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擇瑞原本以為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說出嚴辭的下落,會令他多判幾年。
結果並非如此,他這般硬骨頭,甚至還令他受到了犯人的尊重。
令張擇瑞不好奇,嚴辭的名字,甚至遐邇聞名到了這個程度嗎?
出獄後,張擇瑞才知道,這一切都是木堯和幾位主持運輸計劃的大臣為他抵死辯護,這才保下了他一命。
而且他們還替他賄賂了獄卒,讓他們在行刑時,對他稍微手下留情,讓他可以在監獄中勉強度。
張擇瑞在獄中一向是沉默寡言的,才讓其他獄卒對他的印象稍微改觀。
不過,對他的獄中生活,也是毫無用處,就是少受一些折磨而已。但對於這點,他也彌足。
他出獄後,本想對那些曾為他說過好話的大臣,一一登門道謝的,但即將登門時,卻被他們告知,出力最大的刑部尚書商丘已經過世了,而木堯擔任了丞相。
而當時,外界都在盛傳:是前丞相遊友的學生木堯,設計謀殺了他的老師,才會得到了他的位置。
因為當他死後,被家人發現時,死的並不安詳。
遊友是口吐白沫,眼睛瞪圓著,走的。而木堯恰巧是最後一個進入他房間,拜訪他的人。
但張擇瑞始終不信,或說是不願相信。他在被人汙衊了那麼久之後,已經開始學會任何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果然,消息才傳出了幾天,丞相夫人就專門出面闢謠了:“丞相是自然死亡的,木堯一向對遊友敬重有加,對我們母子更是多加照顧,怎麼能憑子虛烏有的事,就這般誣陷他?”看吧,世人不出意料的隨波逐。沒過幾天,那些謠言就逐漸消失了。
張擇瑞在拜訪木堯時,木堯曾向他發出了邀請:“要不要和我一起幹出一番事業?”但這番美意,卻被張擇瑞婉言謝絕了:“多謝丞相美言與賞識,但還是算了吧。畢竟我是一個戴罪之身,對丞相的名聲影響很大,所以也不必強求了。”木堯作惋惜狀,卻並未出口再作挽留。
張擇瑞向他行了個禮,轉身就離開了丞相府。
出獄後的一年,張擇瑞通過各種渠道,拿出最後的家當,為自己捐了一個大理寺捕快的小官。之後,又因突出的政績,而升到了大理寺卿的官位。
也不乏高官趁著以前的情,想將他提拔到朝廷之中,但他都推脫了。這樣,
好的。
不是嗎?
不是吧。
張擇瑞一直在追查那件事的真相,卻一直不曾有過結果——應有的結果。
正義也許會遲到,到永遠不會不到來。
但遲來的正義,對那些深受其害的人,又有什麼用處呢?
作者有話要說:心好累,修改了一早上的排版,結果,半天都不過關,一看,自己的第三章不知道為什麼沒過審了,明明之前都好好的。
☆、荊條(柒)“張大人?張擇瑞大人?”單巖就望著張擇瑞看著手中的紙冊,又是笑又是罵的,最後竟下了眼淚,不由出聲喚道。
單巖邊喚著“張大人”,邊努力的探頭,試圖窺測紙冊中究竟蘊含著什麼線索。
單巖在前來大理寺之前,是曾聽說過“張擇瑞”的赫赫威名的,不完全是讚揚,但也不乏將他誇得天花亂墜,神通廣大的。
其中全是一些曾受過他幫助,澄清其冤情的老百姓,倒也不是不可取的評價。
而那些四處汙衊他的人,大都是用著同一個藉口:他曾被朝廷以“叛國罪”而打入天牢,而且還死不悔改,在與他狼狽為的幾位大臣的掩護,包庇下,才逃過一劫。
但他還是入獄蹲了五年,而且堅持不將功戴罪,供出他的同夥嚴將軍,嚴辭的所在地。
這樣的人,在出獄後,竟是相繼收到多名高官的邀請,與他們共同創造未來,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拒絕了。
後來,秉公執法的大理寺也接受他的求職申請,而且將他提拔到了大理寺寺卿的職位。
總的來說,一切的評價就是這也不可取,那也不可取。
但當單巖真正地見到張擇瑞時,才覺得傳聞就是對錯參半的。
張擇瑞生就了一雙鷹隼般銳利的雙眸,身形頎長,且清瘦。
他走路的步伐,力度不輕不緩,氣定神閒,裳擺會明顯垂下一截。整個人,相對同一個年紀的人來說,清瘦得有些不正常。
“是一個飽經風霜,受盡磨難的老人了。”單巖的第一反應其實是這樣的。年過半百了,低短的頭髮花白,一副死氣沉沉,對周圍的事漠不關心的樣子。
但當張擇瑞看見那本賬本之後,他總算是顯了一些正常人類應有的情緒。
單巖:“張大人”張擇瑞應了一句:“何事?”單巖:“無事。”張擇瑞顫抖著雙手,接著翻開了下一頁的記錄:“甲醜豐生二年,正月初九,沈文,共計十萬兩白銀,卒四人,折損兵力三人。”沈文,甲醜豐生二年,在朝左相,那次運輸計劃的發起人之一。
計劃失敗之後,不過半年,沈文在家懸樑上,掛上了三尺白綾,上吊自殺。
當時,張擇瑞就是這樁案件的受理人,但那次負責查辦的案件負責人是大理寺的判官,沈遠,沈文同父異母的庶出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