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魏寶山皇宮尋水龍施奇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瀋陽城皇宮的修建,已經到了尾聲。
各大殿都已陸續完工,眼看着開就可以竣工了。魏寶山這段時間一直在工地裏忙活着,忙着勘定座向,監督營造事宜。過去蓋房子不像現在,有個地基往上蓋就行了,修建皇宮講究從扎宅定位,到聚水穿井,無論是門樓修建還是道路走向都要合乎風水,説起來,這工程可就大了。
單説造屋尺寸及門窗大小,都要一個一個去落實。按照屋基尺寸,堂屋之長短高低,寬窄大小,鬥平深淺,方直橫匾,設定吉門大小尺寸。建築失當,則家運衰敗,而大小尺寸,可以説是造屋之命脈。門之大小要以玉尺曲尺、九星尺,門經尺為標準,規定門之寬高,配合星神,差之一毫則失之千里。如門寬二尺九寸六,即為喜門催孕,一般為後宮嬪妃之門;門寬二尺九寸八,即為聚財門;門寬二尺九寸九,即為病門,人若久住,必重病纏身。魏寶山一直忙到過大年,總算是把宮裏一百三十八道門,五千三四三十二窗都一一落實了,可累得不輕,人都黑瘦了一圈。
這些事情都處理完後,最後的一步就是點穿井,催活宅氣。説白了,就是在建造完成後,入住之前,最後一步是開鑿水井。打井的吉凶則取決於土質、水質、方位以及周邊環境。因為水井是皇宮內用水之源,關係每一殿每一院的吉凶,故此很有考究,並有多方面的喜與忌。打井要開在生旺方位,忌關煞方,一旦開在衰死之地,井的氣就會很大,影響風水全局,了宅氣。
魏寶山不知道轉了多少遍,依據皇宮建造之佈局,最終決定在宮中鑿井二口,合太極兩儀之數,分別在兩儀的陰陽眼處各鑿井一口。特意挑了一個黃道吉,這一天,皇太極率領眾貝勒大臣齊聚皇宮太廟北大牆前,觀看魏寶山點開井。
今天魏寶山還特意換了一身乾淨衣服。別看現在有錢了,今非昔比,但是魏寶山仍然還是那副打扮,寬寬大大的黃布大衫,大辮子梳得油光鋥亮盤在脖子上,倒也説不上英俊,但是透着一股子神氣。
魏寶山洗手淨面之後,出三支香,點好後,敬完天地後在香爐上。然後取出直尺和繩子,在北大牆外開始丈量起來,每隔一尺三拉一道繩子,很快就在北大牆外用繩子布出一道方網,橫七道,豎七道,共四十九塊方格。
三貝勒莽古爾泰在旁邊瞪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直到魏寶山完後,開口問道:“小兄弟,你這是要撈魚啊?咋還下網了呢?”眾人一聽,哈哈大笑。
魏寶山笑道:“回三貝勒,小人不是撈魚結網,而是要尋龍點!”
“尋龍點?哦,我見過,好像都是用羅盤納砂吧,你這是什麼手段?”圍觀的十幾個人也都頭接耳,議論紛紛,都沒見過這種陣勢。
魏寶山欠了欠身:“這是民間尋龍的一種土辦法,用於尋找水龍極為靈驗,各位一觀便知分曉。”皇太極點了點頭,擺了擺手:“各位,咱都別打擾寶山了,人家是奇人奇術,哪是咱們能看明白的,都看着吧!”皇太極一發話,誰也不敢多嘴了,現場鴉雀無聲,都大眼瞪小眼地盯着魏寶山。
魏寶山揮了揮手,馬伯通拎着一隻竹籃子走了過來,掀開上面的紅布,裏面竟然是一筐鮮雞蛋。
魏寶山點了點頭,取出一把小鏟子,在這四十九塊網格的中心,各挖了兩鏟,然後各埋下了一隻雞蛋。完後,拍了拍手,看了看時間,讓大家耐心等待一炷香的時間,到時候結果自然就有了。
要説,這種事可新鮮,誰也沒見過往地下埋雞蛋的,免不了又是一陣議論。這位説:“難不成,一會兒還能孵出小雞崽來?那可神了!”旁邊有人直晃腦袋:“不會,不會,要我説,會不會雞蛋憑空消失一隻,餵了水龍了呢?”
“龍還吃雞蛋?不可能,不可能。”眾説紛紜,説什麼的都有。
魏寶山一直笑呵呵地站着,也不説話,眼睛盯着在香爐上的那炷香。
好不容易等到一炷香時間了,魏寶山踱步走了過去。在場眾人立時變得緊張起來,一個個瞪着眼睛盯着魏寶山,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馬伯通又幫着魏寶山抬過一隻更大的竹筐,裏面是幾十只小白瓷碗。魏寶山和馬伯通把小碗取出來,碗口衝上,每個網格里放入了一隻小碗。然後,魏寶山走到其中一個網格前,把蓋在雞蛋上的浮土用手扒拉掉,出了裏面的雞蛋,看了看,伸手抓過來,在碗邊輕輕一磕,用手一掰,把雞蛋清和雞蛋黃打入了碗中。
大夥一看:“喲?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打上雞蛋了?這是幹什麼呢?”魏寶山也不言語,一隻接一隻地把雞蛋都給扒了出來,把蛋黃和蛋清倒入了旁邊的小碗裏。直到打破第二十八隻雞蛋時,魏寶山一倒,眾人無不驚愣,就見蛋黃與蛋清竟然都變成了血紅,蛋清凝實,猶如紅緞子一樣,包裹着鮮紅的蛋黃。
旁邊的人驚訝得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想不明白,怎麼好好的雞蛋,這麼一大會兒的工夫就變成這個樣子了,無不拍掌稱奇。
皇太極連連點頭道:“寶山啊!奇人也!今天是讓我們開了眼了,真神啊!”魏寶山笑道:“汗王,此處並不是真龍!”
“哦?”不僅皇太極,身邊的一干大臣都愣了。
魏寶山繼續道:“此處非是真龍,而是太極暈!”
“太極暈?什麼叫太極暈?”
“回汗王,真龍之周圍,有五行之行氤氲,如之周圍,發生重輪之勢,一圈之外,復套一圈,稱為太極暈。五氣行乎地中,金氣凝則白,木氣凝則青,火氣凝則赤,土氣凝則黃,水氣凝則黑。此處為太極暈之火暈。諸位請看!”説完後,又連續把相鄰的幾隻蛋挖了出來,一一倒在碗中,果然,蛋清與蛋白之五彩繽紛,有白有黃,有黑有青,把在場眾人看得瞠目結舌。
看着“井”字格的中心,魏寶山對皇太極説:“回汗王,井字中心處才是水龍結之所,其脈連通棋盤山,水質甘洌清澈,是為龍涎,飲之定可延年益壽。”皇太極聞聽,高興得兩個巴掌都拍不到一塊去了。
魏寶山把正中的那枚雞蛋拿起來,輕輕在碗邊一磕,眾人就覺眼前閃過一道金光,再看碗中的雞蛋,蛋黃和蛋清都已成為金,陽光映下,金光閃閃,奪人二目。在場眾人趕緊齊齊跪倒,對着皇太極稱頌道:“大金龍氣庇佑,天神護佑,將來必成千秋大業,一統天下!”皇太極心裏美滋滋的,笑着擺了擺手,讓眾人起身,對着魏寶山深施一禮,“寶山,我代表大金國上下給你施禮了!”
“哎喲,汗王,不可,不可!您是真龍天子,不可輕易參拜,我一個老百姓,萬萬擔當不起。此地本來就是風水寶地,我只不過是取個巧,借花獻佛了!待到此井打好之後,小人另選黃道吉,投下八寶琉璃石,就可固住龍氣,使水龍永不再遊移。此井乃是宮中兩儀之‘陰眼’,而‘陽眼’就在大衙門一帶,等到陰陽二眼點好後,皇宮內陰陽自分,兩儀自明,風水調節有度,運轉有序,就不必擔心有人會在外圍做手腳了。”到了現在,魏寶山説什麼,這夥人都信了。這就叫“錢壓奴婢手,藝壓當行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剛才魏寶山用的這奇門招數,技驚四座,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外加佩服,不住地點頭稱讚。
皇太極拂掌稱歎:“既然如此,此井就為‘八寶琉璃井’,各位意下如何?”底下眾人聞之,紛紛叫好,按下眾人如何誇讚自不必細説,魏寶山叫過工匠,趕緊代打井事宜。
工匠一一記下後,又重複了一遍,見沒有什麼紕漏後,魏寶山點了點頭,這才讓那些工人趕緊建造,轉回身帶着眾人又直奔大衙門。
大衙門屬東路建築,帳幄式建築造型,俗稱八角殿,也是後來的“大政殿”始建於天命十年,是努爾哈赤營建的重要宮殿,也是皇宮內最莊嚴最神聖的地方。此次修建皇宮,皇太極在原有基礎上,又重新粉飾修葺了一番,相比從前,更有氣勢。八角重檐攢尖,八面出廊,“斧頭眼”式隔扇門。下面是一個高約五尺的須彌座台基,繞以雕刻細緻的荷花淨瓶石欄杆。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殿前的兩大柱上雕刻着兩條蟠龍,殿內有緻的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氣勢雄偉。
魏寶山從大衙門的後門轉出來,來到院牆外的後花園,停步在一片空地上,左右看了看後,仍舊丈量尺寸,然後拉繩結網。所不同的是,這次的區域比上次明顯要小了不少,拉回繩後,並沒有挖土埋蛋,而是在網絡中各擺了一隻銅碗。
三十六隻銅碗擺好後,魏寶山又過來一大盆葷油來,用勺子往每隻銅碗裏各放了一勺葷油。
葷油也叫大油,是從豬提煉出來的一種食用油,平時是固體膏狀,一旦放入炒鍋,受熱後就會變成體油。在過去,很多人家都會熬製大油,冬天做菜時放一勺,炒菜時有股子葷味,十分下飯。時下正是入冬,北方的天氣已經很冷了,這些葷油像是肥皂一般,凝成了結實的固體塊。三十六隻銅碗全部好後,魏寶山直起來,讓大夥一起看着點,看看哪隻碗裏有不同的變化。
這些人都很好奇,圍成一圈,瞪着眼睛不停地打視着。
也就是半炷香的時間,突然有人喊道:“快看,那隻碗裏的大油化了!”
“在哪?在哪?”眾人趕緊詢問。
“這!這!”眾人齊齊伸頭,往前觀看,果然,在西南方的一隻小碗裏,本來固體的大油慢慢地竟然溶化了,説話的工夫,基本上已經化成體。而周圍的小碗裏,一塊塊的葷油仍然沒有什麼變化。又過了半炷香,小碗裏的葷油徹底全部會成了ru白的油脂,周圍的一圈相鄰的小碗雖然也有溶化跡象,但是遠不如中間這隻碗明顯。
皇太極連連搖頭,“不可思議啊!寶山,這是怎麼回事?”魏寶山答道:“回汗王,此與剛才所點之本是同一條水龍,剛才所點之為**,此則為陽,陽氣升騰煦熱,銅碗受熱,這才化了大油。”皇太極連連點頭:“哎呀!今本王可算開了眼了,寶山,你這身本事真是非同凡響,驚天徹地啊!真是曠世奇才!”魏寶山笑了笑:“汗王,馬工枚速,各有所長。我學的就是這些東西,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值一提。”皇太極見魏寶山小小年紀,如此謙遜,心中更是讚歎。
魏寶山親自取過一把鏟子,用腳把碎石到一旁,用力開始挖了起來。向下挖了不到三尺,突然一股清泉而出,噴了足有一人多高後,又慢慢地回落到地面以下,形成一股湧泉。
魏寶山拍了拍手,説來也怪,隨着拍手,水花立時開始翻滾了起來,就像開鍋了一樣,直往上冒泡。過了一陣,水花漸漸又恢復了平靜,也不冒泡了。魏寶山又拍了拍手,水花又是一陣翻滾,冒起泡來。
圍觀眾人無不拍掌稱奇,就問魏寶山,這是怎麼回事。
魏寶山趕緊解釋道:“此泉為“響龍泉”周圍寂靜時,水即安靜;周圍躁動時,水即不安。此泉不可直接飲用,宜就近掘池,用水養魚育花,才可保持其生氣不斷。”今天這一天,這些人可是開了眼了,從沒見過這麼多稀奇事。有好奇的還特意走過來,拍拍手,跺跺腳試了試,果然,聲響越大,水花越急,直把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魏寶山尋找水龍,點陰陽眼,可讓這些人開了眼界。先前還有一些人對魏寶山有些不服氣的,這一場下來,所有人都對魏寶山不刮目相看,更對風水術篤信不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