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八回道姑之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手臂伸縮之間,即可遍及對方要害。道,略一失神,非死即傷,這別開生面的打法,包括了機智。武功、對敵經驗等全面的搏鬥,慘烈緊張,觸目驚心。

倏忽間,兩人已對拆了二十多招,澄因勝在功力深厚。陶玉卻以奇詭的手法,彌補了功力的不足。

金環二郎一面打,一面偷眼向牀上望去,只見那青衣少年,右掌頂在沈姑娘後背“命門”上,肅容端坐,對眼前烈無倫的打鬥,渾如不覺,看也不看一眼。

沈霞琳神情卻有些動,但還能勉強自持,不為兩人打鬥所亂。

這時,陶玉心中已有點明白,那青衣少年是在替霞琳療傷,費解的是自己已把沈霞琳奇經八脈打通數,傷勢早就應該全好,難道她傷勢好轉之後,又突然復發不成?

他心中只管思解霞琳傷勢惡化原因,手下略慢,吃澄因搶了先機,呼的一掌,攻過去。

這一掌威勢奇大,而且攻襲的又是要害,陶玉警覺到時,已來不及出手化解,只得一鬆手丟了禪杖向旁側一閃,着地掃出一腿,擋了擋澄因攻勢,探臂檢起金環劍,躍到門口,橫劍而立,目光卻投在木榻上朱若蘭和霞琳身上。

澄因奪回禪杖後,本想趁勢掃攻兩杖,把陶玉迫出靜室,哪知陶玉鬆手放了禪杖後,卻撿起了地上的金環劍,他剛才在靜室外面,已和陶玉手過幾招,知他劍招的詭異,較拳掌尤為難測。

老和尚想一想,也停手不再搶攻,橫杖護守榻前,和陶玉相峙對立。

金環二郎見澄因守榻前,蓄勢相待,不再迫攻,已猜知他的心意,是怕傷了霞琳,他本是極端聰明而又城府深沉之人,心中打了幾轉,立時變了主意,望着澄因笑道:“那位穿青衣的書生是誰?可是在給沈姑娘療傷嗎?”澄因答道:“什麼人你管不着?她在給琳兒療傷倒不是錯,你問這些幹什麼?”陶玉收了金環劍,冷笑一聲,道:“我問問有什麼要緊?既然有他給沈姑娘療治傷勢,我倒省了不少麻煩!”説完,轉身向門外走去。

澄因大師一縱身,追到門邊,叫道:“聽你口氣,倒好像是存心為霞琳療傷來了?”陶玉回過頭,冷冷答道:“如果我要存心害她,她就是十條二十條命,恐怕也沒有了?”澄因還未答話,突聞一聲嬌脆的冷笑道:“嗯!如果不是你打通她奇經八脈,她還不致於陰寒攻心,傷得這樣厲害。”陶玉抬頭望去,只見那青衣書生,帶着一臉睏倦容,站在靜室門口,兩眼望着自己,眉宇隱泛着一種不屑和鄙視的神氣。

陶玉心中本就氣他,聽完話冷哼一聲,正待出手給他點顏看看,突想起他剛才雙指彈劍的本領,不一陣猶豫。

只聽身後又一陣冷笑響起,轉眼望去,慧真子手橫寶劍擋住去路,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金環二郎目睹當前形勢,心中暗自忖道:慧真子和這老和尚,已難對付,再加那個武功莫測高深的青衣書生,萬一要動上手,對自己大是不利,想一想,不宜久留,趁空縱跌逸走。

這時,霞琳身上陰寒已完全被迫出體外,一躍下榻,着朱若蘭,笑道:“黛姊姊,剛才和我師伯打架的陶玉走了嗎?”朱若蘭道:“那個人最壞了,你以後再遇上他時,千萬可要小心,半年前在祁連山中,不是我趕到的時機湊巧,你早已…

早已怎麼樣?她卻是難於出口,微微一頓,正在忖想措詞,霞琳已搶先,説道:“他和寰哥哥是很要好的朋友,我要是開罪他,怕寰哥哥生我的氣。”朱若蘭知她心地純潔,不知人心險惡,一時間,無法給她説得清楚,輕輕嘆息一聲,不再答話,躍上木榻,盤膝坐下,運氣調息。

霞琳看她閤眼端坐,知在用功,不敢再問話打擾,輕輕走出房門,直往澄因撲去。

老和尚看霞琳臉紅潤,神充沛,舉步靈快,病勢似已全好,心中極是高興,呵呵大笑兩聲,問道:“琳兒,你的病全好了嗎?”霞琳點點頭,答道:“我的病是好啦,可是把黛姊姊給累壞了。”説着話,舉目四外張望了一陣,問道:“怎麼不見我師父和童姊姊呢,她們哪裏去了?”澄因嘆口氣,道:“你大師伯和玉蕭仙子相約尋地比武,一去五六天,還沒有回來,你師父為替你守護關期,這五天中就沒有離開茅舍附近,剛才見你黛姊姊推開靜室,逐走陶玉,知你關期已滿,她才去找你大師伯去了!”霞琳抬頭望着澄因,眼眶中淚水盈盈,長長地嘆口氣,道:“師伯,你在這裏守護着黛姊姊吧?我去找大師伯和師父去。”澄因道:“你傷勢剛好,如何能夠走得,你留在這裏,陪你黛姊姊,我去找他們?”説罷,轉身急步縱躍,已到十幾丈外。

霞琳追出竹籬,澄因已走得蹤影全無。她已十餘天未出籬門一步,抬頭見萬株梅花怒放,如錦如絮,景物幽美已極。

再説陶玉遭朱若蘭兩次指風掃中,已知非人敵手,再打下去,勢必要傷在人家手中,立時見機而退,穿過梅林,直向斷崖上攀去。

奔了有十餘里後,突然覺着左肩、右肋,被朱若蘭指風拂中之處,微微作疼起來,心中吃了一驚,趕忙停下身子,試行運氣,傷處突然一陣麻木,瞬息之間,擴及半身,一陣陣巨痛刺心,連舉步也覺着十分艱難,這才知道,對方已暗中下了毒手。

這時,他正停身於一處斷崖所在,下臨幹丈絕谷,深不見底,一失神滑落下去,必要摔個粉身碎骨,四周又都是連綿的山勢,傷勢既已發作,決難再越絕峯,不如暫時停下來,調息一陣再走。

想了想,索盤膝坐在地上,緩緩地運氣行功。

過了頓飯工夫,忽聽一陣急促的步履聲,傳入耳中,陶玉睜開眼睛,回頭望去,只見一個三旬左右的健壯大漢,手提長劍,直對自己奔來。

那人到了陶玉五尺左右處停住,長劍一指陶玉,問道:“你是什麼人?坐這等荒涼的地方幹什麼?”陶玉仔細看了大漢兩眼,認出正是自己初入山時,遇到那個和道姑比劍的大漢,這時,他已覺出傷勢好了許多,冷笑一聲,答道:“崑崙山又不是你們崑崙派私產,為什麼我不能來?”那大漢聽他一開口,就説出自己是崑崙派門下弟子,不怔了一怔,神凝雙目,從頭到腳把陶玉看了一遍後,答道“不錯,在下正是崑崙門下弟子,這崑崙山雖不是我們私產,但在金頂峯數十里內,也不準閒人亂闖。”陶玉一縱身,跳起來,笑道:“我闖了,你又怎麼樣呢?”那大漢怒道:“你這人好生無禮。”説着話欺身直進,一劍刺來。

陶玉冷笑,閃身讓開劍勢,一晃肩,已到那大漢身側,左手一揚,拍出一掌。

那大漢心頭一驚,再想閃避陶玉掌勢,已是遲了一步,眼看這一掌就要打中,對立突然一沉左臂,退了兩步,那大漢趁勢一躍,向左方讓開數尺,橫劍發楞。

原來陶玉掌勢打出一半時,左肩傷處,突然又一陣麻木,一條左臂,登時不聽使用,他怕那大漢劍勢回掃過來,因而疾退兩步。

那大漢望着陶玉出了一陣子神,長劍封住門户,慢步來。他剛才一劍躁進,幾乎吃了在虧,這次已不敢再稍存輕敵之念,全神貫注,蓄勢緩進。

金環二郎剛才拍出一掌後,已知自己傷勢不宜運氣和人對故,上半身算是不能用了,要想除掉眼前敵人,只有用兩條腿和人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