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不退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爹今年七十有一,仍然勞動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我至今仍不能多掙些錢,讓老爹從繁重的農業勞動中解放出來,說起來真是汗顏。
昨天,十歲的女兒忽然問我:“爺爺今年都七十多歲了,為啥還不退休呢?別人不是一過六十就退休的嗎?”我就一下子啞在那裡。過了好半天,我才低聲說:“爺爺是農民,沒有退休的待遇。”還有一種回答夠得上黑幽默:爺爺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呢。可我沒能說得出口。
我是一名農村基層幹部,由於地方經濟的原因,工資不多,享受的社會利益已經很低,可與農民比起來,還是有一種佔了便宜的覺。但當我想到我佔了便宜,可吃虧的是我的父母所屬的農民階級時,就連一點沾沾自喜都沒有了。
農民永遠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幹最重的活兒,享受最低的待遇,過最苦的子。農民也總是最先承受社會的災難,五六十年代的名為“三年自然災害”的空前人禍造成了中國人口銳減三千萬,這三千萬人中幾乎全部是農民。
我是農民的兒子,在心理上總是默認自己是一個農民。對農村、農民的強烈歸屬讓我總是以農民的眼光看這個社會,總是從農民利益出發去看這個社會的利益分配。幹部和工人上班有工資,退休有勞保,失業有救濟,農民呢,農民有什麼?他們只有永不停歇的勞作。
有人要說,幹部和工人比農民創造了更多的社會價值。但我要說,農民創造的價值再低,但也畢竟在創造,又有多少國家幹部沒有創造任何價值,只有在沒完沒了的消耗?
可是,我的父親從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勞作著。食能果腹,衣能保暖,與瓜菜代的子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父親滿足於這種縱向比較的結果,每天都很快樂。
父親被排斥在這個社會的保障體系之外,可父親卻對這個社會充滿愛意,父親就這樣快樂地生活在這個忽視他的社會里。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老天在冥冥之中還是把握著公道,給了父親超越物質生活的神快樂。父親總也不退休,就成了一句絕好的祝壽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