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6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丁玲恍然,讚道:“周先生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一語道破教育本質。就像先生説的那樣,受傳統封建教育影響的老派文人,往往思想陳腐守舊。而受過新式教育的學生,卻眼界開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這跟文學創作有什麼關係?”周赫煊解釋道:“文學是什麼?文學是運用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的反映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作家的心靈世界,就要靠教育來養成。我們這一代人,不管你承認與否,都受到很多中國封建傳統文化的影響,它是你怎麼都無法丟掉的,必然會在作品中出來。”胡也頻説:“我們可以努力擺,棄舊揚新!”

“為什麼要擺?”周赫煊笑道,“舊文化不一定都是糟粕,《小説月報》還在整理國故呢。仁義禮智信,這些需要丟掉嗎?《周易》中的天地人和思想,甚至都融入牌九、麻將了。我們平時用的筷子,也講究天人合一,難道大家都捨棄了去用西餐刀叉?”丁玲急道:“周先生你到底想説什麼?”周赫煊道:“我想説的是,中國作家寫小説的基在漢字,每個漢字都彙集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文學形式上我們可以學習西方,但文化內核為什麼不能保持民族呢?中國有太多的創作題材,那是一個大寶庫,隨便翻出來都能推陳出新。”丁玲和胡也頻還在思索,沈從文卻突然高興大叫:“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了?”胡也頻問。

沈從文舉一反三道:“周先生的意思是説,文學具有民族,思想上要進步,但表現形式卻可以循舊。我們從小所接觸傳統文化,是完全可以拿來用的,包括那些民間傳説、神話故事。這樣既有利於表達,也方便讀者接受。我知道自己該走哪條路了,我從小生長於湘西,那裏才是我的神家園。我為什麼要模仿別人?我可以寫自己悉的故事啊!”好嘛,這悟,周赫煊徹底服了。

難怪沈從文這個兵痞混混,只在北大旁聽幾天課,就能成長為一代文學巨匠。

胡也頻和丁玲夫婦,雖然沒有被周赫煊這番理論説服,但也覺得很有道理,現在行的“鄉土文學”,不就植於傳統文化土壤嗎?

“我那本《神女》,其實就是藉助中國傳統鬼神之説,構築出一個虛幻而又真實的世界。它魔幻而又現實,我把它叫做魔幻現實主義,”周赫煊不無自嘲的哈哈笑道,“這也算開宗立派了吧。”

“魔幻現實主義,很有意思的名字。”丁玲不莞爾。

周赫煊又問起三人的近況,在得知他們專職創作後,立即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去天津幫忙辦報紙。

丁玲和胡也頻婉言拒絕,二人有很多朋友都在北平,暫時沒有去天津的打算。沈從文卻説要考慮考慮,他想跟着周赫煊多學些東西,同時也想找個正經穩定的工作。……第100章【副刊就緒】天津,四合院。

沈從文昨晚寫稿到半夜,糊糊間,隱約聽到有人在院子裏喊:“子沅兄,從文兄,出門上班囉!”

“來了,來了!”沈從文翻身爬起,慌慌忙忙地來到院中洗漱。

李壽民也不着急,耐心在旁等待,抬頭欣賞樹枝間跳躍鳴叫的鳥兒。

又過了好幾分鐘,朱湘才打着哈欠現身,睡眼濛地説:“才幾點鐘啊,你們起得也太早了。”李壽民笑道:“這邊離報館有點遠,早些起牀才不會遲到。”沈從文是隨周赫煊來天津的,跟朱湘合租在李壽民對院。大家都是單身漢,昨天還相邀出去喝酒,一頓飯下來便成為好朋友。

李壽民豪沉穩,朱湘憤青隨,沈從文謙虛温和,三人的格各不相同。平時聊天,都是李壽民和朱湘高談闊論,沈從文坐在旁邊偶爾補上一句,然後引起哈哈大笑。

來到衚衕口,沈從文主動跑去買早餐,順便把朱湘那份也帶上。

“謝了!”朱湘不知道啥叫客氣,接過來就吃,本不提錢的事。在他看來,朋友之間不必計較那麼許多,改天換他請客就是。

眾人乘電車來到東城,然後又步行前往租界,走了半個小時才抵達報館。

《大眾》作為《大公報》副刊,辦公地點緊挨着。由周赫煊任主編兼小説版責編,李壽民擔任戲曲版、生活版編輯,沈從文擔任雜文版、婦女版編輯,朱湘擔任詩歌版、評論版編輯,另外還有何雲峯負責校對工作。

大家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各自審閲編輯稿件,他們的格也導致工作方式的不同。

李壽民喜歡靠在椅子上看稿,讀到彩處不由拍大腿讚歎,遇到不合格的稿件直接扔到一邊。

沈從文卻正襟危坐,一邊審稿一邊做標記。只要不是爛到極點的稿子,他都會反覆耐心修改,所以他的編稿速度最慢。

“寫的都是什麼啊?狗不通!”朱湘把稿子隨手亂扔,一臉不屑。他的閲稿速度倒是快,可惜快到中午了,稿件數量都還不夠。

朱湘乃“清華四子”之一,才華橫溢,極其自負,所以對文章尤為挑剔。挑到最後他乾脆自己動筆寫,輕輕鬆鬆一揮而就,終於把稿件數給補齊。

下午的時候,他們的稿件全部送到總編室,由周赫煊整體把關,不合要求的打回去重來。

就在周赫煊審稿之時,孟小冬突然敲門而入。

“小冬,你怎麼來了?”周赫煊驚訝道。

“我經常在天津、北平來回跑啊,”孟小冬笑着拿出一張稿紙,“上次你不是説,讓我有空也寫點戲評,拿到《大眾》副刊投稿嗎?我試着寫了一篇,就是不知道能否合格,周大哥你幫我看一下。”周赫煊接過來看了看標題,名字叫《譚派老生之我見》,內容是孟小冬最近半年來的學藝心得。談不上什麼文筆,言辭簡單直接,不過字跡娟秀,孟小冬那鋼筆字可比周赫煊漂亮得多。

“寫得很好,可以發表。”周赫煊肯定道。

“真的?”孟小冬大喜,眼睛笑成兩灣月牙。她一直覺得寫文章是很高雅的事,只有讀書人寫的東西才能印成鉛字。

周赫煊鼓勵説:“以後繼續努力,你不僅是京劇名角,還能成為戲曲理論大師。”孟小冬羞澀道:“周大哥你説笑了,我就一小戲子,哪裏是什麼大師。”

“女人也可以做大師啊,你行的。”周赫煊説。

“嘻嘻,那我可真信了,”孟小冬頗為喜悦,又拿出一張戲票説,“周大哥,這個月舊曆十五我正式復出登台,地點就在新明大戲院。你如果有空的話,希望能來捧場。”周赫煊收起戲票道:“我一定去。”孟小冬起身説:“那我先走了,壽民兄那裏也要去送一張。”

“一起去吧,正好我稿子也編完了。”周赫煊道。

兩人結伴走出辦公室,周赫煊把稿件給校對人員,晚上就能付梓印刷,明天早晨派送到各大發行點。

李壽民收拾東西正準備下班,見孟小冬過來,當即調侃道:“小冬,又來看你周大哥啊?”孟小冬在周赫煊面前表現得小女兒態,但與李壽民相處卻落落大方,而且開得起玩笑,她拿出戲票説:“壽民兄,我的復出首演,你可一定要來捧場。”

“當然要去,哈哈。”李壽民大笑。

這邊正聊得熱鬧,沈從文和朱湘也過來了。他們不認識孟小冬,乍見美女,都有些放不開。

李壽民介紹説:“子沅、從文,這位是孟小冬先生,京劇名角。”孟小冬拱手抱拳道:“稱先生不敢當,小女子孟小冬,見過二位哥哥。”沈從文和朱湘也連忙自我介紹,等孟小冬也給他們發了戲票,周赫煊説:“先去吃飯吧,我請客。”

“我來找地方!”李壽民連忙説。他沒別的愛好,除了看戲外,就是喜歡美食,天津的許多飯館李壽民都吃遍了。

眾人坐着黃包車出發,在經過一條租界街道時,突然面駛來好幾輛轎車。

李壽民透過車窗,看清裏面坐着的人,驚訝道:“褚玉璞!他不是在南邊打仗嗎?”何止褚玉璞,周赫煊還看到張宗昌和楊宇霆,這些軍閥聚在一起,肯定又有大事件要發生了。

其實也沒啥大事情,張作霖正在召集北洋各派勢力,商討聯合對付北伐軍和馮玉祥。如今大大小小的軍閥們雲集天津,包括孫傳芳、閻錫山等人都來了,唯獨缺了吳佩孚。

這次軍閥聚會相當於會盟,十五個省聯合組建安國軍,由張作霖擔任安國軍總司令。

張作霖此時形式上已統一北洋軍閥,各方大帥都甘願聽他指揮,只剩個吳佩孚還死不就範。他下月初正式就任安國軍總司令時,甚至穿着大禮服跪拜祭天,未嘗沒有學袁世凱稱帝的意思。

當然,張作霖不敢真的稱帝,只能通過祭天過過乾癮。

周赫煊對此毫無興趣,他只關心自己的報紙銷量。明天《大眾》副刊就要發創刊號了,小説版連載有《神鵰俠侶》,應該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吧。

第101章【鄭證因】天津西沽,這裏也是混混聚居地。

鄭家大樓後的一片空地上,有個漢子耍着九環大刀。刀身長達一米三,重足二十斤,卻被他舞得虎虎生風,鐵環撞擊着刀背鐺鐺作響,隔得近了甚至能受到氣勁動。

驀地,漢子收刀而立,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好刀法!”

“鄭二哥,再來一個。”

“我要看太極拳!”

“……”圍觀的閒漢和混混們咋呼起鬨,那漢子卻笑道:“都散了,都散了,想看太極拳的改天再來。”舞刀漢子名叫鄭汝霈,西沽鄭氏族人。

鄭家在乾隆年間便是西沽望族,主要經營木材生意,附近好大一片地都為鄭家所有。但到了民國年間,鄭氏逐漸衰落,家族財產悉數轉手於他人,只剩下鄭家大樓還屹立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