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此時,吳宓突然推門而入,笑道:“壽銘,赫煊,你們看誰來了?”周赫煊轉身一看,只見外面站著四個穿長衫的,分別是: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和陳寅恪。

還有一位李濟先生沒來,聽說是到山西夏縣考察新石器時代遺址去了。

都是神人啊!

梁簌溟抱拳問候道:“任公先生,靜安先生,鶴壽兄,宜仲兄,簌溟有禮了!”周赫煊也連忙見禮,上前逐一問好。

“哈哈,清華園又添一位大才,”梁啟超表現得很熱情,握著梁簌溟的手讚賞幾句,又對周赫煊說,“周小友的《大國崛起》,我每必讀,獲益良多!”周赫煊笑道:“梁先生謬讚了,還要多謝先生為拙作題序。”他們說得起勁,趙元任、王國維和陳寅恪卻沉默寡言,都不怎麼說話。這是格使然,窮經皓首的大學者,一般格都很內向,只有面對老朋友才聊得起來。

其實吳宓也不喜歡跟人打道,只不過他身為國學研究院的主任,必須熱情接待來客。

眾人來到學校外面一家酒樓,叫了些好酒好菜,算是給梁簌溟接風洗塵,也是為歡周赫煊來清華園做客。

酒菜端上來,吳宓問王國維:“令公子病情如何?”王國維一臉憂愁,搖頭說:“吃了幾服藥也不見好,我準備找西醫來看看。”王國維的大兒子正在病重期間,如果不出意外,過兩個月就會病逝。王國維明年投湖自殺的原因很多,一是為消逝的舊文化殉道,二是由於兩位學者朋友遭槍斃的事刺到他,最後嘛,大兒子病逝也加重了他的悲觀情緒。

周赫煊突然出聲道:“靜安先生,我在天津認識一位英國醫生,他的醫術很高明,英國領事也找他看病。”王國維擔憂兒子病情,立即說:“此事就勞煩赫煊了,北平的西洋醫生我實在信不過。”梁啟超頓時調侃道:“你還惦記著我的子呢?”

“哈哈哈哈!”眾人鬨笑不已。

卻是今年初的時候,梁啟超因血癥住進協和醫院,經透視發現右腎長了個瘤子。西醫為他做手術摘除腫瘤,結果依舊血不止,複診時醫生判斷為“無理由之出血症”。

此事鬧得很大,報紙嘲諷西醫“拿病人當試驗品,或當標本看”,這便是轟動一時的“梁啟超被西醫錯割子案”。

從那以後,梁啟超的子便成為朋友們調侃的對象。

眾人說笑一通,梁啟超突然問:“赫煊,聽說你把康有為氣吐血了?”

“我哪有那本事?估計是他自己火氣過旺吧。”周赫煊莞爾道。

“倒也是,論及臉皮之厚,周先生不輸任何人。”趙元任不屑地笑道。

康有為在文化圈子裡的名聲,可是臭到了極點,除了堅定的保皇派,本沒人看得起他。

前些年張勳擁立溥儀復辟,就是康有為慫恿的,前段時間又想渾水摸魚。梁啟超對此非常清楚,他慨嘆道:“我這位康師啊,真是復辟之心不死,見到一點機會就跑北邊來湊熱鬧。”

“投機主義者,不過如此,”周赫煊當笑話說,“周先生一見面就給我取了個表字,叫若愚,估計是奉勸我韜光養晦吧。”吳宓笑道:“如此陳腐之字,不用也罷,讓任公給你重新起一個。”這年頭文人的字號亂七八糟,十多個表字、名號都很正常,周赫煊當即說道:“有勞任公先生了。”話說到這個份上,梁啟超也不好推辭,思索片刻說:“赫,明也。煊,通煖,光明之意。誠則明也,不若明誠。”

“明誠,好字!”梁簌溟讚道。

周赫煊笑道:“謝先生賜字。”

“誠則明也”出自《禮記》,“明誠”的意思是“明哲真誠”,鼓勵周赫煊追求真理,明道向善。這可比康有為取的那個“若愚”,奉勸周赫煊韜光養晦要強上百倍,立意就更高尚廣闊得多。

好吧,周赫煊以後跟人自我介紹,就可以說自己“姓周,名赫煊,字明誠”了。至於那個“若愚”,估計後世的人給他編百科資料,多半也會當趣談給加進去。

第062章【人情最大】在座的都是博學之士,就屬周赫煊最渣渣。

先來說趙元任,此君本科讀的是物理,還在哈佛拿到哲學博士學位,又兼修數學和音樂。

去年趙元任進清華大學當老師,他教授的課程有:數學、物理、語言學、現代方言、中國韻律學、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一個人教七門學科,就問你怕不怕!

對了,趙元任後來被稱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為推廣普通話(國語)做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許多語言學家都是他的學生。那段著名繞口令就是趙元任編的:石室詩士施氏,噬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

吳宓的研究方向以文學為主,包括中國文學和西方文學。不清楚他的學術成就沒啥,記住他教過的學生就行了:錢鍾書、季羨林和曹禺。

至於梁啟超、陳寅恪和王國維,這三人有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通史學研究。

酒過三巡,談論的話題自然而然轉到史學上來。

梁啟超讚譽道:“明誠之《大國崛起》,我最欣賞的就是其敘史方法,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地理無所不包,這正是史學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

“難啦,”陳寅恪搖頭說,“資料蒐集太困難了,只靠個人,實在力有不逮,最好還是能有國家推動。”王國維頗為好奇地問:“明誠,《大國崛起》一書,裡面的資料數據非常詳細,你是怎麼掌握的?”梁啟超也看著周赫煊:“是啊,《大國崛起》資料之詳細,讓人歎為觀止,花了很多功夫吧?”周赫煊是謊話張口就來:“我從小生活在南洋,家人離世後便周遊列國。每到一處,必然會悉當地風俗文化,瞭解他們的歷史傳說,千方百計混進圖書館查詢史料。《大國崛起》裡面的內容,是我耗費十年時間蒐集整理的。”此言一出,眾人肅然起敬。

吳宓讚道:“明誠治學之態度,令我佩服。”

“為這十年磨一劍,當浮大三白!”梁簌溟舉杯道。

趙元任笑言:“壽銘,你不是信佛嗎?也能飲酒?”梁簌溟哈哈笑道:“我現在信奉的是教育救國主義和實用主義。”梁啟超對周赫煊頗為看重,趁機說道:“明誠的《大國崛起》就要出版了,不如諸位都給他的大作寫個序。”

“這沒問題。”陳寅恪當即答應,其他人也紛紛認可。

周赫煊心裡頭那個啊,有梁啟超、趙元任、王國維、陳寅恪、梁簌溟和吳宓做序,這面子實在太大了!等再過幾十年,新讀者們一翻開扉頁,光作序者的名字就能把人震住。

吳宓說:“《大國崛起》一出,必定享譽海內外,成為當下最暢銷的史學著作。”周赫煊開玩笑道:“我可不敢搶張竟生教授的風頭。”

“哈哈哈哈!”這話說的,在座諸位皆忍俊不

要論時下最暢銷的書籍,當屬張竟生主編的《史》。

史》收錄有十二篇真實經歷,投稿者皆為大學生,其內容包括懵懂的啟蒙、青期躁動和自心情,情節上則有偷情、偷窺、找小姐等等。

每篇文章後面,張竟生還為其撰寫評論,甚至提出女的“第三種水”(噴)之說。

此書是今年5月份出版的,迅速風靡全國各地,每每引起轟動搶購,那真是觀者如

只不過張竟生就有些悲劇了,他堂堂的北大教授,被人視為“大蟲”,不得不辭職離校,而各地政府也開始查沒收此書。

眾人討論了一番《史》,趙元任突然問:“明誠,你常年生活在國外,為何國語說得如此標準?”

“我祖籍南京,自小就說北方話,回國後也對此有所研究,”周赫煊自有一番說辭,他從隨身公文包裡取出稿件說,“我這次來北平,還有一件要事就是面見教育總長任可澄,希望他能幫助推廣我這套國語注音法。”

“想不到明誠在語言學上也有造詣。”趙元任吃驚道,很快接過那套漢語拼音方案稿研究起來。

周赫煊詳細解釋道:“我這套拼音方案,採用的是拉丁字母,分為聲母和韻母,外加四個聲調組成。”梁啟超皺眉頭問:“明誠也傾向於廢除漢字?”如今學界對於拼音和簡化字的研究,出發點並非降低文盲率,讓漢字易學易用,而是奔著廢除漢字的方向而去。周赫煊連忙解釋說:“我製作這套漢語拼音方案,目的不是廢除漢字,而是推廣漢字,它僅是輔助工具,讓小孩學字更輕鬆更快捷。”

“還有這等事?”王國維是不相信的,他認為什麼羅馬拼音、切音新字都屬於道。

趙元任是什麼人?

中國語言科學的創始人,漢語言學之父。

他只用十多分鐘就搞明白漢語拼音方案,口中唸叨個不停,很快又用手指蘸酒,在飯桌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拼音:zhào、yuán、rèn。

“哈,好法子!”趙元任拍手歡呼。

梁啟超問:“此法可行?”趙元任高興地說:“比如今通行的羅馬拼音更加簡單實用,這套拼音方案如果得以推廣,對識字掃盲幫助很大。”

“真那麼好?”王國維還是不信。

“好是好,可惜恐怕難以推行。”趙元任嘆氣說。

周赫煊不解道:“為什麼?”趙元任詳細解釋說:“為了推行標準國語,政府專門設立‘國語統一籌備會’,至今已有七年時間。全國的學者為了審定讀音、簡化漢字、規範羅馬拼音、編校國語辭典,付出了太多心血。任可澄剛剛當上教育總長,他也是想有作為的,前不久剛召集大家開會,已經決定於近頒佈《國語字母拼音法》。明誠啊,你這套拼音方案雖妙,卻絕不可能獲得教育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