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261.第261章騎士女王與教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時的意大利城邦雖然版圖很小,人口也少,但財政收入卻不可思議地遠遠勝過了體量龐大的英法等國,並且把整個地中海世界都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和殖民地,簡直就像是後歐洲人殖民全球的早期版本。在軍事上,米蘭的鋭陸軍長期以驍勇善戰而享譽歐洲,威尼斯的無敵艦隊更是鎮壓着整個地中海。

總之,那個時候的“意大利麪條”可是真的一點都不“面”其他的歐洲國家看到這些繁榮強盛的意大利城邦,簡直就像是近代的亞非拉國家看到“歐洲上等文明人”一樣——既畏懼,又嫉妒,還有些羨慕。

再具體來説,為爭奪海權而纏鬥上百年的威尼斯和熱那亞,就像是後的英國和西班牙。而缺乏海港、陸軍強盛的米蘭,則很像是後的德國——由於整個地中海已經被幾乎劃分殆盡,為了奪取屬於自己的殖民地和海上勢力範圍,米蘭人一直企圖併熱那亞,並且一度獲得了成功。至於南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則有點類似後的西班牙和奧匈帝國——雖已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是文明核心圈子裏的一員。

至於阿爾卑斯山對面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西王國,在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城邦眼中,就有點像是後歐洲人眼中的蘇聯——野蠻、落後而又龐大。雖然敬畏他們的軍隊,但卻忍不住蔑視他們的鄙。

總之,按照當時歐洲政治家的觀點,如果這些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城邦,能夠有效地聯合在一起,就如同公元前的羅馬共和國逐步整合意大利諸多城邦部落一樣,那麼一個新的西方帝國就將會再次誕生但是,和昔的古希臘一樣,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終究還是沒能邁出從城邦到帝國的關鍵一步。諸多璀璨輝煌的意大利城邦,雖然時常攜手對抗外敵入侵,但也都在謀求着自身的霸權,都想恢復當年偉大羅馬的榮光。於是,這些羅馬人的後裔,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把鮮血虛消耗在兄弟之間的殘殺上,無數偉大的英雄懷着夢想走上沙場又把夢想破滅在沙場——米蘭、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威尼斯、熱那亞…在意大利持續千年的內戰與外戰中,一座又一座城市在興起後又衰落,卻沒有人能夠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正如同歐洲的全球殖民霸業,由於整個歐洲遲遲不能統一,最終因為兩次世界大戰而乾了血,導致整個殖民體系無以為繼、迅速崩潰一樣。意大利城邦之間的頻繁混戰,最終也沒能打出一個統一的意大利王國,而是被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甚至土耳其相繼入侵,導致了整個意大利在經濟上破產、政治上衰弱、軍事上淪為笑柄的慘淡結局(像不像現代的歐盟?),曾經遍佈黑海和地中海的無數貿易殖民地,不是叛亂獨立,就是被西班牙和土耳其奪走——以至於催發了“統一意大利”的朦朧思想。譬如著名的政治理論家馬基雅維利就説過,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輔佐一位明主統一意大利,只有統一的意大利才能跟歐洲列強抗衡。

而一個囊括了大半個意大利的“國際聯盟”也確實是一度被建立了起來——先是由佛羅倫斯共和國的領導人“豪華者”洛倫佐。美第奇牽頭,組建了北意大利聯盟的雛形,並且明確提出,北意大利的和平必須建構在各邦勢力均衡的基礎上(像不像歐盟的核心理念?)。在洛倫佐死後,這種勢力均衡架構一度崩潰,並且引來了法國君王查理八世的大舉入侵。但威尼斯人又再次恢復了聯盟,並且成功消滅了入侵的法軍。

後的歐共體和歐盟,同樣也是為了能夠形成足夠的體量,跟美國和蘇聯競爭,才在冷戰時期誕生的。

遺憾的是,正是因為意大利城邦的先進、富庶和輝煌,所以當時尚未掙矇昧中世紀的歐洲各國,普遍擔憂一個新的強盛大國誕生,更不希望看到又一個羅馬帝國的復活,故而始終在極力阻撓意大利的統一,再加上教皇這個攪屎和意大利人自己的不爭氣,歷史上的多次和平聯盟和軍事兼併,最終全都以失敗而告終——曾經在十五世紀末出現的北意大利聯盟,僅僅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就在內外困之下被瓦解了。

接下來的歷史之中,隨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歐列國的興盛,作為時代先行者的意大利城邦,再也無法保持自身的先進,逐漸被時代所拋棄。而法國、奧地利和西班牙對意大利的輪番入侵,更是徹底毀滅了意大利人從文藝復興時代積攢下來的一點元氣。到了近代,整體一盤散沙、不斷走向沒落的意大利半島,徹底淪為了拿破崙和奧地利人的狩獵場和殖民地。當意大利近代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終於喊出“統一意大利”的口號,並且在十九世紀中葉讓意大利不再只是一個“地理名詞”之時,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據意大利城邦的歷史命運,似乎可以窺視出歐盟的某種未來前景…在文藝復興時代結束之後,耗光力的意大利人退化成了麪條。而在全球殖民時代結束之後,筋疲力盡的老歐洲又是一副什麼面貌?)不過,雖然這些意大利城邦在後的命運,多半將會十分慘淡,但至少在這個世紀裏,他們依然毋庸置疑地佔據了歐洲歷史舞台的中心。即使是被一場黑死病瞬間毀滅了超過半數的人口,也無法抹去這些中世紀意大利歷史名城的輝煌燦爛、絕代風華…當然,還有這些意大利城市冠絕全歐的龐大財富…

——於是,當窮瘋了的哆啦a夢降臨之後,這些意大利城邦就成了讓穿越者垂涎三尺的主要搜刮對象。

※※※※※※※※※※※※※※※※※※※與此同時,在教皇宮剛剛慘遭洗劫的書房內,克雷芒六世教皇正坐在一張現代都市大排檔很常見的白塑料椅上,藉着一盞僥倖未被搜走的陶土油燈,翻閲着一本裝裱美、明顯來自於另一個時代的書冊。

因為這座豪華考究的教皇宮,已經在主人離開的時候被“天使”們打劫一空。於是等到教皇回來之後,稍微有點不好意思的穿越者們,便向他贈送了幾套廉價的塑料和不鏽鋼傢俱,以免教皇大人在自家宅邸裏遭受坐樓梯和睡地板之苦——沒辦法,誰叫教皇用的傢俱都太高檔了,不拿去典當換錢簡直對不起啊!

幸好,克雷芒六世教皇對此似乎並不怎麼在意。在接受“聖印”接種了鼠疫疫苗,與諸位“天使”及“聖騎士李維”秘密達成合作協議之後,又仔細翻閲起了穿越者們呈上來的書冊——除了那些彩的畫報宣傳冊之外,還有哆啦a夢為了改變歷史刷分而鼓搗出來的《新十誡》,其中大致內容如下:一、貓是神聖的動物,不容污衊和詆譭,人類應該像愛主一樣愛貓,同時懺悔過去殺貓咪的罪孽;二、老鼠是惡的動物,教士們應當帶領信徒用各種方法消滅老鼠,這也是一種能夠取悦主的修行;三、經常洗澡有益於清潔你的身體和心靈,讓疾病和災難遠離你。污穢和樸素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拒絕洗澡絕不是簡樸和守貧的體現,即使是最清貧的苦修士,也應當努力保持身體的清潔和乾淨;四、在飯前和便後應當勤洗手,以免病從口入;五、除了經常洗澡之外,也要勤於換洗衣服,上帝從來不喜歡看到他的羔羊們渾身污垢、油膩發臭;六、保持城市衞生人人有責,教士們有義務定期組織信徒清掃街道和廣場,而不是讓他們鞭打自己;七、不可隨地大小便,至少在修道院和教堂都應該設置足夠的公共廁所,並且儘可能對外開放;八、往傷口塗抹糞便的害人蠢事必須嚴格止,這隻會讓傷員的傷口潰爛化膿,死得更快;九、殘忍而愚蠢的“女巫狩獵運動”必須廢止,宗教裁判所的權限不可被濫用;十、鑑於大瘟疫造成的人口劇減,參考《聖經》中大洪水之後特殊時期的恢復人口對策,建議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神父和修女並不一定要保持單身,而是允許結婚生子,但必須堅持一夫一,不能離婚和重婚。…上述改革條文,主要有十個條目,故而起名為《新十誡》,也被稱為《拜貓會十誡》,簡稱《貓誡》。

一般來説,中世紀的天主教會都是以思想守舊、頑固不化而著稱的。雖然教會里不是沒有個別思想開明的進步人物,但就整體而言,這個老朽的組織還是發自本能地討厭任何的創新和變革。

所以,換了一個滿腦子頑固思想的苦修士,可能一看見這些玩意兒就斥為徹底的異端,拼了命也要予以堅決阻止,即使上帝站在他面前下令,他也敢當做沒聽見——如同耶穌第一次進入耶路撒冷聖殿的時候,就不聽祭司勸阻,悍然打砸聖殿內眾多商人的攤位那樣,只要他認為聖殿中不該有那些東西,就立即動手!

但是,克雷芒六世教皇並不是那種樂衷於自的苦修派,他雖然生活奢侈,斥巨資大修教廷宮殿,但也思想開明,獎勵學術與藝術…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很務實的人,所以在最初的驚愕過後,便很淡定地全盤接受了天使們傳達的《貓誡》,公開帶頭佩戴上了貓咪徽章,甚至抱着一隻白貓去做晚禱…

於是,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就有一位腦筋拐不過彎的心腹主教悄悄潛來,質問教皇為何要背棄自古以來的正道,順從異端思想。而克雷芒六世教皇則淡定地如此答道:“…異端?你説誰是異端?竟然把天使指責成異端,你以為自己是上帝嗎?什麼?你不承認他們是天使?你心裏不承認又有什麼用?在世人眼中,他們就是貨真價實的天使!而他們擁有的法力和做的事情,也確實像個天使,如果教廷不顧一切地反對他們,那麼我們的教廷反倒要變成褻瀆上帝的異端了!

要知道,對於信徒和上帝而言,教廷並不是不能被取代的!羅馬那邊有的是想要另立教廷的野心家!”

“…更何況,這些天使又做了什麼很過分的事情,需要我們拼死抗爭嗎?從教廷拿走了一些財物?自從大瘟疫降臨以來,大家早就是過了今天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那些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用來換取自己的一條命,怎麼看都是合算的。更別提很多東西的主人都早就死了,而死人是不需要花錢的。我這個被搬空了宮殿的人都沒叫喚呢,你們又嚷嚷個什麼勁兒啊?不怕天使一怒,讓你們重新染病死去嗎?

然後,貓是神聖的還是惡的,這種小事情難道關係到了教會的基嗎?《聖經》上完全沒有提到過貓,也沒有任何一個宗教典禮儀式與貓直接相關。允許養貓無損於教會的榮光,組織殺貓也對教會沒什麼好處,這些天使又沒有着你養貓,難道你患有‘見貓不殺就要發狂’的奇怪瘋病,或者秘密信仰某種崇拜老鼠的古怪教?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倒是覺得應該把你綁到火刑柱上去烤一烤了。

這份《新十誡》確實有些驚世駭俗,但仔細看看,主要也就是提倡洗澡、注重清潔,讓那些贖罪者把苦行從自我鞭笞改成掃大街而已,對教會的權威並沒有什麼觸動——教會好像從來不是靠勸人隨地大小便才建立起來的吧!而各地宗教裁判所出來的荒唐事情,這些年我也聽説了很多,確實是該管一管了。

至於允許神職人員婚嫁的事情嘛…對教會的衝擊確實有些厲害,但如今的主教和神父們,還有幾個不包養女人,生下私生子的?索趁着這個機會公開化、合法化,或許也是一件好事…”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你的目光為什麼如此短淺和愚蠢,只是把主的使者看成威脅,卻忘了對教廷有利的一面?如此亙古未有的神蹟和天使降臨的榮耀,豈不是恰好證明了教廷的盡職和虔誠?你以為我為什麼要跟着他們去意大利?那不勒斯女王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收復失地、恢復王權,難道我們就不需要藉助上帝的榮光收復羅馬,重新加強對教皇國的控制嗎?”教皇恨鐵不成鋼地對自己的親信痛斥道。

——很多現代人都知道,中世紀歐洲的天主教會勢力極為強大,堪稱無孔不入,連君王和貴族都要對其低頭俯首,這一點是基本正確的。但問題是,不少現代人卻錯誤地把中世紀教會的權力等同於教廷的權力,又把教廷的權力等同於教皇的權力,並且把教皇國視為教皇本人的直轄領地。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教皇在中世紀歐洲的實際地位,大概有點類似於本天皇,名位雖高,手中的權勢卻未必有多重,到底能指揮得動多少主教和大主教,全得看每一代教皇的運氣好壞、手腕高低。

一般來説,很多庸碌的教皇連羅馬城都未必能完全掌控;那些比較稱職的教皇大概可以勉強彈壓得住教皇國,或許還能控制意大利的兩三個主教區;少數傑出的教皇可以基本震懾住意大利,並且對其它地區施加若干影響力;寥寥幾位號稱鐵腕的著名教皇大概可以號令全歐洲的一半主教區。至於號令全歐洲,把整個基督教世界擰成一股繩…很抱歉,這樣誇張的事情,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皇能夠做得到。

還有在中世紀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也不是教皇能完全掌控的,相反倒是有教皇差點被逮進去。

而在十四世紀遷居阿維尼翁的諸位教皇,則很不幸地屬於權勢最衰微那一類型——他們原本就是鎮不住羅馬那邊的場子,不敢單身赴任,才被迫把教廷遷移過來的。因此,歷任阿維尼翁教皇對意大利和教皇國的掌控力度,自然是可想而知,也就是一個空名號罷了。即使是他們寓居的阿維尼翁,直到去年也還不屬於教廷,這樣的教皇本就是法國國王的提線木偶,甚至有過“令不出教堂大門”的可悲體驗。

如此憋屈而無力的境遇,顯然不為克雷芒六世所喜歡。因此,登基之後不久,他就在1344年派遣十字軍艦隊出征小亞細亞,攻取伊茲密爾,大破奧斯曼土耳其異教徒,借軍功來揚名。同時又努力在羅馬地區恢復教宗的權威,設法解決了當地幾家豪門貴族的紛爭,總算是在歐洲政壇上增強了教皇的存在

但他的上述一系列折騰,也僅僅是刷了刷存在而已,甚至都沒能得到廣泛的認可。以羅馬為中心的教皇國,依然跟阿維尼翁教廷貌合神離,隨時醖釀着分裂的危險。

——意大利的教皇國居然不聽教廷的號令,甚至隨時有可能與教皇為敵,這真是一個令人悲哀的現實。

所以,當得知這些長着翅膀的“天使”和“聖騎士”李維居然要干涉世俗世界,為那不勒斯女王平叛復國的時候,克雷芒六世也立即忙不迭地要求搭順風車,藉着天使的神威去彈壓教皇國的反對派。

而經過教皇大人這樣推心置腹的一番分説之後,那位親信也頓時醒悟了過來,但還是有些擔憂,“…您的苦心我已經明白了,但如果要遠征羅馬、震懾意大利諸侯,我們現有的兵力恐怕遠遠不夠啊!在承受了瘟疫的浩劫之後,您的衞隊只剩下了二十到三十名職業戰士,其中只有四個騎士。如果發動城內那些最虔誠的富有市民,或許可以湊出一支兩百人的武裝部隊…這點人數是不是嫌太寒磣了?”

“…足夠了!我們不是去打仗的。意大利人又不是異教徒,怎麼膽敢公然對主的使者揮舞刀劍?”教皇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但卻又皺起了眉頭,“…我真正擔憂的是另一個問題:這一次的意大利之行,我們的人,女王的人,還有那位聖騎士的人加起來,怎麼算都要有將近一千人了。想要一次載着那麼多人和行李渡海南下,可不是一件隨時都能辦到的事情。在如今這種瘟疫蔓延的情況下,不知道馬賽港那邊,能不能籌集到足夠的船隻和水手?還是説,這次要翻過阿爾卑斯山走陸路?那可就辛苦得很了…”昏黃的燭光下,克雷芒六世教皇喃喃自語地摸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總之,穿越者們此次的聖城之行,最終有了一個還算圓滿的落幕:阿維尼翁的市民得到了拯救,至少在六個月內,疫苗失效之前,是不用擔心黑死病了——雖然之前就已經死得差不多了。機器貓又籌集到了一筆價值約十五億元的財物——雖然貸款的本金還是沒指望,但至少下個月的利息是能夠拿得出來了。

天主教廷捏着鼻子接受了一份不能拒絕的改革建議,所幸對於教廷本身而言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損害。

喬萬娜女王和克雷芒六世教皇則看到了借勢破敵、恢復權位的希望,而代價也還是他們付得起的。

然後,在王秋手中的《穿越之書》上,又出現了若干行顯示獎勵的金字符:“…撲滅阿維尼翁城的黑死病,獲得500獎勵點…”

“…初步扭轉中世紀歐洲人對貓的歧視與偏見,獲得500獎勵點…”

“…訂正中世紀歐洲醫學的若干致命謬誤,獲得1200獎勵點…”

“…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推動了宗教改革,使之更適應社會進步,獲得2300獎勵點…”

“…目前已積累到18500獎勵點,請再接再厲…”最後,當開拔出發的那一天,大家收拾好行李準備去意大利的時候,王秋才發現他們這一次果然是不走尋常路——哆啦a夢早已在教皇宮前面豎起了【隨意門】,一腳跨過去就能從阿維尼翁走到那不勒斯!

“…這個…哆啦a夢,你不是説在沒有地形資料的異世界裏,【隨意門】沒法用嗎?怎麼現在卻又能用了?”看着一眾中世紀歐洲人對此目瞪口呆接受不能的模樣,王秋悄悄拉過機器貓問道。

“…因為這個世界並非據架空劇情設定出來,跟現實地球截然不同的玩意兒,而是中世紀歐洲的歷史時空啊!我只要去二十二世紀的時空管理局,花錢給【隨意門】輸入一遍信息資料,就能用了。當然,這收費也實在是貴得很,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的話,我也捨不得這樣鋪張。”機器貓如此答道。

“…那麼在之前我們從馬賽到阿維尼翁的路上為什麼不用?”馬彤也湊過來話問道。

“…因為我們還得沿路收集財物湊錢啊?要不然哪來的款子給【隨意門】輸入中世紀的信息資料?我也是剛剛才好的。”哆啦a夢翻了個白眼,“…好了,時間不早了,快出發吧!”嗯。不管怎麼樣,能夠讓旅行變得輕鬆一點兒總是好事…於是,他們就這啓程了。

緊接着,在跨過【隨意門】的下一瞬間,眾人發現自己似乎…一腳踏進了屬於亡靈的死亡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