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楷生笑道:“三個月前剛剛上任。”
“難怪你不走尋常路,居然跑來找我買《松花江上》的版權。”周赫煊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李楷生剛剛當上EMI中國公司的華經理,自然想要做出一番業績,這樣才能贏得英國老闆的認可。
如今這年頭,行歌曲還不太行,市面上銷售的唱片,有99%都是戲曲內容,歌曲唱片非常少見。
李楷生說:“《松花江上》是周先生的心血之作,你也想讓它廣為傳吧。也只有我們EMI,才敢頂著南京政府和本人的壓力,在全國發行這種抗歌曲。”
“如果你能保證《松花江上》的順利發行,我可以考慮賣版權給你。”周赫煊說。
李楷生笑道:“我想請周先生親自獻唱。”周赫煊搖頭道:“我不專業,你還是找專業的歌手來唱吧。”李楷生勸道:“周先生,你可以這樣想。如果你親自獻唱錄歌,肯定能夠獲得極大的關注,這對宣傳抗是很有好處的。你我都是中國人,我雖然是買辦起家,被人罵成洋狗腿子,但我也是愛國的。我也希望,一首優秀的抗歌曲能夠廣為傳。”
“或許吧。”周赫煊呵呵一笑,他可不相信對方的愛國神,恐怕主要還是為了提高唱片銷量。
“如果周先生親自獻唱,說起來也是一件雅事,不如再考慮考慮。”李楷生繼續勸說。
周赫煊不置可否,笑問道:“如果我親自錄唱,演唱和詞曲創作的總版稅能有多少?”李楷生試探道:“10%?”周赫煊挑挑眉:“我的聲音那麼不值錢?”
“周先生覺得該多少?”李楷生問。
“30%。”周赫煊一口氣就漲了三倍。
“嘶……容我想想。”李楷生倒涼氣,現在輪到他猶豫不決了。
周赫煊也是資本家啊,在錢財方面,哪有那麼好說話的?
第576章【音樂大才】在英國留聲機公司收購百代以前,百代唱片在中國主要有“總髮行所”和“中國唱片公司”兩個機構。
僅在去年上半年,“中國唱片公司”的利潤就達到10萬元,但“總髮行所”卻虧損足足8萬元。拋開各種支出成本,百代唱片其實已經連續虧損四年。
主要原因是時局動盪,從中原大戰到一二八事變,搞得百代唱片的發行業務困難重重。
要知道,百代唱片的“總髮行所”,可是承擔了整個中國將近一半的唱片公司的發行業務。由於戰亂原因,唱片在上海灌錄出來,別說賣了,簡直都沒法運輸到外地市場,能不嚴重虧損嗎?
就在今年初,英國留聲機唱片收購了中國百代唱片的母公司,隨即進行了一系列公司結構整合。原本的“總髮行所”和“中國唱片公司”合二為一,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李楷生這個華經理也是在那時候被聘任的。
一般情況下,民國外資企業的華經理只是擺設。因為政府規定,每家洋行(外資公司)都必須聘任華人經理,洋鬼子們只好找一些買辦當經理。
這些華人經理的主要責任,其實是負責溝通人脈渠道,基本上是不管公司經營的。
但在歷史上,李楷生卻是百代唱片扭虧為盈的關鍵。
此君上任做百代唱片的華經理後,立即選賢任能,招聘音樂人才。同時,又借中國人的抗救亡心理,積極發行大量的愛國歌曲。比如新中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初就是由百代公司推出的。
現在的李楷生處於關鍵時期,他剛剛走馬上任,必須儘快出一兩張熱賣的新唱片來。
30%的唱片版稅分成,實在是太離譜了,即便包含詞曲作者和演唱分成,還是一個無法接受的價碼。李楷生皺眉道:“周先生,恕我直言,你要價太高,我最多能給15%的版稅。”周赫煊也不著急,只是淡定地笑道:“你知道我現在出版小說,出版公司給的版稅是多少嗎?”
“多少?”李楷生還真不清楚。
周赫煊遞了一支香菸給李楷生,自己也點上一說:“50%。”
“那可真是……厲害。”李楷生已經找不到形容詞了。
民國時期的作家很吃香,作品版稅分成高得嚇人。稍微有點名氣的作家,版稅至少就在15%以上,像魯迅這種文壇頂級大腕,可以拿到35%到40%的版稅。
胡適曾經創下過45%的版稅紀錄,但那種情況並不常見,他的版稅現在已經跌到40%了,跟魯迅的價位差不多。
而周赫煊屬於特列,《泰坦尼克號》發行時,便已經拿到45%的版稅。現在的《黑土》即將發行單行本第一冊,20多家出版社搶破頭,其中有9家出版社開出50%的天價版稅。
出版公司也是有成本的,行政開支、機器損耗、編校、印刷、紙張、油墨、運輸、發行、繳稅,各個環節都需要錢。周赫煊的50%版稅是什麼概念?他一個人就拿走了大部分利潤,而出版社只能賺點辛苦錢,甚至一個不好,出版社還有可能面臨虧損。
但周赫煊在文化知識界的影響力太大了,許多出版公司寧願賠本,也要含著淚幫他出版小說。一可以增加公司的業界影響力,二可以拓展渠道和市場,出版商們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一口價,18%的版稅。”李楷生再次讓步,周赫煊的小說版稅實在把他嚇到了。
周赫煊笑道:“既然李經理是快人,那我也不含糊。咱們彼此各退一步,就25%,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算了。買賣不出仁義在,希望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李楷生苦笑道:“25%的版稅,不是我這個華經理能夠做主的,必須總經理李起(英國人,也譯裡奇)同意才行。不過嘛,周先生並非一般人,我就越權同意了,我會說服總經理的。”這次輪到周赫煊驚訝了,他還以為李楷生要考慮幾天。沒想到這個假洋鬼子很有魄力,居然當場就答應下來,而且還是越權做主。
“既然如此,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周赫煊說道。
“合作愉快!”李楷生起身握手,“周先生,不如我們現在就去公司,我介紹你認識一下我們的音樂部主任,順便把合同簽下來。”周赫煊好笑地說:“李經理做事雷厲風行啊,實在佩服。”李楷生面微笑,其實心中暗暗叫苦,他在頭疼如何面對英國佬呢。25%的唱片版稅合同簽下來,那個摳門的英國總經理李起,肯定會雷霆大怒。
若是周赫煊的唱片無法熱賣,李楷生在百代唱片也沒法繼續混了,百分之百要被炒魷魚。
當天上午十點半,李楷生帶著周赫煊來到徐家彙路1099號,地點位於後世的徐家彙公園內。
這是一棟三層的紅小洋樓,如今是百代唱片公司總部,新中國成立後,即為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唱片廠地址。對於中國人來說,此地留下的最為深遠的影響,就是誕生了《義勇軍進行曲》,也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李楷生得意的介紹道:“周先生,你別看我們的公司大樓只有三層,但裡邊的錄音機器價值上百萬元。我們在全國都有員工,工人總數量超過1500人,這是勝利唱片和大中華唱片拍馬都趕不上的。”
“確實厲害。”周赫煊點頭附和。
對於唱片行業來說,一直到1980年代以前,那都是需要大量資金才玩得轉。
科技的發展,讓未來幾個音樂人隨便組間工作室,就能說自己是唱片公司,而且還能自己錄製唱片,但在1930年代卻完全不同。
就拿此時的百代唱片來說,只是錄音室和唱片工廠的機器設備,加起來價值就高達400萬銀元,小商人哪裡玩得轉?
所以現在中國的唱片公司雖然數量有數十上百家之多,但都只能稱為皮包公司。只有百代、勝利和大中華三大唱片巨頭,才擁有唱片錄音、灌製和發行能力。
李楷生把周赫煊帶到一間辦公室,介紹道:“周先生,這是我四月份才高薪聘請來的優秀人才,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聶耳先生。錄製唱片的專業事項,你跟聶先生具體討論吧。”第577章【萬里長城永不倒】(分手炮)“周先生,幸會!”
“你好,聶主任!”此時的聶耳非常年輕,年僅22歲,卻已經當上中國最大的唱片公司的音樂部主任,絕對能算得上青年才俊。
聯想到聶耳的遭遇,周赫煊到無比惋惜。
歷史上,聶耳明年就會死,在本游泳時不幸溺水。他雖然只活了23歲便英年早逝,卻為中國留下寶貴的遺產——《義勇軍進行曲》。
李楷生對聶耳說:“紫藝,周先生要錄製幾首歌,你來親自負責。”
“好的,我會處理好。”聶耳笑道。
李楷生又轉身對周赫煊說:“周先生,我先去找法務部合同,你稍等片刻。”周赫煊點頭道:“請便。”等李楷生離開辦公室,聶耳熱情地說:“周先生請坐,你要錄什麼歌?歌譜帶來了嗎?”
“你這裡有歌譜本子嗎?”周赫煊問。
聶耳立即從屜裡拿出一個歌譜本,遞給周赫煊說:“周先生以前學過音樂?你那首《松花江上》寫得非常好。”
“業餘的。”周赫煊笑了笑,很快把《蘭花草》、《松花江上》和《鴻雁》三首歌的詞曲寫出來。
聶耳驚訝道:“一次就錄三首?”三首數量並不少,民國時期的黑膠唱片,每張往往只灌錄兩首歌(正反面)。
最老式的78轉黑膠唱片,每面只能錄4分鐘。45轉的黑膠唱片時間稍長,但每面也在10分鐘左右。這兩種唱片屬於市場主,價錢相對便宜。
就在三年前,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33又三分之一轉的LP密紋唱片,使得唱片每面的錄製極限達到18分鐘(50年代提升到22分鐘)。這種唱片成為未來的標準黑膠,一直到80年代仍在市場上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