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39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蔣介石奇怪道:“那豈不是中國曆朝歷代都在使用黃老之學?”

“不錯,”周赫煊笑著說,“所謂的外儒內法,歸結底就是黃老之學。”蔣介石又問:“那獨尊儒術是怎麼回事?”周赫煊解釋道:“董仲舒的獨尊儒術,是儒家學說和黃老之學的再一次結合,其中納了大量的黃老思想。比如黃老之學的本是‘無為而治’,這種‘無為’並非放任自,而是在確立統治秩序的前提下清靜無為。君王的無為立足於臣子的有為,即‘君逸臣勞’,有點像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但也只是像而已,因為決定權仍在君主手裡。董仲舒在獨尊儒術時,把黃老之學最核心的‘無為而治’,完美融合在他的儒學體系當中,用來闡述治國之道、君臣之道、君王政術。比如選賢任能、量才授官,這就是典型的黃老之學,發展到後世就形成了科舉制度。”蔣介石繼續點頭,乖乖地聽學術講座。

周赫煊繼續道:“再來說說刑德關係,董仲舒對於刑德的解釋,主要延續了孔孟的仁政和德治。但在刑德理論本上,卻借用了黃老學派的陰陽刑德學說。這一點非常重要,它是兩千多年來中國法律制定和實施的本準則。”蔣介石總算明白了:“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儒學,其實是黃老學說博採諸子百家之長,而董仲舒又融合了黃老學說的新儒學,跟孔孟那個時代已經有很大不同。”

“確實如此,”周赫煊點頭道,“不過到了程朱理學之後,儒學再一次蛻變,剔除壓制了很多黃老之學的思想。所以到了明清時代,中國人的思想漸漸趨於錮,以至於被西方文明所超越。因為黃老之學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因循天道’,這裡的‘天道’指自然和社會規律,黃老之學不提倡遵守祖宗之法,而是提倡據社會的變化制定相應規則。”蔣介石就是一個程朱理學的忠實擁護者,聽到這裡他心裡有些彆扭,但還是耐著子問:“如何用黃老之學來治理現在的中國?”周赫煊笑道:“什麼清靜無為、君逸臣勞,這些我就不說了,因為現在中國的情況並不適合,黃老派的清靜無為是建立在穩定的統治秩序之下。先來說說依法治國、寬刑簡政、與民休息,依法治國,委員長你能做到嗎?”蔣介石說:“民國的法律是越來越完善的,當然能夠做到。”

“法律是法律,只是制定出來有什麼用?”周赫煊嘲笑道,“就拿去年救災來說,那個夥同英國人貪汙救災糧的專員,現在還逍遙法外吧。這也能叫依法治國?”蔣介石臉道:“貪官汙吏我也痛恨,但水至清則無魚,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寬刑簡政、與民休息呢?”周赫煊說,“只要能做到這兩點,十年之內,中國的國力必然突飛猛進。”蔣介石說:“國家內憂外困,如何與民休息?平亂禦敵需要錢糧,擾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你直接說黃老之學如何用‘術’吧,我只有先穩定了局面,才能做到你說的那些。”周赫煊笑道:“很簡單,黃老之學有兩個重要思想,叫做因天循道、守雌用雄。”

“何解?”蔣介石問。

“因天循道即是順勢而為,大多數百姓最渴望得到什麼,那就給他們什麼,”周赫煊說,“就算給不了他們,也要讓他們看到希望。比如現在德國法西斯為什麼發展順利?因為希特勒順應了民意,大部分德國人想要復仇,想要振興經濟,想要復興民族。而委員長你在中國搞法西斯,這是行不通的,跟絕大部分中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蔣介石說:“現在中國最大的民意是民主憲政,我如何給他們?”周赫煊笑道:“就算給不了,也至少得做出要給的樣子吧。比如制定一個步驟,先允許民主黨派參政,但只有參政權,沒有決策權。我想大部分民主人士還是會高興的,因為他們看到了希望。”蔣介石點頭說:“這倒是一個辦法。那守雌用雄呢?”周赫煊說:“守雌用雄就是具體權術了,說白了就是虛實之變。君主當為虛,沒有存在,但又無處不在。就好像老天爺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人人頭頂都有一片天。施政過程當中如果出現問題,那肯定是官員壞事,一定要狠狠懲治官員,最高統治者是永遠正確的。一旦取得突出成就,那就是最高統治者的功勞,立功者給他們應得的好處,統治者則獲享最大的名望。”蔣介石沒有說話,心裡自然是明白的,這一套他玩得很溜,只不過沒想到是黃老之學。

周赫煊說:“守雌用雄還有個解釋,就是制定策略風化雨,實施策略雷厲風行。通俗來講,就是在儘量不擾民的前提下,加強提高公務人員的執行力。這個非常微妙,需要很高超的政治能力。”蔣介石越聽越滿意,他做老大屬於半路出家,各種能力和手段都是自行領悟的,完全沒有周赫煊講的這樣具有系統。當即笑道:“周先生,你再詳細講講黃老之學的法、術、勢、利、力的運用。”周赫煊據自己的理解一通胡扯,直講到天漸黑,蔣介石依舊津津有味的聆聽著,就差沒有現場做筆記了。

周赫煊自然是夾帶私貨的,比如奉勸蔣介石讓民主黨派參政。雖然只是假民主,但至少也有些制約,國黨官員貪贓枉法起來不能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

第512章【逐本求末】蔣介石帶著一肚子的黃老之學離開,覺收穫滿滿,而周赫煊卻有些沮喪。

蔣介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剛愎自用!

這個缺點把無數抗將士坑慘了,徐州會戰時他玩微,淞滬會戰時他玩微,南京保衛戰時他玩微,直到遠征軍都出國打仗了,蔣介石還在國內繼續玩微

遠隔戰場千里之外,即便是放在信息化時代,中央首腦也不可能完全掌控前線的瞬息萬變。

然而我們偉大的空一格蔣委員長,卻認為自己可以。

就拿中國遠征軍來說,蔣介石10號任命史迪威擔任華軍總指揮,11號又任命杜聿明擔任華軍總指揮。一個戰場,居然有兩個總指揮,下面的將士到底該聽誰的?

最搞笑的是,不管是史迪威,還是杜聿明,兩個總指揮都沒有真正的決策權,因為蔣委員長要親自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他動不動就給杜聿明“手書數千言”,“指導緬戰方針極詳”。

蔣介石對於緬甸的局勢從頭到尾都判斷錯誤,他剛開始認為軍不敢深入緬甸,於是按照防止本人逃跑的既定方針來部署軍隊。明明自己空軍力量薄弱,卻對陳納德下令說,要一次派三架飛機、一天多次的騷擾軍,很快便暴了己方的空軍基地。

蔣介石還自認為軍事天才,在記裡洋洋得意地說:除了他,誰也不敢做出這種作戰方案來。結果老蔣寫下這篇記的第二天,緬甸壘允機場就遭到轟炸,飛虎隊20多架飛機幾乎被全部炸燬。

因為老蔣的判斷失誤,中國遠征軍的戰略部署漏百出,而且剛剛開打就徹底葬送制空權。

最無語的還在後面,史迪威、羅卓英命令遠征軍向印度撤退。而蔣介石卻遙控指揮杜垏明,讓遠征軍經密支那回國,這個計劃雖然冒險,但並非沒有作的可能。可蔣介石偏不讓先頭部隊搶佔並固守戰略要點,導致遠征軍的撤退路線被軍切斷,被迫進入野人山區,最終結果慘不忍睹。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周赫煊只希望蔣介石能改掉這個壞病,反覆地講述黃老之學的“立公去私”、“棄智去己”思想,說白了就是領導者不要因為個人喜好和私利而敗壞國事——你不懂軍事就別手,讓那些軍事行家們自己去打,作為最高統帥抓大放小即可。

其實黃老之學的治國思想,概括起來很簡單,即搭好國家政府的整體框架,按照現有的局勢和民意,制定一套有效的行政系統和司法體系,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和目標,領導者居中掌控大局,具體事務由專業人才去執行。

這裡面的中心思路是“清靜無為”,即上位者不可過多幹預行政司法的運轉。但又是“無所不為”,必須嚴格維護既定的行政司法體系,不論是最高領袖還是普通官員,都必須嚴格遵守定下的規矩,對犯錯者該抓就抓、該殺就殺。

然而,蔣介石坐在沙發上聽了半天,只對黃老之學的權謀術興趣,真正關鍵的核心思想完全聽不進去。

舍大道,而取小道,捨本求末講的就是這種人啊。

別提什麼局勢太複雜,派系太混亂,黃老之學無法施展。以蔣介石現在的權勢而言,明擺著可以在黃埔系統中推行這一套,比如藍衣社就能堅定的執行既定策略。只要蔣介石能堅持下去,就能從小圈子擴大為大圈子,並且引來無數仁人志士效力。

蔣介石現在的做法剛好相反,通過暴力排除異己,通過利益聚攏人心。這樣只能導致“賢者背離,小人匯聚”,一旦哪天蔣介石無法調解派系利益,必然招致眾叛親離的下場。

事實上,蔣介石現在已經被“眾叛”了。很多幾年前擁護他的人,現在一個個站出來反對,像蔡元培這種策劃參與清黨的人,雖然沒有明著背叛,但也悄悄地搞各種抵制行動。

黃老之學講“因天循道”,蔣介石恰恰在“逆天行事”。現在的“天道”是抗和民主,就算他暫時無法做到,也可以做出某種姿態來糊人啊,到時絕對可以收攏一大波民心。

黃老之學講“立公去私”、“依法治國”,蔣介石恰恰是“以私廢公”、“以人治國”,帶頭破壞國家的行政司法體系。上樑不正下樑歪,國黨只會越來越腐敗糜爛,敗走臺島只是遲早的事情。

整個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期間,一共出現了三次“憲政運動”。

第一次從1929年開始,至1932年發展到高峰,全體國民都希望能民主憲政。然而蔣介石通過特務統治鎮壓下來,從此完全背離民心與大勢。

第二次是從全面抗戰開始,蔣介石迫於壓力,假模假樣地搞“預備民主憲政”,同意所有黨派和民主人士參政。雖然這次的民主立憲是假的,但已經足夠振奮人心,只要繼續假下去,大部分人還是擁護蔣介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