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夢想有一天。中國的每一個省份、每一個州縣和每一個鄉村,都將變成高樓林立、工廠遍地的文明世界。我們的兒女,我們的子孫後代,不管是漢人、滿人、蒙人、回人、藏人,都將手拉著手,合唱出一首中華民族的偉大讚歌:我們自由了,我們強大了,我們富裕了,我們不再承擔戰爭之苦,我們不再承受貧窮之厄。我們的孩子,可以坐在明亮的學堂裡,學習最先進的文化知識;我們的子孫,可以跟洋人談笑共飲,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臉;我們的國家,不再是被人嘲笑的對象,不用再簽署屈辱的合約。任何一個海外的華人,都可以桿,大聲地高呼:我是中國人!

我有一個夢想。

為了這個夢想,我們必須一起努力、一起奮鬥、一起學習、一起工作、一起犧牲。因為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們的夢想將會實現。這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是偉大的民族。我們在祭祖的時候,可以向祖先光榮的說:我們做到了,我們強大了!而不是向祖輩埋怨,你們留下了一個貧弱的中國,你們留下了一個卑微的民族。

我有一個夢想……”周赫煊最開始是在忽悠,可說著說著,卻不知不覺間熱淚盈眶,響亮的話語聲中帶著哭泣,他把自己都給動了。

車廂裡的每個人,不管是學生、客商、富紳、政客、記者,全都靜默地聽著他說話,憧憬著夢想實現的那天,憧憬著中國強大的那天,如痴如醉,淚眼濛。

第060章【抵達清華】“汙……轟隆隆!!!”火車緩緩駛入正陽門東車站,車頭冒出大量蒸汽,彷彿一隻發怒的鋼鐵怪獸。

津蘆鐵路在1903年増築過,從盧溝橋延伸至內城前門外東南。這裡漸繁華,朝北臨近東民巷,南邊則是前門商業區,每有大量客商在此彙集。

車站共三座站臺,其中兩座還帶有雨棚。三個候車室的乘客,依次進入站臺內,排著隊準備登上火車。

駛來的火車終於停穩,車門打開,乘客們蜂擁而下。但有一截車廂很奇怪,乘客下車後沒有立即離開,而是自動站在車門兩側,似乎在等待哪位大人物。

站臺上候車的人們,頓時朝那邊好奇張望。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青年走出,穿著普通,並無什麼離奇之處,但卻頗受眾人擁戴。

周赫煊自己提著行李箱,從人群中間走過,梁簌溟和扛著箱子的孫家兄弟緊隨其後。

等他們走出幾步,身後的陳達突然喊道:“先生,你的夢想,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我們會時刻謹記的!”

“諸君珍重,再會!”周赫煊放下行李箱,回身朝眾人深深鞠躬。

學生們紛紛彎回禮,喊道:“先生保重!”這場面讓站臺內的乘客無比稀奇,全都把目光集中在周赫煊身上,猜測他究竟是什麼身份。

梁簌溟摘下眼鏡,抹掉眼角的淚痕,嘆道:“賢弟今之演講,振奮人心,道出了每個中國人深藏五內的宏願。”

“也只是夢想而已,任重而道遠啊。”周赫煊也不知為何,他明明是在忽悠別人,卻把自己都忽悠瘸了,深陷在熱血昂的情緒中不可自拔。

眾人默默跟在他們身後,一言不發地步入車站中央大廳,然後帶著複雜心情各自散去。

“靜嫣,我剛才都聽哭了,”吳婧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忍不住發問,“你說先生的夢想,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陸靜嫣搖搖頭:“我不知道,我現在又動又難受。”站外。

周赫煊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吐了口濁氣笑道:“壽銘兄,別想那麼多了,先去清華園要緊。”梁簌溟自嘲說:“你是不知道我這人,情緒容易動,愛做小女兒態,倒是讓賢弟見笑了。”梁簌溟何止是情緒容易動,他看到窮人的悲慘生活都會落淚,因為覺國家無出路,已經自殺過好多回了。

就在此時,突然有個青年跟上來,對周赫煊說:“周先生你好,我是《申報》記者南懷成。剛才在火車上不便打擾,但先生的一番話讓我觸萬分,我希望能將這些內容刊登出來。”

“南記者你好,”周赫煊與他握手道,“《申報》不是在上海嗎,你怎麼來北平了?”南懷成解釋說:“南口那邊戰事烈,我想過來採訪一下。”

“原來南先生還是戰地記者,佩服。”周赫煊讚賞道。

如今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有兩份,一份是《申報》,另一份是《新聞報》,銷都超過10萬份,其中《申報》的銷量更是達到14萬份。

南懷成問:“周先生,您在火車上演講的內容,還能複述出來嗎?”

“可以。”周赫煊說。

南懷成當即拿出採訪本,說道:“我趕時間,如果周先生不介意的話,咱們現在就記錄。”周赫煊敘述,南懷成速記,很快就把那份1800餘字的演講稿抄寫完畢。

兩人握手道別,周赫煊他們乘車離開,南懷成也叫了輛黃包車:“去電報局!”在顛簸的黃包車上,南懷成還在繼續寫稿,將自己的車廂內在所見所謂都寫出來,等到電報局的時候已經撰稿完畢。

上海《申報》那邊,每天都有專門的辦事員守在電報局,很快就收到稿件。一看內容,立即派人送回報社總部,半個小時後新聞稿已經直達報館。

《申報》主筆、代理總編何貴笙連門都忘了敲,直接衝進社長室:“量才,你快看看這篇稿子!”史量才笑道:“什麼新聞如此著急,國民革命軍又打大勝仗了?”

“你自己看吧。”何貴笙將新聞稿放在桌上。

史量才拿起來閱讀良久,臉上的笑容變得沉重起來,突然一聲長嘆:“唉,我們又何嘗沒有這個夢想。”何貴笙說:“我想把它作為明天的頭版頭條。”

“你是代理總編,你說了算,”史量才繼續埋頭品讀那篇演講稿,讚道,“這位周先生真是好口才,把所有中國人心底的話全說完了。”何貴笙笑道:“他跟我們是同行,天津《大公報》復刊就是他的手筆。”史量才略微點頭:“有機會的話,我倒想當面見一見。”

“不和你說了,我這就去給這篇新聞寫社論。”何貴笙拿起新聞稿就急匆匆離開。

“等等,”史量才突然將何貴笙喊住,“把他那首《一代人》,放在演講內容的前面吧。”

“什麼《一代人》?”何貴笙卻沒聽過這首詩。

史量才笑道:“就是周赫煊寫的現代詩,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何貴笙品味片刻,點頭說:“這首詩倒是應景,放在稿件裡很合適。”不提《申報》,咱們把視線轉回北平。

周赫煊、梁簌溟和孫家兄弟來到清華園,立即有校務人員去通報領導,很快清華國學研究院主任吳宓就疾步走來。

“哎呀,壽銘,我對你可是苦候已久,總算是來了!”吳宓隔得老遠就出聲笑道。

吳宓也是位大學者,學貫中西,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為“哈佛三傑”,乃是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實際創辦者。

梁簌溟與吳宓握手後,介紹道:“這位就是《大國崛起》的作者周赫煊。”吳宓一聽肅然起敬,熱情道:“周先生,久仰久仰,任公可是對你的大作無比讚賞,他聽說你來肯定很高興。”

“我這次來,正要當面拜謝任公先生。”周赫煊道。

吳宓跟他們閒聊幾句,笑道:“先不說廢話了,我馬上派人幫壽銘安排住宿,順便把任公(梁啟超)、靜安(王國維)他們也叫來,今晚一起歡聚痛飲!”第061章【誠則明也】清華園的主體建築叫工字廳,原名工字殿。在建造之初,專供皇室貴胄別居享樂,院內曲廊縵折,勾連成一座座獨立套院。

傳聞,《紅樓夢》裡的大觀園,就是以工字廳為原型,可見這座庭院的盛貌。

如今工字廳成為清華大學的教師宿舍、娛樂中心、音樂室和閱報室,也用來接待重要來賓。比如兩年前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便是在工字廳下榻。

梁簌溟被安排在49號院,共有14間房子。

周赫煊來到院落裡,頓時被驚得目瞪口呆。我尼瑪,這哪裡是教師宿舍?分明就是花園別墅!

清華真是賊特麼有錢,難怪30年代北平的女學生中傳一句話:“北大老,師大窮,唯有清華可通融。”意思是說,北大的男生暮氣沉沉,北平師大的男生窮困潦倒,只有清華的學生既有錢又有活力,適合做男朋友。

周赫煊幫著梁簌溟搬箱子安置,拎著手裡死沉死沉的,不問道:“壽銘兄,裡面裝的都是什麼啊?”

“先父遺稿,我正在花時間整理。”梁簌溟神情有些悲慼。

梁簌溟的父親名叫梁濟,字巨川,曾歷任前清內閣中書、民政部員外郎等職,也是一位大學者。

八年前,梁老先生快要過六十大壽的時候,突然問兒子:“這個世界會好嗎?”梁簌溟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能好就好啊!”梁老先生說完就離家失蹤,三天後投水自盡,留下萬言遺書:“國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後讓國人共知國乃立國之必要……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並將喚起新也。”梁老先生是堅定的晚清改革派,反對暴力革命,但後來又贊成共和。他在遺書中寫明瞭為什麼自殺,他說自己是為清朝殉葬,但絕非反對共和,只因清朝遜位讓賢后,北洋政府卻不實行共和愛民之政,國家狀況比晚清時還糟糕,所以憤慨而死。

當時正值軍閥連年混戰,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得不到半點好處,反而被本取代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確實糟糕到了極點。

梁簌溟默默地把父親遺稿收拾好,突然展顏微笑道:“我相信中國會一天天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