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卷一百三十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有隋失御,海內崩離,天曆之重,歸於唐室。萬方樂業,荷撥亂之功;三聖重光,布生成之德。可謂有功於四海,有德於蒸人。自弘道遏密,生靈降禍,百辟哀號,如喪考妣。

則天皇后臨御帝圖,明目達聰,躬親庶績。則有讒兇孽,誣惑睿德,構害宗枝,誅夷殆盡。英籓賢戚,百不一存,餘類在者,投竄荒裔。冤酷人神,傷天地,忠臣義士,實所痛心。自天授之際,時稱改革,武家子侄,鹹樹封建,十餘年間,實亦榮極。於時唐室籓屏,豈得並封,故知事有升降,時使然也。

今則天皇帝厭倦萬機,神器大寶,重歸陛下。百姓謳歌,欣復唐業,上至卿士,下及蒼生,黃髮之倫,童兒之輩,莫不歡欣舞忭,如見父母。豈不以唐家恩德,幽祇之心;陛下仁明,順天下之望?今皇業重構,聖祚中興,神祇之道,有助於先德矣!黎人之誠,無負於陛下矣!臣又聞之,業不兩盛,事不兩大,故天無二,土無二王,前聖之格言,先哲之明誡。自皇明反正,天命惟新,武家諸王,封建依舊,生者既加茅土,死者仍追賦邑,萬姓失望,卿士寒心,何則?開闢以來,罕有斯理,帝王之道,實無此法。陛下縱慾開恩,以行私惠,豈可違五行之歷數乎?乖四時之寒暑乎?

又海內眾情,朝廷竊議,為武氏諸王身計,亦適將有損。何則?處之未得其所,居之實恐不安,陛下雖寵之,翻乃陷之,不遵古典故也。且唐歷有歸,周命已去;爵重則難保,祿薄則易全。又則天皇帝親政之時,武氏諸王,亦分外職。今居京輦,不降舊封,天下之心,竊將不可。陛下縱慾敦崇外戚,曲恩貸,奈宗廟社稷之計何?奈卿士黎庶之議何?

伏願陛下為社稷之遠圖,割私情之小愛,內崇經邦之要,外順遐邇之心,豈不固宗社之基,允人靈之願?則陛下巍巍之業,貫三光而九泉。親親之義,上有倫而下有序。臣特承榮寵,思竭丹赤,既為唐臣,實為唐計,伏乞聖慈,俯垂矜納。

中書舍人岑義之詞也。上答曰:朕嘗因暇景,博覽前修,帝籍皇圖,略稽其跡。至若二靈肇判,三才聿興,驪連粟陸之辰,尊盧大庭之,時猶樸略,未著圖書。洎乎出震應期,畫八卦而成象;炎皇御歷,播百穀以興農。車服創於軒轅之朝,曆象建於唐堯之代,封建之事,闕爾無聞。自周漢已來,方崇蕃屏。至於三微更王,五運迭興,以古揆今,事蹟有

比者別宗撫歷,異姓興邦,伏以則天大聖皇帝,內輔外臨,將五十載,在朕躬則為慈母,於士庶即是明君。往者垂拱之中,嗣皇臨政,當此之際,魯衛並存。及乎全節興妖,琅構逆,災連七國,釁結三監,既行大義之懷,遂有泣誅之事。周唐革命,蓋為從權,子侄封王,國之常典。卿等表雲“天授之際,武家封建,唐家籓屏,豈得並封”者,至如千里一房,不預逆謀,還依姓李,無改舊惠,豈非善惡區分,申明逆順矣?今以聖上乖豫,高枕怡神,委政朕躬,纂承丕緒。昨者二月之首,攸暨等屢請削封,朕獨斷襟懷,不依來請。昔漢祖以布衣取天下,猶封異姓為王,況朕以累聖開基,豈可削封外族?群公等以“天無二,土無二王”抗表紫庭,用申丹懇者。然以賞罰之典,經國大綱,攸暨、三思,皆悉預告凶豎,雖不親冒白刃,而亦早獻丹誠,今若卻除舊封,便慮有功難勸。

於是降封梁王三思為德靜郡王,量減實封二百戶,定王、駙馬都尉攸暨為樂壽郡王,河內郡王懿宗為耿國公,建昌郡王攸寧為江國公,會稽郡王攸望為鄴國公,臨川郡王嗣宗為管國公,建安郡王攸宜為息國公,高平郡王重規為鄶國公,繼魏王延義為魏國公,安平郡王攸緒為巢國公,高陽郡王、駙馬都尉崇訓為酆國公,淮陽郡王延秀為桓國公,鹹安郡王延祚為鹹安郡公。

中宗時,嗣宗至曹州刺史,攸宜工部尚書,重規岐州刺史,相次病卒。攸望至太常卿,左遷州司馬而死。延秀伏誅後,武氏宗屬緣坐誅死及配,殆將盡矣。先天二年,制削士彠帝號,依舊追贈太原王,楊氏亦削後號,依舊為太原王妃。

延秀,承嗣第二子也。則天時,突厥默啜上言有女請和親,制延秀與閻知微俱往突厥,將親默啜女為。既而默啜執知微,入冠趙、定等州,故延秀久不得還。神龍初,默啜更請通和,先令延秀送款,始得歸,封桓國公,又授左衛中郎將。時武崇訓為安樂公主婿,即延秀從父兄,數引至主第。延秀久在蕃中,解突厥語,常於主第,延秀唱突厥歌,作胡旋舞,有姿媚,主甚喜之。及崇訓死,延秀得幸,遂尚公主。

主,韋后所生男女中最小。初,中宗遷於房州,達州境,生於路次。,容質秀絕。中宗、韋后愛龐深,恣其所,奏請無不允許。恃寵橫縱,權傾天下,自王侯宰相已下,除拜多出其門。所營第宅並造安樂佛寺,擬於宮掖,巧妙過之。令楊務廉於城西造定昆池於其莊,延袤數里。出降之時,以皇后仗發於宮中,中宗與韋后御安福門觀之,燈燭供擬,徹明如晝。延秀拜度,授太常卿,兼右衛將軍、駙馬都尉,改封恆國公,實封五百戶。廢休祥宅,於金城坊造宅,窮極壯麗,帑藏為之空竭。崇訓子數歲,因加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同正員、左衛將軍,封鎬國公,賜實封五百戶,以嗣其父。公主產男滿月,中宗、韋后幸其第,就第放赦,遣宰臣李嶠、文士宋之問、沈佺期、張說、閻朝隱等數百人賦詩美之。

延秀既恃恩,放縱無所忌憚。又公主府倉曹符鳳知延秀有不臣之心,遂說曰:“今天下蒼生,猶以武氏為念,大周必可再興。按讖書雲‘黑衣神孫披天裳’,駙馬即神皇之孫也。”每勸令著皂襖子以應之。及韋庶人敗,延秀與公主在內宅,格戰良久。皆斬之。後追貶為悖逆庶人。

三思,元慶子也。少以後族累轉右衛將軍。則天臨朝,擢拜夏官尚書。及革命,封梁王,賜實封一千戶。尋拜天官尚書。證聖元年,轉官尚書,監修國史。聖曆元年,檢校內史。二年,進拜特進、太子賓客,仍並依舊監修國史。

三思略涉文史,傾巧便僻,善事人,由是特蒙信任。則天數幸其第,賞賜甚厚。時薛懷義、張易之、昌宗皆承恩顧。三思與承嗣每折節事之。懷義乘馬,承嗣、三思必為之執轡。又贈昌宗詩,盛稱昌宗才貌是王子晉後身,仍令朝士遞相屬和。三思又以則天厭居深宮,又與張易之、昌宗等扈從馳騁,以其權。乃請創造三陽宮於嵩高山,興泰宮於萬壽山,請則天每歲臨幸,前後工役甚眾,百姓怨之。

神龍初,進拜司空、同中書門下三品,加實封五百戶,固辭不受。未幾,隨例降封為德靜郡王,量減實封二百戶。尋拜左散騎常侍,則天遺制令復其所減實封。

初,敬暉等立功後,掌知國政,三思慮其更為己患,而令其子崇訓因安樂公主構誣敬暉等,並於嶺表而死。自是三思威權盛,軍國政事,多所參綜。敬暉等所斥黜者,皆能引復舊職,令百官復修則天之法。時人皆言其陰懷篡逆,以比曹孟德、司馬仲達。

雍州人韋月將、高軫等並上疏言三思父子必為逆亂。三思知而求索其罪。有司希旨,奏:“月將坐當棄市,軫配嶺外”黃門侍郎宋璟執奏雲:“月將所犯,不合至死。”三思怒,竟斥宋璟為外職。三思既猜嫉正士,嘗言“不知何等名作好人,唯有向我好者,是好人耳。”又與其所親兵部尚書宗楚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太府卿紀處訥、鴻臚卿甘元柬遞相引致,幹黷時政。侍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太僕丞李悛,光祿丞宋之遜,監察御史姚紹之等五人,常為其耳目,時人呼為“三思五狗”中宗尋又制:武氏崇恩廟,一依天授時舊禮享祭,其吳陵、順陵,並置官員,皆三思意也。

三思既與韋庶人及上官昭容私通,嘗忌節愍太子,又因安樂公主密謀廢黜之。三年七月,太子率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發左右羽林兵,殺三思及其子崇訓於其第,並殺其親黨十餘人。俄而事變,太子既死,中宗為三思舉哀,廢朝五,贈太尉,追封梁王,諡曰宣。安樂公主又以節愍太子首致祭於三思及崇訓靈柩前。睿宗踐祚,以三思父子俱有逆節,制令斫棺暴屍,平其墳墓。

崇訓,三思第二子也。則天時,封為高陽郡王。長安中,尚安樂郡主。時三思用事於朝,寵其禮。中宗為太子在東宮,三思宅在天津橋南,自重光門內行親禮,歸於其宅。三思又令宰臣李嶠、蘇味道,詞人沈佺期、宋之問、徐彥伯、張說、閻朝隱、崔融、崔湜、鄭愔等賦《花燭行》以美之。其時張易之、昌宗、宗楚客兄弟貴盛,時假詞於人,皆有新句。崇訓授左衛中郎將。神龍元年,拜駙馬都尉,遷太常卿,兼左衛將軍。降封酆國公,仍賜實封五百戶,尋徙封鎬國公。二年,兼太子賓客,攝左衛將軍。及為節愍太子所殺,優制贈開府儀同三司,追贈魯王,諡曰忠。

懿宗,則天伯父士逸之孫也。父元忠,高宗時仕至倉部郎中。天授年,封士逸為蜀王,懿宗封為河內郡王,歷遷洛州長史、左金吾衛大將軍。萬歲通天年中,契丹賊帥孫萬榮寇河北,命懿宗為大總管討之。軍次趙州,用聞賊將至冀州,懿宗懼,便棄軍而遁。人或謂曰:“賊眾極多,然其軍無輜重,以抄掠為資,若按兵以守,勢必離散,因而擊之。可有大功也。”懿宗不聽,遂退據相州,時人嗤其怯懦。由是賊眾進屠趙州而去。尋又令懿宗安撫河北諸州。

先是,百姓有脅從賊眾,後得歸來者。懿宗以為同反,總殺之。仍生刳取其膽,後行刑,血盈前,言笑自若。初。孫萬榮別帥何阿小攻陷冀州,亦多屠害士女。至是,時人號懿宗與阿小為兩何,為之語曰:“唯此兩何,殺人最多。”懿宗又自天授已來,嘗受中旨,推鞫制獄,王公大臣,多被陷成其罪,時人以為周興、來俊臣之亞焉。神龍初,隨例降爵,封耿國公,累轉懷州刺史,尋卒。

攸暨,則天伯父士讓孫也。天授中,封士讓為楚王,攸暨封千乘郡王。賜爵實封三百戶。兄攸寧為建昌郡王,實封四百戶。攸寧歷遷鳳閣侍郎、納言、冬官尚書,病卒。

攸暨初為右衛中郎將,尚太平公主,授駙馬都尉。累遷右衛將軍,進封定王,又加實封三百戶。俄又改安定郡王,歷遷司禮卿、左散騎常侍,加特進。神龍中,拜司徒,復封定王,實封滿一千戶,固辭不拜。尋而隨例降封樂壽郡王,拜右散騎常侍,加開府儀同三司。延秀等誅後,又降封楚國公。延和元年卒,贈太尉、幷州大都督,追封定王。尋以公主謀逆,令平毀其墓。

太平公主者,高宗少女也。以則天所生,特承恩寵。初,永隆年降駙馬薛紹。紹,垂拱中被誣告與諸王連謀伏誅,則天私殺攸暨之以配主焉。公主豐碩,方額廣頤,多權略,則天以為類己,每預謀議,宮嚴峻,事不令洩。公主亦畏懼自檢,但崇飾邸第。二十餘年,天下獨有太平一公主,父為帝,母為後,夫為親王,子為郡王,貴盛無比。永淳已前朝制,親王食實封八百戶,有至一千戶;公主出降三百戶,公主加五十戶。太平食湯沐之邑一千二百戶,聖歷初加至三千戶。

神龍元年,預誅張易之謀有功,進號鎮國太平公主,相王加號安國相王,並食實封通前五千戶,賞賜不可勝紀。公主孽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並食實封。又相王、衛王重俊、成王千里宅,遣衛士宿衛,環其所居,十步置一仗舍,持兵巡徼,同於宮。太平、長寧、安樂三公主,置鋪一如親王。二年正月,置公主府。景龍二年,公主男崇簡、崇、崇行,同授三品,與漁陽王兄弟四人同制。時中宗仁善,韋后、上官昭容用事中,皆以為智謀不及公主,甚憚之。公主益豪橫,進達朝士,多至大官,詞人後進造其門者,或有貧窘,則遺之金,士亦翕然稱之。

及唐隆元年六月,韋后作逆稱制,偽尊溫王。玄宗居臨淄邸,憤之,將清內難。公主又預其謀,令男崇簡從之。及立溫王,數,天下之心歸於相府,難為其議。公主入啟幼主,以王室多故,資於長君,乃提下幼主,因與玄宗、大臣尊立睿宗。公主頻著大勳,益尊重,乃加實封五千戶,通前滿一萬戶。公主子崇行、崇、崇簡三人,封異姓王;崇行國子祭酒,四人九卿三品。每入奏事,坐語移時,所言皆聽。薦人或驟歷清職,或至南北衙將相,權移人主。軍國大政,事必參決,如不朝謁,則宰臣就第議其可否。

公主由是滋驕,田園遍於近甸膏腴,而市易造作器物,吳、蜀、嶺南供送,相屬於路。綺疏寶帳,音樂輿乘,同於宮掖。侍兒披羅綺,常數百人,蒼頭監嫗,必盈千數。外州供狗馬玩好滋味,不可紀極。有胡僧惠範,家富於財寶,善事權貴,公主與之私,奏為聖善寺主,加三品,封公,殖貨於江劍。公主懼玄宗英武,乃連結將相,專謀異計。其時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門,常元楷、李慈掌兵,常私謁公主。

先天二年七月,玄宗在武德殿,事漸危,乃勒兵誅其黨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公主遽入山寺,數方出,賜死於家。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籍其家,財貨山積,珍奇寶物,侔於御府,馬牧羊牧田園質庫,數年征斂不盡。惠范家產亦數十萬貫。

攸緒,惟良子也。少有志行。天授中封安平郡王,歷遷殿中監,出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聖歷中,棄官隱於嵩山,以琴書藥餌為務。中宗即位,以車安備禮徵之,降書曰:朕聞大隱忘情,不去朝市,至人無跡,何所凝滯。王高標峻尚,雅孤貞;有鹹一之用,弘體二之德;學究深遠,理實微。草芥貂蟬,錙銖纓紱;廕松山而辭竹苑,去硃邸而臥清溪;逍遙林壑,傲睨箕潁,有年歲矣。

朕虔膺聖歷,重闡皇基;保乂邦家,寧輯區宇;求賢採彥,俯谷窺山。王之所居,接近嵩嶽,長望高烈,思滿風煙。駐驆喬巖,追尋大隗;鳴鑾峒岫,詢訪廣成;機務殷繁,有懷莫遂。今遣國子司業杜慎盈以禮命徵辟,掃夔、龍之弟,虛稷、契之筵,神化丹青,朕之志也。豈以黃屋之貴,傾彼白雲之心?通變之宜,希從降志;延貯閶闔,若在汾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