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重生香港之娛樂後宮】(未刪節更新至257章)作者:棒棒毛子{13/07/26更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评论列表 (346)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09章邵氏歷史(第一更)

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制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微微笑道:「阿,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說過以前的事情,阿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出了神往之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利的英語。

有一天,爺爺放學回來,跟你大爺爺仁杰說我想改名字,因為我的名字仁楞二字雙聲疊韻,不太好念。且「楞」與「稜」相同,不少人還不認識。經常有人將爺爺喊作「邵仁方」豈料,你大爺爺也有意要改名字,我們我們倆不謀而合。於是,我倆找來另外二位兄弟商議。

我們兄弟四個整整商量了一夜,最後才決定,我大哥號醉翁,二哥號邨人,三哥號山客,我號逸夫。自此,邵逸夫這個名字正式和爺爺掛鉤!「

邵逸夫說著,眼神閃爍,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兄弟幾人無憂無慮。嬉戲笑的年輕歲月。

「後來,我們兄弟幾個相繼成人,父親有意讓我們繼承他的事業。只可惜,兒大不由父。我們這群孩子們存鴻鍋之志,都想要展翅高飛,去實現自己五彩斑斕的夢境和理想,而不是依靠家族產業坐吃山空。我們與你曾祖父的思想背道而行,無法統一。你曾祖父眼看自己竭盡力、耗費一生心血創立的漂染大業無人繼承,憂心如焚,但也只好仰天長嘆,任孩子們自由遨翔。當年我不懂我父親那種自己的產業後繼無人的心情。現在,才終於明白了……」

說著,邵逸夫有意無意地看了邵維銘一眼。

「當時,我們兄弟四個一心一意要出去自立門戶。父親無奈答應。然而,受封建禮教桎梏的老人家,思想極保守。他雖同意孩子們自由發展,各謀前途,但他卻有一個誡條,孩子們必照辦,那就是從此不準再用他給我四兄弟起的仁杰、仁棣、仁枚、仁楞的本名,只允許用現在的別號,他老人家不希望我們後失敗給家裡丟臉。當時我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自此,世界上救治有邵逸夫,而沒有邵仁楞了!」

邵逸夫長嘆道。

「當時我們四兄弟得到老父的應允後,好比『尚方寶劍』在手,自然十分高興。大哥更是動得喜形於,熱血沸騰的他,正磨拳擦掌地要大幹一場。我大哥雖然貌不驚人大門,但是他天生腦筋靈活、絕頂聰明,對任何事情只要一看便會、一學則。他最大的特點,也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具有雄辯的口才。他能滔滔不絕地即興演講幾個小時,既不需要發言稿,更不會邏輯混。因此,他在學校讀書期間,演講臺上總是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能在一瞬間,不等對手反應過來,即以凌厲的語言出擊,將反辯方駁得啞口無言、大敗而歸。每次他總是摘冠折桂,微笑地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我可以說,你大哥如果生在古代,絕對會是蘇秦張儀那一類的絕頂縱橫家,最不濟也是一個絕頂的說客」

邵逸夫笑道。

「1914年,寒窗四載、苦盡甘來的大哥,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神州大學法律系畢業了。風華正茂的他,憑著一腔熱血,躊躇志地接新生活。由於他品學兼優,口才出眾,一時間上海灘的各大小律師樓蜂擁而至,爭先恐後地拉他加盟,並以高薪厚祿作許諾。遠見卓識的法租界中法振業銀行,捷足先登,最終將大哥這位人見人、必成大器的後生網羅至自己的旗下,並委以法律顧問要職。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沒有錯,後來振業銀行在幾起經濟糾紛案中,全靠大哥大智大勇,獨當一面,將眼看著敗訴的官司,反敗為勝。不僅挽回了銀行的損失,也打出了邵醉翁在法律界的聲名,令同行們不敢小覦。

幾次小試牛刀之後,振業銀行董事局極為賞識大哥的才華,為表彰他對銀行的貢獻,遂破格將他提為經理。

20年代初期的上海灘,是個風雲際會、物、紙醉金的花花世界。阿發(周潤發)的那部上海灘確實拍得不錯,只是在我看來還沒完全拍出那種味道。當時十里洋場,龍蛇混雜。各幫各派的江湖人物在那裡割據地盤,挑釁滋事,為非作歹。遠東最大的都市,便成了「冒險家」的樂園。

置身險惡複雜、變幻莫測的環境,大哥煉就了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品格。不知是天意,還是命中註定,偶然的契機,又使大哥同娛樂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未我後來鋪上了路子。當時上海有個叫「小舞臺」的娛樂城,裡面安排了各各樣的娛樂節目,包括京劇、雜耍、彈詞,以及最新的無聲電影。好端端的一個經商寶地,卻因其老闆經營不善而連連虧損,負債累累。被債主們追得走投無路的老闆,惟有將「小舞臺」拍賣。明果敢的大哥知道那是塊寶地,於是在父親的資助下買下了它,後來,經過大哥的經營,「小舞臺」重新走上輝煌,並且,大哥還藉此利用小舞臺走上了娛樂電影的道路,開創了「天一電影公司」可以這麼說,要不是大哥的這個天一,我相信我這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到去拍電影,所以說,大哥才是我們邵家電影王國的開創者!「

邵逸夫深情地說道。

「1924年,『天一影片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大哥將我們兄弟三人一起叫到他的帳下工作,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拍出了《女俠李飛飛》比《立地成佛》這兩部電影,立時之間名聲大噪,上海灘幾乎無人不知『天一』大名,當時我們邵氏兄弟風得意,風光無比!經過一年的發展,更加繁榮昌盛!大哥更是娶了當時上海灘著名女演員陳玉梅為

可就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老牌『明星公司』等五大電影眼紅我們天一的發展快速,於是六大公司聯手,對『天一』進行『圍剿』,要將我們趕盡殺絕。

當時上海灘的『明星公司』在上海是一枝獨秀,無人匹敵。該公司老牌字號,財力雄厚。旗下人才濟濟,明星如雲,擁有名揚四方的胡蝶、楊耐梅、阮玲玉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誰敢望其項背,與之較量?

獨攬影壇三分之二江山,領導中國電影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只要他們臉一變,吼上一聲,上海的電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數家不信不怕死的小電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膽上陣,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禮。

結果,有的公司剛剛誕生數,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雖然苦苦支撐,最終還是慘敗收場。

懾於『明星公司』的威勢,很長一段時間裡,再也沒有膽大妄為者敢於以卵擊石。

『明星公司』的老闆周劍雲曾在公開場合口出狂言廣誰敢同明星公司作對,我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嚐嚐明星公司的厲害。『飛揚跋扈的』明星公司『稱霸上海影壇多年,要想撼動這棵大樹,簡直難於上青天。

而初降人間的『天一』對影壇老大『明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將其業務搶走了許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們要跳槽,導演們要出走,『明星』失去往的八面威風。

所以周劍雲才會聯合其他公司對付我們。周劍雲以他為主,聯合『大中華百合』、『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等五家電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業公司』,組成強大的聯合發行網,共同抵制、圍剿『天一公司』。這便是中國電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圍剿』。當時『六合圍剿』,我們本就不是對手。我們兄弟只得放棄上海市場,另闢蹼徑。我們商量之後,於是派三哥單匹馬前往南洋,再圖發展。大哥還說如果三哥在那邊忙不過來,就讓我過去幫忙。而這個決定,從此改變了我邵逸夫一生的命運。

被『六合』得走投無路的『天一』,只好改弦易轍,放棄上海的基業,遠走南洋,臥薪嚐膽,再圖發展。

1926年3月坐船離開了上海,趕往南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南洋,包括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因為封閉保守,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非常落後。尋常百姓生活枯燥單調,缺少娛樂和消遣。而遷移到那裡的華裔在南洋人口中又佔了很大的比重。這正是我們兄弟決計開拓南洋市場的重要理由。

三哥單匹馬,帶著『天一』的影片和一筆資金,踏上了赴南洋的征程。

新加坡是三哥獨闖南洋的第一站,那裡是南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橋頭堡。

當時的新加坡還沒有中國電影,只有大戲院間或放映點西方默片。三哥使出他的際才能,廣泛接觸當地各戲院的老闆,推銷影片。然而,又碰上釘子。大戲院只放西片,小戲院又給『六合』綁住,對『天一』封鎖。但『六合』的影片其實並沒有打進新加坡,只是枉有虛名。

人地生疏、初來乍到的三哥,認準了新加坡的市場潛力,一定大有可為。

出師不利,三哥亳不氣餒。他避開對手的鋒芒,調整方針,另闢蹊徑,展開游擊戰術。他先在新加坡的周邊城鎮進行放映突破,再殺回市中心,搶奪市場。

這一著的效果明顯,他的『天一』影片,由於適合大眾的欣賞口味,備受,立即打開了銷路。

短短一個季度,其業務已到了應接不暇的程度。

沒夜忙碌的三哥,以辛勤汗水,換來滾滾不斷的財源。大把大把的孔方兄撐得他口袋鼓鼓囊囊。三哥的業務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任憑他能力再大也應付不過來。他這才想起了上海,想起了家人,想起了叫我這個老六來幫忙了。

三哥直奔電報局,一紙急電發往上海:請我這個六弟速來新加坡增援。

至此,我才真正走上電影舞臺,急赴南洋,同三哥山客聯袂行動,共同演繹『邵氏電影王國』的傳奇故事。

當時爺爺我十九歲,剛剛讀完美國人辦的青年會中學。到了南洋之後,我們兄弟據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想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辦法。我們租不到戲院放映電影,便租空地搭帆布帳篷,自己上街貼海報,放映『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影片。

每天拂曉時分,東方剛剛泛出點魚肚白,我們兄弟便已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我們二人各自分工。三哥專門負責清掃場地,檢查放映機,搭好帆布帳篷;我則拿著筆在海報上寫好當放映的影片名稱內容,然後拎著個漿糊桶,走街串巷地張貼。待我們兩個有條不紊地忙完這些必備的工作,一輪旭方冉冉升起。我們又開始早場的放映,接納第一批觀眾。

晚上送走最後一名觀眾,已是子夜時分。我們倆又要拆卸帆布帳篷、收拾放映機,常常是幹到雄報曉,才能入睡……

復一,我們倆起早貪黑地拼命苦幹。由於我們邵氏兄弟的片源不斷,他們生意越做越活,漸漸可以由新加坡延伸到馬來亞的各大埠了。

善於觀察、處處留心的我發現:馬來亞的許多小鎮及偏僻的鄉村當時本沒有電影院,觀眾無緣看到電影。我認真分析:假如能開拓這些地方的市場,把電影送到這裡放映,一定會臝得觀眾。

我當即向三哥『獻計』廣三哥,做生意猶如打仗一樣,我們本少,經營生意就要靈活點。我發現大馬的很多小鎮看不到電影,我們可以打開那裡的市場。沒有戲院,我們可以搞個動放映車,包括放映機、銀幕、座椅全部裝上。然後上山下鄉,送片上門,可以爭取大量的鄉村觀眾。『三哥言聽計從,當即採納。

我們倆買來一輛小型舊貨車,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動放映車便宣告問世了。

我們邵家兄弟的動放映車,恐怕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動放映車吧。

三哥和我駕著動放映車,開始穿梭奔走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大鎮小街、窮鄉僻壤。我們倆巡迴放映電影,為那裡缺少娛樂的人們送片上門,使他們寂寞的生活得到一絲快樂和喜悅……

出乎我們兄弟的意料之外,這種吉普賽式的『動電影院』特別受。所到之處,人山人海,觀者如雲,十分壯觀。

最令三哥和我難以忘懷的是,是那次在怡保一個橡膠村莊裡的放映情景。

那天,由於汽車途中拋錨,加上天氣突變,大雨滂沱,道路泥濘難行,耽誤了到達放映點的時間。原定下午2點到達,結果遲至晚上7點。

誰知,純樸善良的村民,早就冒雨等候多時。又是敲鑼打鼓,又是燃放鞭炮,天喜地的熱鬧場面,像是接凱旋的英雄們-般。這個送上揩汗的巾,那個端上解渴的涼茶,還有的人忙不迭地幫著卸下機器設備……放映完畢,全村的男女老少依依不捨,把我們邵氏兄弟二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這走村串巷的巡迴放映,雖說搞活了經營,打開了市場,取得了效益,但其中的艱難困苦,重重險阻,卻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馬來亞屬熱帶氣候,長年炎熱,酷暑難熬。光是蒼蠅肆、蚊蟲猖獗的程度,就讓人吃不消。我們邵氏兄弟整裡處在被蚊蟲叮咬的環境裡工作。每放映完一場電影,他倆身上都要被咬得大皰小皰,紅腫不消,奇無比,苦不堪言。實在被咬得無可奈何,我們倆乾脆穿著長衣長,把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以抵抗蚊蠅的襲擊。三伏酷暑,那滋味可想而知。每次收工,我們倆都像從水裡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透,下的衣衫能擰出許許多多的汗水^某,檳城的坎鎮。我們兄弟正在這裡放映電影。火的7月,悶熱異常。我因為連疲勞,加上衣服不透氣,漸漸地支撐不住了,終於出現虛倒在了放映場上浩淼蒼茫的林莽,參天拔的熱帶樹林,遮天蔽,太只能進一縷光線。

三哥和我,穿行在這荊棘叢生、人跡罕至的馬六甲森林中。我們此行目的是為居住在林區的森林工人們放電影。沒有大路,汽車開不進來。我們邵氏兄弟便肩挑手扛著放映機沿著崎嶇小路,緩步前行。小路被密密匝匝的植物阻得不見隙,而且全是帶剌的灌木與雜草。稍不留神,三哥的手背已被劃得鮮血直。我只得拔出尖刀,砍開荊棘與灌木。如此砍上一段,行走一程,反反覆覆,艱難前進……

突然,走在後面的三哥,只覺得腦後有一股冷風颳來,他覺不對勁,扭頭躲閃,只見一頭花斑豹正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眼看三個就要沒命……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聽到『砰、砰』幾聲響,龐然大物花斑豹應聲倒下,再也爬不起來……

是當地的土著獵人及時趕到,連續擊,打死了花斑豹,救了三哥的命。

原來,森林工人們見我們邵氏兄弟久久不到,很不放心,遂派出幾位本地獵人前去接。恰巧,半路上即碰上了驚心動魄的場面,他們立即出手相救,方解三哥於危難之中。倘若再來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邵逸夫此時說到這裡,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還是有些心有餘悸。

「驚魂甫定的三哥,立即投入緊張的放映工作。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有了這次死裡逃生的經歷,我們邵氏兄弟愈益練就臨危不懼的英雄膽識與強者勇氣!

正當我們兄弟經營之際,檳城首富王竟成熱情相助,那個時候開始,我倆開始擁有自己的院線。經營『新世界遊樂場』掘得第一桶金,他們斥巨資展開收購戲院大戰。

我們邵氏兄弟依靠著吉普賽大篷車式的動作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而這種原始積累卻非常行之有效,不久,我們的『動放映車』已增加至六部了。這期間,三哥又改回了他原來的本名邵仁枚。至於為什麼改回名字,三哥一直都沒告訴我。「

邵逸夫淡淡地說道。

「擁有院線之後,我們的事業進一步發展。1931年,我獨自前住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在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我的命大,老天爺還不想要我的命,落水後我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給路過的船隻救起,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32年,通過我們的努力終於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算是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經過我們幾兄弟的不懈努力,到37年抗戰前夕,整個家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州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稱雄東南亞影業市場。當時『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我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屬於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不過好景不長啊,37年小本的野蠻入侵打了整個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那時邵氏可以說是慘淡經營,艱難度,後來更是難以為繼,被迫關門大吉,阿,知道那時我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嗎?一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正當盛年的我才再次有了再闖一番事業的念頭。我想盡一切的辦法,決心大幹一場,以此來重振我們邵氏家業。我是57年才來到香港的,那時候的香港經濟開始起飛。經過兩年多的準備,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終於在59年成立。那段時間我就開始傾力打造位於香港清水灣,佔地大約80萬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沒想到這一工程用了七年始才算完工,影城的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可以和美國的荷里活相比較,被當時的人稱為『東方的荷里活』。一直到80年我從電影轉到電視上發展,才算是穩定了下來,這中間的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不然說到天黑也說不完的。」

邵逸夫微笑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10章要去上培訓班(第二更)

邵華聽完這些話,不對邵逸夫肅然起敬,但還是微笑著問道:「爺爺,您跟我說這些,是為什麼呢?」

邵逸夫看著邵華的眼神,心中明白這小子心中清楚自己的意圖,但還是要自己說出來才行,心中不暗自搖頭,心道這小子失憶之後看起來變得狡猾多了。

當下,邵逸夫微笑道:「阿,爺爺實話告訴你,維銘和維鐘不願意繼承我的邵氏電視電影王國,爺爺我又不願意將這份基業給外人,所以希望你可以將來繼承邵氏和無線!」

邵華心中不狂喜,但是面上卻並不變,而是淡淡地說道:「爺爺說的是將來,也就是說不是現在。那現在我能做些什麼?」

邵逸夫眼見邵華面上並不變,不心中十分意,說道:「阿,你現在不論資歷、能力,我覺得都還不夠執掌這麼大的基業。所以,我想讓你先去無線藝員培訓班,隱瞞你的背景學習。先做做演員,然後從演習當中學習到如何導戲,最後在學習管理,並且悉一下無線的各種設施和拍片過程,並且利用自己的能力累積足夠的人脈,這對你的將來掌權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你明白嗎?」

邵華一聽這話,不眼睛一亮,心道能進無線藝員培訓班?自己可是記得這一屆有不少明星啊!正好可以看看他們長得怎麼樣!

董夢瑤眼見邵華不說話,還以為他不樂意,當下勸道:「阿,你要知道,速則不達,沒學爬不能學走,你之前沒有任何管理電視公司的經驗,所以爸他也是為你……」

「媽!不用說了!」

邵華一擺手,說道,「我明白爺爺的苦心,你們放心,我會努力去做好一個演員,然後再做導演、監製,最後繼承爺爺的位子,我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一定會好好努力,把我們邵家的王國發揚光大!」

此言一出,董夢瑤四女都是一愣,邵逸夫和邵邵維銘卻是微微一笑,心道這孩子沒想到一失憶,居然長大了不少。

邵華此時心中卻是暗暗笑,心想無線那裡美女如雲,自己去當演員,要是能勾上幾個,那可是不枉此行了!

當下,邵華又說道:「對了,爺爺,我想求您件事兒!」

邵逸夫一愣,問道:「什麼事兒?你說!」

邵華說道:「既然我要去無線培訓班學習,那從這裡去培訓班確實有些遠了,我想讓您在培訓班附近給我租套房子,不用太大,能住就行!」

「啊?」

此言一出,眾人一驚。黃美珍叫道:「阿,你要搬出去住?不!我不同意!在家住著多舒服啊!幹嘛搬出去?」

「是啊!阿,你搬出去住媽媽不習慣!」

「對啊!阿,好不容易一家在一起,一起住不好嗎?」

「搬出去住一個人料理生活很苦的啊!」

董夢瑤、邵素雯和邵素雲也是一起反對。

邵逸夫和邵維銘卻是沒有反對,邵逸夫笑問道:「阿,能給我個理由嗎?」

「很簡單,爺爺!」

邵華說道,「爺爺讓我去無線當演員,從最基層做起,就是為了讓我得到應有的鍛鍊,俗話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如果我一方面前去鍛鍊,而另一方面卻享受著這樣的豪華住宅的舒服勁兒,那我覺得對我沒有任何的好處!相反,搬出去住,我一個人照顧自己,不但可以安心學習,還可以從而學會自強自立!所以我認為搬出去住最好!」

同時,邵華心中還多說了一句,還可以隨時帶美女回來過夜。

「好,這話說得好!」

邵逸夫一拍手,說道,「阿,你真的長大了!」

「既然如此,這事兒就這麼說定了!找房子的事情就給我吧!論房地產,你們可都比不過我啊!」

邵維銘笑道。

黃美珍四女眼見邵逸夫和邵維銘同意了,自然也不好在反對,只是黃美珍和董夢瑤不停地叮囑邵華一定要每天給家裡打電話,同時每隔幾天就要回家看自己二人,邵華自然全都說好。

※※※下午的時候,邵華一個人回到自己的超大臥室,看著豪華氣派、七八十平米的臥室,邵華高興壞了,一把躺在寬大的席夢思上,身體呈大字型,躺著受著這一切。

真如同做夢一般,想不到我邵艾文也能夠過上豪門生活。邵華心中想到想到這裡,邵華忽然想起了那本雙修秘笈,當下趕忙將書拿出來,就在上繼續看起來。

在醫院看的時候,邵華只是喜看明星的照,而此時看之時,邵華才真正開始看起了期間的內容。

這「玄功」分為三個境界,這第一個境界名為「聚氣養容」也是最簡單的一層,只要利用此書和女子收女子身體內的元,經由這裡上面的運功路線轉化為內力,在回氣給女子,達到雙修的地步,就可以擁有內力,並且雙方保持容顏不老,但是壽命不會增加。

這第二個階段為「煉氣合神」這一層就有困難,據這上面說,起碼要雙修上等處子二十人,或者婦人三十人,才有可能到達這個境界,一旦到達,那本身壽命就會增加到二百年,內力也可以暴增到金庸小說五絕高手的水平,和本人做的女子也可以活到二百歲。

而第三個階段為「天人合一」這就更困難了,據說此等境界必雙修上等處子五十人,或者婦人一百人才可能到達。到達之後,內力就可以無窮無盡,並且本人以及與她做的女子都能夠長生不老,永遠不死,可謂是最高境界。

看到這一點,邵華心中喜的無與倫比,心道我靠,居然長生不老都出來了,看來後多玩兒點兒美女,還可以永遠不死呢!哈哈哈……

另外,書上還記載,一旦會玄功的男人和女人做,輸送進去的真氣會在那個女人的身體裡構建起了一層強大的保護網,成為她的護體神功。從此以後,那個女人不會再有病痛或者受傷等情節,任何病痛傷患都可以在得到的那一剎瞬間治癒,基本上就是長命百歲了;而另一方面,玄功又讓那個女人的身體開始排斥除了回氣者以外的任何男人,任何男人如果想要和那個女人親熱,那那個女人身體裡的玄功的真氣的排斥功能會在瞬間講那個男人擊傷,讓他無法進女人的身。也就是說,凡是和邵華發生關係的女人,這一輩子,就只能依靠邵華,再也無法和別的男人結婚了。邵華看到了這一條,不喜極了。

然後,邵華在看最後兩篇的一些拳腳功夫,發現這裡記載了一種名叫雲雷合擊的拳術,這種拳法總共一百零八招,招招有變,就算自己沒有內力,要是學會了這路拳法,對付普通古惑仔也是綽綽有餘,心中不很是開心。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11章阿星周星馳(第三更)

而接下來,邵華又在思索,要想壯大邵氏,需要怎麼做。

要想壯大邵氏,那最大需要擴充的就是資金,只要有了錢,很多很多的錢,就可以拍出更好的電影、修建最好的影城、收購更多的公司和人才為己所用,現在的邵氏已經非常有錢了,但是邵華覺得還不夠,他必須更加擴充自己的資金!

可是怎麼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擴充資金呢?利用自己的穿越優勢……邵華低頭沉思著。

對了!87年不是有場世界的股災嗎?邵華瞬間想到了這點,不大喜,不過隨即又想到那似乎還有幾年,現在如果能儘快進賬幾十億就好了,可是能做什麼才能辦到呢?邵華苦惱地想著。

「主人,你是不是在苦惱,應該如何大把大把地賺錢?」

忽然,蘿莉的聲音響了起來。

邵華一愣,繼而看向自己手上的戒指,說道:「蘿莉,你睡醒了?你知道該怎麼賺錢?」

「是啊!人家早就睡醒了!主人,你想賺錢的話,蘿莉可以幫你啊!」

蘿莉說道。

「哦?你有什麼辦法?什麼方法可以幫我?」

邵華喜地說道。

「呵呵,主人,瞧你急的,好像沒見過錢一樣!」

蘿莉笑道,「如果人家告訴你,人家的電腦裡儲存著各種各樣的資料信息,包括每一屆世界盃、奧運會等體育項目的結果,您會怎麼做呢?」

「什麼?這是真的嗎?」

邵華一聽,又驚又喜,如果這是真的,那自己可就發財了,因為如果自己能夠知道每一屆體育賽事的結果,那就可以利用博彩方法不斷地賺錢,而且82年似乎就有一場世界盃足球比賽,是在西班牙舉行,而且本屆世界盃,馬拉多納還會橫空出世,他成為最引人矚目的新星!

世界盃是在六月份舉行,而現在是四月份,也就是說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這時間是完全充足的,反正邵家有的是錢,到時候就算只是找爺爺要一萬塊錢,那也絕對可以利滾利利滾利的財源滾滾,一想到這裡,邵華眼中都快冒出錢花花了。

「怎麼樣?主人,很有引力,而且人家現在還處於幼兒階段,一旦人家成長成之後,到時候我的能力主人你可是絕對想不到的啊!」

蘿莉呵呵笑道。

「真的嗎?」

邵華一驚,問道,「那你需要多久才能成長成?」

「這個……大概需要十年吧!」

蘿莉想了想說道。

「哦……十年,那還不算太長!」

邵華微微笑道。

「需要人家現在就把這一屆的世界盃的結果告訴你嗎主人?」

蘿莉笑呵呵地問道。

「不用!」

邵華微笑道,「反正還有時間,等我物到能夠幫我做這件事情的能人之後,再說這事兒吧!」

「那好吧!主人!」

※※※1982年4月5星期一。

香港九龍區一間一百平方的公寓內。

這裡是邵維銘給邵華租的房子,邵華也是昨天才搬進來的。這房子環境不錯,二室一廳,邵華一個人住著不錯,而今天,邵華就要前去無線藝員培訓班上課了。

不過此時的邵華卻是信心,自己去培訓班簡直可以說是玩兒一樣,這不光是因為自己是邵大亨的孫子嗎,更是因為昨天晚上,蘿莉給自己的腦子裡輸入了成為影帝的成龍、周潤發等人的演技經驗以及過目不忘的能力,現在的他,已經可以說得上是個老戲骨了。

此時的邵華穿著一身休閒服和牛仔,在屋裡做了早餐吃好了,下了樓,叫了輛出租車就往培訓班而去。

由於此行邵逸夫·沒有將邵華的身份公之於眾,再加上以前的邵華也不是經常來無線,所以除了無線的高層之外,沒人知道邵華是無線大老闆的孫子。

此時邵華坐車來到培訓班,自然無人來接。

邵華下車,付了車錢,走進矗立在眼前的大樓,邵華一口氣,心道這裡就是傳說中的明星少林寺,這裡就是將劉德華、周潤發、梁朝偉培養成大明星的地方,自己今天來這裡,可一定要好好見識見識,將來成為大明星、大導演、還有無線的大老闆!

「那個……你是不是也是培訓班的學生啊?」

就在邵華情澎湃的想象著的時候,忽然,背後一個聲音傳了過來。

邵華一愣,轉過頭一看,只見背後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正嘿嘿笑著看著他。

只見這個青年的頭髮有些凌,身上穿著一件粉紅的帶兜帽的外衣,衣服上有幾處汙跡,看起來有幾天沒洗。下面穿著一條打著幾個補丁的牛仔,腳上是一雙舊得不能再舊、完全不能說是白的白旅遊鞋,頗有些新男的樣子。

而這個人的相貌也不算俊秀,但還算端正,但是一雙眼睛似乎透著賊亮,讓人一看就覺得這小子是個滑頭,總之就是個放在人群裡,不會有女孩子對他拋媚眼的普通男人,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邵華總覺得這個人很眼,似乎在哪裡看到過。

「那個,你是在叫我啊?」

邵華問道。

「這是當然,難道這裡還有第二個人嗎?」

那個人笑道,「不過你還沒回答我呢,你是不是這一期的培訓班的學生啊?」

邵華趕忙說道:「哦,我是!我確實是這一期的學生,不過我是……」

「不過你是第一次來上課,甚至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吧?」

那人笑道。

「?你怎麼知道?」

邵華一愣,疑惑地問道。

「就衝你剛才在那裡站那麼久,而且臉上還出意的表情,我也是這一期的學生,第一次來的時候也是這樣,當時我天不亮就來,在這裡足足站了兩個小時,心裡不斷地意,我要當大明星,給我媽買大房子,名車,還有山珍海味兒呢!」

「我靠?不會吧,這麼動?在這裡站兩個小時你捱得住?」

邵華笑問道。

「那是,我阿星要當大明星,什麼苦都能吃下去!站兩個小時算什麼?將來拍戲,幾天幾夜不睡覺都行!為此我曾經還練過幾天幾夜不睡覺,結果熬成個熊貓眼,阿偉還給我取了個外號叫印度星呢!」

那人呵呵笑道。

「阿星?」

邵華聽到這個名字,不愣了一愣,繼而看向那個阿星,忽的想起一人,不大驚,趕忙說道,「那個……同學,請問你的名字是……」

「哦,我姓周,周潤發的周,名星馳,星座的星,奔馳車的那個馳!你呢,新同學?」

周星馳笑問道。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12章關照周星馳(第一更)

轟地一聲,邵華腦袋轟鳴。

什麼,周星馳?他不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星爺嗎?

眼前汗漬淋淋,一臉淳樸笑容的不是未來的星爺周星馳是誰?

邵華心中不一陣動,畢竟他前世也是個對周星馳電影十分喜的「星」此時見到周星馳本人,當然十分開心了。

此時的周星馳知道他的人一雙手都可以數的過來。他從小家境貧窮,中學畢業後在1981年左右首先做麗的電視(ATV亞洲電視的前身)特約演員,但未正式入行。

1982年拉上好朋友梁朝偉(梁朝偉此時對演戲並不興趣)報考無線電視藝員11期訓練班,實際上反而錄取的是梁朝偉,他反而被刷下來了。可是周星馳並不氣餒,再接再厲,繼續前來考試,此時他就是來參加復考的,他說自己是這裡的學生,只不過是充充門面而已。

當下,邵華眼放瑩光,肆無忌憚地打量著周星馳,彷彿要把他從皮到骨看穿一般。

被邵華這麼一看,周星馳不打了個哆嗦,心道難道眼前這個長相帥氣的傢伙還好那一口,然後就看上自己了……

一想到這裡,周星馳不倒退了一步,有些恐慌地看著邵華

邵華此時也回過神來,看到周星馳這表情,心中猜到他可能是誤會自己了,趕忙說道:「對不起對不起,阿星,我這麼看著你是有點兒失禮。我叫邵華,邵六叔的邵,中華的華,光的,很高興認識你!」

周星馳鬆了口氣,笑道:「那好,我以後就叫你阿了!阿,你現在要去上課嗎?」

「是的,阿星,我們一起去教室吧!」

邵華很熱情地要和周星馳一起去教室。

「那個……那個……你還是自己先去教室吧……我……我還有事……」

周星馳一聽邵華要和他一起去教室,不有些慌,他剛才說自己也是這裡的學生可絕對是大話,自己可還沒考上呢!

邵華眼見周星馳神不對,心下疑惑,但還是說道:「那好吧,我先進去了!我們回頭見!」

「好,回……回頭見!」

周星馳鬆了口氣,心道總算沒餡兒。

邵華進了培訓班,沒有去教室,而是先去了一趟人事處辦公室。

敲響了人事處辦公室的門,裡面傳來了一聲「進來」的語聲,邵華於是推門進去。

辦公室內坐著一個四十來歲、戴著眼鏡的文雅中年男人,邵華一走進去,立刻笑道:「鍾叔,你好啊!」

那人正是藝員培訓班的著名導師鍾景輝,也就是黎明那部《賭神3》裡的那個老壞蛋靳德的扮演者。

邵華前兩天已經在邵逸夫的安排下見過他,此時來培訓班,自然是先找他了。

鍾景輝一見邵華,立刻站起來,笑道:「阿,你來了啊?可讓鍾叔好等啊!」

邵華笑道:「讓鍾叔等著真是不好意思,為了表示補償,過幾天我請鍾叔吃飯好不好?」

鍾景輝笑道:「那我可要等著了……好了,阿,一切我都給你安排好了,我們現在就去教室吧!」

「等等,鍾叔……」

邵華問道,「培訓班有個叫周星馳的學生嗎?」

「周星馳?」

鍾景輝一愣,繼而想了想,說道,「沒有,沒聽說過這個人!」

「是嗎?我想想……」

邵華回憶了一下,忽然想起,前世的周星馳似乎和梁朝偉來考培訓班的時候是沒被錄取的,之後再考了很久,才被培訓班夜間部(相當於函授)錄取了,那現在看來剛才周星馳騙了自己,他估計不是來上課的,而是來繼續考試的。

一想到這裡,邵華微微一笑,對鍾景輝說道:「鍾叔,能麻煩你件事兒嗎?」

鍾景輝一愣,繼而笑道:「阿,你這是什麼話?你也算是鍾叔小時候看著長大的,有什麼話不能說?」

邵華點頭道:「好,鍾叔,麻煩你給面試處打個電話,告訴他們如果有個叫周星馳的來考試,就讓他們不要管,直接錄取了就行!還有,不能告訴周星馳他是依靠我才進來的,我的身份更是絕對說不得!」

說到底,邵華還是想幫幫這個以後了不起的演員。

「啊?」

鍾景輝一愣,不明白邵華為什麼要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頗為照顧,但是這事兒也不難,就一個電話的事兒,於是也就去打了。

※※※無線培訓班面試處,看著又一個人垂頭喪氣地離開,周星馳心中不僅十分忐忑不安,心道這都是第五回來考試了,要是再考不中,自己要不要放棄啊?

不過這個念頭只是在腦中閃過一下就被否決了,自己絕對不能就這樣放棄夢想,自己要做打不死的小強,一直奮鬥下去,將來成為大明星!

「9號,進來!」

又一個走後,門口的小姐喊著下一個號碼。

「是我,是我!我是九號,我是九號!」

周星馳說著,將號碼牌給了那位小姐,接著偷偷瞄了一眼她那豐部,然後走進了面試處。

進到裡面,饒是已經來過四回了,但周星馳依然十分緊張。

忐忑不安地坐在面試人員該坐的位子上,兩個考官頭也不抬,其中一個用毫無情緒的平靜聲音說道:「姓名?」

「周……周星馳!」

周星馳有些緊張地說道。

「嗯?」

那兩個考官一聽周星馳的名字,立刻抬起頭,上下打量著這個貌不驚人的青年。

周星馳看到兩位考官眼中出的詫異和看著自己的疑惑,不嚇了一跳,心道難道自己哪裡沒做對?可自己就說了自己叫周星馳,別的什麼也沒幹,哪裡惹到這兩個現在主宰自己命運的人了?

其中一個人疑惑地看了看周星馳,問道:「你就是周星馳?」

「對……對,我就是周星馳!」

周星馳趕忙賠笑著說道。

「哦……好吧,你可以走了,明天來上課!」

另一個考官揮揮手,說道。

「什麼?」

周星馳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們說什麼?明天……明天來……來上課?兩位老師,什麼……什麼意思啊?」

「就是說你被錄取了,明天可以去培訓班上課了!」

那個考官趕忙解釋。

周星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出無線培訓班的,他只記得這一路上,自己的腿都在微微發抖,想不到,想不到就這樣,這樣被輕易的錄取了!歐!上帝,這幸福來的也太快了吧?快的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掐一掐自己的手,看看疼不疼……啊!好疼,不是在做夢……

slltaa 2024-12-01 20:55:40

第013章進入培訓班

不說周星馳被不知道怎麼的就被錄取的這件事情高興地飄飄然,就說鍾景輝打完電話,然後就帶著邵華來到了培訓班的教室。

從外面朝裡面望去,只見教室牆壁上掛了無線七十年代的影視大牌。比如說甘國亮,招振強,伍衛國,以及當紅的趙雅芝,發哥等人的影視劇照。另外還有一些最近各時期藝員訓練班學員的合影照片。他們是這裡的驕傲,也是勵新學員刻苦學習的超強動力。

而教室內也非常寬大,足足有兩百多個平方,但是課桌卻是隻有寥寥幾十張,另外講臺上還放著不少道具,包括長劍、香菸、算盤等等無所不有。

此時還沒到上課時間,班上的幾十個同學或是互相頭接耳,或是看書睡覺,很是悠閒。

錢景輝帶著邵華走進來,班上的學生畢竟不是小孩子,眼見老導師來了,趕忙該安靜的安靜,該坐好的坐好,睡覺的學生也被同桌給叫醒了。

鍾景輝首先對著下面的一班學員說道:「這位就是這期的新學員,雖然他比你們晚了進來,但是你們可不要欺負新人,讓我知道了誰搗的話,這個月的月考你們就知道了。」

還沒有說上兩句話就先威脅起來了。

接著,錢景輝轉過頭來向邵華說:「阿,你先自己介紹一下自己吧。你介紹完了下面的學員自己介紹一下,畢竟你們以後是要在一起學習的。」

邵華整理了下自己的心情,用他招牌式的微笑對著下面的眾多靚仔靚女介紹起自己來了:「各位大家好,我叫邵華,你們可以叫我阿或者仔都行。以後大家都是同學了,請大家多多指教。」

而下面的學員看到這麼個靚仔,已經有好幾個女學員開始犯花痴了「好靚仔啊,你們不要和我掙啊,他是我的。」

「什麼是你的,他的額頭上刻了你的名字了嗎?」

鍾景輝看到這樣不得不用力敲了敲講臺。「下面你們自己站起來介紹一下自己。就從偉仔開始吧。」

只見一個梳著整齊的髮型的俊秀年輕人站了起來,他長得並不算多帥氣,但是他有著一雙明亮人的眼睛:「我叫梁朝偉,你可以叫我偉仔,他們都是這樣叫我們的。」

梁朝偉?邵華吃了一驚,仔細一看,眼前這個人不就是未來的影帝梁朝偉嗎?

呵呵,這個時候還很青澀啊!一點也沒有戒裡的那種成魅力,還有待成長,邵華呵呵笑道。

接著,就是其他的學員各自介紹起自己。歐震華、吳鎮宇、關禮傑、吳廷燁、李子雄、張兆輝、林俊賢,都是未來香港娛樂圈的名人。

鍾景輝安排邵華和一個二十七八歲、皮膚黝黑的男人坐同桌,這個同桌叫吳魏,長相威武,但是不帥,邵華看著他,覺得他很沒有明星相,估計後會混的很不容易。

邵華剛剛坐下,旁邊一個長相十分漂亮的女孩子就湊過頭來問道:「你啊新同學,阿!」

只見這個女子二十歲左右年紀,一張臉蛋兒微微有些長,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的美麗,她的容貌是那種看起來很溫柔的類型,大大的美眸透出陣陣如水一般的清澈,嫵媚嬌小的櫻桃小口讓人看著眼饞,再配合上小巧的鼻樑和雪白的肌膚,可以說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

邵華知道知道這個美麗的女孩子叫徐曼華,是這一期的學生,當下笑道:「學姐你好,以後我們可以說是同殿為臣,還請多多指教!」

「呵呵,你可真會說,咱們不過是普通的學生,什麼同殿為臣啊!不過阿啊,你長得這麼靚,將來絕對能當上大明星的!」

徐曼華笑道。

「哪裡哪裡!學姐你才是真正的大美女!將來絕對能成為咱們公司的當家花旦!」

邵華笑道。

「咯咯,那好,將來我們一起做大明星!我和你演情侶吧!徐曼華笑道。

「好的,會有機會的!」

邵華笑道。

旁邊的吳魏看了說說笑笑的二人一眼,別過頭去,拿出一本書看了起來。

徐曼華看了吳魏一眼,嘆了口氣,說道:「這個啞巴魏,真不知道他來這裡幹什麼。」

「啞巴魏?」

邵華一愣,問道,「為什麼這麼叫他?」

徐曼華撇了撇嘴,說道:「阿,你不知道,他來這裡上課十幾天了,可說過的話一雙手都能數的清,平時上課也不積極,老師的提問他也是敷衍對答,有的時候還乾脆不答,經常把老師得很尷尬。照我看啊!等到考試的時候,他肯定要被開除的!」

「哦!」

邵華點了點頭,轉過頭看了一眼吳魏,忽然發現他看的居然是一本股票證劵的書。

嗯?邵華覺得很奇怪,這傢伙怎麼看這種書?

當下,邵華拍了拍吳魏,說道:「喂,吳魏,吳魏……」

吳魏轉過頭看了邵華一眼,語氣平淡地問道:「什麼事?」

「你是來學演戲的,看這種股票的書幹什麼?」

邵華問道。

「喜!」

吳魏說道。

「你不是要當演員嗎?為什麼還關心股票?」

邵華問道。

「這是我自己的自由!」

吳魏說著,繼續看書。

邵華自討了個沒趣,徐曼華笑道:「阿,你別跟他說話,他這個人就這樣!八竿子打不出一句話,我們都不怎麼跟他說話。」

邵華沒有理會徐曼華,而是若有所思地看著吳魏,微微皺起了眉頭。

忽的,邵華站起身來,說道:「我出去上個廁所!」

說著,邵華走了出去。

進到廁所裡,邵華將手伸起來,悄聲問道:「蘿莉,你在嗎?」

蘿莉的聲音登時傳了過來:「主人,什麼事?人家正看書呢!」

我靠,你都是超腦了還看書?邵華心中暗道,嘴上問道:「蘿莉,剛才跟我同桌的那個吳魏,你有他的資料嗎?」

「你說跟你坐在一起的黑大個?我的電腦裡沒有他的資料,他在以前的世界應該沒什麼名氣。不過,主人你放心,有辦法知道他的資料的!」

「什麼辦法?」

邵華問道。

「主人,你想辦法到他身上的一點點東西,就算是一頭髮也好,我就有辦法從他的DNA裡知道他的一切。」

蘿莉笑道。

「這麼厲害?那好,我去!」

說著,邵華大踏步回到教室,來到吳魏身邊,猛地拔了他一頭髮。

「喂!你幹嘛!」

吳魏吃了一驚,叫道,徐曼華等同學也是很不解地看著邵華

「沒什麼沒什麼!我……我再去趟廁所!」

說著,邵華趕忙轉身離開。

徐曼華、梁朝偉、吳魏等人目瞪口呆,心道這傢伙該不會腦子有問題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