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紀十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燕王皝以慕容恪為渡遼將軍,鎮平郭。自慕容翰、慕容仁之後,諸將無能繼者。及恪至平郭,撫舊懷新,屢破高句麗兵,高句麗畏之,不敢入境。
十二月,興平康伯陸玩薨。
漢主壽以其太子勢領大將軍、錄尚書事。初,成主雄以儉約寬惠得蜀人心。及李閎、王嘏還自鄴,盛稱鄴中繁庶,宮殿壯麗;且言趙王虎以刑殺御下,故能控制境內。壽慕之,徙旁郡民三丁以上者以實成都,大修宮室,治器玩;人有小過,輒殺以立威。左僕蔡興、右僕
李嶷皆坐直諫死。民疲於賦役,吁嗟滿道,思亂者眾矣。
段譯顯宗成皇帝中之下鹹康四年(戊戌、338)晉紀十八晉成帝鹹康四年(戊戌,公元338年)[1],正月,燕王遣都尉趙如趙,聽師期。趙王虎將擊段遼,募驍勇者三萬人,悉拜龍騰中郎。會遼遣段屈雲襲趙幽州,幽州刺史李孟退保易京。虎乃以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帥舟師十萬出漂渝津;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帥步騎七萬為前鋒以伐遼。
[1]季,正月,前燕王慕容派都尉趙前往後趙國,打聽軍隊出征的
期。後趙王石虎準備攻擊段遼,招募驍勇善戰的士兵三萬人,全部拜授為龍騰中郎。適逢段遼派段屈雲進攻趙的幽州,幽州刺史李孟後退保守易京。石虎便任命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率領十萬水軍由漂渝津出發;又任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冠軍將軍,率領步兵、騎兵七萬人為前鋒,前往討伐段遼。
三月,趙還至棘城。燕王引兵攻掠令支以北諸城。段遼將追之,慕容翰曰:“今趙兵在南,當併力御之;而更與燕鬥。燕王自將而來,其士卒銳,若萬一失利,將何以御南敵乎!”段蘭怒曰:“吾前為卿所誤,以成今
之患;吾不復墮卿計中矣!”乃悉將見眾追之。設伏以待之,大破蘭兵,斬首數千級,掠五千戶及畜產萬計以歸。
三月,趙回到棘城。前燕王慕容領兵攻掠令支以北的許多城鎮。段遼準備追襲他,慕容翰說:“如今趙的軍隊在南邊,應當集中力量抵禦,卻又要和燕王相鬥!燕王親自為帥前來,士卒銳,假如萬一失利,又怎麼能抵禦南邊的強敵呢!”段蘭發怒說:“我前次被你所誤,以至於成為今
的禍患,我不再上你的當了!”於是率領手下現有的全部士眾追擊。慕容設下埋伏等候他,大敗段蘭的軍隊,斬首數千級,擄掠民眾五千戶、畜產數以萬計返回。
趙王虎進屯金臺。支雄長驅入薊,段遼所署漁陽、上谷、代郡守相皆降,取四十餘城。北平相陽裕帥其民數千家登燕山以自固。諸將恐其為後患,攻之。虎曰:“裕儒生,矜惜名節,恥於
降耳,無能為也。”遂過之,至徐無。段遼以其弟蘭既敗,不敢復戰,帥
子、宗族、豪大千餘家,棄令支,奔密雲山。將行,執慕容翰手泣曰:“不用卿言,自取敗亡;我固甘心,令卿失所,深以為愧。”翰北奔宇文氏。
後趙王石虎進軍駐屯於金臺。支雄長驅直入,到達薊,段遼所任命的漁陽、上谷、代郡地方長官全都歸降,攻取四十多個城鎮。北平相陽裕率領民眾數千家登上燕山自相拒守,眾將領惟恐他成為後患,想要攻擊他。石虎說:“陽裕是儒生,珍惜自己的名聲氣節,這樣做不過是恥於投降,不會有什麼作為。”於是經過燕山,到達徐無。段遼因為兄弟段蘭已經戰敗,不敢再戰,帶領
子、宗族和當地豪強一千多家,放棄令支,逃奔密雲山。臨行時拉著慕容翰的手哭泣著說:“沒采納您的建議,自取敗亡。我固然是咎由自取,讓您喪失安身之處,我為此深
慚愧。”慕容翰向北投奔宇文氏。
遼左右長史劉群、盧諶、崔悅等封府庫請降。虎遣將軍郭太、麻秋帥輕騎二萬追遼,至密雲山,獲其母,斬首三千級。遼單騎走險,遣其子乞特真奉表及獻名馬於趙,虎受之。
段遼的左右長史劉群、盧諶、崔悅等人封存府庫向石虎請降。石虎派將軍郭太、麻秋率領二萬輕騎兵追襲段遼,在密雲山抓獲段遼的母親、子,斬首三千級。段遼單騎逃往險要之地,派兒子段乞特真向後趙國奉呈上表,並獻上名馬,石虎接受了。
虎入令支宮,論功封賞各有差。徙段國民二萬餘戶於司、雍、兗、豫四州;士大夫之有才行,皆擢敘之。陽裕詣軍門降。虎讓之曰:“卿昔為奴虜走,今為士人來,豈識知天命,將逃匿無地?”對曰:“臣昔事王公,不能匡濟;逃於段氏,復不能全。今陛下天網高張,籠絡四海,幽、冀豪傑昔不風從,如臣比肩,無所獨愧。生死之命,惟陛下制之!”虎悅,即拜北平太守。
石虎進入令支宮室,對將士們論功封賞各有差等。把段國的二萬多戶民眾遷徙到司州、雍州、兗州、豫州。士大夫中有才能、德行的,都予以提拔。陽裕到軍門前請求歸降,石虎責問他說:“你過去身為奴虜逃走,今天身為士人前來,難道是知曉了天命,想逃匿而無地藏身嗎?”陽裕回答說:“我當初侍奉王浚,不能有所匡助,投奔段氏,又不能保全。如今陛下天網高張,控制四海,幽州、冀州的豪傑無不望風歸從,像我這樣的人比肩接踵,因此我並不特別慚愧。我的生死,惟聽陛下裁決!”石虎喜悅,當即拜授陽裕為北平太守。
[2]夏,四月,癸丑。以慕容為徵北大將軍、幽州牧,領平州刺史。
[2]夏季,四月,癸丑(初三)晉朝廷任命慕容為徵北大將軍、幽州牧,兼領平州刺史。
[3]成主期驕甚,多所誅殺,而籍沒其資財、婦女,由是大臣多不自安。漢王壽素貴重,有威名,期及建寧王越等皆忌之。壽懼不免,每當入朝,常詐為邊書,辭以警急。
[3]成漢國主李期益驕縱暴
,多所誅殺,收被殺者的資財和
女入宮,因此大臣們大多惶恐不安。漢王李壽素來職高位重,享有盛名,李期和建寧王李越等都忌憚他。李壽害怕自己不能免禍,每逢入宮朝見,常偽作邊境告急文書,以警訊緊急為由推辭不來。
初,巴西處士龔壯,父、叔皆為李特所殺。壯報仇,積年不除喪。壽數以禮闢之,壯不應;而往見壽,壽密問壯以自安之策。壯曰:“巴、蜀之民本皆晉臣,節下若能發兵西取成都,稱藩於晉,誰不爭為節下奮臂前驅者!如此則福
子孫,名垂不朽,豈徒脫今
之禍而已!”壽然之。陰與長史略陽羅恆、巴西解思明謀攻成都。
當初,巴西處士龔壯的父親、叔父都被李特所殺,龔壯意報仇,多年不除喪服。李壽多次按照禮儀徵召他為官,龔壯不應召。此時龔壯前往拜見李壽,李壽悄悄地向龔壯詢問自我保全的方法。龔壯說:“巴蜀的民眾本來都是晉王室的臣民,您如果能夠發兵西取成都,向晉朝稱臣,誰不爭著做您奮臂而起的前驅呢!這樣福澤便可延續到子孫,名垂不朽,哪裡只是擺脫今
的禍患而已呢!”李壽頗以為然,與長史、略陽人羅恆,巴西人解思明秘密商議進攻成都。
期頗聞之,數遣許涪至壽所,伺其動靜;又鴆殺壽養弟安北將軍攸。壽乃詐為妹夫任調書,雲期當取壽;其眾信之,遂帥步騎萬餘人自涪襲成都,許賞以城中財物;以其將李奕為前鋒。期不意其至,初不設備。壽世子勢為翊軍校尉,開門納之,遂克成都,屯兵宮門。期遣侍中勞壽。壽奏建寧王越、景騫、田褒、姚華、許涪及徵西將軍李遐、將軍李西等懷亂政,皆收殺之。縱兵大掠,數
乃定。壽矯以太后任氏令廢期為邛都縣公,幽之別宮。追諡戾太子曰哀皇帝。
李期對此頗有耳聞,多次派許涪到李壽住地觀察動靜,又毒死李壽的養弟、安北將軍李攸。李壽於是偽造妹夫任調來信。說李期將要攻取李壽,李壽的部眾信以為真。李壽於是率領步、騎兵一萬多人由涪地出發,偷襲成都,並許願用城中財物作為對部眾的獎賞。讓部將李奕充任前鋒。李期沒料想李壽突然到達,完全沒有防備。李壽的世子李勢任翊軍校尉,打開城門接李壽,於是攻克成都,屯兵於宮室門前。李期派侍中犒勞李壽。李壽奏稱建寧王李越、景騫、田褒、姚華、許涪以及徵西將軍李遐、將軍李西等人心懷不軌,擾亂朝政,將他們全部拘捕處決。然後放縱士兵大肆劫掠,數
後才平定。李壽又矯稱奉太后任氏令,廢黜李期為邛都縣公,幽
在別宮中,追諡戾太子為哀皇帝。
羅恆、解思明、李奕等勸壽稱鎮西將軍、益州牧、成都王,稱藩於晉,送邛都公於建康;任調及司馬蔡興、侍中李豔等勸壽自稱帝。壽命筮之,佔者曰:“可數年天子。”調喜曰:“一尚足,況數年乎!”思明曰:“數年天子,孰與百世諸侯?”壽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遂即皇帝位。改國號曰漢,大赦,改元漢興。以安車束
徵龔壯為太師;壯誓不仕,壽所贈遺,一無所受。
羅恆、解思明、李奕等勸李壽自稱鎮西將軍、益州牧、成都王,向晉王室稱藩,把邛都公李期送到建康,而任調和司馬蔡興、侍中李豔等勸李壽自己稱帝。李壽令人為此占筮,佔者說:“可以當幾年天子。”任調高興地說:“能當一天便可滿足,何況幾年呢!”解思明說:“幾年天子,怎麼比得上百世諸侯?”李壽說:“早上聽到道義,晚上死了也行。”於是即帝位,改國號為漢,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漢興。李壽用安車、束徵召龔壯任太師,龔壯誓死不肯出仕,對李壽所饋贈的禮物,一概不接受。
壽改立宗廟,追尊父驤曰獻皇帝。母昝氏曰皇太后,立妃閻氏為皇后,世子勢為皇太子。更以舊廟為大成廟,凡諸制度,多所更易。以董皎為相國,羅恆為尚書令,解思明為廣漢太守,任調為鎮北將軍、梁州刺史,李奕為西夷校尉,從子權為寧州刺史。公、卿、州、郡,悉用其僚佐代之;成氏舊臣、近親及六郡士人,皆見疏斥。
李壽改立宗廟,追尊父親李驤為獻皇帝,母親昝氏為皇太后。立妃子閻氏為皇后,世子李勢為皇太子。又改舊宗廟為大成廟,各種制度,多有更改。任命董皎為相國。羅恆為尚書令,解思明為廣漢太守,任調為鎮北將軍、梁州刺史,李奕為西夷校尉,侄子李權為寧州刺史。凡是公卿大臣、州郡長官,都由自己的僚佐接替,成漢的舊臣、近親以及六郡士人,都遭疏遠和貶黜。
邛都公期嘆曰:“天下主乃為小縣公,不如死!”五月,縊而卒。壽諡曰幽公,葬以王禮。
邛都公李期嘆息說:“天下的人主卻成為小小的縣公,不如死去!”五月,自縊而死。李壽追贈他諡號為幽公,按諸侯王的禮節入葬。
[4]趙王虎以燕王不會趙兵攻段遼而自專其利,伐之。太史令趙攬諫曰:“歲星守燕分,師必無功。”虎怒,鞭之。
[4]後趙王石虎因為前燕王慕容沒有會合後趙的軍隊攻擊段遼,卻獨自佔有擄獲的民眾和畜產,因而打算討伐他。太史令趙攬勸諫說:“歲星正當燕國的分野,出師必然無功。”石虎發怒,鞭擊他。
聞之,嚴兵設備;罷六卿、納言、常伯、冗騎常侍官。趙戎卒數十萬,燕人震恐。謂內史高詡曰:“將若之何?”對曰:“趙兵雖強,然不足憂,但堅守以拒之,無能為也。”慕容聽說此事,調集軍隊嚴加設防。廢除了六卿、納言、常伯、冗騎常侍官職。後趙的軍隊有數十萬人,前燕國民眾大為恐慌。慕容對內史高詡說:“我們將怎麼辦?”高詡回答說:“趙軍雖然強大,但不值得憂慮,只要堅固防守來抵禦,他們便無所作為。”虎遣使四出,招誘民夷,燕成周內史崔燾、居就令遊泓、武原令常霸、東夷校尉封、護軍宋晃等皆應之,凡得三十六城。泓,邃之兄子也。冀陽
寓之士共殺太守宋燭以降於趙。燭,晃之從兄也。營丘內史鮮于屈亦遣使降趙;武寧令廣平孫興曉諭吏民共收屈,數其罪而殺之,閉城拒守。朝鮮令昌黎孫泳帥眾拒趙。大姓王清等密謀應趙,泳收斬之;同謀數百人惶怖請罪,泳皆釋之,與同拒守。樂
太守鞠彭以境內皆叛,選鄉里壯士二百餘人共還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