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9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於是就有了第三次憲政運動,各大民主黨派原本的立場是扶持國黨建設國家,被蔣介石得聯合起來推翻國黨獨裁,限制並督促國黨實行民主憲政改革。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張君勱,此人本來非常支持蔣介石的假民主,認為假民主可以慢慢過渡成真民主。他堅決反對共產主義,堅決反對共黨擁有武裝,並督促共黨把八路軍、新四軍的訓練和指揮權出來。

由於蔣介石不斷的倒行逆施,張君勱直接跳反了,開始積極尋求與共黨合作。用董必武的原話來說:“他(張君勱)現在不但不反對我們擴充軍隊成立邊區,他還怕我們的軍隊不夠強大,怕我們的邊區遭受襲擊呢!他已認為我黨是中國實現民主的一支必要友軍。”國黨在中國大陸失敗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不斷把自己的支持者推到共黨那邊去的過程。

周赫煊有閒心跟蔣介石胡扯,只是想讓對方提前施行假民主。然而蔣介石回去以後,就再沒有下文,他連哄騙民主人士都不願去做,認為這種做法會招來更多的麻煩。

第513章【神女上映】蕭伯納雖然被周赫煊懟得服軟,但他依舊風光無限,甚至有文化界的學者,專門從北平、天津慕名南下來拜訪。

阿瑟·亨德森就比較低調,整天跟張君勱混在一起,兩人的政治理念差不多,因此相處得極為融洽。

當阿瑟·亨德森在張君勱的陪同下,留在南京進行考察的時候,蕭伯納被孫夫人邀請去上海,大肆進行抗宣傳活動。蕭伯納的每次演講,都要引來無數學生群眾聆聽,左派人士把蕭伯納譽為“國際和平主義聖人”。

然而,蕭伯納這個“聖人”,很快就在中國待得膩歪了,轉而坐船跑去本旅遊。他對外聲稱是去做國際考察,結果在本住了一段時間後,大讚本人的秩序和執行力。

周赫煊對蔣介石無比失望之餘,乾脆啥都不管,一邊陪費雯麗遊玩,一邊寫《銀河英雄傳說》寄往英國。

十月底,這是周赫煊在南方停留的最後子,過幾天就要帶著費雯麗前往天津。

南京,夫子廟。

這一帶保留著諸多明清傳統建築,夾雜在這些建築之間的,是一棟美的三層鋼筋混凝土大樓——首都大戲院。

首都大戲院去年初建成,樓上樓下共有1400多個座位,規模放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當初開業的時候,還在《中央報》打了廣告,號稱“首都最堂皇的劇場,東方最富麗的天國”。

是不是東方最富麗的天國不知道,但肯定是南京最堂皇的劇場。這裡經常放映國產大片和進口新片,擁有多家電影公司的優先上映權,因此上至政要名,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跑來這裡看電影。

民國的時候電影行業發展還不完善,一部新片剛出來的時候,電影拷貝量非常少,頂多也就一二十份。必須在一家電影院放映一段時間後,再拿去另一家影院放映,因此擁有優先放映權的電影院就非常吃香。

為啥首都大戲院能拿到各公司的優先放映權?

很簡單,除了這裡規模很大以外,還因為戲院的股東里面有國黨要員,電影公司怎麼敢不來巴結?

如今中國的電影審查也很難啊,南京國民政府止宣傳封建信,連《西遊記》系列影片都被映了,《聊齋》之類的片子更是想都別想。

若是有穿越者想在30年代的中國拍《倩女幽魂》,呵呵,保準賠得血本無歸,說不定還會被扣上一頂宣傳信的帽子。

建國之前,動物也是不準成的。

因為今天有一部好萊塢影片上映,周赫煊就帶著費雯麗去看電影。兩人來到戲院外,站在街上便能看到兩副宣傳海報,一副是好萊塢片《紅塵》,一副是國產片《神女》。

《紅塵》屬於好萊塢電影皇帝克拉克·蓋博的第二部作品,幾個月前才在美國上映,現在居然南京也可以看到,可見好萊塢的海外發行能力之強。

事實上,早在20年代,美國的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等八大電影公司,就先後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為了摸準中國市場的脈搏,各大公司專門聘請長期住在中國的洋人擔任經理,只引進那種最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好萊塢影片,因此美國片幾乎在中國部部受熱捧。

由於當時中國關稅沒有自主,美國影片在中國上映,只需繳納一次極低的進口關稅。而國產片由於厘金制度,在運輸過程中要被徵稅,在各地放映時還要徵稅,導致國產片在國內的發行成本,居然比美國片還更高。

自從南京國民政府收回關稅自主權,並取消厘金制以後,國產電影就迅速繁榮起來,這是在北洋統治時期無法實現的。

周赫煊挽著費雯麗的手,走進首都大戲院的售票室,發現看電影的觀眾還多,他們必須慢慢排隊才可以。到了影院裡面,周赫煊覺彷彿回到現代,這裡的裝修風格就是現代主義,地面上鋪著非常時髦的水磨大理石,跟後世的情況沒多大區別。

售票室裡放著一種類似雜誌的印刷品,是戲院的院刊。質量雖然有些糙,但勝在圖文並茂,還有許多劇照和明星照片,裡面印有新片預告、電影說明、電影評論等內容。

這年頭居然出現了專業影評人,周赫煊對此頗為驚訝。院刊的新片預告也寫得很詳細,比如某月某,將有某某電影上映,票價多少都寫得非常清楚。電影說明也很有意思,演職人員表、故事梗概、幕後故事都講得清清楚楚,極大的方便了人們觀影。

比如《神女》的電影說明中,就重點講述了編劇周赫煊先生,以及原版小說的詳細情況,並歷數這部電影的拍攝之不易。

《神女》的拍攝過程確實歷經坎坷,籌拍到現在已經快兩年時間了。由於是最新式的有聲電影技術,光培養錄音師就用了一個月,導演掌握相應技術也用了兩個月。

最困難的是,周赫煊要求使用國語對白,國語標準的演員在南方實在太難找了。阮玲玉跟著周赫煊學了半個月的拼音,再經過大量的常練習,那口音都還只是馬馬虎虎。許多演員都只能配音,而且是拍攝時同步配音,這就更難了——沒有後期配音技術。

結果拍到一半,“九一八”和“一二八”事變相繼爆發。

投資者之一的羅明佑,在東北有六家影院,當時正忙著更換有聲播放設備。本人一入侵,這些影院投資全打了水漂,資金頓時捉襟見肘。屋漏偏逢連夜雨,很快淞滬之戰開打,《神女》的拍攝完全被擱置。

不但《神女》劇組停工,整個聯華影業公司都逃離了上海,從經理到員工全部避難香港。直到《淞滬停戰協定》簽署,阮玲玉等人才重新返回上海繼續拍攝,期間足足耽擱半年之久,耗時近兩年終於把《神女》給拍出來。

周赫煊看著《神女》的電影說明書,不苦笑:這部電影恐怕很難收回成本了。

第514章【看電影】周赫煊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名政要和小資階級,大部分選擇觀看美國片《紅塵》。而普通市民和年紀稍大的有錢人,則選擇觀看國產片《神女》。

周赫煊是專程陪費雯麗來看電影的,自然也是要看英語片,費雯麗到目前為止只能說“謝謝”、“你好”、“再見”之類的中文。

這年頭的電影技術還比較原始,並沒有出現同步對話字幕。默片如果需要表現短暫的對話,必須手工刻字在空白膠片上,再把空白膠片剪到拷貝當中,比如卓別林的默片字幕就常常在兩個畫面之間。

所以像費雯麗這種外國人,想要照著英文字幕看中國電影,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必須先設計一種字幕裝置,把字幕印在字幕條上,在製作拷貝時將它和放映機疊放,拷貝出來的電影就有字幕了。

一旦發明出這種裝置,那電影后期配音也將不成問題,因為兩者的原理都差不多。

周赫煊覺得自己應該提醒一下聯華影業公司,有時候搞發明創造的最大障礙不是技術,而是正確的思路。周赫煊只要提供了思路,中國的電影人應該很容易就能發明出來。

周赫煊拉著費雯麗的手,來到第二排靠邊的位置坐下。他們排隊的時間比較晚,已經選不到好位子了,只能這樣將就著觀看。

旁邊是一對年輕情侶,男的可能是洋行(外企)職員,梳著漢式的中分發型。女的可能還是個學生,剪了一頭齊肩短髮,穿著藍的學生制服。

女學生抱怨說:“就該去看《神女》的,周先生親自把小說改寫成劇本,多讓人期待啊。”男的勸道:“君茹,你要相信我,這部《紅塵》真的很好看。我有個留洋的朋友說了,《紅塵》是今年美國最賣座的影片,比國產電影好一萬倍。”

“那《紅塵》的男主角演員,我怎麼都沒聽說過?”女學生問。

男的解釋說:“蓋博是一個新演員,以前不出名,但演過這部電影以後就出名了。”女學生說道:“可《神女》也很好看啊,我同學說她都看哭了。”男的只能哄道:“那我們今天看《紅塵》,明天再來看《神女》。”

“我明天要上課,沒空。”女學生道。

男的連忙保證:“你哪天有時間,我們就哪天來看《神女》,絕對不騙你。”女學生終於被說服,轉而問:“對了,你在美國留學四年,那邊真的很先進嗎?”

“當然先進,美國是最發達的國家,”男的一提起美國就來勁,問道,“你聽說過‘賽百味’沒有?”女學生好奇道:“‘賽百味’是一種好吃的美國食品嗎?”男的得意地解釋說:“賽百味,subway,一種修建在地底下的城市鐵路。”

“鐵路為什麼要修在地底下?”女學生萬分不解。

男的笑道:“因為美國太繁華了啊,大城市裡到處都是汽車,很容易造成通擁堵。電車不能滿足人們的出行,蒸汽火車的煙霧又太大,於是就把城市鐵路修到地下。”

“真是難以想象,汽車多得都堵通了,咱們中國什麼時候才能發展到那種程度?”女學生無比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