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9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侯大人想救仙門百姓,我也想救瀋水下游的百姓。你我目標一致,自然同路。”陳霜等人清理好路面雜物,眾人再度騎馬上路,奔走兩夜後,馬兒實在累得邁不開步,只好停下休息。陳霜與夏侯信坐在一塊兒烤火,不知怎麼的聊起了天。
他問夏侯信,既然知道定山堰以前就因開堰洪導致瀋水大災,為何現在連大雨水位暴漲,不乾脆轉移百姓逃難?未雨綢繆不是更好麼?
夏侯信放下手中乾,認真道:“你是江湖遊俠,對這土地上的事情或許知道得不多。有一句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黎民百姓在什麼地方生活,便會依賴什麼地方。你以為逃難是卷個鋪蓋這樣簡單的事情麼?拖兒帶女,攜老扶幼,忙忙亂亂。離了家鄉到別處去,又要怎麼活?種地的沒了地,開鋪子的沒了貨物,要活下去不容易。而活不下去,便會生出搶掠、燒殺之事,民怨四起。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城守不會讓百姓撤離,同樣,也沒有哪個城池願意接受外來的逃難者。”他嘆氣:“哀民生多艱啊。”陳霜聽得連連點頭,回頭見到靳岄,誠懇無比:“夏侯信這人是個當好官的料,不像壞人。”靳岄吃驚:“你又知道?”陳霜:“他説得多好啊。”靳岄笑道:“你雖然常常跟着嶽蓮樓,子卻還這麼真純,有趣、有趣。”陳霜:“……被一個比自己小的人這樣説,我心裏不是滋味。”靳岄:“我是誇你。”陳霜半信半疑。
又過一,眾人終於抵達遊隸城。遊隸城地勢較高,還未抵達城門便見到一座恢弘堤壩橫跨瀋水,雨霧中甚至看不清全貌。堤壩上的洪道開了一縫,渾濁黃水噴湧而出。等靠近遊隸城,靳岄才知夏侯信説的都是真的,遊隸城受災不輕。
城門處,積水已經沒過馬蹄。
作者有話要説:昨天有讀者問,古代是否真的會有不通知下游就開閘的情況。
古代的信息傳遞非常非常落後,除了大城之外,還有許多大城外緣的鎮、村,想在洪之前通知所有地方基本是不可能的。而洪很多時候是為了保住某些地方。古代許多管理者的思維中,百姓並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搜一下“浮山堰”這個關鍵詞,本文的瀋水洪災事件是參考了浮山堰的一些特徵設計的,比如兩個洪道。浮山堰建成後上游水位暴漲,潰堤後下遊受災,死亡人數非常多,它是一個不應該建立的水利工程,有趣的是,現在它是文物遺蹟。
説到近的,18年的山東壽光洪受災事件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養殖的幾千頭豬被沖走了,農田嚴重受災,經濟損失非常非常大。記得壽光當時是洪之後,水量大大超出預期,導致應對沒法做好。今年疫情中壽光老鄉捐贈許多物資和蔬菜給湖北,實在是很不容易。
第85章開堰陳霜把靳岄一直送到岑融所在處,見識的兵士接靳岄,便與靳岄告辭,去尋章漠了。
得知靳岄來到,岑融十分高興,他幾乎是小跑着從院中奔出,也不顧忌其他人,張開雙臂就去擁抱靳岄。靳岄和他寒暄幾句,開門見山:“定山堰之事,你如何處理?”欣喜之盡去,岑融面一沉:“你也是來説這事情的?”他這時才看到靳岄身後的夏侯信:“夏侯大人。”靳岄與夏侯信都無意與他盤桓,落座後不斷追問他打算怎麼解決定山堰問題和如何安置瀋水下游十餘萬百姓。定山堰如今正在小幅度洪,但上游地勢較高的遊隸城都已經被淹,情況刻不容緩。
“定山堰有瀋水、沐河兩條洪道,開啓沐河洪道,便可解困。三皇子意下如何?”夏侯信説,“另外,沐河洪道較窄小,怕是承受不住這大水衝擊,需立刻加固築牢。三皇子可有什麼措施?”岑融只回答了一個問題:“沐河太窄,一旦利用沐河洪,沐河域所有土地都會遭殃。若是貿然開堰,沐河洪道又恐支撐不住。我已命人加固。”靳岄起初並不説話。此行他是陪伴夏侯信而來,夏侯信把利弊一一條陳,有理有據,無論誰聽了都會認為開沐河洪道是最優選擇。但岑融就是不應。他仍舊猶豫。
靳岄卻看出,岑融實際上已有決斷。
談了兩盞茶功夫,夏侯信漸漸面不耐。他忍着憤怒與不滿告別岑融。靳岄與他一同離開,岑融只是皺眉看着,並不挽留。
蕭條的大路上盡是淺淺的黃水窪。雨一刻不停,夏侯信沒撐傘也沒穿蓑衣,滿臉憤懣。路上忽然有人喊他名字,隨即便見一位大人從馬車跳下,小步跑來。
“夏侯大人也是來找三皇子商討定山堰之事?”那中年人是代行遊隸城城守之職的小官,“有何成效?”
“無果。”夏侯信説,“你呢?”那小官年紀比夏侯信小,兩鬢竟然愁得斑白:“我都來,可我只是代行城守之職,無權開堰,更無法左右三皇子決定。看水位情況,最遲明天必須開堰,否則定山堰潰塌,只怕你我全都要因此事喪命啊!”小官認不得靳岄,夏侯信便介紹稱這是忠昭將軍孩子,與岑融好。那小官忙恭敬見禮:“小將軍可有法子勸服三皇子?”靳岄心中很是不解:“明明有沐河這條洪道,為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