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紀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太尉陳顯達督平北將軍崔慧景軍四萬擊魏,復雍州諸郡;癸未,魏遣前將軍元英拒之。
[2]南齊太尉陳顯達督率平北將軍崔慧景四萬大軍出擊北魏,想要收復雍州諸郡。癸未(初六)北魏派遣前將軍元英前去抵抗。
[3]乙酉,魏主發鄴。
[3]乙酉(初八),北魏孝文帝從鄴城出發返回洛陽。
[4]辛卯,帝禮南郊。
[4]辛卯(十四),南齊皇帝蕭寶卷在南郊祀天。
[5]戊戌,魏主至洛陽,過李衝冢。時卧疾,望之而泣;見留守官,語及衝,輒涕。
[5]戊戌(二十一),北魏孝文帝回到洛陽,路過了李衝的墳墓。當時,孝文帝因病而不能起身,所以望着李衝的墳墓而哭泣。回宮之後,孝文帝見到當時與李衝一同留守洛陽的其他官員,説到李衝,他淚滿面,不勝思念。
魏主謂任城王澄曰:“朕離京以來,舊俗少變不?”對曰:“聖化新。”帝曰:“朕入城,見車上婦人猶戴帽、著小襖,何謂新!”對曰:“著者少,不著者多。”帝曰:“任城,此何言也!必使滿城盡著?”澄與留守官皆免冠謝。
孝文帝問任城王元澄:“朕離開京城以來,舊的風俗習慣多少得到改變沒有?”元澄回答説:“在聖上的教化之下,風俗新月異。”孝文帝又反問:“朕入城時,看見車上坐的婦女們還戴着帽子,穿着小襖,還是老習俗,這怎麼能説是新月異呢?”元澄又回答説:“穿戴的人少,不穿戴的人多。”孝文帝道:“任城王呀,你這説的是什麼話呀?難道你還想讓滿城婦女都戴帽、穿小襖嗎?”元澄和其他留守官們都免冠向孝文帝謝罪。
甲辰,魏大赦。魏主之幸鄴也,李彪拜於鄴南,且謝罪。帝曰:“朕用卿,思李僕而止。”而遣之。會御史台令史龍文觀告:“太子恂被收之,有手書自理,彪不以聞。”尚書表收彪赴洛陽。帝以為彪必不然;以牛車散載詣洛陽,會赦,得免。
甲辰(二十七),北魏大赦天下。孝文帝去鄴城之時,李彪在鄴城南邊拜了他,並且表示服罪。孝文帝對李彪説:“朕想要重新使用你,但是一想起僕李衝就不打算這樣做了。”於是,安了幾句,最後打發他走了。恰在這時,御史台令史龍文觀報告説:“太子元恂被拘收之,有一封親筆信為自己申辯,但是李彪私自押下沒有上報。”尚書上表要求拘押李彪到洛陽來審理此事。孝文帝卻認為李彪一定不會那樣做的,所以讓他坐牛車來洛陽。正好遇上大赦天下,李彪得以倖免。
[6]魏太保齊郡靈王簡卒。
[6]北魏太保齊郡靈王元簡去世。
[7]二月,辛亥,魏以咸陽王禧為太尉。
[7]二月,辛亥(初五),北魏任命咸陽王元禧為太尉。
[8]魏主連年在外,馮後私於宦者高菩薩。及帝在懸瓠病篤,後益肆意無所憚,中常侍雙蒙等為之心腹。
[8]北魏孝文帝連年在外奔忙,馮皇后私通於宦官高菩薩。到了孝文帝在懸瓠病重之時,馮皇后更加肆意yín亂,無所忌憚,中常侍雙蒙等人是她的心腹。
彭城公主為宋王劉昶子婦,寡居。後為其母弟北平公馮夙求婚,帝許之;公主不願,後強之。公主密與家僮冒雨詣懸瓠,訴於帝,且具道後所為。帝疑而秘之。後聞之,始懼,陰與母常氏使女巫厭禱,曰:“帝疾若不起,一旦得如文明太后輔少主稱制者,當賞報不貲。”北魏彭城公主是宋王劉昶的兒媳婦,守寡而居。馮皇后想要讓彭城公主再嫁給她的胞弟北平公馮夙,特意求婚,孝文帝答應了。但是,彭城公主卻不願意,馮皇后就強迫她,彭城公主只好秘密地與家中的僕人一起冒雨趕到懸瓠,把馮皇后婚的情況告訴了孝文帝,並且還把馮皇后與人私通的事也講了。孝崐文帝聽後心有疑端,但秘而不宣。馮皇后知道風聲之後,開始害怕了,因此私下裏經常與自己的母親常氏在一起讓女巫祈禱鬼神降災於孝文帝,詛咒他快快死去,許願説:“皇帝的病如果好不了,一旦我能象文明太后那樣輔佐少帝垂簾聽政的話,定將重加賞報,不計其量。”帝還洛,收高菩薩、雙蒙等,案問,具伏。帝在含温室,夜引後入,賜坐東楹,去御榻二丈餘,命菩薩等陳狀。既而召彭城王勰、北海王詳入坐,曰:“昔為汝嫂,今是路人,但入勿避!”又曰:“此嫗手刃吾脅!吾以文明太后家女,不能廢,但虛置宮中,有心庶能自死;汝等勿謂吾猶有情也。”二王出,賜後辭訣;後再拜,稽首涕泣。入居後宮,諸嬪御奉之猶如後禮,唯命太子不復朝謁而已。
孝文帝回到洛陽之後,收拘了高菩薩、雙蒙等人,加以審問,全都招供認罪。於是,孝文帝坐在含温室,到了夜間讓馮皇后進去,叫她坐在東邊屋子裏,離自己的坐榻有兩丈多遠,然後命令高菩薩等人坦白待與皇后yín亂之事。然後,孝文帝又把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詳兩人召進去,讓他們坐下,並且指着馮皇后對他們説:“過去她是你們的嫂子,從今開始就是兩旁路人了,所以只管進來勿須迴避。”接着又説:“這老婦人想要拿刀刺我的脅下,我因她是文明太后家的女兒,不能廢掉她,只是把她虛置在宮中,她如果有廉恥之心的話,或許能自取一死。所以,你們不要以為我還對她有什麼情份。”彭城王和北海王出去了,孝文帝問馮皇后最後還有什麼話要説,馮皇后再次向孝文帝行拜禮,跪地磕頭,涕泣不已,然後離開了孝文帝。馮皇后回到後宮幽居,諸嬪妃們還照樣對她施行皇后之禮,只是命令太子不再每天早晨去向她請安。
初,馮熙以文明太后之兄尚恭宗女博陵長公主。熙有三女,二為皇后,一為左昭儀,由是馮氏貴寵冠羣臣,賞賜累鉅萬。公主生二子,誕。熙為太保,誕為司徒,為侍中、尚書,庶子韋為黃門郎。黃門侍郎崔光與聿同直,謂韋曰:“君家富貴太盛,終必衰敗。”聿曰:“我家何所負,而君無故詛我!”光曰:“不然。物盛必衰,此天地之常理。若以古事推之,不可不慎。”後歲餘而敗。浮競,誕屢戒之,不悛,乃白於太后及帝而杖之。由是恨誕,求藥,使誕左右毒之。事覺,帝誅之,誕自引咎,懇乞其生。帝亦以其父老,杖百餘,黜為平城民。及誕、熙繼卒,幽後尋廢,聿亦擯棄,馮氏遂衰。
起初,馮熙以文明太后哥哥的身份娶景穆太子的女兒博陵長公主為。馮熙有三個女兒,兩個為皇后,一個是左昭儀,因此馮氏家族寵貴冠於羣臣之上,僅朝廷所給之賞賜就累計在億萬之上。博陵長公主生了兩個兒子,即馮誕和馮。馮熙本人任太保,其子馮誕任司徒,馮任侍中、尚書,馮熙的妾所生兒子馮聿任黃門郎。黃門侍郎崔光與馮聿一同在中當值,崔光對馮隸説:“您家榮華富貴太過頭了,物極必反,最後一定要衰敗。”馮聿一聽不高興了,回答説:“我家有何對不起您的地方,您為什麼要這樣無緣無故地詛咒我呢?”崔光又説:“哪裏是詛咒你。世上萬事萬物,盛極而衰,這是天地的常理。如果以古事來推論,您對此不可不慎重呀。”果然,一年多之後,馮就出事垮台了。馮情浮華,好爭好鬥,馮誕屢次告戒他,然而終無悔改之跡,於是就上告文明太后和孝文帝,用杖狠狠教訓了他一頓。因此,馮非常記恨馮誕,於是找來毒藥,讓馮誕左右的人下藥毒死馮誕。事情敗之後,孝文帝準備殺掉馮,馮誕卻引咎自責,懇切地乞求孝文帝放他一條生路。孝文帝也考慮到他們的父親年事已高,就饒馮不死,而只是打了他一百多杖,貶為平城平民。等到馮誕、馮熙相繼去世之後,不久馮皇后被廢,馮聿也被摒棄不用,於是馮氏家族從此衰落。
[9]魏以彭城王勰為司徒。
[9]北魏任命彭城王無勰為司徒。
[10]陳顯達與魏元英戰,屢破之。攻馬圈城四十,城中食盡,啖死人及樹皮。癸酉,魏人突圍走,斬獲千計。顯達入城,將士競取城中絹,遂不窮追。顯達又遣軍主莊丘黑進擊南鄉,拔之。
[10]南齊陳顯達與北魏元英戰,陳顯達屢勝元英。南齊軍隊圍攻馬圈城,整整圍困了四十天,城中糧食盡絕,只好吃死人和樹皮。癸酉(二十七),北魏人馬突圍逃走,被南齊軍隊斬獲上千人。陳顯達率部入城,將士們爭相掠取城中的絹匹,因此沒有去追擊北魏逃兵。陳顯達又派軍主莊丘黑進擊南崐鄉,也佔領了該地。
魏主謂任城王澄曰:“顯達侵擾,朕不親行,無以制之。”三月,庚辰,魏主發洛陽,命於烈居守,以右衞將宋弁兼祠部尚書,攝七兵事以佐之。弁勤吏治,恩遇亞於李衝。
北魏孝文帝對任城王元澄説:“陳顯達率兵來侵擾,朕如果不親自出徵,就無法抵制住他。”三月庚辰(初四),孝文帝率兵從洛陽出發,命令於烈留守洛陽,又任命右衞將軍宋弁兼任祠部尚書,代理尚書七兵曹事,協助於烈。宋弁為人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孝文帝對他的恩遇僅次於李衝。
癸未,魏主至梁城。崔慧景攻魏順陽,順陽太守清河張烈固守;甲申,魏主遣振威將軍慕容平城將騎五千救之。
癸未(初七),北魏孝文帝到達梁城。南齊崔慧景進攻北魏順陽,順陽太守清河人張烈頑強固守。甲申(初八),孝文帝派遣振威將軍慕容平城率領騎兵五千去援救張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