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4章傾訴捉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只會和自己一樣,在復一的幽居中漸漸磨平稜角,從一個鮮活灑的三妹妹,變成一個畏手畏腳的李三娘。

從此規規矩矩,本本分分,言行舉止,一顰一笑,都像是用最細的尺子一寸一寸丈量出來的,絲毫不錯。

每次想到這裏,就像兜頭一盆雪水淋下來,頃刻間,便把孟芳的滿腔希冀凍成一叢叢鋒利的冰凌,刺得她鮮血淋漓。

她羨慕李綺節的一切,但心裏也明白,李綺節的自由,並不是白來的。

不是縣裏的閨秀們容不下李綺節,而是她主動捨棄了融入的機會。

她把自己置於一個不容於世的位置,才能自自在在、隨心所,才能笑看他人的指指點點,始終傲然屹立,不為所動。

想成為和李綺節一樣的人,就必須放棄許多東西·,有舍才有得。

代價實在太大了,孟芳付不起。

老天待她不算太差,她不敢做的,李家三妹妹能夠做到,她不敢想的,李家三妹妹也做到了。雖然實現心中所願的人不是她自己,但能看到一個活得像夏繁花一樣蓊鬱燦爛的李家三妹妹,讓她知道天下之大,不是所有小娘子都像自己一樣懦弱,總有小娘子敢於活出自我,就足夠了。

所以孟芳一直對李綺節有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信任,她篤定李綺節不會出賣自己。

望着孟芳滿溢着希望和信賴的雙瞳,李綺節有些受寵若驚,她不明白孟芳對自己的信任到底從何而來,莫非是因為選秀太監進城那晚,自己美人救美了?

她掩下心頭疑惑,輕輕點了點頭,柔聲道:“孟姐姐寬心,有什麼話,你照實説便是,我不會對外人説的。

“心裏卻暗暗道:孟姐姐都病入膏肓了,先聽聽她的心病到底是什麼,至於能不能對外人説,還得看孟姐姐的心病到底是什麼。如果是必須和孟娘子他們商量的大事,她可不會乖乖遵守諾言。反正孟娘子也不算是外人嘛!

芳徐徐舒了口氣:“大郎他,在不在縣裏?

“李綺節悚然一驚,愣了片刻,才怔怔道:“大哥?大哥他去武昌府了。

“孟芳別開目光,貝齒在青白無的雙上咬出一條淡淡的血痕,“我有樣東西,在大郎那裏。

“閨房裏還殘留着一股幽淡的茶香,一滴青綠茶水從細瓷杯沿緩緩滑落,在杯壁上下一道淺印跡。

李綺節望着陶銚子裏冒着細小水泡的茶湯,久久無言。

她原以為,大哥李子恆之所以突然向孟家求親,是因為那在船上對孟芳一見鍾情。少年兒郎,乍一下怦然心動,就像盛夏的暴雨,突如其來,勢不可擋,前一刻還是晴空萬里,驕陽似火,眨眼間便是黑雲滾滾,滂沱大雨。所以他才會火急火燎,一刻都不想耽擱,恨不能立馬抱得美人歸。

直到此刻,李綺節才知道,原來李子恆的喜歡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也不是傻乎乎的剃頭擔子一頭熱,而是和孟芳郎有情、妾有意。正因為他明白孟芳也對他抱有同樣的心思,才會急着向孟家提出求娶孟芳的請求。

李綺節不敢相信,像孟芳這樣端莊貞靜、渾身上下挑不出一絲錯兒的完美淑女,竟然會冒着身敗名裂的風險,和李子恆有了私情。

而大哥李子恆,向來憨直,從來瞞不住什麼秘密,竟能把這件事瞞得密不透風,從頭到尾,她都沒看出一點異樣。

李綺節掩下心中詫異,打破沉靜:“孟姐姐是因為大哥病的?

“看到李綺節臉上並無鄙夷之,孟芳悄悄鬆口氣,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她多未曾進食,渾身虛弱無力,單單只是一個搖頭的動作,就似乎費了不少氣力,挨在枕上微微低

李綺節的心一沉,但仍然試着道:“如果我知道大哥和孟姐姐彼此同心,一定不會幹看着大哥忙活。孟姐姐如果是為了孟家拒親的事病的,大可不必。雖然孟叔叔不大看得起我們家的門第,但皇天不負有心人,只要讓孟叔叔和孟嬸嬸看到我們家的誠意,孟姐姐和大哥還是能夠得償所願的。

“孟芳抬起眼簾,輕輕瞥了李綺節一眼,抿着,沒説話。

李綺節幽幽地嘆口氣,“我明白了,孟姐姐的心病,確實是因為我大哥而起,但是卻和孟家拒親無關。

“她停頓片刻,直視着孟芳秀麗明淨的雙眼,“孟姐姐後悔了。

“因為後悔,才會鬱積心中,悶悶不舒,飲食不進。後悔之後,就是恐懼和後怕,孟芳擔心李子恆會把兩人之間的私情公之於眾,那她的名聲便算是徹底完了。她太過害怕,又不敢把心事説給孟娘子他們聽,整整夜憂鬱驚恐,以至於一病不起,藥石罔效。

簡單地説,孟芳的病,純粹是她自己嚇自己,活生生嚇出來的。

李綺節沒有嘲笑孟芳,因為她明白,恐懼真的能嚇死人。

據説嘉靖帝被殿中宮女刺殺時,曾一度彌留,險些喪命。太醫們為了救醒他,搜腸刮肚,急中生智,想出一道妙方,終於救醒嘉靖帝。嘉靖帝大難不死,逃得生天,自然要論功行賞,然而為他診治的太醫卻無福享受嘉靖帝的賞賜,因為他當晚就死在宮中——被嚇死的。

嘉靖帝命垂危,太醫們若是不能救活嘉靖帝,也會腦袋搬家。太醫在為嘉靖帝診治時,始終提心吊膽,驚嚇了一整夜,雖然他最後成功醫治好嘉靖帝,但驚懼已經徹底傷了他的肺腑,無藥可救。他能救回嘉靖帝,卻救不了自己。

大大咧咧如李綺節,也明白謹言慎行的重要,何況孟芳這樣的古代閨秀?

她一時衝動,向李子恆暗示了情意,之後便一直積鬱心中,無法抒懷。

如果不找李綺節傾訴緣由,她可能會把自己活活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