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8章相隔距離不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師祖怎地和自己想到一塊兒去了?全他媽的胚。

“這是你在藏經閣裏想出來的?”朱泊乜眼問道。

“全是當時一通胡思亂想,想不明白,卻覺得真有道理。”

“嘿嘿,崑崙派上上下下,除了白常師祖全是一窩子蠢豬才讓明珠暗投。嗯,老子不是,乖徒孫也不是。”聽他貶低歷代先祖以自吹自擂,吳徵與楊宜知更嚇得大氣不敢,全當耳朵聾了一字未曾聽見。吳徵便在小院裏住了下來,夜與朱泊共同參悟《道理訣》。這位師祖滿口污言穢語卻全無架子,慢慢的吳徵敬畏之心盡去。

除了人邋遢些,相處起來倒是融洽。

“師祖怎地不再修《道理訣》?”

“一把年紀了沒那心思,老子看着你學便成。

練成了老子心裏痛快,練不成麼…嘿嘿嘿,看個漂亮小夥子今後也要變成老子的模樣,心裏一樣痛快。”

“…”

“師祖,以您的經驗看,《道理訣》用在那話兒上管不管用?”

才冒出兩便開始想女人了?依老子看你那槌不小啊。”

“嘿嘿,男人不嫌大嘛…”

“大有個用?得夠硬夠持久,得娘們兒不來氣喊爹喊娘,那才是好使。《道理訣》當然管用。”

“嘿嘿,師祖高見…”

“把髒手拿開滾遠點,敢碰一下老子再也不下廚。”鍋裏的牛蘿蔔湯燒得噴香,朱泊伸向湯水的手指僵住。被吳徵一個十二歲的小娃子自稱老子,偏偏一臉諂媚討好:“你做,老子等着便是。”朱泊反身出門不停着大鼻子,唉聲嘆氣腹誹不已:“幾年才得吃一回牛,怎生忍得?一個個脾氣都是又臭又硬。他孃的,改拉上半樓反出崑崙,爺孫仨組個犟驢派得了!”次吳徵收了早課,楊宜知早在院裏等候。朱泊正與他呱噪不已:“你家還有摔死的牛沒?昨那些子不過癮啊。”農耕年代牛可是主要勞動力輕易殺不得,便是聖上一年裏也沒幾回口福。楊宜知想方設法從家裏來一頭“摔死”的牛已極為不易,朱泊覥下臉來討要讓他忍不住轉身想逃。

見吳徵收功如蒙大赦:“師兄練功完了?小師妹明要來吃午飯,小弟家裏前些子打了些山豬用鹽醃製了,正給您送了些。”

“盼兒要來啊?鹹豬好東西,走,咱們去挖些筍回來。”

“這個好這個好!老夫虛胃以待。”不理提起吃便沒個正形的師祖,吳徵與楊宜知扛上傢伙上山。

兩年餘前吳徵惹下的風波在奚半樓的刻意保護下至少在崑崙派裏已漸漸平息,住的小院裏又有位崑崙前輩,倒無人不開眼來找麻煩。

一年前顧盼第一回偷偷前來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回了家趾高氣昂:“小師叔祖命我明過去受教,可不是去找大師兄。”陸菲嫣莫可奈何,開始還放心不下時常跟來,久而久之也就隨女兒去。

反倒見吳徵一如從前對女兒極其疼愛,惱怒的心思淡了不少。不再擔心吳徵教壞女兒後,時不時也還是來此打牙祭。於是這一處小院又熱鬧起來,楊宜知,陸菲嫣與顧盼時常前來之外,林錦兒來得只比她們三人更勤。

轉過兩個山頭有一片竹林。正是初的時節,雷過後雨霧綿綿,竹林下的筍如冒出地面的尖石,肥厚鮮,美味無比,只是今地面有些空落,顯是不久之前被人採收過一波。楊宜知撓頭:“孃的下手晚了。

大師兄,前邊山頭還有片竹林,咱們到那裏去。”頭漸已中天時才到目的地,吳徵向來深居簡出,這一座山頭從未來過,只見此地竹林面積不大,長於一大片斜坡之上,山風呼呼空氣有些乾燥。崑崙山宜人的温度下覺極為舒適。

師兄弟倆尋着竹林一路採挖,不多時便挖個對穿,自然收穫滿滿。

“又有口福了!”想起筍燉鹹的鮮香滋味,楊宜知忍不住直口水,扭頭卻見吳徵瞪着坡下愣愣出神。

楊宜知極目遠眺,這是一片v字型緩坡峽谷。站立的位置背陰,對面斜坡卻是陽光充足。山谷裏鬱鬱葱葱,偶爾有各小花點綴其間。

順着吳徵目光望去,視線正落在對面山坡半山處幾十點鮮紅。不待他出身詢問,吳徵猛虎出籠般向坡下奔去。在荒僻小屋裏避世修行,除了朱泊外吳徵從未顯過武功,楊宜知偶爾見過幾回,卻被朱泊下了死令牢牢封口。

但他心中深深知道,兩年多時光帶給這位大師兄的,絕不僅僅是漸高的身量與漸長開的俊秀容貌,更有突飛猛進的武功,只見吳徵下坡時猶如獵豹飛馳,上坡時猶如困龍出海,其矯健快速令楊宜知目眩不已。

“説説你的理由。”慈祥而威嚴的老人訝異道。

“爺爺!大師兄即使手無縛雞之力,也絕不會居於人下。請相信孫兒的眼光,他…很不同的。”心中暗自慶幸昔年吳徵沒落之時不離不棄,楊宜知快步趕上,只見吳徵貓着身子直勾勾地盯着面前十餘棵低矮植株。

橢圓的葉片,一人的高度無甚出奇之處,掛在其上的果實倒是看着誘人。指頭細,二指長短,頂端尖尖,或青或紅。青的濃翠,紅的豔麗!

楊宜知對吳徵的模樣大好奇,搜腸刮肚一番也想不起見過眼前物事,試探問道:“大師兄,這是什麼東西?”

“你也沒見過?想想清楚。”吳徵又驚又喜。

楊家的養珍堂可是大秦國最大的珍奇物事商號,這件絕不應該此時出現在崑崙山附近的東西,吳徵來了十年也未曾在這方世界見過的東西,若連楊宜知都沒有見過,那可真是意外之極的大喜事。楊宜知皺着眉頭思量許久,篤定道:“沒有,絕對沒有。”

“走,帶我下山去市集!”吳徵一路飛奔。

“大師兄慢着些。”楊宜知拔腿發力,卻越追越遠:“這東西叫什麼?您見識廣還請告知一二。”

“辣椒!恩,最好的一種,二荊條!”

“辣椒?二荊條?沒聽説過,好吃麼?”

“只消一口,你永遠都忘不了!永遠都離不開!”説吳徵見識廣那是純粹的恭維之言。崑崙派上上下下沒下過山的只有他一人。諸如戴志傑,楊宜知,木雄飛木揚舞兄妹等同輩同門,每年都有一月回家省親的時光,顧盼也常隨父母離開崑崙。

於吳徵而言,一來除了崑崙別無去處,二來他內心裏始終抗拒着去接觸這個世界。他害怕下山,怕無法接受從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變成低矮的房屋,坑窪的地面。怕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徹底崩潰,然而這一次他不得不下山探究清楚。

兩年來崑崙派的子越發難過,在聖上的默許甚至是授意下,以青城派掌門,驃騎大將軍迭雲鶴與京都守備文毅為首的一系對崑崙派展開全面的傾軋。

韓克軍閉門不出,奚半樓遠在涼州又因吳徵之事深陷泥潭,侍中胡浩孤立無援,崑崙派一系漸凋零。

朝中勢力的改變引發一系列效應,崑崙派於大秦國的各家生意都受到極大打擊,連帶着派中的子越發難過,連給弟子們的例錢都少了近一半。

此等局面非是吳徵一人造成,但多少與他有關,心中有愧。奚半樓每次回山相見,吳徵都準備了不少想法,然而每次都被奚半樓打斷:“安心修煉,現下還不到回擊的時候。”但是發現了在這方世界堪稱至寶的東西,吳徵實在無法忍耐。前方炊煙裊裊,人馬嘈雜,吳徵忽然發現,原來這不知不覺的兩年來,他已完全接受了這個世界,接受了崑崙派,甚至已深深將崑崙派三字融入心底。

崑崙派人數眾多各式物品需求甚大,來往又都是世家豪族,山腳下這一處市集已存在了兩百年,久而久之好生興旺。

吳徵踏入集鎮,發現眼前的一切不難接受。人羣熙熙攘攘,叫賣聲此起彼伏,獨立的小樓錯落有致,雖不比前世繁華世界,一片古風竟讓他有步入美妙畫卷之

踏着青石板路,吳徵左右張望頗顯呆滯。倒是楊宜知路領着他來到一座三層閣樓前。

“燕安居?”看着吳徵不善的眼神,楊宜知趕忙道:“崑崙集裏就此處生意最好,大師兄想找吃食,也屬這一家最全。這個這個,過了三進院子後頭才是娼館,呵呵,呵呵。兩邊其實互不相連,説是獨立的也成。”兩人一同步入閣樓,門口客的小廝一見楊宜知便笑開了花:“楊大俠,快請快請。掌櫃的,楊大俠來了。”大師兄名聲不好,楊宜知看着魯其實心細,一馬當先走在前頭將吳徵當做個小跟班。

“楊大俠有些子沒見了。”掌櫃是個白麪長鬚的中年男子,見了財神爺笑容可掬:“快快,樓上請。”瞟了面生的吳徵一眼只是拱了拱手,楊宜知既不多言,他也不多話。三樓設了六處雅間,相隔距離不短,放上門簾便是個不錯的隱私之所。

進了雅間楊宜知便一改此前老大的派頭,低頭哈先請吳徵上座才吩咐道:“將所有的菜一一詳細道來,口味,配置的佐料也要説清。”掌櫃暗暗心驚吳徵的身份,這等人眼厲害,不該問的絕不多問,遂半彎着將酒樓一眾菜説得鉅細靡遺。…要説崑崙派與養珍堂這等豪門要來偷藝,説出去誰也不信。吳徵聽得真切,絕無一種辣的口味。

在前世裏,川人自古喜食花椒,辣椒則是明代才傳入華夏,與川人可謂一拍即合從此成為每餐必備的調味品。心中有了計較,吳徵微微一笑隨口點了幾樣小菜。掌櫃喚過一名清秀白淨的小廝囑咐道:“好好伺候公子爺與楊大俠,出不得半點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