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劉弘遇皮島訪故友毛文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回書説到,范文程在皇太極面前大力舉薦劉弘遇和馬伯通,皇太極有些懷疑,皺着眉頭問范文程:“你説的馬伯通可是魏寶山的那個師叔?”范文程點了點頭:“正是此人!別看此人説話大大咧咧,嬉笑人間,但是此人實際上心思縝密,頭腦靈活,這種事非他不可!審訊二犯,別人費了多大周折,動用大刑無數,仍然套不出半點兒口供,而此人卻只用一炷香的時間,就讓二犯主動供認不諱,的確有些歪才!”皇太極點了點頭:“既然文程先生舉薦,本王相信得過,一切就按文程先生的安排去辦吧!”劉弘遇這個人説起來,的確有些故事。此人原籍遼東,最初為明軍大將祖大壽部下的幕僚,後歸附努爾哈赤,一直以來默默無聞。在天命七年時,努爾哈赤率大軍攻打廣寧時,劉弘遇在三岔河投誠。努爾哈赤自然十分高興,答應他,克廣寧後授之以官。後來,投誠的漢人越來越多,也就把他忘了。

前不久,范文程一次偶然的機會,外出時碰到一羣難民,其中替難民請命的便是劉弘遇。

范文程從劉弘遇口中得知,去年收成不好,家家的糧食不夠吃,一開糧食便都吃光了。村民們先是挖野菜,然後扒樹皮,直到樹皮都吃光了,官家卻一點也不肯救濟。被無奈,這才由他為代表,到官府去申請開倉賑濟,結果反遭了一頓鞭打,最後村民造反,哄搶了糧倉。

范文程跟隨劉弘遇到了村口,眼前的情景更令他觸目驚心。這是個漢人村落,分東西兩個堡,共二十六户人家。村子中破爛不堪,既無狗叫,也無雞鳴。都到了中午了,卻沒有一家煙筒冒煙。隨便走進一家院套,裏面也沒人,再走一家仍是沒人,一連進了**家,家家空空如也。直到走到第十家時,這才發現在牆下蹲着個老頭,提高嗓門叫了幾聲,這才發現老人已經餓死了。這件事對范文程觸動極大,後來奏請皇太極,打開軍倉賑濟災民,這才平了這波騷亂。而劉弘遇為民請願,讓范文程欽佩不已,深談了一陣後,這才知道此人的來龍去脈。

從皇太極那裏回到家,范文程回直接找來了馬伯通和魏寶山,把自己的計劃詳細地説了一遍。

馬伯通聽後咋咋舌:“範先生,這事兒既然是您安排的,老頭子我二話不説,肯定盡全力而為。不過,此事的確有些難度,老頭子也不敢把話説圓了,萬一要是有個閃失,還請先生替我在汗王面前講講情,別治我辦事無力之罪!”范文程一聽,趕緊擺了擺手:“老先生客氣了!這件事我和汗王已經講明瞭,事情能辦到什麼程度就辦到什麼程度,萬一不行,我們再想別的辦法。皮島離這裏好幾天的路程,山高路遠,兇險莫測,怕是要辛苦老人家了,若不是大金眼下無才可用,實在也不好意思讓老先生去冒險!”

“咳!範先生,這些話您就不用説了!説這個就沒意思了!老頭子我這人一輩子沒虧欠過誰,先生對我和寶山的照顧,老頭子心裏有數,莫説跑趟腿,就算是要我腦袋,我二話沒有,親自雙手奉上!”三個人在廳堂裏説説笑笑,話裏話外都圍繞着此行之事。魏寶山不放心馬伯通一個人去,便主動請纓,要隨師叔一同前去。

馬伯通笑了笑:“這又不是什麼別的事,就是去嘮嘮家常,也沒什麼危險。買賣不成仁義在,大不了,我們白跑一趟。你就在家好好陪爹媽,我去去就回,你就在家等信兒吧!再説,人去多了反而有些不便!”范文程也説,有劉弘遇在,應該不會有危險。劉弘遇與文龍是故文龍不會為難他們的。兩個人去,不多不少,去得人多,對方必定生疑。魏寶山這才決定不去了。

半個月後,馬伯通和劉弘遇坐着一艘小船,走水路,直奔皮島。

皮島位置在鴨綠江口,與朝鮮一水之隔,水面距離只不過相當於過一條長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鮮。因為鄰近中國,所以從遼東逃出來的漢人難民和敗兵紛紛湧入了皮島,所聚之人越來越多,最後,島上居民,漢人佔了十之七八。後來文龍戰敗,退守皮島,繼續招納漢人,聲勢漸盛。明朝特別為他設立一個軍區,叫作東江鎮,升任文龍為總兵。文龍被金兵趕到皮島後,不久後就死灰復燃,集結殘部,在這裏苦心經營了多年,隊伍越拉越大,如今島上四萬多人,衣食無憂,儼然成了海外天子,逍遙快活。

按下馬伯通幾人海上如何行船暫且不提,單説這一文龍寬衣解帶,正要休息,突然有侍衞來報:“將軍,外面來了兩個人,説是您的故人,放不放進來?”文龍有些不耐煩:“深更半夜的,什麼故人,有什麼事明天再説,不見!”

“嗯,他們説是從對岸過來的。”

“對岸?哪個對岸?”

“韃子那邊。。”

“哦,來人叫什麼名字?”

“回大帥,有一個人説他叫劉弘遇!”文龍一聽,趕緊翻身坐了起來,瞪着眼睛問道:“誰?你再説一遍!劉弘遇?真是他嗎?

““沒錯,大人,他説他叫劉弘遇!”

“啊!還真是故人,趕快請進來!”劉弘遇和馬伯通在侍衞的引領下進入了室內,劉弘遇一見文龍,趕緊率先行禮道:“將軍,深夜來訪,多多打擾,還望原諒。”文龍一見真是劉弘遇,驚喜異常,道:“叫什麼將軍,叫我文龍就行,在弘遇兄面前,文龍永遠是兄弟。弘遇兄,這些年,你都跑哪兒去了?想得我好苦!”説起來,當年文龍初到廣寧時,官職卑微,手頭也不寬綽,子過得捉襟見肘,常常得到劉弘遇的賙濟。劉弘遇當時頗有家資,銀子多的是,見文龍相貌堂堂,有大志,於是就花銀子為其鋪路,文龍後來這才混上了個遊擊。當年,文龍帶着二百來人去海上開闢新戰場,送行的人中就有劉弘遇。沒有劉弘遇,也沒有文龍的今天,所以文龍一直對劉弘遇恩不忘。

劉弘遇嘆了口氣,道:“廣寧失陷後,我便四處lang,後來到了瀋陽,做些小買賣。”説罷,用手指了指馬伯通介紹道,“將軍,這就是我們大掌櫃,姓馬,我現在是二掌櫃。”文龍趕緊衝着馬伯通抱了抱拳:“馬掌櫃的,幸會,幸會!”馬伯通學着江湖人的樣子回了個禮:“將軍,久仰,久仰!”文龍擺了擺手:“各位,還沒吃飯吧?來人哪,擺酒!故人相見,一定要好好喝上幾杯,邊吃邊聊!”酒菜上來後,大家相互敬酒,談笑風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弘遇舉杯道:“廣寧一別,**年了。當年將軍率二百人赴萬里波濤,一戰而下鎮江,京城獻俘,天下人莫不仰望之。在下早有斷言,將軍非尋常人,前途無量,今果然應驗,在下先敬將軍一杯!”文龍道:“弘遇兄千萬別這麼説,您是我的恩人,沒有先生您就沒有文龍今,該我敬先生才是。”

“將軍此言差矣,珍珠遲早要現其光輝,就算沒遇上弘遇,將軍也不會埋沒良才。只不過天賜良機,令在下結識將軍,在下豈能吝嗇些許家資?”

“不管怎麼説,文龍都不會忘記弘遇兄的大恩大德。來,咱們先乾了這杯!”三杯過後,劉弘遇對文龍道:“當年廣寧淪陷,我四處漂迫,要不是遇上馬掌櫃的,估計就會餓死街頭了。馬掌櫃是我的救命恩人,不是外人,今貿然上島,還望將軍莫要怪罪!”文龍聞聽,起身施禮:“馬掌櫃是我弘遇兄的救命恩人,就是我文龍的恩人,今後有我文龍的一口飯吃,就不會讓馬掌櫃的餓着。要我看,你們都別走了,島上錢資有的是,就在這裏享清福得了!”馬伯通笑着擺了擺手:“將軍的好意,馬某人心領了。不過,還有些買賣營生在,拖家帶口的,實在有些不便。”文龍也沒再勉強,問道:“你們從瀋陽來,那邊的情況如何?”馬伯通笑道:“大帥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當然是想聽真話!”

“那在下就實話實説了。皇太極即位後,推行仁政,善待漢官漢民,荒年開倉賑濟。最近聽説又要效仿明朝開科取士,種種舉措深得民心,加之蒙古各部來歸,國勢漸強盛,不容小覷。”文龍放下筷子,皺了皺眉,看了一眼劉弘遇:“這麼説,韃子將來還能坐天下?”劉弘遇看了一眼馬伯通,應聲道:“在下以為,十有**。就算是不能坐擁天下,也能發坐遼東!”文龍點了點頭:“不瞞二位,前些子,皇太極捎來書信,與我講和,我也拿不定主意,人多正好商量商量,也都不是外人,這事還真讓人頭疼。”馬伯通呷了一口酒:“將軍,有句老話叫‘狡兔三窟’,凡事也得為自己多留條後路。雖説將軍現在能從朝廷得到糧餉,衣食無憂,不過那也是因為有大金國在中間的原因。大金存在一,朝廷自然會仰仗將軍一。所以,對待大金,將軍不可不襲,一方面也得給朝廷做做樣子。另一方面,也不能真襲,真要是惹惱了皇太極,率大軍攻打皮島,將軍何以安身?”劉弘遇也點了點頭:“是啊,馬掌櫃所言極是。莫不如,順水推舟,暗中與大金示好,萬一將來,大金得了天下,也算是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文龍仰脖乾了杯中的酒,點了點頭:“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一直遲遲沒有下決心。聽二位這麼一説,吾意決矣!不知馬掌櫃和弘遇兄在瀋陽城能不能為我通款,此事事關重大,萬萬信不得旁人,倘若走漏風聲,我這皮島恐怕危在旦夕了!”馬伯通笑了笑:“將軍,不瞞您説,我和弘遇做的就是鐵器買賣。如果將軍願與大金修好,現在就有一宗現在的買賣,不知道願不願意做?”

“哦,什麼買賣?”

“前些時,聽説大金國急需一批戰刀,所有的鐵器店都在加班加點的忙活,只要將軍肯賣,既能賺一大筆銀子,又能表示出將軍之意,此不兩全其美,一舉雙得?”

“真的?需要多少把戰刀?多少錢一把?”文龍對別的不興趣,聽説有錢賺,當時就上來神頭了。

“普通戰刀也就三兩一把,如今貨賣稀缺,可以賣到五兩一把,不知將軍覺得如何?”

“好!我這兒別的沒有,戰刀多的是,就賣他一萬把!”説起來,這麼多年了,文龍從大明朝得到的兵器補給都堆滿了倉庫要上鏽了,別説一萬把,就連十萬把也拿得出。這些東西不當錢花,不當飯吃,如今有機會能換成白花花的銀子,何樂而不為呢。

馬伯通趕緊起身:“將軍如此大的手筆,我們回去一定給將軍傳意。這樣吧,畢竟這回來也沒帶多少銀子,五萬兩説多不多,説少不少,也得回去籌措一番。”

“咳,老哥哥,瞧你話説的,有弘遇兄在,我還信不着你嗎?有錢就給,沒錢,你們拿走,我文龍眉頭都不皺一下!”

“別!將軍之意,我們不盡。但是在商言商,沒有這麼幹的。這樣吧,我們回去後打點疏通關係,萬事俱備後,我們再來皮島,一手錢一手貨,將軍意下如何?”

“既然這樣,一切就依馬掌櫃所言!”馬伯通和劉弘遇和文龍達成共識後,便乘船順利回到了瀋陽,稟明情況後,皇太極十分高興,重重封賞了二人,並且立即下令,要調撥銀兩。

馬伯通笑道:“汗王,此事不可之過急,緩緩再説。”

“哦?”皇太極一愣,轉瞬就明白了馬伯通的意思,哈哈大笑,“老人家説得極是,是本王有些着急了,一切就按老人家的意思去辦,銀兩我命人準備妥當,隨時可以提取。”要説這事,上趕子不是買賣,真要是太過於着急,反而會讓文龍產生懷疑。馬伯通算了算時間,眼看也要入冬過年了,乾脆以入冬天氣不好為由先拖上一拖,等到來年開以後再説。於是暗中派人捎書給文龍,讓其不用着急,自己在這邊慢慢周旋,一旦事情有了眉目,肯定第一時間通知他,到時候再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