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15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路。

還有傳承千年的古詩詞。

每一句都透着殷知禮對祖國的愛意,還有文化浸潤骨髓的温柔。

律風仍舊清晰記得,老師笑容蒼老、舉杯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衰。”藏在黑髮裏的斑白銀絲,悄悄記錄着離開故土的時光。

此時,他終於回到故土,在離家時候沒能賞玩過的珍貴島嶼上,建起心目中歸港的大船。

南海隧道加固的工棚外,響徹嘩啦啦的狂風,時不時還有樹枝刺啦作響。

即將登陸的小颱風,幾乎是立安港這個季節最為頻繁到訪的客人。

律風這樣的駐守人員,困在工棚不得動彈,只能藉着視頻通話,問道:“你覺得老師會設計什麼樣的船?”殷以喬沉默片刻,瞭然笑道:“應該是一艘中國味道濃郁的船。雕欄畫壁,烏蓬燈籠的畫舫船吧。”律風能從他簡略的形容裏,受到水鄉氤氲的氣息。

如詩如畫的紅燈籠,烏船頂幾乎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風。

可他拿起燒水壺,熱水嘩啦啦倒入玻璃杯,在外界雷動的風聲裏遲疑道:“老師的設計都會和當地人文歷史相關。就算是中國古時候船,也該是南海的船。”殷以喬的中國史,也不過像課外書一般略涉及,絕對沒有律風這樣經過義務教育輪番考試來得鞏固。

他對南海船的印象,從氤氲水鄉走上了金戈鐵馬的極端。

殷以喬很難從鐵灰戰艦走出去,但他絕對不信律風指的是這樣的鋭利船型。

他不問道:“南海的船什麼樣?”律風全然不知師兄經歷了怎樣的大俗大雅掙扎,隨手搜了搜華光礁一號的圖片,發了過去。

“就像它一樣福船——‘水密隔艙,魚鱗搭接,多重船板’,承擔起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行。”古樸木製的大帆船,有着尖底闊尾,方頭高昂。

它高大如樓宇,又渾身架起大大的船帆,似乎入水便能疾馳萬里,無人可敵。

獨特的造型,令殷以喬充滿興趣。

這樣氣勢驚人的大帆船足夠漂亮,就算是比照着原封不動地建成商業樓,也不會比寶島其他着名建築遜

他端詳着福船尾部的雕花,在台風肆裏聽律風講福船的故事。

鄭和七下西洋、戚繼光抗倭、還有封舟使琉球、鄭成功揮師東渡擊敗荷蘭殖民者。

這樣的船,是商船更是戰船,多重良木疊起的雄壯身軀,自古航行在這片海域,保衞過寶島領土,所到之處無不捲起嗬嗬風聲。

律風的故事,總是講述得情澎湃,使殷以喬眼裏的漂亮福船與鐵灰戰艦逐漸重合。

他苦惱又無奈地問:“之前你和爺爺講過福船的故事?”

“對呀。”律風渾然不覺。

殷以喬笑了笑,“那我知道爺爺會怎麼設計了。”必定從福船起,至艦隊歸。

既能承載南海古代輝煌的航海歷史,又能展現當今南海的雄風。

寶島的地理人文,成為了南海的一部分。

他甚至覺得,爺爺會任地在寶島上雕刻福船似的鳳羽龍鱗,以赤紅鐵青,作為樓宇的主題。

立安港漆黑的天空終於下起了暴雨。

殷以喬和律風在暴雨中,一人一筆,隔着網絡,共同猜測殷知禮會設計怎麼一座“福船”。

颱風的天氣,持續了整整一天。

幸好這次的小颱風,已經登陸過了南邊國家的裏可島,到達立安港削弱了風力,否則他們位於海邊的工程,不知道會延遲多久。

殷以喬在雨後如洗的乾淨海風裏,前往工地。

綜合旅遊區的設施沒有受到任何損害,檢查完畢就能繼續施工。

然而,對面的工程作業船,還靠在港口。

實在是不像工程繼續的樣子。

於是,殷以喬稍稍幾步路,就能到達南海隧道工地門口。

他一個電話,打過去問道:“你們今天不開工?”律風淺淺嘆息傳來,“不開。遇上麻煩了。”陸地上的旅遊區建設順利。

海里卻遍佈暗礁岩石,沒有那麼容易突破大自然的防線。

律風跟着副總工做完例行檢查,便揹着電腦,上了殷以喬的車。

總工不在,跨海橋樑不開工,律風應當是休息的。

可他坐上副駕駛,重新打開電腦屏幕,上面整齊疊着數篇論文,等待他仔細詳讀。

殷以喬專心開車,好奇問道:“你在查什麼?”律風頭也沒轉回答:“岩石。”跨海大橋身下堅硬的岩石,阻礙了迅速的工程進度。

南海海峽海牀上,分佈着大量花崗岩層,他們一路從淺層進入較厚區域,無可避免地發現再往深處,鑽孔不成問題,但是橋基座的鋼結構也許無法承受海底壓強。

海洋的深邃莫測,創造了一道無法攻克的難題。

在強壓與岩石雙重作用下,他們想要樹立的樁子,將會面臨比16級颱風、八級地震更為嚴峻的挑戰。

橋基是一切的本。

跨海大橋必須穩穩地立在海面上,就必須穿透腳下的一灘花崗岩。

“南海海峽的地質情況很特殊,我們遇到了一點小麻煩,所以想找找國際上研究洋底岩石的資料……”律風心情低落又煩惱,“但是,沒什麼幫助。”南海地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