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81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嗙!”郭仲隗猛拍桌子,把旁邊的周赫煊都嚇了一跳,他面猙獰道:“這是什麼狗政府!早知會如此,老子當年就不該推翻滿清政府,滿清政府還知道救災呢!現在國府不但不救災,還設卡把逃難的災民堵回去,老百姓連逃難的權力都沒有了嗎?一個個混賬王八蛋,尸位素餐,貪贓枉法,視人民生命如草芥。再這樣下去,不等倭寇佔領河南全境,河南的老百姓就該起義造反了!”周赫煊咂咂嘴,默然回到自己席位,讓郭仲隗繼續他的專場表演。

郭仲隗掃視全場,氣憤道:“這事應該歸行政院管吧,孔副院長又沒參加會議嗎?”行政院院長由蔣介石親自兼任,副院長就是孔祥熙。孔祥熙當年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被各種批評都沒卸職,結果又在國民參議會上被黨內外人士瘋狂攻擊,因此才丟掉了院長職務。

國民參議會屬於孔祥熙的傷心之地,他怎麼可能來參會?

但郭仲隗不敢罵老蔣啊,就只能對準孔祥熙開火。反正罵孔祥熙的人多了去,也不缺他一個,孔祥熙就跟中國足球差不多,罵他屬於政治正確。

郭仲隗今天是豁出去了,罵完孔祥熙,又罵河南救災委員會,再罵陝西設卡阻擋災民的軍隊。最後估計是罵得起勁了,連軍委會、財政部和糧食部都被臭罵一通,說他們救災不利還橫徵暴斂。

會場內時而鴉雀無聲,時而群情奮,報界參會代表更是一個個都打好了腹稿。

事情終於鬧大,河南大饑荒的新聞第二天就見諸報端。由於報道災情的媒體太多,中央政府封都封不過來,巨大的輿論壓力讓老蔣頭痛不已。

緊接著,郭仲隗又奔走於財政部和糧食部等機構,呼籲減免軍糧,全力賑災。

老蔣無奈之下,只能撥款1.2億法幣賑災,給河南省政府購買糧食。但搞笑的是,這筆錢居然不是救濟金,而是以貸款的方式給地方政府,從理論上講是需要償還的。

接著,老蔣又派了兩個調查專員去河南,一個是張溥泉,另一個是張厲生。

張厲生以前擔任過國黨組織部長和軍委會秘書長,現任國黨黨政工作考核委員會秘書長,擁有非常大的實權。而張溥泉雖然也是國黨元老,但這人很佛系,整天研究金石書畫,基本上是去河南撐場面的,畢竟他的資歷擺在那裡。

二人直接坐飛機過去,僅從機場到市區的短暫途中,他們就看到十多具路倒的屍體。

本不用再調查,河南災荒比他們想象中更嚴重。

在見到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後,張溥泉地位超然的負手而立,張厲生則劈頭蓋臉質問道:“為何不報災!”李培基說:“起初看到二麥(大麥、小麥)麥苗豐秀,不會不下雨,誰知老天這王八蛋吹來一陣黃風,一夜之間就把麥苗刮幹了。”張厲生被氣得不行,又問:“麥苗都乾枯了,為何還不報災?”李培基說:“我見早秋長得還好,誰知老天這王八蛋又來個搦脖旱。”張厲生懶得再跟李培基胡扯,說道:“把各縣負責人都叫來,我要知道詳細的災情!”李培基立即安排各縣官員前來省府,又讓李杏村(洛陽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悄悄告誡各縣代表:“不要把災情說得太嚴重,主席自有辦法。”於是乎,兩位中央特派專員得到了詳細災情報告,河南只有部分市縣出現大災,其他地方都收成良好。

張厲生和張溥泉還有些疑惑,便把河南糧食局長盧鬱文叫來問詢。盧鬱文閉口不談災情,只說今年的徵糧任務正在順利進行,保證不辜負蔣總裁的重託。

兩位特派專員就這樣回重慶了,老蔣得到“確切消息”也心安了。

如果說蔣介石之前還是被騙,那麼從此時開始,就變成了“甘心被騙”。他的關注點不在災情上,而在徵糧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因為軍糧已經嚴重不足——這就像當年四川大災,劉湘捂著軍糧不肯全力賑災一樣。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是昏官嗎?

當然不是,此人能力極強,在當時的國府官員中能夠排名前三。

用戴季陶的原話來說:“中國只有一個半人才,半個是李培基,另一個完才是朱家驊。”河南糧食局長盧鬱文是昏官嗎?

當然也不是,此人乃知名經濟學家,他早就看出情況不對,並且還寫文章論述了河南的經濟狀況。

這兩人都捂著災情不報,正是因為他們知道老蔣的心思。

事實上,就是因為軍糧奇缺,他們才被老蔣派去河南的,這屬於老蔣對他們的重視和信任。他們必須全力完成徵糧任務,於公是保證抗戰大局穩定,於私是為了自己的烏紗帽和報答老蔣的栽培。

至於河南老百姓的死活,那就只能拋之腦後了。

第1023章【徵糧與殺人】雲岫樓。

蔣介石頗為煩心道:“這個周明誠,怎麼又來了?就說我身體不適,已經臥休息,讓他有事改天再來。”

“是,總座!”侍從副官躬身退出。

不一會兒,外面突然傳來內衛的喊聲:“周先生,你不能進去,否則我就不客氣了!”

“你有種就開槍!”周赫煊說。

“周先生,不要讓兄弟們為難。”內衛哀求道。

周赫煊喝道:“河南每天都有人餓死,死那麼多人是要遭報應的,這些報應也有你們一份!快讓開!”

“周先生……唉,你別奪我槍啊!”

“砰!”一聲槍響,老蔣嚇了一跳,連忙讓身邊侍從去看個究竟。

侍從回來說:“是周先生開的槍,無人傷亡,他已經被內衛們抓住了。總座,該怎麼處理?”蔣介石頭疼道:“讓他進來。”周赫煊大步而入,將一沓資料拍在書桌上:“這些都是《大公報》記者從河南發回的消息,若蔣先生今天不見我,那麼明天我就讓《大公報》報道出來。”

“什麼情況?”蔣介石問。

周赫煊道:“先來說許昌吧。許昌的災情並不是最嚴重的,但許昌餓死的人卻最多。許昌縣長王恆武為了政績,去年就把田賦稅額提高,而且高居河南諸縣之冠!他今年的徵糧口號是:寧可餓死十個老百姓,不叫餓死一個兵!”蔣介石說:“宣傳口號而已,這也是為了抗戰考慮。”周赫煊冷笑道:“他可不僅是喊喊口號,你知道這位王縣長是怎麼徵糧的嗎?但凡有超過四五十畝地的富戶,他就派6個人、3頭牲口拉車坐催,人員和牲口的伙食均需該戶供給。”

“幹得好!”蔣介石拍手稱讚,“富紳地主大部分都是蛀蟲,他們串聯保甲長躲避徵兵、徵糧,若不用雷霆手段,他們連一個字兒都不想出。更何況,國家徵糧是按市價易的,又非白拿。讓地主富紳把多餘的糧食賣做軍糧,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

“但你知道那些徵糧的人是怎麼做的嗎?”周赫煊怒道,“他們住在富戶家裡,頓頓吃白麵雞蛋,牲口也必須食糧,而且還經常敲詐勒索。許昌縣那些有幾十畝土地的富戶,居然被那位王縣長搞得家裡餓死人!還有,他們不但對富戶如此,對普通農民同樣如此。徵糧人員住在農民家裡不走,農民自己沒飯吃也只得糧,把家裡能賣的東西全賣了買糧食上繳。農民買糧食用的是市價,而賣給徵糧官卻只能收官方價。現在許昌所有農民家裡都空了,沒有耕具,沒有牛馬,更沒有留種的糧食,這種竭澤而漁的徵糧手段,讓明年的徵糧任務如何完成?”蔣介石點頭說:“確實有些過分。”周赫煊又說:“現在許昌縣黑市糧價暴漲,市民已經買不起糧食了。對了,你的三青團許昌分團幹事長楊卻俗,他小兒子已經因為營養不良而患病,快病死了!”蔣介石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三青團是由藍衣社和CC系骨幹分子組成的,由蔣介石親自擔任團長,更被他寄予厚望。現在三青團許昌分團幹事長的兒子居然也快被餓死,這簡直在開天大的玩笑。

“百姓本就受災,地方官員還如此橫徵暴斂,無異於雪上加霜,”周赫煊說,“據不完全統計,許昌縣已經餓死了兩萬多人。照此情況下去,到年底至少要餓死五萬,到明年天肯定超過十萬人餓死,甚至有可能餓死二十萬人!”蔣介石沉默不語。

周赫煊又說:“我知道中央政府已經開始賑災,也知道徵糧是為抗戰做打算。但河南省那位李培基主席太過厲害了,他強行壓低糧價,並且嚴格執行。這在正常年月非常難得,我都要贊他一聲好官幹吏,避免了糧商富戶趁火打劫的可能。但現在不能啊,省政府強行抑制糧價,而民間的糧食又被徵走,富農及以下農戶家裡的糧食都被掏空,只有大地主和糧商還有存糧可用。這些大地主和糧商害怕被政府盯上,已經不敢賣糧了,甚至偷偷往外省運售。而外省的糧商因為河南糧價太低,又不願把糧食運過來出售,導致整個河南市面無糧。別說窮人,就連那些有錢人,現在拿著錢都買不到糧食!如此賑災,就算中央撥100億賑災款都無濟於事,除非直接往河南運糧。”

“你把資料留下,容我想想。”蔣介石揮手道。

“告辭!”周赫煊氣呼呼離開。

1942年河南大災荒完全就是人禍,這跟1936年的四川大旱不同。四川那是連續受災歉收多年,而河南則是連續數年風調雨順,即便1941年受災也能足額完成徵糧任務。

但正因為1941年受災還糧,把老百姓以前的存糧都掏空,而1942年又變本加厲的徵糧,才導致如今受災後餓殍滿地。

最讓人無語的是那個省主席李培基,辦事能力太強了,局面糟糕至此還能把河南全省糧價強行壓住。導致外省糧食不願運往河南銷售,而河南的糧食還偷偷往外省運。

蔣介石把周赫煊送來的災情資料看完,臉極為陰沉,實在是現狀比他想象中更為嚴峻得多。

但問題是,徵糧還得繼續徵,實在是軍糧已經撐不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