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261.第261章騎士女王與教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三章、騎士、女王與教皇(下)ps:抱歉,昨晚我家又斷網了,寫好的稿子發不上來,今天一章更兩天的分量,敬請大家諒解。

※※※※※※※※※※※※※※※※※※※不得不承認,克雷芒六世教皇實在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哪怕親眼看到自己的豪華宮殿被搜刮一空,多年蒐集的藝術收藏品大半不翼而飛,城內的其它教堂和修道院也慘遭洗劫,教皇宮前方的廣場上還多了一尊叛道離經的招財貓巨像…這位教皇也依然一臉的心平氣和,絲毫看不出什麼動怒的表現。

相反,克雷芒六世教皇剛一進城,就毫不猶豫地承認了李維作為“聖人”和“聖騎士”的崇高身份,又以地主的身份,向諸位天使誠懇地謝了他們拯救這座城市的大恩大德,同時捐出了價值近萬枚杜卡特金幣的隨身私財作為“報效”然後,他還全然不顧教廷頑固派的捶頓足、竭力反對,硬是欣然接受了哆啦a夢的“教義革新條款”允諾將盡快召開一場宗教會議,把“貓的神聖”等新增教義給確定下來。

最後,他還率領所有能夠召集起來的教廷成員,帶頭對教皇宮前方新出現的招財貓巨像頂禮膜拜。

——看到連教皇大人都一臉虔誠地向“聖貓”神像跪拜祈禱,完全不認為這有異端的嫌疑。阿維尼翁的市民們心中從此再無疑惑,徹底承認了諸位天使的地位,並且開始全身心地聽從他們的新奇佈道。

嗯,按照這樣的局面發展下去,以哆啦a夢的熱心和教廷的配合,這個世界的天主教會里或許很快就會多出一個跟方濟各會、耶穌會、本篤會等老牌修會齊名的拜貓修道會,簡稱拜貓會或貓奴會吧!(笑)看到這位教皇居然如此上道,原本還有些擔憂的王秋、李維和哆啦a夢等人,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如果教皇也是那種親眼見了“天使”都硬要斥之為魔鬼的花崗岩腦袋,他們就要遇到很大的麻煩,甚至不得不動用神奇道具給這位可憐的教皇洗腦了…誰也不知道這會導致怎樣的後遺症。

接下來,在跟李維和機器貓等人進行了一番氣氛和諧的秘密會談之後,克雷芒六世教皇又公開宣佈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鑑於聖城阿維尼翁已經得到拯救,但更多的國度和城市卻依然處在大瘟疫的陰霾之中,身為基督教的最高領導人,他將率領教皇衞隊跟隨諸位“天使”一同出發,護送那不勒斯女王回國復位,並且順路出巡包括永恆之城羅馬在內的意大利各地,拯救那些正在受苦受難的意大利人…

簡單來説,就是克雷芒六世教皇打算親自上陣,為這些“天使”們鞍前馬後地效力,同時在全歐洲基督徒面前給他們做保證人——雖然這一系列姿態極其謙卑的恭順之舉,可以解釋為在絕對無法抗衡的力量面前,不得不伏低做小,但無論如何,這位法國出身的教皇都應該算是一個非常識時務的傢伙…

※※※※※※※※※※※※※※※※※※※白晝將盡、夜幕低垂,阿維尼翁城內也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火。

雖然由於人口的急劇減少,全城超過三分之二的房屋已是漆黑一片、人跡全無。但在剩下那些尚有人氣的建築內,總算是出現了近來十分難得的歡聲笑語,間或還有幾聲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城市很罕見的,“喵喵”貓叫——那是阿維尼翁市民在向天使們捐獻了金幣或首飾之後,領回家裏心供養的現代世界家貓(都是王秋和郭教授從動物救助站來的,最不值錢也最容易養活的雜貓)。在排除了之前對貓咪的錯誤偏見之後,這些機靈小動物的可愛萌態,便很快起了阿維尼翁的市民們,尤其是女人和小孩子們的喜愛,給他們的枯燥生活帶來了一絲新奇的樂趣,多少衝淡了之前那些黑暗子裏的悲傷和絕望…

必須要指出的是,全球各國那麼多不同文化不同膚的人類,之所以會同樣對貓咪產生廣泛而普遍的喜愛,是有其科學依據的——簡單來説,善待嬰兒是全人類的本能,而這項本能卻被貓巧妙地利用了。

——嬰兒時期的人類和哺動物,都存在着比較類似的外表特點:較大的頭身比(嬰兒頭身比大約為1:3,成人為1:7),又圓又大的眼睛,短的四肢,以及柔軟的皮膚或絨——總而言之,就是“短圓軟暖”四個字。一億年來的進化賦予了幼小哺動物這些賣萌的特徵,主要是為了能夠獲得母親的愛撫,以及在失去母親時可能得到其他雌動物的哺育,從而獲得更大的生存幾率。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些特徵就會變得越來越不顯著,然而在貓身上,即使是成年的貓也依然具有“短圓軟暖”這些特點。喵星人這種不聽話的小東西,就是靠着這一很有欺騙的可愛外表,獲取了很多無知地球人的愛撫和拍打餵食。

所以,在人類與貓共同生活的漫長曆史上,愛貓才是真理與天貓則是異端與反動啊!

總而言之,人類馴化和飼養其他野獸,是因為它們身上有,或是有勞力可供使役。但在人類的生息勞作中沒有貢獻一口食物一絲氣力的喵星人,卻也以各種賣萌為誘餌,打着剿滅老鼠的旗號,成功滲透到了人類社會中,還造就出了無數愛貓成痴的貓奴一族…喂喂,這到底是誰馴化了誰呀?

當然,穿越者們帶來這個時代的,能夠討人喜歡的小東西,可不是隻有這些以賣萌為生的貓咪而已。

距離教皇宮不遠的貴族聚居區,那不勒斯女王兼普羅旺斯女伯爵的臨時寓所內,剛剛用過晚飯的喬萬娜女王就一邊無聊地看着侍女用狗尾巴草逗貓,一邊藉着燭火端詳着一個來自現代社會的粉餅盒。

在喬萬娜女王的眼中,這個盒子既非木料製作,又非金屬鑄造,更非石材打磨,也不是用貝殼拼接出來,而是似乎用了一種她從來沒有聽説過的材料,但不管怎麼樣,盒子的外表確實是驚人的光滑細膩,摸上去手很好,還閃着淡淡的熒光。整個淡粉的橢圓形小盒做得非常緻,盒子的上下兩面還雕刻着緻的玫瑰花,又鑲嵌了許多彩的碎玻璃,讓人看着就愛不釋手。而在輕輕打開橢圓形的小盒之後,更是登時就有一股馨香的氣息撲鼻而來,彷彿是某種花卉的味道,很是討女人的喜歡。

而這個橢圓形粉餅盒的裏面,是一面同樣呈現橢圓形的小鏡子,明亮清晰得讓人難以置信,下面有一個凹槽,裏面放着一隻粉刷。還有一個橢圓形的粉餅——以喬萬娜女王的眼界和經驗,且不説那一面足以讓女人瘋狂的鏡子,就連這脂粉也是罕見的上等貨,無論哪家的貴婦小姐都絕對會視若珍寶。

饒有興致地把玩了片刻之後,喬萬娜女王才有些不捨地放下橢圓形粉餅盒,拿起另一瓶同樣來自現代世界的香水——這是一隻淡粉紅的玻璃小瓶,造型宛如含苞待放的嬌花苞,瓶壁光潔而又透明,看不到一個氣孔。拿在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澤豔麗的香水在瓶中搖晃。僅看外觀,就是一件完美的工藝品。若是把它託在手心,輕輕拔出花蕊形狀的玻璃瓶,一股極其馥郁甜美的花香,就會自掌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只聞一下,便能讓喬萬娜女王到心曠神怡,神清氣

上述這兩樣東西,都是李維騎士來訪之時送的見面禮,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彩絢麗的絲綢手帕和圍巾。出於女人愛美的天,如此前所未見的美粉餅盒,如此緻芬芳的美妙香水,還有工藝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絲織品,自然讓喬萬娜女王愛不釋手,並且對贈送給自己這些東西的李維騎士,產生出某些緋的幻想——這在婚外戀盛行的中世紀歐洲貴族圈子裏,並非什麼見不得人的醜事。

“…想不到在阿爾卑斯山北方的蠻荒異域,居然也能邂逅到這樣的奇遇,當真是上帝庇佑…這些好東西該不會是天使的恩賜吧!嗯嗯,決定了,一定要倒那個騎士,把他手裏剩下的好東西都挖過來!”撫摸着手邊這些現代化妝品和絢麗綢緞,喬萬娜女王開始宛如懷的少女一般浮想聯翩:是今天晚上就大膽地主動出擊,派遣侍女邀請李維騎士過來進行一次火辣的幽會?還是循序漸進,在前往那不勒斯的旅途之中慢慢培養情呢?嗯,似乎還是矜持一點兒,慢慢來為好,畢竟是天使庇佑的聖騎士嘛…

等等?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蠻荒異域?意大利人居然就這樣看待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西歐列強?

呃…怎麼説呢?在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人確實是自詡為文明人,用看待野蠻人一樣的眼光,或者至少是城裏闊佬看待鄉下土包子那樣的眼光,異常傲慢地俯視着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各國。而實事求是地説,至少在這個世紀裏,他們也確實是有這樣用鼻孔看人的資格和實力。

因為,如今這年頭的意大利人,正處於羅馬帝國崩潰之後,他們最風光也最囂張的一段黃金年月裏。

——雖然在中國人比較悉的西方近現代史上,曾經創造過古羅馬帝國的意大利人,自從羅馬崩潰之後,似乎一直都混得很撲街,被各路列強來回,連非洲黑叔叔都打不過。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之中,意大利“麪條”的撲街表現幾乎就是個笑話。故而才會出現《黑塔利亞》漫畫裏面的各種誇張爆笑小段子。

但若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這些可愛的意大利人,其實也有過一段威服海內、意氣風發的輝煌年代。

如果説在大航海時代開啓之後,這個世界的主旋律,就是歐洲人探索、征服和統治地球的話。那麼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的文藝復興時代,整個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主旋律,則是意大利人在引領着歐洲!

在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曾經偉大強悍的東羅馬帝國早已土崩瓦解、煙消雲散,只剩下以君士坦丁堡為核心的一個衰敗小國還在苟延殘。而耳曼人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也已經無休止的分裂割據之中走向了破滅。但繼承了古羅馬文明遺產的意大利人,卻從中世紀後期開始,逐漸再次拾起了失落的文明瑰寶,在中世紀的黑暗霧中吹響了文藝復興的號角,照亮了通往近代文明的道路。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很像是黃金時代城邦林立的古希臘,又有點像是你版的近代歐洲——在這樣一片並不算很大的土地上,同時積蓄了巨大的財富、強悍的軍隊,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啓蒙思想,還有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青史留名的優秀藝術家。近代歐洲人引以為傲的銀行、科學院、常備軍隊、學校教育、外使館制度、股份公司制度、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模式,幾乎都是從意大利半島上產生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