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認識超過2000的漢字,但只會閱讀,難以進行常,漢字和漢語實在太難了。”龐德說道。
周赫煊說:“認識2000個漢字,已經可以閱讀中文報紙了。但想要翻譯中國古籍,恐怕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漢字,古籍中的生僻罕見字非常多。”龐德攤手道:“確實如此,但我找不到好的中文老師。”周赫煊笑道:“意大利也有一些中國留學生,有的留學生經濟貧困,你可以僱傭他們做中文老師。”
“這是個好主意,”龐德眼睛一亮,隨即又問道,“如果我想學習中國文化,需要從哪方面學起。你別說《三字經》,那本書我讀過很多遍了,但總覺得還距離中國文化很遠。中國文化的核心在哪裡?”周赫煊解釋說:“中國文化的源頭是《易經》,現在中國的文化風俗傳統,包括中國人對待宇宙和社會的態度,大部分都是從《易經》演化而來的。”
“不是《論語》嗎?”龐德驚訝道。
周赫煊反問:“你聽誰說的?”龐德回答道:“一個本朋友。”周赫煊笑言:“《論語》是儒家思想的源頭,而儒家這一派,最開始也是從《易經》裡面取營養的。相傳儒家的祖師爺孔夫子,就為《易經》做過批註,這些批註被統稱為《十翼》。”龐德起身跑去書架的最下方,好半天翻出一本線裝書,問道:“是這本嗎?”
“是的,”周赫煊點點頭,問道,“你有很多中國藏書?”龐德笑道:“有很多,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都有。大部分放在拉巴羅的別墅裡,羅馬的公寓裡也有一些。但中國古籍太難讀了,很多字我都認識,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該怎麼理解了。”周赫煊把手上這本《易經》翻開,從“說卦”和“卦序”講起,說道:“《易經》正文之前的序言,傳說是孔子寫的,屬於易經十翼的範疇。而整部《易經》,則是周文王所作。周文王你知道是誰嗎?”
“不知道。”龐德連連搖頭。
周赫煊頓時頭疼了,無奈地說:“我覺得,你應該先了解一下中國歷史。”這個50多歲的小老頭兒,立即變成乖乖學生,拿出小本子說:“您說,我記。”周赫煊奪過對方的小本本,在上邊畫著中國年代表,邊畫邊說:“最開始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按照現代考古學的說法,那些都是史前部落時代。中國的第一個朝代是夏,它屬於早期的奴隸制國家……”從夏商周一直說到元明清,密密麻麻的朝代表,看得龐德頭皮發麻,驚歎道:“天啦,在中國研究歷史,可真是一份苦力活。”
“你不需要記住全部細節,只需要瞭解大概就可以了。”周赫煊說。
龐德鄭重地說:“我以後會仔細研究的。”周赫煊把朝代大致講了一遍,又開始說《易經》那神神叨叨的序言,並解釋道:“這些序言聽起來古怪離奇,但其中隱藏著深意。你可以把《易經》理解成中國古代的憲法,它確定了周王朝統治的合理,以及蘊含著先秦中國的政治制度。而《易經》的序言,就相當於憲法的序言,是對憲法的總體闡述和解釋。”
“易經,憲法?這是個很有趣的見解。”龐德驚喜地說。
周赫煊又說:“當然,《易經》在先秦時代不僅是憲法,還是占卜的秘密手冊。你知道,上古時代的政治往往與占卜結合在一起,不管是打仗祭祀,還是婚喪嫁娶,都要通過占卜來確定吉凶和期。所以,《易經》發展到現代,已經失去了憲法的作用,變成了以占卜為主的書。而通過歷代中國思想家的闡述發展,《易經》又可以作為哲學書籍來讀。”龐德連連點頭,總結道:“所以,《易經》是集憲法、哲學和神秘學於一體的中國典籍。”
“理解正確。我們不看序言了,直接從正文開講,先來說乾卦,”周赫煊完全是按自己的理解來講述,“乾:元,亨,利,貞。乾代表天空,代表周王朝的皇帝,代表陽剛和正義。元是最初的、天然的,亨是順利的、平安的,利是和諧的、有益的,貞是穩固的、堅定的。這五個字合起來講,就是周王朝的統治理所當然,正義、暢通、和諧而持久。再結合它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於是我們把這五個字引申到萬物,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可以理解成世界運轉週而復始,永不停息,誰也不能阻擋。個人和國家也應該效法這種規律,要自立自強,努力的奮鬥和發展。”龐德拍手大讚:“原來是這樣!以前讀這五個字,我完全不知道如何理解,如果沒有好的老師,恐怕一輩子都無法靠自學知道答案。”周赫煊繼續說道:“你再看乾卦的彖辭,‘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句詳細解釋了‘元’字。從哲學和占卜角度來說,乾是宇宙的開始,就像西方的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而從政治角度來講,它表達了周王朝統治的合理,是順應天地規律變化的。而‘雲行雨施,晶物形’則詳細解釋‘亨’字,從哲學和占卜角度來說,乾也就是天,帶來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潤澤了世間萬物,讓世界發展變得順暢。而從政治角度來講,就是周王朝為所屬諸侯和臣民提供保障,讓國家運轉順暢,讓人民生活幸福……”只是“乾:元亨利貞”五個字,周赫煊就足足講了40多分鐘。再加上乾卦初九到用九的爻辭,兩個小時就特麼沒閉口,這玩意兒理解起來太難了。
爻辭相當於卦象的運用方法,比如“初九:潛龍勿用”,就是說個人或勢力的發展之初,還需要默默培養,不要隨便使用或顯自己的力量。套用遊戲術語,則為:不要剛,就是慫,穩發育,吃兵線,別打架。
而“上九:亢龍有悔”,則是說身居高位,或者穩勝券的時候,千萬不要驕傲自大、得意忘形,這個時候很可能遭遇巨大失敗,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拿破崙遭遇滑鐵盧。
龐德聽完乾卦的各種爻辭,已經是頂禮膜拜,讚美道:“中國文化真是博大深,只是《易經》的第一個卦,就蘊含著這麼多的哲學道理,還是那種完全可以運用到生活和政治的大道理。我相信,只要讀懂了《易經》,就能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好吧,龐德就是那種喜歡思考哲學,並給人類解決大問題的那種瘋子。
這貨遇到了《易經》,就像飢餓之人遇到美食,簡直相見恨晚。他連情婦都顧不上了,拉著周赫煊講了一天一夜,老周都講得打瞌睡了,這傢伙還神奕奕。
周赫煊非常擔心,等龐德學完了整本《易經》,估計不會變成正經學者,而是變成到處給人占卜的神。
比如哪天墨索里尼打仗打輸了,龐德拉著墨索里尼的手說:“老墨,你這樣不行啊,來讓老夫給你算一卦!咦,坎上坎下,你這回陷得很深啊。水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遇到困難,當守心志,要奮勇無畏,不要因一丁點失敗而氣餒。老鐵,加油吧,你行的,堅持就是勝利,定能扭轉乾坤,化險為夷!”第811章【太極圖】(裡番)耗費一個星期的時間,周赫煊勉強把八純卦講完。若是要講述完整的六十四卦,至少也得兩三個月,到那時《易經》才剛剛入門。
至於什麼兩儀、三才、四象、五行,那都是歷代學者添加上去的。周赫煊沒必要花心思給老外普及這些理論,他連相當於序言的《易傳》都一語帶過,真要展開了講,光是序言就夠龐德學個把月。
原版的《易經》,連太極雙魚圖都沒有,那玩意兒是宋朝人發明的。
跟那些追求仙道算命的不同,周赫煊純碎把《易經》當成哲學書來看。《論語》可以套進去,《孟子》可以套進去,《老子》可以套進去,《莊子》也可以套進去,就連王陽明的心學都能在《易經》中找到答案。
所以說,《易經》是華夏文化的源頭,它已經烙印在中國人靈魂深處。從先秦時代至中華民國,大到國家法律制度,小到個人衣食住行,《易經》的影子無處不在。
對於研究中國的西方學者而言,真正讀懂了《易經》,就等於讀懂了中國和中國人。
五月初,周赫煊離開意大利,帶著隨從坐船前往倫敦。
埃茲拉·龐德正學得起勁呢,哪肯就這樣把周赫煊放走?再三挽留不住,龐德干脆扔下情婦,買船票跟周赫煊結伴去英國。
輪船客艙裡,周赫煊沒功夫講《易經》,乾脆聊起了《易傳》及相關理論。他說:“《十翼》相傳為孔夫子所作,但並非完全如此,裡面的許多內容受老子思想影響很深。所以現代學者猜測,《十翼》應該完成於戰國時期。戰國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吧?”
“記得,周王朝分為西周和東周,東周又分秋和戰國。”龐德連忙回答。
周赫煊對這位學生的功課很滿意,笑道:“那我們先來說太極、兩儀和四象,《易經》的繫辭,也就是序當中講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你明白是什麼意思嗎?”龐德茫然道:“有些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周赫煊簡單解釋說:“太極,你可以理解成宇宙最初的混沌狀態。什麼都沒有,沒有光明,沒有黑暗,沒有善,也沒有惡,沒有月星辰,沒有宇宙間的任何物質。”
“明白了。”龐德連連點頭。
“這就是太極,”周赫煊在紙上畫了一個圈,接著又把圈分成兩半,一邊空白,一邊抹黑,“太極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陰是黑暗的、負面的、柔弱的、沉重的,比如夜晚、比如女人、比如大地;陽是光明的、正面的、剛強的、輕靈的,比如白天、比如男人、比如天空。這是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哲學觀,一切事物都可以分陰陽。這個可以聯繫中國的創始神話,最初宇宙是混沌的雞蛋狀,古神盤古把混沌劈開,輕靈之氣往上升變成天空,渾濁之氣往下落變成大地。”龐德笑道:“很有趣的上古宇宙觀。”周赫煊又畫出一副太極雙魚圖,指著圖案說:“兩儀生四象,這就是四象。陰陽之氣合,演化太陰、太陽、少陰和少陽。你看,代表陽的那個魚頭就是太陽,這是陽到了極點。但極陽當中又蘊含著陰氣,那一點陰氣就是它的眼睛。極陽中的一點陰氣,慢慢演化成少陰,就是陰魚的魚尾,陰氣濃郁成魚頭為太陰,而太陰中又蘊含著一點陽氣。由此陰陽相生相剋,相互演化,週而復始,永不停歇。最簡單的,你可以把四象理解成四季。季為少陽,夏季為太陽,秋季為少陰,冬季為太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