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靖難之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梅玉道:“他們是來找老大的。老三,我們倆出去擋一下好了,擋得過就擋,擋不過就幹他一架。老大,後面有條秘道,可以通到清涼寺,必要時就讓梅忠帶你從那兒先走,老和尚本事很大,應該可以保護你。”説完,他拉了方天傑,匆匆地向農莊門口而去。
三寶太監鄭和不過四十上下年紀,白麪長鬚,個子很高,皮膚都很白,面貌姣若女子,他現在顯然是個很有權威的人,站在那兒,背後站了一大堆的人,都是宮廷侍衞的打扮,卻都是垂手侍立,不敢有一絲跋扈的樣子,跟他們平時在市上張牙舞爪的形狀大不相同。
更遠的地方,散着幾十匹駿馬,有兩個人在那兒招呼着,馬匹自然是他們騎來的。
鄭和見了他們,居然先行了一個禮:“小侯,方公子,咱家來得冒昧,請恕罪。”人家很客氣,梅玉也只有拱拱手道:“不敢當,鄭公公聽説現在是宮中的大紅人了,怎麼會有空出來閒逛?”鄭和一笑道:“小侯言重了,咱家只是個侍候人的奴才,再紅也得意不到哪兒的,而且咱家是奴才命,這幾天大內易主,咱們忙得不可開,哪裏會有閒逛的工夫,咱家是奉了上渝,出來找皇上的。”方天傑立刻道:“皇上不是在宮中燒死了嗎?”
“大軍入宮之際,宮中曾傳火警,燒死了一個人,皇帝的九龍冠也燒燬在一起,人家都説是皇帝自焚殯天,咱家去看了殘骨,卻知道那不是皇帝。”
“你怎麼知道那不是皇帝呢?”
“因為那具殘骨的右腳趾有六段趾骨,宮中只有皇后一個人是右腳生六指的,是以咱家知道那是皇后的遺體。”梅玉有點憤然地道:“皇后的腳趾有幾枚你都知道?”
“小侯,咱家是自幼淨身入宮的,對宮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咱家很少有不知道的。比如説,皇上在做皇孫的時候,就跟二位情莫逆,即使登基之後,也經常喬裝出宮跟二位在外面一起嬉遊,這事情雖然知者無多,但咱家卻是知道的。”梅玉臉
變了一變道:“鄭公公,我不否認有這種事,但那只是我兒時的
情,我們可沒有因此得着什麼好處,你可別想偏了。”
“這個咱家明白,二位的志行高潔,咱家是十分欽佩的,小侯這世子是祖上的餘蔭,方公子至今仍是布衣,二位跟皇上往,不是為尋求富貴,咱家也十分清楚,所以咱家來到此地不敢放肆,叩門而詣,更不敢叫兒郎們包圍農莊,由此可見咱家的敬意。”
“你的意思是説皇帝會藏在此地?”
“這個咱家可不敢確定,只是想到皇上平時別無往,若是離宮出走,來找二位的可能
很大。”梅玉道:“我説我也不知道皇帝在哪裏,你信是不信?”鄭和居然一笑道:“小侯説不在,咱家絕對相信,不過咱家也要請小侯帶句話給皇上,燕王爺跟皇帝鬧的只是家務事,自家叔侄,沒什麼説不開的,王爺找到了皇帝也不會對他怎麼樣的…”
“你口中還是稱王爺,難道燕王還沒有登基?”
“天下易主,哪有這麼隨便的,必須要得到天下的承認與擁戴,才能正式即位,登殿易號,那時才能改口。”方天傑道:“可是有很多人已經等不及地稱燕王為萬歲爺了!”
“那是他們胡鬧,咱家玉璽掌印,必須重視規矩。”梅玉冷笑道:“聽説你和燕王是結拜兄弟,也是同門學藝的師兄弟?”鄭和平靜地笑道:“結拜是王爺抬愛,咱家可不敢僭越,不管人前人後,咱家都守住本分,稱他為王爺,同門學藝倒是有的,我們都拜在國師大和真人門下學劍。”
“我也聽説了,你是大和真人的得意高徒,盡得真傳,他是宇內公認的第一劍手,你至少也可以排在第二位了!”
“這個可不敢當,王爺的成就比咱家還高,要排第二,該是王爺才對,不過連國師大和真人都不敢自承第一,他説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老師謙辭第一不就,我們做弟子的更不敢説是第二第三了。”梅玉沒想到他是如此的客氣。頓了一頓才道:“你是來找皇帝的,我告訴你説皇帝不在這兒,你也不必再費時間了,還是到別處去找吧!”鄭和一笑道:“咱家雖然相信小侯的話,但咱家奉有上諭,那是公務,那不能因為咱家的相信就
差了,所以咱家還是要進去看一看。”
“你要搜我的農莊?”
“不敢,咱家只是進去看一看而已,咱家會叫眾兒郎們特別小心,絕不至擾及府上。”
“要是我説不讓你搜呢?”
“小侯,咱家執行一次公務,那可是不容人阻撓的,小侯還是讓咱家看一看的好,至少咱家對小侯還有一份敬意,若是今天小侯蓄意阻撓,就構成了妨礙公務的行為,換了個別的人,小侯就沒有那麼愉快了!”梅玉對這個傢伙倒是沒轍兒了,他已經放足了人情,説的話也在情在理,實在難以拒絕他,可是讓他進去一搜,皇帝雖是由秘道中離開了,搜不到人的,如果被他們找出了秘道,再找到清涼寺去,那可就麻煩了。
想了一下,梅玉咬咬牙道:“鄭公公,搜一下本無不可,可是我知道你劍術高明,總得領教一下,你擊敗了我,我也擋不住你,只好讓你搜了,否則我以後在哥兒們面前,實在抬不起頭。”這番話簡直不成理由,完全是世家子弟耍無賴的口吻,但鄭和居然接受了,哈哈一笑道:“説的是,小侯是金陵世家侯少的領袖,被我一批人登門搜查,的確是臉上無光,咱家也知道對小侯這樣的世家子,光靠公務兩個字是不行的,少不得只有在劍上領教領教了,拿劍來!”一名侍衞恭敬地獻上了劍,鄭和出了劍,挽了個劍訣,微一躬身道:“小侯請了,咱家這是切磋,用不着
命相搏,大家點到為止吧!”梅玉的劍本來就執在手中,一揚劍道:“鄭公公,我沒真正學過劍,練的也不是名家手法,只知道拼命,也控制不了手下,不會什麼點到為止,所以你不必客氣。”鄭和笑道:“小侯客氣了,誰不知道小侯是技擊名家,劍下無十合之敵,咱家提出點到為止的要求,只是請小侯劍下留情而已!”梅玉懶得多説了,
劍追擊,勢子很利,但鄭和卻從容地化解開了。
梅玉是天生的身高力強,鄭和贊他劍下無十合之敵倒也不是虛誇,他在金陵跟人揮拳動武,還有捱揍的時候,若是動起兵刃,卻從來沒輸過。正因為如此,他怕殺傷人命闖大禍,才很少跟人動傢伙。
今天他雖然也知道鄭和在宮廷中是個傑出的劍手,卻沒太當一回事,他跟宮廷侍衞和劍術教練供奉們常打架械鬥,心中很瞧不起宮廷武學。
可是今天跟鄭和一手,他才發現宮廷武學確有其不可輕侮之處,鄭和的一支劍並無
招,卻盡得一個穩字。他連攻了幾十手
招,對方卻穩如泰山,使他連平招都遞不進去;不由打出火來了,攻勢更急。
鄭和一面招架,一面卻低聲道:“小侯,燕王覓皇帝很急,必得之,你還是讓我去搜一搜的好,否則
後小侯和方公子將舉步維艱,這是為你們好,咱家已經接受密報,知道皇上必在小侯處,我去搜一下,掩人耳目,一定不會把皇上搜出來的,你們才可以掩護他離開。”梅玉一怔道:“你到底幫誰?”
“咱家只是皇家的奴才,燕王和皇帝都是太祖後人,咱家誰都不幫,不過咱家一直以為皇帝太年輕,行事不免意氣了,還是讓燕王攝理幾年的好。”
“你倒説得好,攝理幾年?以後呢?”
“以後的事要靠皇帝自己了,目前只有雲南的黔國公沐英,軍力壯大,自居一隅,而且對皇室忠心可許,只有他才可以庇護皇帝,上那兒歷練個幾年,然後再待時而回,他是太祖嫡系,又於正式受命,該比別人有更好的機會,如果實在不行,也只有付之天命了。”
“燕王有了天下,會放過他嗎?”
“事在人為。小侯,燕王也是從皇帝手中爭來的天下。燕王能,他為什麼不能,假如他不行,那就是他真的不行,怨不得人了。咱家只能為他盡到這一點心,記住咱家的話,目前別作什麼勤王之舉,燕王的勢力太大,不是任何一個人能抗禦的,而且燕王是他的叔叔,在諸王中,也比他得人望,這一段時間,他只有認了吧!”説完,手下忽地加緊,前兩劍把梅玉得連連退後,第三劍卻挑飛了梅玉手中的長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