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將行唐·王維【原文】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①。殺山中白額虎②,肯數③鄴下黃鬚兒④。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⑤。衛青⑥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⑦。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時飛箭無全目⑧,今垂楊生左肘⑨。路旁時賣故侯瓜⑩,門前學種先生柳。茫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馳夕聞。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試拂鐵衣如雪,聊持寶劍動星文。願得燕弓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莫嫌舊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勳。
【註釋】①步行奪得胡馬騎:漢將李廣為匈奴騎兵所擒,廣時已受傷,便即裝死。後於途中見一胡兒騎著良馬,便一躍而上,將胡兒推在地下,疾馳而歸。②殺山中白額虎:與上文連觀,應是指李廣為右北平太守時,多次殺山中猛虎事。白額虎,則似是用晉名將周處除三害事。南山白額虎是三害之一。見《晉書·周處傳》。③肯數:豈只是。④鄴下:曹封魏王時,都鄴(今河北臨漳西)。黃鬚兒:指曹彰,曹第二子,須黃,剛猛,曾親征烏丸,頗為曹愛重,曾持彰須曰:“黃鬚兒竟大奇也。”⑤蒺藜:本是有三角刺的植物,這裡指鐵蒺藜,戰地所用障礙物。⑥衛青:漢代名將,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之弟,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將軍。⑦李廣無功緣數奇:李廣曾屢立戰功,漢武帝卻以他年老數奇,暗示衛青不要讓李廣抵擋匈奴,因而被看成無功,沒有封侯。緣,因為。數,命運。奇,單數,偶之對稱,奇即不偶,不偶即不遇。⑧飛箭無全目:鮑照《擬古詩》:“驚雀無全目。”李善注引《帝王世紀》:吳賀使羿雀,賀要羿雀左目,卻誤中右目。這裡只是強調羿能使雀雙目不全,於此見其藝之。⑨垂楊生左肘:莊子的“柳生其左肘”的“柳”本來即瘍之意,王維卻誤解為楊柳之柳,因而有垂楊雲。⑩故侯瓜:邵平本秦東陵侯,秦亡為平民,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味甘美。先生柳:晉陶淵明棄官歸隱後,因門前有五株楊柳,遂自號“五柳先生”並作有《五柳先生傳》。潁川空使酒:灌夫,漢潁陰人,為人剛直,失勢後頗牢騷不平,後被誅。使酒,恃酒逞意氣。星文:指劍上所嵌的七星文。
【譯文】老將在少年十五、二十歲的時候,步行奪下胡人的馬騎。殺山裡的白額猛虎,比得上鄴下黃鬚兒。一個人轉戰三千里,一把劍抵得過百萬人的軍隊。漢朝的兵英勇迅速像疾雷閃電,敵人的騎兵奔騰而來卻害怕鐵蒺藜。衛青不敗像有天助,李廣打仗沒有功勞是因為命運不好。自從不被任用就衰老了,歲月逝,世事蹉跎成了白髮老人。從前箭沒有鳥能保全雙目,如今在肘上長了瘤。在路邊賣瓜,門前學陶潛種了柳樹。一片蒼茫中古樹連著深巷,寂寞的寒山對著敞開的窗子。立誓要讓疏勒城中湧出泉水,不像潁川的灌夫只會借酒使氣。賀蘭山下駐軍密集如雲,緊急文書傳送過來,夜都可以聽得到。持著符節的使臣在三河招募年少的士兵,皇帝下了五道詔書讓將軍們出兵。試著拂拭鎧甲擦得雪亮閃光,拿著寶劍,劍上的金星閃閃發光。願有一把強弓殺敵人的大將,羞恥於敵人對君王構成威脅。不要嫌棄當年的雲中太守,還可以在這次戰役中建立功勳。
【賞析】這首詩敘述了一位老將的經歷。他一生東征西戰,功勳卓著,結果卻落得個“無功”被棄、不得不以躬耕叫賣為業的可悲下場。邊烽再起,他又不計恩怨,請纓報國。作品揭了統治者的賞罰矇昧、冷酷無情,歌頌了老將的高尚節和愛國熱忱。
洛陽女兒行唐·王維【原文】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①顏容十五餘。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歸九華帳②。狂夫富貴在青,意氣驕奢劇季倫③。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窗曙滅九微④火,九微片片飛花⑤瑣。戲罷曾無⑥理⑦曲時,妝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識盡繁華,夜經過趙李家⑧。誰憐越女⑨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註釋】①才可:恰好。②九華帳:鮮豔的花羅帳。③季倫:晉石崇字季倫,家甚富豪。④九微:《漢武內傳》記有“九光九微之燈”⑤花:指雕花的連環形窗格。⑥曾無:從無。⑦理:溫習。⑧趙李家: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婕妤李平兩家。這裡泛指貴戚之家。⑨越女:指未入宮時的西施。
【譯文】洛陽城裡有個少女,和我對門而居;顏容十分俏麗,年紀正是十五有餘。親時,夫婿乘騎的是玉勒青驄馬;侍女端來的金盤,盛著膾好的鯉魚。畫閣朱樓庭院臺榭,座座相對相望;桃紅柳綠垂向屋簷,隨風擺動飄揚。她打扮好了,被送上絲綢香木車子;美寶扇遮,歸鮮豔的九華帳。丈夫年紀輕輕有權有勢,富貴輕狂;意氣驕奢,大大超過了富豪石季倫。自己憐愛嬌,親自教她練習歌舞;把稀世罕有的珊瑚送人,毫不可惜。徹夜歡娛,窗拂曉才滅九微燈火;燈花片片飄落,掉在雕花環形窗格上。嬉戲之後,她從無溫習曲子的工夫;梳妝好了,只坐在香爐邊燻透衣裳。洛陽城中認識的人,盡是富貴豪門;夜往來的,都是趙李般的大戶人家。西施潔淨美麗,誰去憐愛這樣的姑娘;貧賤的時候,只好任她在溪頭浣紗。
【賞析】這首詩寫洛陽貴婦生活的富麗豪貴,夫婿行為的驕奢放蕩,揭示了高層社會的驕奢逸。詩開頭八句是敘述洛陽女出身驕貴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
“狂夫”八句是敘述洛陽女丈夫行為之驕奢放蕩和作為玩物的貴婦的嬌媚無聊。
“城中”四句是寫她們的住盡是貴戚。並以西施出身寒微作為反襯,抒發作者的慨。
悲陳陶①唐·杜甫【原文】孟冬十郡良家子②,血作陳陶澤中水。野曠天清無戰聲③,四萬義軍④同死。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⑤,夜更望官軍至。
【註釋】①陳陶:地名,即陳陶斜,又名陳陶澤,在長安西北。②孟冬:農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從百姓中徵召的士兵。③無戰聲:戰事已結束,曠野一片死寂。④義軍:官軍,因其為國犧牲,故稱義軍。⑤向北啼:這時唐肅宗駐守靈武,在長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譯文】初冬時節,從十幾個郡徵來的良家子弟,一戰之後鮮血都灑在陳陶水澤之中。藍天下的曠野現在變得死寂無聲,四萬名兵士竟然在一之內全部戰死。野蠻的胡兵箭鏃上滴著善良百姓的鮮血,唱著人們聽不懂的胡歌在長安街市上飲酒狂歡。長安城的百姓轉頭向陳陶方向失聲痛哭,夜盼望唐朝軍隊打回來恢復昔的太平生活。
【賞析】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冬,唐軍跟安史叛軍在陳陶作戰,唐軍四五萬人幾乎全軍覆沒。來自西北十郡(今陝西一帶)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陳陶戰場,景象是慘烈的。杜甫這時被困在長安,詩即為這次戰事而作。
陳陶之戰傷亡是慘重的,但是杜甫從戰士的犧牲中,從沉默氣氛中,從人民淚的悼念中,從他們悲哀的心底上仍然發現並寫出了悲壯的美。它能給人們以力量,鼓舞人民為討平叛亂而繼續鬥爭。
這首詩的寫作,說明杜甫沒有客觀主義地展覽傷痕,而是有正確的指導思想,他據戰爭的正義質,寫出了人民的情和願望,表現出他在創作思想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悲青坂唐·杜甫【原文】我軍青坂在東門①,天寒飲馬太白窟②。黃頭奚兒③向西④,數騎彎弓敢馳突⑤。山雪河冰⑥野蕭瑟⑦,青是烽煙⑧白人骨。焉得附書⑨與我軍,忍待明年莫倉卒⑩。
【註釋】①東門:指青坂所屬的縣城東門。②太白窟:秦嶺主峰,位於今天的陝西武功、太白諸縣。這裡說青坂在太白窟,山高天寒,飲馬困難,條件極為艱苦。③黃頭奚兒:安祿山的軍隊裡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④向西:一天天向西推進。青坂在陳陶以西。⑤馳突:飛騎衝擊突破,形容勇於戰鬥。⑥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動詞,指山上積雪,河水結冰。⑦野蕭瑟:指寒風淒厲。⑧烽煙:烽火,軍事告急的信號。⑨焉得附書:怎能夠託書信。⑩倉卒:倉促。
【譯文】我軍駐紮在武功縣東門外的青坂,天氣嚴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飲馬。黃頭的奚兵每天向西推進,只有幾個騎兵,居然敢彎弓箭向我軍衝擊。這時,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曠野裡一片蕭瑟氣象。青的是報警的烽煙,白的是戰死兵士的枯骨。怎麼能託人帶個信給我軍,囑咐他們暫時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來反攻,千萬不要急躁。
【賞析】至德元年(756)十月二十一,房琯在陳陶斜大敗,收殘兵幾千駐青坂。由於宦官催督,房琯出戰又大敗。杜甫聞訊後寫了這首詩,希望總結教訓,充分準備,等待時機,再作反攻。青坂,當距陳陶斜與咸陽不遠,在今陝西周至、武功之間的太白山區。
哀江頭唐·杜甫【原文】少陵野老①聲哭②,潛行③曲江曲④。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⑤?憶昔霓旌⑥下南苑⑦,苑中萬物生顏⑧。昭陽殿⑨裡第一人⑩,同輦隨君侍君側。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翻身向天仰雲,一笑正墜雙飛翼。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清渭東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黃昏胡騎塵滿城,往城南望城北。
【註釋】①少陵:杜甫祖籍長安杜陵。少陵是漢宣帝許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過,故自稱“少陵野老”②聲哭:不出聲地哭。③潛行:因在叛軍管轄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這裡。④曲江曲:曲江的隱曲角落之處。⑤為誰綠:意謂國家破亡,連草木都失去了故主。⑥霓旌:雲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⑦南苑:指曲江東南的芙蓉苑。⑧生顏:萬物生輝。⑨昭陽殿:漢代宮殿名。漢成帝皇后趙飛燕之妹為昭儀,居住於此。唐人多以趙飛燕比楊貴妃。⑩第一人:最得寵的人。輦:皇帝乘坐的車子。古代君臣不同輦,指貴妃之受寵超出常規。才人:宮中的女官。嚼齧:咬。黃金勒:用黃金做的銜勒。仰雲:仰雲間飛鳥。一笑:楊貴妃因才人中飛鳥而笑。明眸皓齒今何在:寫安史之亂起,玄宗從長安奔蜀,路經馬嵬驛,衛軍迫玄宗縊殺楊貴妃。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玄宗入蜀所經之地。江水江花豈終極:這句是說,花草無知,年年依舊,豈有窮盡。終極,窮盡。
【譯文】祖居少陵的野老無聲地痛哭,天偷偷地來到了曲江邊。江岸的宮殿千門閉鎖,細細的柳絲和新生的水蒲為誰而綠?回憶當初皇帝的彩旗儀仗下了南苑,苑裡的萬物都生出光輝。昭陽殿裡的第一美人也同車出遊,隨侍在皇帝身旁。車前的宮中女官帶著弓箭,白馬套著帶嚼子的黃金馬勒。翻身朝天上的雲層去,一笑之間雙飛的一對鳥兒便墜落在地。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裡呢?鮮血玷汙了她的遊魂,再也不能歸來!清清的渭水向東去,而明皇所在的劍閣是那麼深遠。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沒有消息。人生有情,淚水沾溼了臆,江水的淌和江花的開放哪裡會有盡頭呢?黃昏時,胡騎揚起滿城的塵土,我想去城南,卻望著城北。
【賞析】這首詩作於至德二年(757)。位於長安城南的曲江,當時曾是唐王朝貴族官僚以及仕女們遊覽的勝地,富麗繁華,盛極一時。由於安史叛軍的盤踞和破壞,變得千門緊閉,蕭條冷落。詩人撫今追昔,痛玄宗君臣行樂無度,以致釀成悲劇。這首詩借唐玄宗和楊貴妃生離死別、命運的劇變,嘆李唐王朝的盛衰鉅變,充滿了國破家亡的巨大悲痛。詩人先從曲江景象的變化寫起,再由楊氏的嬌寵和慘死道出國家滅亡的歷史悲劇,對唐玄宗、楊玉環既有譴責,又寄予哀憐。最後表達平叛的願望。
開篇第一句就創造出了強烈的藝術氛圍,後面寫潛行是哀,睹物傷還是哀,最後,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表現。
“哀”字籠罩全篇,沉鬱頓挫,哀筆深遠。
這首詩與《望》同時作於至德二年(757)。歷代評家頗重此詩含蓄蘊藉的批評風格,如《杜詩說》雲:“詩意本哀貴妃,不敢斥言,故借江頭行幸處,標為題目耳。此詩半含半,若悲若訊…如此用筆,淺深極為合宜。”哀王孫唐·杜甫【原文】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①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金鞭斷折九馬死,骨不待同馳驅。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已經百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高帝子孫盡高準②,龍種自與常人殊。豺狼在邑③龍在野④,王孫善保千金軀。不敢長語臨衢,且為王孫立斯須。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⑤。竊聞天子已傳位⑥,聖德北服南單于。花門剺面請雪恥⑦,慎勿出口他人狙⑧。哀哉王孫慎勿疏,五陵佳氣⑨無時無⑩。
【註釋】①延秋門:唐宮苑西門。出此門,即由便橋渡渭水,自咸陽大道往馬嵬。②高準:高鼻。③豺狼在邑:指安祿山在洛陽稱帝。④龍在野:指玄宗出奔在蜀。⑤今何愚:指哥舒翰率朔方軍二十萬為安祿山所敗。⑥已傳位:指唐玄宗傳位給肅宗。⑦花門剺面請雪恥:肅宗即位後,與回紇修好。回紇又稱花門。依匈奴風俗,在宣誓儀式上割面血以示誠意。南單于在後漢光武帝時曾遣使稱臣,此處借指回紇。⑧狙:獼猴。因善伺伏攫食,比喻有人會暗中偵視。⑨佳氣:指陵墓間鬱鬱蔥蔥之氣,原是舊時堪輿家的風水之說。⑩無時無:意謂隨時都有中興的希望。
【譯文】長安城頭佇立著一隻白頭烏鴉,夜暮了,還飛進延秋門上叫個不停。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個不停,屋中的達官們以為是胡人來襲而嚇得逃離了家。玄宗出奔,折斷金鞭又累死九馬,皇親國戚來不及和他一同驅駕同奔。有個少年,間佩戴玉玦和青珊瑚,可憐啊,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啞。千問萬問,總不肯說出自己的姓名,只說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家奴!已經有一百多天,逃竄荊棘叢下,身上無完膚,遍體傷疤。凡是高帝子孫,大都是鼻樑高直,龍種與布衣相比,自然來得高雅。豺狼在城稱帝,龍種卻落荒野,王孫啊,你一定要珍重自己的身世。在十字路口,不敢與你長時談,只能站立片刻,代給你重要的話。昨天夜裡,東風吹來陣陣血腥味,長安東邊,來了很多駱駝和車馬。北方軍隊,一貫是戰的好身手,往勇猛,如今何以就水落花。私下聽說,皇上已把皇位傳太子,南單于派使拜服,聖德安定天下。他們個個割面,請求雪恥上前線,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緝拿。多可憐啊王孫,你萬萬不要疏忽,五陵之氣蔥鬱,大唐中興有望呀!
【賞析】本詩作於唐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進犯長安後幾個月。自七月安祿山部將孫孝哲佔領長安後,殺戮了唐宗室霍國長公主以下百餘人,詩裡所哀的王孫是僥倖逃出來的。詩中既寫了唐宗室逃離長安時連子弟都不能相顧的驚恐和王孫落時的哀傷,也表現了詩人對他們的關切同情和對肅宗的希望。詩人當時還沒有從長安逃出,因而其景其情能寫得這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