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21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虎——”

“虎——”數萬人齊聲呵斥,如同近在眼前。

數萬刀鋒如同海,在烈下閃著可以攪碎世間人與物的寒光。

馬蹄重踏在大地上,讓擺在烽火臺中的幾個瓦罐摔成了碎片。

老伍長如同木頭人,舉著火把孤零零站在烽火臺上,看著那片黑海洋慢慢接近楊樹林,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終於……

轟——熊熊烈焰在烽火臺上升騰,滾滾濃煙直衝雲霄。

“敵襲!敵襲!”老伍長瘋魔般的從地上撿起長刀,衝向了山下的軍營,淒厲的呵斥聲遠傳整個麥積山。

可惜,山下駐紮的軍營早已經四散而逃,只留下大片營房和依舊在風中獵獵的龍旗……

------同一時刻。

遠在天際的千里黃沙盡頭,黑壓壓的北齊軍隊出現在了沙海的邊緣,面前便是大玥最西邊的疆域瓜州,出了瓜州的玉門關,便是西域了。

領軍大將騎在戰馬之上,看著極遠處的城池,抬手接住了從天空直墜而下的一直雄鷹。

雄鷹腿上綁著一個紙筒,上面帶有左親王姜駑的印記。

大將放走了雄鷹,打開紙筒看了一眼後,從戰馬的身側拔出了彎刀,指向了城池:“擂鼓!”咚咚咚——“殺——”滔天的喊殺聲,一瞬間淹沒了整個沙海……

------------第九十三章國不可一無君轉眼已經入夜,長安城內陷入死寂,千街百坊宵,見不到一個人,所有人都躲在屋裡,噤若寒蟬的從門縫裡觀察著外面的局勢。

望江臺上發生的事兒,即便是大字不識的百姓,也明白意味著什麼。

不說殺了皇帝,哪怕只是行刺皇帝,也是誅九族的大罪。

可殺皇帝的人是肅王的兒子。

肅王許烈至今仍名震三國,被百姓津津樂道,是給大玥打下萬里疆域的第一功臣。

二十萬西涼軍是大玥的門面,大玥最能打的軍隊,北齊至今都是一半兵力防肅王,一半兵力防大玥其他的各路兵馬。

肅王若是造反,肯定沒法當皇帝,因為朝廷兵馬加上其他六路宋氏親王的勤王軍一到,僅憑西涼二十萬人守不住關中道。

但肅王若是造反,能不能打進長安城,長安城的百姓第一個念頭就是——能!

曾經橫掃天下的許家軍,若是連三座關隘、一個長安都打不下來,那就不叫許家軍了。

肅王的兒子殺了皇帝,罪該萬死。

可殺了肅王的兒子,肅王兒子王妃全死,一個孤家寡人能幹出什麼事兒,是個人都清楚。

忠烈也是有限度的,肅王一反,就是關中道幾百萬軍民和肅王同歸於盡。

肅王敢幹這事兒,朝廷卻不敢。

但是即便肅王不反,弒君之罪,不殺肅王的兒子不削藩,朝廷威嚴何在?

好在這個難題,不需要長安城的百姓來考慮,也沒資格考慮。

能處理這個問題的,只有站在太極殿上的滿朝文武。

但這個問題,顯然不好解決。

皇城之內燈火通明,已經到了關閉宮門的時間,滿朝文武卻依舊在金殿之中如同沒頭蒼蠅般的爭論。

從城外回來到現在,百官幾乎連水都沒時間喝一口,心急如焚的想探討出一個對策來應對肅王。

其實這事兒梳理起來也簡單。

肅王世子殺皇帝,於情於理都該把許家滿門抄斬。

可這個命令誰敢下?

怎麼讓肅王許悠到京城來赴死?

不能讓許悠來京城赴死,那就只能發兵打過去。

一發兵,肅王不反也反了。

肅王一反六十年的太平便毀於一旦,最後會演變成啥樣誰都說不準。

只殺許不令不怪肅王,肅王還是可能會反。

而不殺許不令,誰敢開口?

皇帝都被宰了,還忍氣聲不殺許不令,朝廷還有個什麼用?

結底,這是一個打還是不打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哪怕是三公九卿也不敢擅自下結論,也沒資格下結論。

就這樣眾說紛紜各持己見,爭論到晚上後,太極金殿中終於慢慢達成了一致——先找個能拿事兒的人。

金殿上人頭攢動,平上朝不上朝的王公全來了,還有宗室的老人。

太尉劉平陽在人聲漸漸壓下去後,終於站了出來,朗聲道:“諸位,國不可一無君!再爭論下去,六路親王抵達長安,會是什麼場面都清楚,聖上未立皇儲,如今當務之急,應是定下一明君昭告天下,以免整個天下陷入火海狼煙!”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安靜下來,才察覺到現在形勢的不妙。

先不說肅王反不反的問題。

宋暨沒有皇后和嫡長子,因此一直沒有立下皇儲。

若是六王抵達京城前,龍椅上還是空的,那就沒朝臣說話的份兒了,六位宋氏親王都有資格繼承大統,基本上誰先到京城誰就是皇帝,而且名正言順。

在這個前提下,六位親王肯定馬不停蹄的往長安趕,而且可能肅王還沒殺到長安,距離長安最近的魏王和楚王路上就先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