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有知與有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二十世紀初,中國人剛開始使用白話文的時候,“知識”被稱作“智識”現在讀來覺得有些拗口,但近一段時間,我覺得還是“智識”比“知識”更有意味。

細掰起字眼兒來,“知識”兩個字都只停留在認知的層面上,而智識就不同了,“識”仍代表認知,“智”就上升到智慧的高度了。

有人恐怕要說我嚼舌頭,繞來繞去,只在這幾個盡人皆知的字上做文章。可是,當我們看到一些有較高學歷的人也沒有獨立的思想的時候,就真有必要分析一下“知識”與“智識”這兩個詞的區別了。應該說,這些人雖有一定的知識,但沒有相應的智慧。

知識與智慧之間也是一種互為依託、互相促進的關係。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智慧便無從談起,而沒有相應的智慧,知識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果一個人的確通過不懈的努力,獲得了足以應付一些‮試考‬的知識,也利用這些知識在社會上找到了謀生的位置,卻不能用他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獨立思考,為自己的行為把握方向,一味的人云亦云,變成一隻裝知識的筐子,那不僅是他個人的不幸,也是整個教育體制的不幸。

看來擁有學歷和擁有真正的知識之間,和真正具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的。我們的確通過有效的教育,培養了很多有智慧、能創造的人才,可是,也同樣造就了一些只有學歷而沒有思想、渾渾噩噩混混沌沌的庸才。

他們也曾通過努力學習,獲得了一定的文憑,但是他們只是在學呀學,背呀背,他們只把學習當做一條獲得學歷和工作機會的途徑,很少對所學的東西進行深入細緻的思考,也很少用所學的東西去認真對照一下他們的現實生活。

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呼聲很高,幹部會喊,群眾會說,連剛上學的小學生也能講上幾句。可素質究竟是個什麼玩藝兒,怎樣才能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質,恐怕說得頭頭是道的人心裡也未必能搞清楚。

我絕不敢給“素質”一詞下定義,但我想,會思想肯定是現代人適應現代生活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人們的思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被無情錮,已是人所共知,在新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數十年裡,遭到空前的封殺,更令人嘆惋。

“智識”一詞大約也就在這段時間蛻變成了“知識”喪失了思想的內核,“文化的命”被神不知鬼不覺的革掉了。往事不堪回首。可是在擁有了思想自由的今天,仍有一些人放棄思想的權利,聽任別人的指使,篤信別人的夢囈,實在可悲。

頭腦是用來思想的,不能思想的頭腦,只是一件扛在雙肩之上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