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家早年是基督徒,仗着洋人撐作威作福,後來又拜入青幫開設香堂,逐漸霸佔西沽一代。
鄭汝霈今年26歲,屬於鄭氏嫡系,家住鄭家大樓後的一棟民房。他幼年就隨祖父和伯父學武,後來又拜入北平國術館許禹生門下,學習太極拳、查拳等功夫。
鄭汝霈學武的動機很單純,那就是自保。若非有他撐着,鄭氏最後一點族產都被青幫奪去了。
“二哥,報紙,報紙來了!”族弟鄭汝桐歡喜地跑來,手裏還揮舞着一張報紙。
鄭汝霈把九環大刀一扔,迫不及待地問:“可有《鵰英雄傳》的續集?”
“有,叫《神鵰俠侶》,”鄭汝桐樂道,“我在半路上看了,裏面提到個叫李莫愁的女人,可厲害了。她每殺一個人,都要提前在別人牆上或門上留血手印。”鄭汝霈笑罵:“你小子,居然敢吃獨食,説好了一起看的。”鄭汝桐撓頭道:“我這不是沒忍住嗎?”鄭汝霈搶過《大眾》副刊,找到連載小説那一頁,就這麼坐在地上讀起來。
由於版面有限,第一章《風月無情》都沒連載完,到李莫愁出場便戛然而止。鄭汝霈看得心癢難耐,如果換做幾十年後,他肯定要大罵:斷章狗!
“真個沒意思,才這麼多點兒字,看得不痛快啊,”鄭汝霈吩咐族弟説,“明天記得準時給我買報紙來。”鄭汝桐道:“二哥,《大眾》每個禮拜一、三、五出刊,今天看了後天才能見着。”鄭汝霈鬱悶道:“那還不得看到猴年馬月去?”鄭汝桐説:“慢慢看唄,大不了重讀一遍《鵰英雄傳》。”
“唉,不提這事了,”鄭汝霈轉開話題,“你怎麼小學畢業就不讀書了?不讀書哪成,明年給我去考中學。”鄭汝桐苦笑道:“二哥,我真不是讀書的料,學手藝也好的。”鄭汝霈撿起大刀回家,看着簡陋的屋子,指着前方的鄭家大樓説:“五弟,讀書才能有出息。我們鄭家以前住在那棟高樓裏,現在卻只能住小房子,一定要想辦法搬回去。”鄭汝桐嘀咕道:“我倒是想搬回去,住大屋誰不喜歡啊。”
“唉,不説了。”鄭汝霈無奈道。鄭家也是倒黴,先後遭遇義和團、洋人和混混,偌大的百年家族迅速衰落。現在混混們不但拜入青幫,而且攀上了褚玉璞的關係,本不是鄭家人能對付的。
鄭汝桐卻沒那麼多煩惱,好奇地問:“二哥,你説那個寫《鵰英雄傳》的金庸,是不是個絕世高手啊。説不定他還會降龍十八掌,要是哪天遇到,我一定拜他為師。”鄭汝霈笑道:“金庸就在天津,你想拜師就去找他啊。”鄭汝桐説:“聽説金庸在給褚大帥當差,我可不敢上門討打。”
“那都是老黃曆了,金庸就是那個辦希望小學的周赫煊,他是張少帥的人。”鄭汝霈説。
鄭汝桐驚道:“二哥,你怎麼知道?”
“我聽北平一個老朋友説的。”鄭汝霈道。
他早年曾拜入北平國術館,認識許多武術高手。北平國術館去年登報,説武術可以強國強種,如今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特此告示國民及學生,希望大家能學習國術報效國家。
這份佈告影響很大,北平40多所大學和中學,紛紛向北平國術館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派教習前往學校傳授武術,此舉甚至得到教育部的經費支持。
以北平國術館和各大學校之間的聯繫,有人知道周赫煊就是金庸,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鄭汝桐聽了頗為興奮,慫恿道:“二哥,你的身手那麼厲害,怎麼不去找周先生切磋啊?”鄭汝霈説:“聽説周先生好像不會武功。”
“怎麼可能?他寫的武俠小説可厲害了,不會武功絕對寫不出來!”鄭汝桐道。
“説的也是。”鄭汝霈頗為意動。
“那還等什麼,快走啊!”鄭汝桐説。
鄭汝霈問:“去哪兒?”
“找周先生切磋武藝去。”鄭汝桐道。
兩兄弟説着就出門,一直從城北走到城東南的租界,抵達報館時都快大中午了。
鄭汝霈一身短褂,走進去就問:“請問周赫煊先生在嗎?”
“你是誰?找周先生何事?”報館員工問。
鄭汝霈説:“我是西沽鄭汝霈,特來找周先生切磋武藝!”員工差點笑噴,指着總編室説:“周先生就在裏頭,你自己進去吧。”鄭汝霈來到總編室外,也不敲門,而是高喊道:“西沽鄭汝霈,特來拜會周先生,請求一見!”周赫煊起身開門,一臉懵地看着來者:“你好,有事嗎?”鄭汝霈抱拳道:“久聞先生大名,鄭某通武藝,今想要請教一二!”尼瑪,什麼鬼?
周赫煊額頭上冒出三黑線。
然而周赫煊不知道的是,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正是民國武俠小説“北派五大家”之一的鄭證因,另外四人分別是:李壽民、王度廬、宮白羽和朱貞木。
鄭汝霈的武俠創作之路頗為離奇,宮白羽為了餬口寫武俠小説,但他不懂招式,就請鄭汝霈擔任武術指導。由鄭汝霈在紙上畫下打鬥招式,他再看圖寫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