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四十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三十一年,世祖駕崩,月兒魯與伯顏議定立成宗為帝,庭則竭力贊助。成宗與太后待庭如同家人。帝大宴羣臣,命庭坐於左手諸王之下、百官之上,賞賜金銀珠寶、莊田等。庭奉旨整頓江浙軍馬五百三十所,回京後成宗親授衣以示勞。武宗去鎮守北部邊疆,庭請示隨行,皇帝見他年老,不準,仍居原職。後奉旨北征懷都,至野馬川而還。庭患病,詔御醫二人診治。大德八年(1304)八月卒。至大二年(1309),贈推忠翊衞功臣、儀同三司、太保、上柱國,追封益國公,諡“武毅”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渾,蠡州博野人。曾祖史彬,太師、國王木華黎兵南下時,率鄉人數百家投降蒙古。故蒙軍破蠡州,殺戮百姓,唯彬與同降者倖免。

史弼通蒙古語言,臂力過人,能拉強弓,能將重四百斤的石獅舉起放到數步以外地方。潼關守將王彥弼認為史弼是奇才,將其女嫁與他為,又把他舉薦給左丞相耶律鑄。弼隨鑄往北京,侍臣火裏台見弼所挽之弓,報告世祖。世祖召他去,以遠垛‮試考‬弼的箭法,弼連發連中。令他在皇帝身邊服務,賜馬五匹。

中統末年,授弼金符、管軍總管,命隨劉整伐宋。在攻襄樊的戰爭中,弼出陣挑戰,殺二人,橫刀大呼“:我史奉御也!”宋軍聞聲退卻。至元十年(1273),元軍分十二路圍樊城,弼攻東北角,戰鬥進行了十四晝夜,攻破樊城,殺守將牛都統。襄陽降,弼因功升懷遠大將軍、副萬户。隨丞相伯顏南征,攻克沙洋堡。元軍至陽羅堡,伯顏對將士們宣佈:“先登南岸者為上功。”弼率健卒勇往直前。宋兵戰,被弼擊退。伯顏登南岸,論弼為首功,進升為定遠大將軍。平定鄂州後,大軍繼續東進,至大孤山,忽起大風,伯顏命弼上孤山祈禱神靈,風真的停止了。

元軍駐瓜洲,阿塔海提出:“揚子橋是揚州出入必經之路,應建城堡,選派驍勇將守禦。”於是伯顏授弼三千人馬去建立木堡,據地防守。弼突然領數十騎直奔揚州城。有人勸阻他説“:揚州宋守將姜才倔強,不易攻破。”弼説:“我們在揚子橋立柵建堡,佔據他所必爭之地。姜才乘我們還未站穩,必來進攻,這對我們有利。”果然姜才率兵萬人乘夜來攻,每人都帶一捆柴用以填平壕溝。弼令軍中寂靜無聲,等到宋軍至,檑木滾石齊下,發炮轟擊,殺敵千餘人,姜才急忙退兵,弼下令出擊。這時相威、阿術的兵也趕到,大戰一場,姜才敗走,擒宋將張都統。

十三年六月,姜才又乘夜進攻,弼三戰三捷。天明,姜才見弼兵少,進行圍攻,弼奮力砍殺,百數十人死於他的刀下,衝出重圍。援軍及時趕到,大破宋軍,姜才逃奔泰州,揚州宋將朱煥降。授弼為昭勇大將軍、揚州路總管府達魯花赤,兼萬户。是年冬,調黃州路宣使。

至元十五年,召回朝廷,升中奉大夫、江淮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行黃州路宣使之職,平定淮西司空山之盜賊。十七年又平定南康都昌之盜賊。江州宣課司向百姓徵收米税,米商逃避,百姓閉門罷市。弼立即廢除米税。十九年,改任浙西宣使。二十一年,建寧陰雨連綿,米價騰貴,弼發放官米十萬石,以平價賣與百姓,然後再報告行省。省臣要增價,弼堅持不可,他説“:我們不可失信於民,寧願停我的薪俸來補足。”行省不僅依了他,而且再以平價發放十萬石,使百姓度過饑荒。改任淮東宣使。弼在揚州地區做了三處的官,百姓刻碑歌頌他的德政,稱為《三至碑》。後調任僉書沿江行樞密院事,鎮守建康。

二十六年,弼平定台州楊鎮龍的反叛,拜尚書左丞,行淮東宣使之職。冬,入朝。世祖準備徵爪哇,對弼説“:諸臣為朕心腹者少,準備把徵爪哇的事給你。”弼説:“陛下命臣,臣怎敢自愛!”二十七年,遙授尚書省左丞相,行浙東宣使之職,平定處州盜賊。

二十九年,拜榮祿大夫、福建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統領大軍徵爪哇,以亦黑失、高興為副都元帥。十二月,弼以五千人匯合諸軍自泉州出發。風急大,戰船顛簸,士卒皆數不能食。航過七洲洋、萬里石塘,經趾、占城,於第二年正月到達東董山、西董山、牛崎嶼,再入混沌大洋之橄欖嶼、假裏馬答山、勾闌山,在那裏暫時屯駐,伐木造小船,準備進軍爪哇。這時爪哇與鄰國葛郎不和,爪哇國王哈只葛達那加剌已為葛郎國王哈只葛當所殺。其駙馬土罕必。。耶攻哈只葛當,未能取勝,退保麻喏八歇,聞史弼等至,遣使奉本國地圖及户口向元軍降,求救。弼與諸將大敗葛郎國軍,哈只葛當逃回本國。高興提出:“爪哇雖降,但若中途變化,與葛郎聯合,而我軍孤立海外,其後果難以預料。”於是弼分兵三路,自己與高興、亦黑失各指揮一路,攻擊葛郎國。至答哈城,葛郎兵十餘萬來抵禦,戰鬥自清晨進行到中午,葛郎兵敗,入城固守。元軍圍城,哈只葛當被迫投降。弼等取其、子、官屬回國。

爪哇之土罕必。。耶請求回本國更換降表,取所藏珍寶入朝進貢。弼與亦黑失同意,遣萬户擔只不丁、甘州不花率兵二百人護送。土罕必。。耶於半途殺元軍二將反叛,回軍攻史弼軍。元軍撤退,弼自斷後,邊戰邊撤,行三百里,又乘船行六十八夜,到達泉州,士卒死三千餘人,而所獲金寶香布等,值五十餘萬。朝廷因這次征戰損失大,杖弼十七,沒收家財三分之一。

至大三年(1310),起任弼為同知樞密院事。月兒魯奏:“弼等以五千人,渡海二十五萬裏,到達近代未曾到過的國家,俘其王並招降附近小國,對他應加憐恤。”於是詔令歸還所沒收的家產,拜弼為榮祿大夫、江西行中書省右丞。延。。五年(1318),昇平章政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封鄂國公。卒於家,終年八十六歲。

高興,字功起,蔡州人。其祖先自薊州遷到汴京,曾祖高拱之,祖父高子洵都以農為業。金末,其父高青因戰亂又由汴遷到蔡州,生高興。

興年少時就慷慨大方,講求氣節,力大能挽強弓,曾在南陽山中打獵時遇虎,其他人都嚇跑了,而興神自如,一箭死老虎。至元十一年(1274)冬,帶着八騎到黃州投於宋制置陳奕麾下。奕見興相貌非凡,將甥女嫁他為

至元十二年,丞相伯顏伐宋,至黃州,興隨奕出降,伯顏授興為千户。興隨大軍攻破瑞昌之烏石堡、張家寨、南陵,有功,世祖命他專領一軍常為先鋒。宋將張濡殺元軍使者嚴忠範等於獨松關,伯顏令興去討伐。興率軍攻克溧陽,斬敵七千人,授金符,任管軍總管。又隨大軍敗宋軍於銀墅,攻克建平,俘知縣黃君濯,由小道奪取獨松關,進至武康,生擒張濡。

至元十三年,宋朝投降,伯顏北還京師,留高興攻取尚未佔領的郡縣。興招降了建德守將方回、婺州守將劉怡。衢、婺二州降後又叛,章火育為婺州太守,興率五千人馬征討,在破溪被敵包圍,相持四十餘。興力戰突圍,至建德境與援軍會合。再進攻蘭溪,奪取婺州,擒殺章火育。接着進軍衢州。追擊宋朝秀王趙與鉳入福建,殺宋觀察使李世達,擒與鉳父子及小王二人、裨將二人,獲印五顆、馬五百匹。又攻下興化,宋參知政事陳文龍、制置印德傅等一百四十人投降,得步兵三千、水手七千、海船七十餘艘。興因功升鎮國上將軍、管軍萬户。

十四年,高興回軍鎮守婺州,佩虎符,任衢婺招討使。東陽、玉山之張念九、強和尚等起兵抗元,殺宣使陳。。於新昌。興平叛,捕殺二人。又隨都元帥忙古台平定福、建、漳三州,攻破陽寨和福成寨。十五年,朝廷令忙古台建立福建行省,令興立行都元帥府於建寧。政和人黃華,邵武人高新、高從周,聚眾反元,興發兵討平,以招討使行右副都元帥之職。

十六年秋,召高興入朝。帝於大明殿設宴,興進獻在江南所獲珍寶。世祖説“:卿何不自己少留些?”興忙説“:臣素貧賤,今幸得富貴,都是陛下所賜,怎敢隱瞞俘獲之物!”帝滿意地説“:真是耿直之臣。”興奏所部將士戰功,請朝廷授與官爵。世祖命他自定等級由朝廷授與。調興為浙東道宣使。興奉行省命令討平處州、福建及温州、台州的海盜。

十七年,漳州人民數萬反元,佔據高安寨,官軍征討,歷時二年未平。朝廷詔以興為福建徵蠻右副都之帥,與都元帥完者都等人率軍討伐。元軍進至寨下,興命人負薪進至半山,棄薪而退,像這樣一直進行了六天,寨上的箭石都用完了,興命軍士上山點燃薪柴,焚燒山寨,平定了反叛,斬為首者及其部屬二萬人。十八年,漳州又有陳吊眼聚眾十萬人反元,其寨五十餘座,扼險固守。興先攻破十五寨。吊眼至行千壁嶺,興進至半山,誘殺吊眼,到這時漳州之亂才完全平息。

十九年,改任浙西道宣使。原已降之建寧人黃華,又舉兵反元,有眾十萬,興與他戰於鉛山,俘獲八千。華急攻建寧,興與福建軍合擊,俘華將二人,追華至赤巖。華敗走,赴火自焚。二十一年,改任淮東道宣使。二十三年,拜江淮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平定婺州施再十的反元之亂。又改任浙東道宣使。

二十四年,朝廷設置尚書省,拜高興為浙江行尚書省參知政事。興捕斬柳分司於婺州。母親去世,歸家服喪,期滿,奉詔討處州詹老鷂、温州林雄。興由青田偷襲,在葉山大戰,擒老鷂及雄等二百餘人。又奉行省之命,平定徽州之汪千十等。二十八年,朝廷廢福建行省,興以參知政事行福建宣使之職,招降漳州的歐狗。後召入朝、拜江西行省左丞。二十九年,又恢復福建行省,興拜為右丞。

爪哇國王對元使臣孟琪施以黥刑,世祖詔命興為平章政事,與史弼、亦黑失帥軍征討。三十年,元軍浮海抵爪哇。亦黑失統領水軍,興統領步兵,會師於八節澗。爪哇國王女婿土罕必。。耶降。元軍又進攻葛郎國,葛郎國王哈只葛當投降,詳見《史弼傳》。又招降附近小國。哈只葛當之子昔剌八的和昔剌丹不合逃入山谷。興獨率千人深入,俘昔剌丹不合。高興還至答哈城時,史弼、亦黑失已遣人護送土罕必。。耶歸國去準備進貢的禮品。興認為這是失策。果然土罕必。。耶殺護送使者反叛,並回軍攻擊元軍。興等力戰,打退爪哇軍,誅殺哈只葛當父子,撤回本國。詔治弼與亦黑失放回土罕必。。耶之罪,而興因未參與其事,且功多,賜金五十兩。

成宗即位,拜興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大德三年(1299),汀州總管府同知阿里為報私仇,告興違法。經查證實為誣告,阿里伏誅。改興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命其子伯顏入宿衞軍。八年,授樞密副使。十年進升同知樞密院事,兼任平章。後改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武宗即位,拜興為左丞相,商議河南省事。仁宗對有功老臣十分寵信,賞賜尤厚。興於皇慶二年(1313)九月卒,終年六十九歲。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梁國公,諡“武宣”元統三年(1335),加封南陽王。

劉國傑,字國寶,本女真人,姓烏古倫,入中州後改姓劉氏。父德寧,為宗王斡臣之必。。赤,授管領益都軍民公事。

國傑體貌魁偉,善騎,膽力過人。至元六年(1269),元軍攻襄陽,國傑作為益都新軍千户隨張弘範戍守萬山堡。宋兵出大軍來攻萬山堡,國傑以數百人擊敗敵軍,斬首四千餘人,由是聞名。後又隨大軍攻奪荊南,直至歸州、峽州,轉戰數千裏,又回師破宋軍於襄陽城下。在進攻樊城的戰鬥中,國傑攻取外城,因功授武略將軍,佩金符。破宋張貴兵於櫃門關,再攻樊城,身傷數處,浴血奮戰,攻破樊城,襄陽隨即投降。世祖聞其勇,召見,升為武德將軍、管軍總管,賜銀百兩及錦衣、弓箭等物。

隨伯顏南征,十一年,進抵郢州。宋軍扼守漢水,元軍不能南下。伯顏決計奪取黃家灣堡,打通入漢江的道路。國傑奉命奪取了黃家灣堡,因功加武節將軍。在攻破沙洋、新城及在丁家洲打敗孫虎臣的戰鬥中,國傑都是奮力拼殺,因而進升萬户。又從阿術攻取淮南,他分兵扼守揚子橋,截斷宋兵通道。宋軍隊萬人乘夜攻奪揚子橋的橋頭堡,被國傑擊敗,擒宋都統張林。宋將張世傑以大量兵力出焦山來抵禦元軍,戰船停泊江中,用鐵繩相連,截斷江面,決意死戰。阿術率諸軍進攻,萬户劉琛由江南繞到宋軍後方,國傑與董文炳率軍分別從左右夾攻,焚敵戰船。世傑軍大敗,元軍追至。。山,奪得黃鵠白鷂船數百艘。世祖大加讚賞,詔加國傑為懷遠大將軍,賜號拔都。國傑排行第二,因呼他為“劉二拔都”而不叫其名。拔都為蒙語,意思是勇敢之士。

宋亡後,國傑加僉書四川行樞密院事,選淮南兵令他統領去征討四川。尚未起程,北邊有警,於是又加國傑為鎮國上將軍、漢軍都元帥,統領衞軍平定北部叛亂。冬,召回京師,世祖親手把自己的衣帶賜予他。十五年,又統帥左、右、中三衞軍戍守北部邊疆,詔令:“有不聽指揮者,先斬後奏。”十六年,親王木反叛,侵犯和林,國傑料定木會率大軍來進攻,其後方必然空虛,便選輕騎襲擊敵後方,獲其兵卒數以萬計。木屢戰不利,又殘暴,大失人心,其部眾將他殺死後投降官軍。十八年,加國傑為輔國上將軍。

十九年,東征本無功而還,世祖大怒,將大小將校盡行罷職,召國傑為徵東行省左丞。國傑回朝後,帝同他講了東征失敗的原因。國傑説:“罪在元帥,如果蒙聖上仁慈,復諸將之職,他們必人人發奮以雪前次失敗的恥辱。”世祖聽從,恢復被罷大小將校官職,委任國傑負責徵本的事。這時,建寧黃華起兵反元,朝廷命國傑將徵東兵會同江淮參政伯顏一起討伐。國傑攻破赤巖寨,黃華自殺,餘眾皆散。福建行省左丞忽剌出領兵來到梧桐川,要搜索黃華餘部而盡殺之。國傑勸阻説:“首亂是黃華,其餘皆是脅從。若招諭不來,再殺不晚。”不久,這些人都出來投降。二十一年,撤銷徵東省,任國傑為僉書沿江行樞密院,後改為僉院。

二十三年,朝廷認為湖廣是重地,且多盜,而任命國傑為該行省左丞。國傑到任,首先平定湖南李萬二。第二年又平定廣東的鄧太獠、劉太獠,因功加資德大夫。二十五年,湖南的詹一仔聯合衡陽、永州、寶慶、武岡四路人民舉兵反元,佔據四望山,官軍長期不能討平。國傑討平之。將校提出:“這些人長期叛亂,到危急時就降,降後又鬧事,反覆無常,不如全把他們活埋。”國傑開導他們説:“多殺就不允許,何況要殺已降的人!我自有辦法處治。”選擇了三處要地進行屯田:一在衡陽之清化,一在永州之烏符,一在武岡之白倉。把一部分兵卒分別駐於上述三地,每屯五百人,在那裏一邊守禦,一邊開墾荒田,清除荊棘,使作亂者不能以此為巢。降民原來的田地房屋都還給他們,原來一無所有的人,分別參入於屯田之中耕種,這些人後來都成為良民。

同年,國傑奉詔討江西諸盜,十一月,破蕭太獠於陳古水,斬首數百人,又平懷集諸寨。二十六年,東入肇慶路,攻閻太獠於清遠,擒蕭太獠於懷集,趕走了嚴太獠。四月把曾太獠趕出金林。國傑深入山寨,傳染疾病,移駐道州。廣東的陳太獠攻道州,為國傑生擒。二十七年平定江西龍泉地方諸盜後,仍回鎮道州。同年八月平定永州的李千七。朝廷因前後功,加國傑為湖廣行省右丞。二十八年,設立湖廣行樞密院,以國傑為副使,還鎮武昌。是年,廣東盜起,國傑仍鎮守道州。上思州的黃勝許,與趾勾結擾亂邊境。二十九年,朝廷詔令國傑發兵征討。勝許逃入趾,國傑三次去信向趾索還勝許,趾不肯出。是年夏回軍本國,在慶遠募壯族人民屯田。三十年入朝,世祖對朝臣説:“湖廣重地,只有劉二拔都能夠鎮守,他人不能。”下令不要調動國傑,並加湖廣安南行平章事。奉命興兵向趾問罪,尚未出軍,世祖駕崩,徵趾的事也就罷休。

成宗即位,又置行樞密院于衡州,仍以國傑為副使。九月,國傑趕到辰州,率軍自上而下,進攻明溪之魯萬醜,千户崔忠、百户馬孫兒戰死。十月,進兵桑木溪,萬醜以千人來抵抗,被擊退。第二天,萬醜以兩千軍進攻,百户李旺率敢死隊陷陣,眾軍齊進,擊敗萬醜並破其巢。接着進攻施溶州。部將田榮祖提出“:施溶是泊崖田萬頃的腹地,而石農次、三羊峯是萬頃的左右臂,宜先斷其臂,而後才可以攻其心腹。”國傑採納這意見,終於攻克施溶,生擒田萬頃,斬首示眾。

元貞元年(1295),加國傑榮祿大夫、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在平定湖廣叛亂之後,國傑恢復宋代在這些地區的屯田制度,在茶陵、衡陽、郴州、道州、桂陽諸地屯田,凡廣東、江西所謂盜賊出沒之地,均設立屯田,南北三千里之內,置屯戍三十八處,分將士屯守。總之,東至廣,西到黔中,環湖廣周圍四境,皆有屯戍,制度周密,諸蠻不能入寇,盜賊平息。

大德五年(1301),羅鬼女子蛇節反元,烏撒、烏蒙、東川、芒部諸少數民族也反叛,攻陷貴州。國傑奉詔領諸翼軍,會合四川、雲南、思播兵征討。七年,擒斬蛇節、宋隆濟、阿女等,平定了西南少數民族的反叛。國傑因功進光祿大夫。國傑因久鎮西南邊疆,身染重病,於大德九年二月卒,年七十二歲。贈推忠效力定遠功臣、光祿大夫、司徒、柱國,封齊國公,諡“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