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坐失良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終這四艘驅逐艦全部沉沒。
這也是這場海戰中公海艦隊遭受的最為重大的損失。
有趣的是在這個時候本土艦隊的四艘快速戰列艦進行了轉向機動。也就是說四艘戰列艦開始規避魚雷。
也許當時英艦的指揮官認為四艘德軍驅逐艦已經發了魚雷。
嚴格說來英軍的判斷沒有錯。只是發魚雷的不是驅逐艦而是跟在驅逐艦後面的兩艘輕巡洋艦。
據德軍的作戰記錄這兩艘輕巡洋艦在距離英艦大約十公里的地方各發了五條重型魚雷然後就轉向撤離了。這也是兩艘德軍輕巡洋艦一次能發的所有魚雷了因為德軍輕巡洋艦隻有一座五聯裝魚雷發器。
問題是這十條魚雷本就沒有多大威脅。
要知道航速為四十節的魚雷航行十公里大概需要七分鐘而航速在二十節以的戰艦能在此期間航行三海里以。如果戰艦通過減速、或者加速進行規避那麼十條魚雷所覆蓋的範圍絕對無法威脅到戰艦。
說白了魚雷能否擊中目標只能靠運氣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四艘快速戰列艦本沒有必要進行機動規避只需要把航速提高或者降低幾節就行了。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據英國皇家海軍的作戰記錄在快要到七點的時候“安森”號的左前方發生了一次猛烈爆炸隨後其他幾艘戰艦附近都發生了爆炸。結果就是四艘快速戰列艦不但沒有停止機動規避反而擴大了機動範圍。當時“豪”號戰列艦的瞭望員甚至報告發現了潛艇的潛望鏡!
要知道當時戰場本沒有德軍潛艇。
事實整個大戰期間德軍潛艇就很少配合艦隊作戰到多佛海峽附近活動的次數更是聊聊無幾。
更重要的是戰海域的最大水深在三十米左右本不適合潛艇活動。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豪”號戰列艦的瞭望員看到的很有可能是一枚漂雷的浮標或者是導航浮標。
至於發生在英艦附近的爆炸不排除有魚雷自毀產生的但是很有可能是英軍佈設的水雷被引爆了。
總而言之受這些不存在威脅的影響四艘快速戰列艦費了半個多小時。
到了七點十五分四艘快速戰列艦才重新排好隊列開始向德艦衝刺。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才放過了註定要沉沒的“喬治五世”號開始向四艘快速戰列艦開火。
顯然四艘英艦一直在德艦的監視之中。
事實在六點半之後也就是收到驅逐艦的報告後希恩斯就下令不再向空中發干擾箔條然後啟動了對海搜索雷達。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持續監視那四艘快速戰列艦。
可以說希恩斯打得非常聰明利用了一切能夠利用的有利條件。
當然英艦的惶恐之舉也幫了他很大的忙。
要知道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英艦沒有自亂陣腳在阻擋了德艦的魚雷攻擊之後繼續向前衝刺那麼在七點之前肯定能夠威脅到兩艘“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也就有可能讓“前衛”號跟“喬治五世”號脫險甚至有機會扭轉戰局。可惜的是英艦錯過了這個天賜良機把主動權給了對手。
到七點十五分的時候“安森”號離“腓特烈三世”大約有十二公里。
這個距離已經足//ilou無彈窗無廣告//夠近了即便是十四英寸穿甲彈也有大概百分之五十的機會能夠打查德艦的裝甲。
問題是四艘英艦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投入戰鬥。
主要就是當時四艘英艦依然在向北航行只有“安森”號能夠向德艦開火而且只能使用前方的六門主炮。要想讓全部戰艦投入戰鬥四艘英艦就得轉為向西航行把航線調轉九十度。
顯然這需要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