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廟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山頂上,從那在黑暗中仍然無法看到的廟宇裏傳來了一陣悦耳的鈴鐺聲,霎時之間,宏偉梯道上的全部路燈熄滅了。站在那裏接黎明的人們開始看到微弱的曙光照亮了遠處下方的雲層。可是,層巒疊嶂的羣山卻仍然遮擋着朝霞。
當朝陽從側翼迂迴越過了黑夜的最後一個堡壘時,隨着每一秒鐘的逝,斯里康達山的山坡越來越清晰而明亮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從沉浸在耐心等待之中的人羣裏,發出了祝禱的絮語聲。
在一瞬之問,彷彿一切都凝聚到了靜止之中;隨即,在完全出乎意外的情況下,一個輪廓分明而極其對稱的三角形籠罩了幾乎半個塔波羅巴尼國。聖山沒有辜負自己的崇拜者——雲海中出現了斯里康達山美名遠揚的身影。至於它所象徵的意義,那儘可由每一位朝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詳細推敲…
由於直線是那樣地完美無理,以至使人們產生了實體的錯覺——彷彿它是被放倒了的金字塔,而並非光和影的遊戲之作。它的周圍潑灑出一片光亮,最初幾道直的陽光從山坡後面進發出來,相形之下,影子顯得越發濃重而深沉。但是,通過薄薄的雲幕——影子的短暫生命之源,摩隱約地辨認出了湖泊、廟宇和從沉睡中甦醒過來的大地上的森林。
朝陽在羣山之上冉冉升起,輕霧般的三角形的頂端,以巨大的速度向着摩靠近,而他卻沒有覺察出這種運動。時間彷彿已經停滯;在現實生活中,他破天荒第一次沒有意識到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如同山影映照在黎明的雲霧之上一樣,他的心靈也籠罩着一道永恆的陰影。
影子迅速地消失了,黑暗也像染料在水中那樣溶散在天空之中。蒼穹下夢幻般地若隱若現的景開始有了實物。大約在通向地乎線的半途之上閃耀出一道光亮——那是陽光在某座建築物的東窗上的反;而在遙遠得多的地方,要是眼睛沒有看錯的話,呈現藍的區域準是那茫茫大海。
新的一天來到了塔波羅巴尼。
人羣慢慢地散開了。一部分人回到了纜車站,而另外一些餘興未盡的遊客,則由於誤以為(這是常有的謬見)下山比上山容易,便紛紛向着梯道走去。對於他們之中的多數人來説,能走到下面的纜車站就得謝天謝地。只有為數不多的一少部分人,才能走完下山的全程。
唯獨摩一人,在人們好奇目光的伴隨下踏上了通向山頂寺院的石級。當他走到用泥灰抹得很平整的外牆那裏時,牆壁已被朝陽的光輝所冰照。他如釋重負地靠到了一扇沉重的木門上。
顯然,有人在注視着他的行動。他還沒有來得及找到門鈴的按鈕或者別的什麼可以通報來訪的信號,木門就無聲地開啓了,一位身穿黃衣的僧侶合掌向他致意:“阿彌陀佛,摩博士。瑪哈納雅蓋-泰洛正在恭候大駕。”12.星際飛行器的教育(摘錄自《星際飛行器重要語詞索引》。2071年第一版。)現在,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通常被稱之為星際飛行器的星際宇宙探測器,它是完全獨立地行動的,並且按照六萬年前儲存到它裏面的程序進行工作。當它遨遊在同太陽相仿的天體之間的時候,利用五百公里長的天線將收集到的信息發回自己的基地,同時又不斷地從那裏獲取各種最新的數據。
但是,當通過某個行星系的時候,星際飛行器便可利用“太陽能”將信息的傳播速度增大許多倍。此外,它還將“給蓄電池不斷地充電”當然,這裏所作的類推只是一種十分大膽的假設。由於它同我們最初發的“先驅者”和“旅行家”等宇宙探測器一樣,是利用各種天體的重力場來保證它從一個星球飛向另一個星球的。因此,除非發生了某種機械損傷而被迫最終停止飛行,否則,它的工作壽命事實上是無限的。阿爾發星座是它預定的第十一箇中間站。當它像彗星一樣地越過我們的太陽系之後,它所定的航向是飛往一個被稱為r-鯨魚星座的、相距十二光年的星球。假如那裏存在着智慧生命的活動,那麼,它在公元8100年之後不久,便將可以進行新的對話……由於星際飛行器同時擔負着兩項使命——既是使者又是研究者,因此,當它在自己目前所進行的歷時千年的旅途中發現了工藝文明,它就要同這種文明建立友好關係並開始換信息——星際唯一可能的方式。然後,當星際飛行器重新登上無盡的旅程之前,它會留下自己誕生地的座標位置。那時,發星際飛行器的那個世界,就已經在等待着銀河系“電話線路網”新用户的直接呼叫了。作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我們引為自豪的是早就辨認出了星際飛行器誕生的那個天體,甚至在它向我們説明其星象圖之前,就已經向那裏發了信號。現在,我們只要再過一百零四年,就可以等到迴音。我們的運氣真是好得出奇——我們竟然找到了離得這麼近的鄰居。
經過最初的幾次通訊聯繫之後,人們已經搞清楚星際飛行器所能使得的基本地球單詞共有幾千個。在透徹地分析了電視和無線電發的圖象及信號之後,已經推敲出了它們的涵義。它在逐漸接近我們星球的過程中所收集的各種資料,顯示出它在取材時完全沒有抓住人類文明譜系的特徵。在這些資料中,幾乎沒有各門自然科學的最新數據,而現代數學方面的就更少了——它所蒐集到的只是一些文學作品、音樂和造型藝術中毫無價值的糟粕。
同所有的天才自學者一樣,星際飛行器在教育方面也有着巨大的空白點。因此,按照所謂的“給得太多要比太少好些”的原則,當相互間的接觸安排好以後,就立即“贈送”給星際飛行器幾本百科詞典,其中包括《世界大百科全書》。為了播發這些資料,花費了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在這以後,星際飛行器沉默了四個小時——這是它在各次通訊期間歷時最久的一次停歇。當它重新進行通訊聯繫的時候,它的語彙已經變得無比地豐富,並且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能夠輕鬆地通過“圖靈試驗”據從星際飛行器收到的信息內容,要説這是一台機器而不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有識之士,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也出現了某些不足之處。例如,對一些具有雙重意義的名詞使用不當,以及對話缺乏生動活潑的情調。但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同地球上一些最完善的、在必要情況下能再現其創造者情緒的電子計算機不同,星際飛行器所反映的顯然是和我們完全不同的生物形態代表者的情和願望,因此,其中的多數是人們所不能理解的。
相反地,星際飛行器能夠透徹而無誤地懂得“斜邊的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但當寫出:她打開了通向那土城堞樓之上被遺忘了的世界的秘密窗户…
這類句子時,它卻未必能夠領悟到這指的是濟慈(英國詩人)。
對於它來説,更加難以理解的恐怕是莎士比亞的詩句:我怎能把你的面容同夏天的白晝相比?
不,你比它更可愛、更温柔、也更美麗…
由於希望填補星際飛行器在教育上的空白點,用填鴨方式接連許多個小時向它播發了音樂方面的資料,無休止地映播歌劇以及人和動物的生活情景。在這種場合下,對資料不加檢點是不行的。雖然人類對於暴力和戰爭的傾向已被星際飛行器所瞭解(遺憾的是,要求它退回《世界大百科全書》一事提得太晚了),但向它播發的已僅限於經過仔細篩選的資料。在星際飛行器尚未遠離能夠接收並錄下信號的區域之前的這段時間裏,通常的無線電和電視廣播幾乎都停止了。
在今後的許多個世紀內,關於星際飛行器對人類事業和當務之急的理解達到何種深度的問題,哲學家們還將進行無盡無休的爭論。但只有一點是不存在分歧的:星際飛行器出現在太陽系內的這一百天,從此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宇宙的起源以及人類本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概念。
當星際飛行器離去之後,地球上的文明就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13.博特希特哈爾瑪當刻有極為別緻的蓮花裝飾圖案的沉重雕花門輕輕地咔嗒一聲在摩身後關上的時候,他產生出了一種彷彿是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覺。他絕非初次踏上被強大的宗教勢力尊祟為“淨土”的區。他見識過聖母廟、聖索菲亞教堂、斯通亨茲(石手)、雅典女神廟、柯爾納克、聖巴維爾大教堂,還有其他數十處享有盛名的廟宇和清真寺。然而,他總是把它們理解為舊時代留下的、已經凍結了的寶貴遺產——同現代生活沒有任何聯繫的、極為美好的藝術或技術標本。至於締造了它們並作為其後盾的宗教,那是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了。
可是,時間在這裏似乎是停滯的。歷史的風暴只是從這個宗教信仰的中砥柱旁刮過而沒有將它動搖。這裏的僧侶們繼續在誦經拜佛,仍像三千年前那樣地思考哲理和接出。
裏院的鋪路碎石板早已被無數朝聖者的腳掌磨得光滑異常,當摩行走在這些石板上的時候,突然產生出一種迥非他本的猶豫不決之情。為了人類的進步,他準備摧毀一切障礙,即使是十分古老而又珍貴的東西。對於他這些東西始終是無法完全理解的。
緊靠寺院圍牆有一座不高的鐘樓,裏面掛着一口巨大的青銅鐘,它引了摩的注意力,使他不由得停下了腳步。工程上的鑑別能力告訴他,這口鐘的重量至少有五噸以上。很明顯,這口鐘是非常古老的…
帶路的僧侶看出了他的好奇心,於是會心地微笑了一下。
“這口鐘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他説道:“它是暴君卡里達沙的贈禮,當時,我們是出於無奈才把它收下的。據歷來的傳説,為了把這口鐘運到這裏來,總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這件事的代價是使上百個人送掉了命。”
“逢到什麼時節敲響這口鐘呢?”摩問道。
“這口鐘的來歷使它帶上了不祥的烙印,所以,只有發生巨大的災難時才敲響它。不但我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口鐘的聲響,就是在目前活着的人們當中,也沒有誰聽到過它的聲音。在2017年發生大地震時,它曾經自己鳴過一次。再早的-一次是在1522年,也就是伊比利安人焚燒舍利子塔和掠奪聖物的時候。”
“這就是説,人們幾乎從來不去敲響它一一而歷來就一共敲響過這麼幾次?”
“兩千年以來,總共不會超過十次。那上面還始終附着卡里達沙的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