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5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柯尋見羅勏已經開始不停地打呵欠,就提議明天再繼續,先把女孩子們送回旅館去。
把羅勏留在家裏先睡,一眾人集體出門送人。
外面的積雪已經很厚了,雪片還在紛紛揚揚地往下落着,小區裏的路燈將淡黃的薄光灑在平坦的雪面上,像在大地上鋪了一張古舊的宣紙。
“我有個疑問,”衞東嘴裏噴着白的呵氣道,“能畫下九州萬物的鼎,那得有多大啊?其實我一直認為《山海經》裏的都是神話故事,那個九鼎可能也該是神話裏編出來的,而神話裏的東西,能畫下九州萬物也不足為奇,但現在……好像神話被證實為了現實,這就得考慮一下實際的問題了,這鼎怕不是得有一棟樓這麼大才行?”
“禹制的九鼎有多重,這個無人知曉,”邵陵道,“但因為九鼎象徵着天下至高無上的權力,後世許多君主都曾想着重鑄一套來彰顯自己的皇權。
“《資治通鑑》裏就曾記載過武則天重鑄九鼎,最大的一隻高一丈八尺,其餘的高一丈四尺,九隻鼎,總共用了五十六萬七百多斤的銅。
“而禹鼎的話,我想只會比武則天的鼎更重更雄奇,要知道,在夏商時代,鼎是權利地位和財富的象徵,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輕重,標誌着權力的大小。在享受禮祭時,只有天下之主的天子,才能尊享九鼎,而大禹一統九州,這樣如天的權力,想必代表這權力的九鼎也絕不會小。
“《戰國策》中曾提到過這九個鼎,一個鼎就需要九萬人來拉動,九個鼎就得需要八十一萬人才能拉得動——當然,這肯定是誇張的説法,但它的真實重量也一定不容小覷。”
“那禹制的九鼎現在在什麼地方呢?”柯尋問,“既然初始入畫事件的問題咱們想不明白,就不如親身去到九鼎那裏調查一下。”邵陵微微苦笑:“如果能去,我早就説了。禹制九鼎,早在戰國時代就已經消失不見了。”作者有話要説:衞東:哇!天上還在飄着雪花~咦?除了雪花好像還有別的東西在天上飛?
柯尋:那是讀者大寶貝兒們的腦。
衞東:為啥大家的腦都飛上了天?
柯尋:因為被作者吹爆了啊。
第309章restart-34┃金手指。
“啥意思?那麼大個鼎,説不見就能不見了?”衞東驚問。
“九鼎是傳國神器,信奉神鬼的古人認為誰擁有九鼎誰就能定鼎天下,成為天命所歸的天下之主。”邵陵道,“《拾遺記》中因而説道:‘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所以這九隻鼎,在天下混戰的戰國時代,就成為了各國君主爭相想要佔有的稀世國寶。
“而至於九鼎的去向,有説是當時周王室經濟窘迫,債台高築,九鼎被融化後鑄錢還債了的,有説是周室國力衰微,周王怕惹禍上身,就把九鼎沉入泗水中,對外謊稱九鼎失蹤了的,為此還引發了著名的秦始皇泗水撈鼎的歷史事件。
“但最具神異彩的,是《史記正義》裏曾有過的記載,説秦昭王從周王室掠了九鼎回國,其中一鼎忽然飛入了泗水,其餘八鼎後來也跟着消失了,再之後秦始皇派了千人下水撈鼎,最終一無所獲,從此後九鼎就在人間絕了蹤跡。
“從古至今,這麼多年、這麼多的人都曾追尋過九鼎的下落,然而都以失敗告終,我們只有十個人,想要憑空找到九鼎,除非老天給我們開個金手指。”眾人聽了都是一陣沉默,只有腳下嘎吱嘎吱踩雪的聲音充斥在耳邊。
“金手指,我們有啊。”柯尋忽然笑道。
大家齊刷刷地一起望向他“我一直就覺得,除了懌然和邵總這樣有真才實學、出類拔萃的人才能在畫裏一路闖關活下來,”柯尋大步向前邁了幾步,然後轉回身來看向大家,一邊倒退着走路,一邊在口鼻間呼出的熱噴噴的白氣裏展顏而笑,“而像我這樣再普通不過的菜鳥,很可能在進入第一幅畫的時候就早早涼了。
“那我為什麼還能活到現在呢?當然,我有懌然護體。但,東子呢?蘿蔔呢?大家呢?為什麼有明明比我們能力出眾的人死在了畫裏,我們卻能活下來?
“直到今天我才突然醒悟,我們一直都認為自己可能是天下最倒黴的人,這個入畫事件沒有選擇別人,卻選擇了我們,讓我們來經歷這可怕的生死殺局,誰還能比我們更倒黴?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呢——“也許,我們其實才是人羣中最幸運的一夥人,所以才能在畫裏的世界不斷地僥倖活下來,如果換成沒有什麼運氣的人,也許就像已經在畫中死亡的其他人一樣,過早地被死亡規則選中,成為了第一個、第二個驗證死亡條件的實驗品。
“就像我在自己進入的第一幅畫裏就遇到了懌然,為什麼用布絛子分組的時候會把我和他分在一起呢?如果沒有他,我第一夜就死了。所以,遇到懌然,就是我的運氣。
“以及,你們有沒有發覺?這麼多幅畫,除了我們自身能力能夠應付的殺局之外,那些因不可抗力導致的死亡之局,我們都不是第一個被挑中的人選,就像剛結束的《重啓》這幅畫,我先問問,咱們這些人裏,誰是蚊體質?”吳悠方菲秦賜和衞東舉起了手。
“瞧,”柯尋攤攤手,“我們第一天在原始森林裏待了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