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糧草先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總運力有限的情況下解決物資運輸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即縮短運輸距離。*攻佔瓦胡島之後顧祝同就在做相關準備。
當時按照他的命令陸戰隊在疏通了珍珠港的主航道之後就開始修建倉庫而且建設工作就從未停止過。
為了在瓦胡島囤積物資顧祝同甚至讓陸戰隊放慢了修建兵營的速度。
結果就是在一九四六年四月底之前依然有很大一部分陸戰隊官兵必須住在野外的帳篷裡面。
所幸的是瓦胡島地處熱帶海域夜裡並不寒冷。
顯然顧祝同早就意識到必須在前線囤積足夠多的物資才能確保陸戰隊在登美國本土之後不會數物資不足所困。
問題是多少才算足夠多?
可以說在這方面顧祝同的思想準備很不到位。
最初他認為在瓦胡島囤積一百萬噸物資就足夠讓陸戰隊打下美國西海岸地區了。可是到了一九四六年初他不得不承認一百萬噸遠遠不夠因此就把物資囤積量提高到了兩百萬噸。可是到了一九四六年六月也就是陸戰隊攻打巴拿馬運河的時候顧祝同才發現兩百萬噸也不夠。結果就是他不得不把囤積目標提高到了三百萬噸而且還為今後繼續加大囤積量留了餘地。
到一九四六年底的時候瓦胡島修建的倉庫。足夠容納五百萬噸物資!
這是個什麼概念?
即便動用一百艘萬噸輪而且以最大效率運送物資且萬噸輪在返回本土的時候不補充燃油也需要往返航行五次。耗時十個月。
當然實際囤積的物資遠沒有這麼多。
事實到一九四六年七月底囤積在瓦胡島的物資還不到兩百萬噸主要是各作戰部隊的消耗量太大了。[找小說素材就到]別的不說為攻打巴拿馬運河就消耗掉了差不多五十萬噸物資。
當然物資正源源不斷的送來。
按照顧祝同的安排到十一月底。囤積在瓦胡島的物資必須達到三百萬噸最好能夠達到三百五十萬噸。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指標。
為此珍珠港幾乎成了一座專門供運輸船隻停靠的商港。此外。顧祝同還把一切能夠利用的裝卸手段都用了。
當時珍珠港里長期都有三十多艘運輸船隻在碼頭旁裝卸貨物此外還有十多艘貨輪在錨泊狀態下裝卸貨物。在珍珠港外面中國海軍還開闢了一處錨泊地。動用了百艘駁船與拖輪專門用於為貨輪裝卸貨物。別的不說僅專門從事貨物裝卸工作的海軍官兵就超過了一萬五千人。為了提高貨物的裝卸速度顧祝同甚至從國內來了幾名管理港口作業的人員。讓他們協助海軍工作。
除了瓦胡島附近的幾座島嶼也有不少的倉庫。
如果不是夏威夷群島中。只有瓦胡島有一座大型港口而且大型戰艦的維護工作必須在港口內進行。顧祝同甚至會把艦隊派往別的地方。
當然顧祝同的努力也獲得了回報。
從某種意義講正是顧祝同的高瞻遠矚讓中國海軍能夠在一九四六年底攻打美國西海岸地區。
說白了如果沒有提前囤積作戰物資恐怕到一九四七年中期中**隊都不一定能夠登美國本土。
到一九四六年七月底顧祝同在前線囤積的物資接近兩百萬噸。
在這兩百萬噸物資中有將近一百萬噸是各種型號的彈藥而且主要就是用於對地打擊的炸彈與炮彈。*此外還有大約六十萬噸燃油而且其中四十萬噸是專門供坦克車輛使用的汽油與柴油。別的不說在這些物資中僅食品就有十五萬噸足夠三十萬陸戰隊官兵消耗半年了。
理論講這麼多物資足夠三十萬陸戰隊官兵使用數個月。
這樣一來如果在一九四六年底攻打美國本土那麼到一九四七年中期也就是囤積的物資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海運難題也會有所緩解因此後勤保障的問題基本不用考慮了。
只是現實沒有這麼樂觀。
主要就是戰鬥一直在進行物資也一直在消耗而且實際消耗量要比理論計算出來的結果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