論了,王德謙的錢那真是賺得不容易。

自貢(包括富順)作為四川的頭號稅收來源,從清末民初以來就被各路盯上,連雲南、貴州的軍閥都要跑過來分一杯羹。對地方軍閥來說,只有控制了自貢,才能真正控制四川。

王德謙雖然出身於大富之家,但他接手家業時已經快破產了。

家族內鬥不休,軍閥輪番蹂躪,政府重稅盤剝,競爭對手圍攻陷害……王德謙艱難戰勝兩個弟弟繼承家業,時值鹽價大跌,全廠停產,賣了幾百口鹽鍋才夠還分期債務。族人又鬧著強行分家,一番折騰下來,王德謙連鹽井都沒了,只有一些天然氣井,所得利潤還不夠還債。

王德謙大刀闊斧的進行企業改革,漸漸收回了幾口鹽井。但剛有起就遇到鹽井失火,攤上人命官司,接著又在修灶時遇到業主糾紛,導致新井停工,並向政府納鉅額保證金,而這時兩個弟弟還在跟他打官司要分家產。

就是在這種糟糕的情況下,一度破產的王德謙,只用了十多年時間就成為四川首富。

他信佛崇道,他救濟窮人,他捐款抗,他勤儉樸素……這些都是真的。但他也圓猾無賴,霸氣強硬,陰險狡詐,手冷心黑。由於欠著鉅款,他連續好幾年躲在山裡不敢外出,身邊隨時跟著幾十個心腹打手,所有生意都是在山中佛堂裡遙控指揮。

自全面抗戰爆發以來,王德謙就整天修佛,也不應酬,也不出門。只因國民政府太過厲害,所有食鹽統收統賣、低買高出,整個鹽業市場都被政府控制了,鹽商們只需負責生產就是。再加上法幣不斷貶值,火爆的鹽業生意利潤微薄,到新中國建立以前,這位四川首富實質上已經破產。

這就跟戰時鋼鐵企業破產一樣,鹽業公司也能被搞破產,不得不說國民政府很有能耐。

也因此,王德謙對國黨是無比仇視的,他的企業不許出現任何國黨支部。同時,他又默許地下黨在身邊發展,家族子弟被推薦去延安讀書也樂見其成。

聽聞大名鼎鼎的周神仙來了自貢,王德謙立即帶人到大門口接,他哈哈笑道:“久仰周老弟大名,今得見,此生無憾!”

“王兄客氣了,你的善名我在川東都有耳聞。”周赫煊隨口送了句奉承話。

這句話讓王德謙很受用,他現在無心經營產業,反而對名聲更為看重,高興道:“能為國家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已經很滿足了,善名惡名皆是虛妄。”周赫煊介紹道:“這位是還俗僧人錢吉,這位是佛道雙修的南懷瑾。”王德謙拉著二人的手說:“周老弟的朋友,自然都是青年俊傑。我痴佛法多年,正好向二位請教請教。”

“請教不敢當,互相印證。”南懷瑾和錢吉連忙說。

王家的宴席並不奢侈,只是豆花、回鍋等尋常菜品。眾人剛坐下還沒動筷,突然就有傭人稟報:“一公,曹市長來了!”

“快請他進來。”王德謙熱情地說。

曹任遠是自貢首位市長,同盟會員,曾參加過廣州起義、武昌起義和四川保路運動。他在東京農業大學讀過農業,又在美國密歇大學讀過化工,接著是芝加哥大學、威斯康辛大學讀碩士,然後去德國讀博士。

民國時期最行的陰丹士林布,即是曹任遠在讀博士的時候發明的。這種布料被知識分子譽為民族驕傲,堪稱“國布”,那時的旗袍、長衫都以此布作為首選。

我們前文提到過弘一法師的軼事,他曾經抵制洋貨只穿國布。有學生送他一件好衣服,他嫌布料高檔堅決不穿,後來得知是國貨才欣然接受——那件衣服就是陰丹士林布做的。

像曹任遠這樣留洋歸來的同盟會員,名氣資歷能力皆有,在中央政府做副部長都足夠了,卻被派來做自貢市長,可見他的仕途有多黯淡。原因很簡單,他跟錯了人,他是胡漢民的心腹,專門跟老蔣唱反調。若非他是著名的化工博士,而自貢又產鹽,這自貢市長都輪不到他。

“一公,”曹任遠問候了一聲王德謙,才熱情地握著周赫煊手說,“周先生,你來自貢也不說一聲,讓我好盡地主之誼啊!”周赫煊笑道:“曹博士客氣了。我來自貢主要是訪友,沒想過要驚動你。”曹任遠笑道:“馮將軍在信中,多次提到你的義舉,令在下佩服之至!”曹任遠和馮玉祥也是老朋友,長城抗戰之後,他曾協助馮玉祥在張家口組建抗同盟軍,就是馮玉祥、方振武所在的那支軍隊。

兜這麼個大圈子,原來都是朋友,難怪馮玉祥號召獻金抗的時候,王德謙會一口氣捐那麼多錢。

曹任遠在自貢當市長時比較清廉,對鹽商的盤剝並不嚴重,所以他跟王德謙關係非常好。但過不了多久,自貢就要換市長了,鹽商們被坑得死,對國黨的恨甚至不輕於恨本人。

桌上很快添了副碗筷,曹任遠本就是四川人,他主動聊起周赫煊在四川的事蹟。當談到周赫煊和劉從雲鬥法時,把整間屋子逗得哈哈大笑,連旁邊伺候的丫鬟都在捂嘴。

王德謙不屑地說:“劉從雲這個人啊,我是比較悉的。他是威遠人嘛,大安寨過河就是威遠,攀上劉湘之前經常來大安行騙。當時我剛剛接手鹽號,倒黴事情一大堆,劉從雲拿著副羅盤要給我看風水。看個鬼的風水哦,滿嘴胡說八道,老子直接讓打手把他轟走了。”南懷瑾對佛道之事頗為關心,問道:“周先生,劉從雲到底有幾分真本事?若純屬行騙,怎麼又有那麼多人上當?”周赫煊笑著說:“那我就給你現場演示一下。”

“怎麼演示?”南懷瑾問。

周赫煊說:“我給曹博士算命。”曹任遠樂道:“周先生親自給我算命,真是受寵若驚啊。”周赫煊道:“曹博士,請你說一下自己的生辰八字。”曹任遠立即配合:“我是光緒十九年臘月十二丑時出生的。”周赫煊裝模作樣的掐指算起來,突然道:“你是家中獨子!”曹任遠搖頭道:“不是。”南懷瑾哈哈大笑:“周先生算錯啦!”周赫煊一本正經的強調道:“你肯定是獨子!”曹任遠說:“我有兩個兄弟。”周赫煊道:“你再想想,你到底是什麼時辰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