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反間陷害毛文龍袁崇煥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光陰似箭,月如梭,眨眼就過年了。
這是馬伯通和魏寶山這麼多年來過得最痛快的一個年,這麼多年了,還從沒像今年這麼高興過。瀋陽城那是格外的繁華熱鬧!過年互相拜年,街上人山人海,那就不要細説了。魏寶山一家備好了年貨,接神除歲,從小年到十五,天天都聚在一起,把老頭和老太太美得鼻涕泡都快出來了,做夢也沒想到老了還能享福。
一家人高高興興度過節,眼看着要出正月了,馬伯通算了算子,覺得該是時候會會文龍了。
花開兩朵,單表一枝。
自從馬伯通和劉弘遇走後,文龍還真就惦記上這件事了,簡直是度如年,天天都在等着消息。可是左等一個月不見人來,右等一個月不見人來,慢慢地就氣了。自己沒事心裏一合計,估計也是劉弘遇那邊遇到了麻煩,畢竟想和大金國做買賣,哪是上嘴一碰下嘴就能定下來的,也就把這兒事放在一邊了。
單説這一天,劉弘遇突然到訪,並捎來消息,約文龍在二月初二夜裏在大孤山附近的菩薩廟見面進行易。
送走劉弘遇後,文龍仍然有些不放心,暗中派出幾十人潛入到了大孤山一帶,偵察金兵的動靜,看有無大規模軍隊集結。幾天後,派出去的人陸續捎回了消息,一切正常。看了看子,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五天,文龍這才開始準備船隻。
天聰三年二月初二夜裏,烏雲遮月。
馬伯通帶着人早就到了大孤山,站在船板上不停地往皮島方向張望着。
直到亥時三刻,終於見到一條小船從皮島方向緩緩駛來,船上掛着一盞“氣死風燈”燭光忽明忽暗,像是鬼火一樣,上下飄忽不定。
魏寶山躲在暗處,趕緊往後縮了縮身子,小聲提醒馬伯通:“師叔,注意啊,來了!”馬伯通點了點頭,從船頭上把馬燈提了起來,高高舉起後,來回晃了晃。
小船慢悠悠地不急不緩,直線駛來,聽不到有什麼動靜,也看不見船上有什麼人,馬伯通就覺有些不對勁兒。正在這時,杜拉爾。果果突然從船艙裏鑽了出來,用手指着遠處的那條小船道:“老爺子,不用看了,那是個障眼法,本就沒有船。”
“什麼?障眼法?什麼意思?”杜拉爾。果果笑了笑,也沒多説別的,手一伸,在馬伯通的眼前晃了晃。
馬伯通打了個噴嚏,晃了晃腦袋,剛要問杜拉爾。果果在搞什麼鬼,突然眼睛就直了。
前面那條小船一眨眼的工夫竟然不見了!
馬伯通左右看了看,確定並沒有島嶼礁石遮擋,不明白為什麼一條船説沒就沒了。
杜拉爾。果果笑道:“不知道文龍搞的什麼鬼,估計這就是中原道術的障眼法吧!這種雕蟲小技怎麼能和薩滿黃仙家的舍文相比呢?班門斧,不值一提!”書中代言,黃仙就是黃鼠狼,北方叫黃皮子。這玩意兒可。動物裏最善修行的有四大仙,分別是黃大仙(黃皮子)、蛇仙(長蟲)、狐仙(狐狸)、地仙(刺蝟)。這四種動物活得年頭多了以後,多少都會有些道行,各具神通,黃仙的神通中最厲害的就是幻術。當然,既然能製造幻術也就能破除幻術。
馬伯通這才恍然大悟,心裏明白,肯定是文龍擔心這其中有詐,才故玄虛,探探虛實。自己戳穿了反而不好,趕緊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伸胳膊繼續晃燈。
文龍就在遠處一直盯着對面,見對岸始終悄無聲息,只有一人不停地晃着馬燈,看來,不像是有埋伏。這才命令三艘大船駛出皮島,奔向了大孤島,自己小心為上,乘坐另一隻小舢板遙遙地跟在後面。
三艘大船靠岸,文龍一眼就看到了劉弘遇和馬伯通,趕緊抱拳了上來:“弘遇兄,馬掌櫃,別來無恙啊!”馬伯通上前一步,回禮道:“託將軍的福,身體還好,將軍事務繁忙,可要保重身體啊!”劉弘遇見馬伯通從小船上跳了下來,笑道:“將軍處事謹慎,令在下佩服。”文龍擺了擺手:“弘遇兄不要介意,我是怕被其他人暗算了。”
“哪裏話,非常時期,理當如此,請將軍驗收銀兩。”
“還是請馬掌櫃和弘遇兄先查驗貨物。”馬伯通擺了擺手:“在下信得過將軍,不驗了,卸貨吧!”雙方人馬忙活個不停,很快就割完畢了。文龍令部下拿出三千兩銀子,給了劉弘遇。
劉弘遇百般推卻,説什麼也不肯要。
文龍笑道:“當年文龍誠蒙弘遇兄關照,一直不盡。如今與弘遇兄同富貴,這些銀兩,你務必收下,代我請馬掌櫃喝茶,島上之事繁多,諸多不便,我就不多留了!”劉弘遇知道文龍的脾氣,從來是説一不二,只好應道:“卻之不恭,受之有愧,在下領情。”
“這就對了,弘遇兄,我先走一步,咱們後會有期。”説罷一轉身,上了舢板,小舢板箭一般地消失在夜中。
回到瀋陽,馬伯通和劉弘遇向汗王稟明瞭情況,劉弘遇並把文龍所贈的三千兩白銀公。
皇太極笑道:“這是文龍在報答弘遇先生當年的資助之恩,先生理當受之。二位為大金立此大功,本王還要另加打賞!”劉弘遇趕緊跪倒:“汗王擢臣於布衣,臣豈敢受此重賞?”皇太極擺了擺手:“先生將本王之大計付諸實施,功莫大焉,今之賞,受之無愧,先生後便之。”劉弘遇心裏一沉,從皇太極的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擔心汗王會對文龍發難,頓生一種不詳之,心道:文龍待我也不薄啊,千萬別因為我害了文龍。想到這兒,趕緊道:“汗王,文龍膽略過人,是個難得的將才,若能為我所有,汗王應當重用之!”皇太極笑了笑,未置可否。
接下來的事情更令劉弘遇擔心了,不知道怎麼搞的,沒出幾,幾乎整個瀋陽城都知道大金國從文龍處買來了一萬把戰刀,心裏不暗暗叫苦,這要是傳到明廷,恐怕文龍大難臨頭了,如果文龍真的因此受難,自己豈不是害了他?劉弘遇越想心裏越是不安,趕緊找到范文程訴苦。
范文程見劉弘遇來了,勸道:“先生與文龍之間,是私。大金國與文龍之間,是公也。為臣之道,理當因公廢私,不可因私忘公。”劉弘遇一聽范文程打官腔,心裏更加慌亂了,似乎預到大事不妙了!
大金國有不少明朝的諜工,當然也有袁崇煥的探子,沒過不久,這個消息終於傳回了寧遠城。
袁崇煥聽後拍案大怒:“好你個文龍,真是膽大包天,這是通敵大罪!拿大明朝的軍資去幫助大金,就是通金之死罪,這還了得,任其下去,早晚得將紅夷大炮賣給了皇太極,看來,不能再等了,龍文不能再留了,任其這樣下去,説不準哪天,奴酋就會推着大炮來轟寧遠城了!”三個月後,明歷崇禎二年,金歷天聰三年五月二十九,袁崇煥終於準備妥當,痛下決心,帶着五十多人以勞軍的名義便出發了,船隊直接先到了雙島駐紮。雙島距皮島很近,也屬文龍的防區,這件事瞞不住文龍,文龍第二天便率人親赴雙島,接袁崇煥。別看文龍手持尚方寶劍,又是總兵,畢竟官階比不了袁崇煥,表面禮節還是要過得去的。
六月初一這天晚上,袁崇煥隻身一人到了文龍的房間,和文龍談了很久,雙方話説的都很客氣,互相勉勵,表示眼下時局困難,一定要互幫互助,共同努力,渡過難關。
兩天後,六月初三,袁崇煥決定登上皮島親自勞軍,文龍不敢大意,帶來了三千多名士兵,在皮島上列隊歡袁崇煥。
要説文龍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為着實有些説不過去,袁崇煥更是視自己如眼中刺、中釘,生怕袁崇煥玩什麼花樣,這才擺出了一個大陣勢,想要給袁崇煥一個下馬威,自己身前身後更是護衞不離左右。驟然見袁崇煥只帶了十六個人上島,上島後談笑自若,絲毫沒有敵意,搞得自己反而有些小題大做了,臉上也有些不好過。或許是袁崇煥的誠意動了文龍,文龍也趕走了護衞,只留下了四人。
當天夜裏,文龍帶着四個護衞到了袁崇煥的營帳。和上次一樣,兩個人把酒言歡,説説笑笑,氣氛融洽得不能再融洽了,哥哥長,弟弟短的就叫上了。
袁崇煥拉着文龍的手:“老弟啊,你在邊疆一住就是這麼久,實在是苦了你了,這裏條件惡劣,哪比你老家杭州啊?”要説這話説得可有水平,言外之意就是説,文龍啊,你在這邊也折騰得差不多了,要不見好就收,出兵權,趕緊回老家吧!但是文龍可沒往這方面想,大嘴一撇:“唉!督師所言極是。只不過奴酋仍在啊!”袁崇煥點了點頭:“剿奴之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自然會有人替你完成此任的。”文龍脖子一梗梗,冷哼道:“不知此處誰能替我?”袁崇煥笑了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笑道:“此次前行,我來勞軍,你手下的兵士每人賞銀一兩,布一匹,米一石,按人頭髮放,一個不落!”文龍眼睛一轉:“我這兒就有三千五百人,明天我讓人去領賞,謝督師!”從袁崇煥這裏離開,文龍本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就在這晚的談話中決定了。
本來是袁崇煥要給他一個機會,可惜的是文龍擁兵自重,本就不理這鬚子。袁崇煥本想讓文龍出兵權,和平過渡,但是文龍顯然不想放棄這裏的肥差,袁崇煥都説了,可以找人代替他,那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不過文龍卻滿不在乎,心説:這裏是皮島,這是我的地盤,誰能替我?
雖説文龍是笑着離開的,可是袁崇煥的眼眉卻都立了起來。既然談不攏,只能殺了!
六月五,袁崇煥在山頂上的大帳中召見文龍。
文龍列隊完畢,準備上山。
袁崇煥看了看文龍後面的眾多護衞,笑道:“用不着這麼多人,我們就是敍敍舊,帶上你的親信將領就行了!”文龍往後看了看,點了點頭,叫過四個人跟着袁崇煥往山上走去。
兩個人一邊走一邊聊着天。袁崇煥一直很和氣,文龍也很高興,氣氛很好。沒想到剛進入營帳,袁崇煥突然就像變了個人一樣,臉往下一沉,厲聲喝道:“文龍,本督與你談了三天,希望你途知返,回頭是岸,不想你狼子野心,目中無人,國法豈能容你!”文龍樂呵呵地正坐在椅子上呢,突然遭到一翻訓斥,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其實這事兒也不能怪他,眼前的一切發生的實在是太突然了,文龍做夢也沒想到袁崇煥翻臉比翻書都快,一時愣在了當場。
袁崇煥早就準備多了,趁着文龍還在糊中,歷數了文龍十二大罪。從不受管轄、冒功領賞到走私獲利、給魏忠賢立碑等等。這種事有沒有事實都不要緊,貴在蒙人。其實這十二大罪多少不太高明,所謂冒功,帶兵打仗的哪個沒幹過?要説給魏忠賢立碑修生祠,這種事別説是文龍,袁崇煥自己當年還是巡撫時也曾向朝廷上書,建議在寧遠給魏忠賢修生祠,只不過他提前被下課,沒能實現罷了。其實説多説少都沒有用,現在的目的就是找個藉口,殺了文龍。
直到這時,文龍這才醒過神來:喲嗬,鬧了半天,這幾天你一直在和我演戲啊?袁蠻子,你這招也太損了,竟想在我的地盤收拾我?做夢!文龍身子往後一仰,一腳就把椅子踹飛了,衝着身後的四名護衞一使眼:“來人啊,給我殺!”文龍後面這四人顯然也不是平常兵丁,紛紛傢伙,把文龍護在了身後。
和袁崇煥一同上島的別看就只有十六個人,但這十六個人可不是一般人。前文書咱們説過,袁崇煥寧遠擺擂,招了十二人入府,編成十二鐵衣衞,再加上袁崇煥身邊的四大鐵衞,這十六個人個個武藝高強,均是以一擋百的高手,高手來高手去,陸地飛騰,穿房越脊如履平地。而夜叉就在這十六個人裏面。
袁崇煥一見文龍要拼命,鼻眼裏哼了一聲,往後退了兩步,衝左右喝道:“來人!把文龍生擒活捉,如有反抗,格殺勿論!”話音剛落,從後面“嗖”地一下就跳過來一人,奔着文龍的那四個護衞就衝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