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備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攻佔巴拿馬運河之前顧祝同曾經懷疑過能否在年底登美國本土。[找小說素材就到]特別是在一九四六年半年中國陸戰隊在掃蕩太平洋的殘存美軍時暴出的大量問題讓顧祝同不得不擔憂如果強行登陸美國本土很有可能遭受慘敗讓成千萬的官兵平白無故的
血犧牲。
當時顧祝同還向馮承乾提了出來。
在他看來把攻打美國本土的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七年中期更加合適。
只是顧祝同的提議沒有被採納。雖然馮承乾表示明白他的意思而且也知道軍隊的準備工作還有很多欠缺特別是在後勤保障本達不到需要但是在一九四六年底登陸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絕對不能推遲因為這不僅僅是軍事任務也是政治任務也就不可能推遲到一九四七年。
顧祝同沒有繼續強調自己的觀點。
當了幾年的戰區司令官顧祝同已經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即決定戰爭的是政治家而軍人只是去完成作戰行動。
迅速拿下巴拿馬讓顧祝同看到了希望。
雖然美國本土的守軍不會像駐守巴拿馬的美軍那樣脆弱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美軍內部瀰漫著嚴重的失敗主義情緒即便是一些高級將領也不對勝利抱多大希望因此美軍嚴重缺乏鬥志。
當時情報機構提供的一些消息。也能說明這一點。
這就是。在美國國內已經有很多民眾意識到這場戰爭已經拖得太久了而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美國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勝利者因此在戰局變得不可挽回、特別是美國本土遭到毀滅的打擊之前就得考慮結束這場戰爭。至於以何種方式結束這場戰爭那就不是平民百姓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平民百姓的認識也是軍隊基層官兵的認識。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還有多少戰鬥力呢?
正是如此。*在一九四六年七月底顧祝同正是啟動了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計劃並且把戰區司令部搬到了瓦胡島。
此時第三艦隊的實力再次得到增強。
在獲得了由三艘艦隊航母為核心的第35艦隊之後。第三艦隊編內的艦隊航母已經達到了十五艘。
當然這還不是最後的結果。
一切順利的話在攻打美國本土之前第三艦隊還將增加一支戰鬥艦隊艦隊航母的數量將增加到十八艘。
即便按照標準配備艦載航空兵十八艘艦隊航母也能搭載一千五百多架艦載機!
只要把這些艦隊航母集中使用那麼在任何一個戰場都擁有絕對兵力優勢能夠奪得戰場制空權。
只不過這還不是第三艦隊的全部。
當時。第三艦隊編內還有四支非戰鬥質的艦隊一是登陸艦隊、二是偵察艦隊、三是支援艦隊、四是護航艦隊。
這四支艦隊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支援艦隊。
如果按照艦艇的總排水量計算支援艦隊的規模超過了戰鬥艦隊的總和為第三艦隊最龐大的作戰力量。
在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裡面總共有八支作戰編隊其中四支是以小型航母為核心的航空支援編隊另外四支則是以活力枝椏為主的炮火支援編隊前者總共編有四十多艘小型航母總共搭載了千架艦載機。而後者有大大小小近兩百艘火力支援艦擁有各種口徑的火炮與火箭炮近六千門。
當然支援艦隊不是戰鬥艦隊主要任務是支援陸戰隊作戰。
只是把支援艦隊算的話。第三艦隊的艦載航空兵擁有兩千多架艦載機且大多都是能先進的新式艦載機。(找小說素材就到)顯然。第三艦隊的打擊能力已經強大到了令人驚駭的地步。
要知道第三艦隊裡的所有艦載機按照標準掛載出動一次就能投下近兩前噸炸彈而所有戰艦的火炮齊一次就能打出四千噸的炮彈。如果讓火力支援艦的多管火箭炮齊
一次則能投
千噸火箭彈。
這個打擊力量超過了陸軍的一個方面軍!
事實也超過了部署在西海岸地區的美軍的總體打擊力量。
當時美軍名義在西海岸地區部署了百萬大軍擁有數千架作戰飛機與萬門各種口徑的火炮。問題是在這數千架作戰飛機中真正能夠用於作戰的不到兩千架而且只有半數是戰術飛機。在萬門火炮中大部分的口徑都在一百毫米以下以山炮為主而重炮的數量還不到一千門。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陸軍的重炮也難以與海軍的中等口徑艦炮相提並論更別說與海軍的大口徑艦炮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