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幾句對話宋美齡沒翻譯,蔣介石自然聽不懂,但他也沒有說什麼,只坐在椅子上慢慢品檸檬茶。
一分鐘過去,周赫煊來到花園。
兩個美國佬立即起身接,宋美齡介紹道:“明誠,這位是美國共和黨國際派領袖溫德爾·威爾基先生,這位是美國《展望》雜誌創始人麥克·考爾斯先生。”
“歡兩位來中國做客。”周赫煊微笑道。
對於威爾基此人的大名,周赫煊如雷貫耳,上次他去美國的時候,報紙上到處都有威爾基的名字。這傢伙是1940年美國大選的超級黑馬,幹掉一堆對手成為共和黨候選人,直到撞上羅斯福才敗下陣來。
威爾基以前是民主黨人,代表著華爾街的利益,串聯議員們否決了羅斯福很多提案。為了競選總統,他乾脆跳槽到共和黨,屬於那種百分之百的政客,而非政治家。
蔣介石沒問周赫煊來幹什麼,周赫煊也沒當著美國佬的面提及河南大災。
眾人喝著檸檬茶談笑風生,彷彿戰爭與饑荒都不存在。
第1021章【災情的背後】宋美齡為在場的三位客人遞煙,自己也點了一上,這個舉動讓蔣介石眉頭微皺。她卻不以為意,問道:“美國人對中國的抗有什麼看法?”邁克·考爾斯說:“多虧了周先生和胡適先生在美國的宣傳,美國人民對中國抗戰報以同情和支持的態度。”
“我是問美國的官員和商人,他們有什麼看法?”宋美齡道。
威爾基笑道:“商人只在乎利益,而官員則為選票服務。”宋美齡道:“也就是說,美國的官員和商人並不在乎中國抗戰,只在乎他們的利益是否受損?”
“是的,大部分美國官員和商人,對亞洲的戰事並不關心,他們的著眼點在歐洲,”威爾基笑著說,“蔣夫人如果想改變這種現狀,我認為你應該親自前往美國,以中國第一夫人的身份在國會進行演講。”
“我可以嗎?”宋美齡心裡沒譜。
威爾基說:“當然可以,我想羅斯福總統也會支持的。”宋美齡的訪美之旅就是這樣促成的,等她明年在美國國會進行演講後,立即贏得巨大的國際聲望。當然,來的還有她和威爾基的緋聞,這事兒鬧得美國家喻戶曉,氣得宋美齡把一堆報紙告上法庭,官司打了好多年才庭外和解。
在美國政客的眼中,宋美齡嫵媚聰明、令人著,有著東方女的一切優點。
不過羅斯福的子對宋美齡印象不太好,據她回憶說:“劉易斯(工會領袖)當時正在鬧事,富蘭克林(羅斯福)請教蔣夫人:在中國,你們會怎麼對付劉易斯這樣的人?蔣夫人沒有說話,但用美麗的小手安靜地劃過她的喉部。”這讓羅斯福的子覺很殘忍,甚至於骨悚然。
跟威爾基聊了一陣訪美事宜,宋美齡才用中文向蔣介石轉述,並徵求丈夫的意見。
蔣介石略作考慮,便點頭同意道:“這是好事,可以去一趟。”宋美齡立即對威爾基說:“我願意去美國訪問,請威爾基先生幫忙聯繫羅斯福總統。”
“當然,我會安排妥當的。”威爾基說。
眾人一直聊到傍晚,宋美齡又留大家吃晚飯,中間還跑了一次防空。
到了晚上九點多,兩個美國佬告辭離開,蔣介石才把周赫煊叫到書房,問道:“明誠找我有什麼事?”周赫煊把二十多張災情照片放到書桌上:“關於河南災荒的事情。”蔣介石笑道:“河南災荒純屬造謠,明誠別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騙了。”周赫煊說:“《大公報》在河南是有記者的,而且不止一個記者,那些記者都說河南有大災,災情還非常嚴重!”
“記者為了搏名,難免誇大其詞,”蔣介石說,“河南有災我是知道的,但只是小災。上個月我就勒令李培基賑災了,還成立了河南救災委員會,而且中央還減少了河南的軍糧配額,此刻救災糧已經開始從陝西往河南運了。”歷史上,1942年河南大饑荒確實是從9月就開始賑災的。但地方官員怕吃掛落,各種瞞報災情,導致中央政府本沒有足夠重視。
直至10月底,前一章找周赫煊幫忙的那個郭仲隗徹底爆發,在國民參政會上拿出榆樹皮、觀音土、雁糞等災民所吃的食物,又哭又罵又哀求,終於把事情鬧大了。
老蔣連續向河南撥發了三次賑災款,但貪墨剋扣現象太嚴重,地方官員依舊捂著災情不上報,災情依舊在持續並且不斷擴大。
到了1943年,河南大災荒登上了《時代》週刊,這讓正在美國訪問的宋美齡羞怒加,河南的救災行動才真正步入正軌。
周赫煊嘆氣道:“委員長,你被李培基騙了。”
“他還沒有那個膽子!”蔣介石說。
周赫煊道:“就是因為他膽子小,才會騙你的,你回憶一下他是在什麼情況下給你彙報災情的?”蔣介石立即陷入了回憶,表情有些陰沉不定。
從1942年夏天開始,蔣介石就下令打土豪徵糧食。他對那些大地主也是深惡痛絕的,認為不管是徵兵還是徵糧,大多數仍舊是貧寒人家居多。而富紳地主反而設法躲避,串聯保甲長不肯應徵。
於是老蔣在西安軍事會議上,不斷強調要對富紳地主加大控制力度,同時把河南軍糧問題列為重要討論議題,順便把徵糧不利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臭罵一頓。
李培基膽子小,害怕被摘掉烏紗帽。本來想上報災情的他,在受到老蔣斥責後,立即矢口否認河南有大災,並保證足額完成河南的徵糧任務。
正因如此,河南的軍事將領和富紳雖然不斷報災,但都被蔣介石認為是小題大做,甚至有藉機躲避徵糧的嫌疑。畢竟這年頭的中國年年有災,哪年沒有反而是個稀罕事兒。
接著又是多家報紙開始報道災情,蔣介石也意識到可能真有災,但並不認為是大災。他還找了何應欽問詢情況,何應欽又聯繫省主席李培基,李培基從頭到尾都在否認,而且繼續保證完成徵糧任務。
這裡咱們必須為蔣介石洗一洗了,後世說政府不救災還徵糧,大都引用自馮玉祥的回憶:“河南大旱餓死人無數,就在這樣慘痛之下,蔣介石還叫河南征糧。河南主席沒有辦法,向蔣介石說:‘旱災太厲害。’蔣介石把桌子一拍,就大罵起來:‘一點廉恥都沒有,一點人格都沒有,就是胡造謠言。我知道河南全省都是好收成,而你偏說有旱災!”馮玉祥這段話純屬胡說八道,而且是在倒向共黨後說的,屬於政治正確。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不但沒說“旱災太厲害”,反而是瞞報災情最積極那個,也是徵糧徵得最積極那個,一切只為完成老蔣佈置的任務。
老蔣這次是真被地方官員給騙了,或者說他寧願相信河南收成很好,對將領和士紳上報的災情選擇忽視。
周赫煊說:“《大公報》記者從河南發回來的詳細災情,已經快寄回重慶了。從他們的電報內容來看,今年河南災荒可能並不亞於36年的四川大災,而且受戰事影響,危害比四川大災更嚴重。河南的徵糧任務必須馬上停止,否則還可能影響到中原戰局。”
“你儘快把記者從河南發回來的消息彙總給我,《大公報》明天可以復刊,但暫時不準報道災況。”蔣介石說完就把周赫煊打發走,然後又立即打電話叫來何應欽,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說:“馬上派專員去河南調查,不得有半點延誤和瞞報!”第1022章【股決定腦袋】何應欽派去河南的調查員還未傳回消息,郭仲隗就已經等不及了。
此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在國黨建立之初就擔任總部機要,又接連參加了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並於1927年在河南起兵響應北伐。
從履歷來看,郭仲隗經歷了晚清以來的歷次革命,按理說應該身居國民政府高位才對。但他不是老蔣的嫡系,從一開始就無法進入核心圈子,現在更是淪為只有虛名的國民參政員。
國民參政會是在抗戰時期成立的,包括國黨、共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在內的全國最高諮詢機關。比如太祖、周公夫人等,都曾受聘擔任國民參政員。但自從皖南事變爆發後,共黨一度拒絕出席會議,並幫助中間人士另組“民盟”。
國民參政會每年都要舉行幾次例行會議,十月底就有一次。
輪到郭仲隗發言的時候,他拿出觀音土、樹皮、雁糞等物,用濃重的河南口音說:“我是參政員,受河南三千萬人民的委託。河南人民生活在死亡線上,夜憂心如焚,憤怒填。於公於私,職責天良,我都該站出來說幾句真話!我坐過牢,下過獄,什麼都不怕,我現在說的話我可以負責!河南災情重到餓死的老百姓不計其數,年輕者往陝西逃生,政府竟下令堵截!老弱在家園先吃草後吃樹皮,現在吃觀音土,吃後屙不出來,活活憋死,難道政府的眼睛瞎了看不見?耳朵聾了聽不到嗎?我帶了河南人民吃的十種東西,請各院部長上來看一看!”會場內頓時響起嚶嚶嗡嗡的議論聲,但沒有一個院長離席起身。
周赫煊作為無黨派人士代表,也列席了會議,而且座位還比較靠前。他走到主席臺說:“我是賑災專家,我可以幫諸位朋友驗證一下。”郭仲隗投來一個的眼神,拿起草樹皮又放下,再拿起一坨黑中帶綠的物質:“草樹皮就不用辨認了,周先生知道這是什麼嗎?”周赫煊拿過來聞了聞:“應該是某種動物的糞便。”
“是雁糞,大雁的糞便,”郭仲隗說,“草樹皮都啃完了,河南老百姓就吃糞便。這個東西看上去不起眼,但他在河南卻很緊俏,是老百姓的救命糧!因為大雁吃的是糧食,吃的是草籽,糞便裡有很多還沒消化的食物。人們就撿雁糞吃,吃了能填飽肚子,還能提供營養。在座的各位院長,誰願意上來嚐嚐?”無人回答。
郭仲隗把雁糞到嘴裡咬了一口,嚼吧嚼吧的下,擦嘴道:“不好吃,非常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