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消滅某種疾病,而不是否定所有病人。

在第7章,佩特拉和博杜安提到了約伯。

撒旦質疑約伯對上帝的忠誠,上帝遂將約伯給撒旦試探。在撒旦的控制下,約伯沒有犯罪卻家破人亡、身染重病。約伯的朋友以利法、比勒達、瑣法見到約伯的慘狀,據此推斷約伯的苦難背後一定藏著鮮為人知的巨大罪惡,由安者轉變為審判和指責者。然而約伯的確沒有朋友所謂的巨大罪惡。瑣法等人不肯承認約伯清白,本質上只是自欺欺人:一旦他們承認約伯沒有犯罪卻受難,則是承認清白者也會受難,因而他們也可能平白受難,甚至陷入比約伯更可怕的境地。

面對病人,博杜安基本不會直接據得病這個結果推斷病人道德有問題、指責一切是病人自己有問題——這不是僅僅對佩特里的看法,是對所有病人的看法。博杜安認為病是人類的事情,所以總有無辜者得病,所有人包括他自身隨時有得病的可能。因此,對於疾病,博杜安選擇放置關於人的道德,首先關注疾病本身。

*普羅米修斯&那喀索斯:理念之困佩特里將藝術家比作普羅米修斯,博杜安將其比作那喀索斯。博杜安和佩特里提到的“真理”含有絕對真理、關於世界本質的象理念的意味,不指普通的真理。

佩特里有一個無望的藝術看法,真理難尋,所以藝術家是偷不到天火的普羅米修斯。佩特里自身是一個創作者,他的看法顯示了他的創作困境。

在德國古典哲學中,謝林將藝術直觀作為一切哲學的“拱頂石”,藝術和哲學之間的距離並不遠。博德也認為真理難以把握,但是真理可以顯現,藝術家有憑著直達(但是不是理把握)真理的能力,同時,藝術可以見“人”。在談論藝術的時候,博德在肯定人。

*失眠的博杜安博杜安的失眠和困境從本上說並不是佩特里導致的,反而是佩特里提醒了博杜安——佩特里把身份(證)還給了博杜安。向問題對博杜安來說不算難以解決的問題,他的困境主要在兩個方面:在學業方面,博德似乎對現代哲學興趣不大,更大的興趣在傳統哲學,在形而上內容的研究上。與形而上對立的是形而下,即有形的、實在的物。但是博德在親眼看到殘破的城市之後,觀念受到了衝擊,他看見了現實的困境,不論哲學追求的本質是什麼——是物質、是神、是黑格爾的絕對神、是神與物質兩個本元……不論這個世界形而上的、象的終極指向是什麼,不論理能探求的範圍有多廣,現實的人是痛苦的確就是痛苦的。博德的悲憫在於他不會對現實視而不見。佩特里的受很銳,他的關注點恰恰也是現實和現實的人。

就像追問人為什麼會死和看見死人是兩個概念,當關注到現實,博德在反思自己的知識是否造成了一種冷漠的對立:一個人如果不思考、不認真地受,可能會輕易地被社會輿論、社會傳統以及各種媒體信息控制,變得片面浮躁,心不在焉,陷入空虛乏味的狀態。人應該思考,這種思考有對知識的追求,也有對存在的思索。然而過度利用理追求知識、思索存在,而不受,人也可能被理困住,異化為知識的附庸。博德的反思的表現之一即是有一段時間他沒有繼續寫論文,所以博德變成了“寫不出來論文的博杜安”。現代哲學中,尼采早已提出“重估一切價值”,將價值歸於生命,重審理的作用。博德需要自我否定,這不是壞事,不過他需要時間,也需要平靜。

在家人方面,勒菲弗爾先生被太太排除在外了,所以當勒菲弗爾太太和費爾南爭吵的時候,博德就被夾在了中間。不幸的是,費爾南個很強,勒菲弗爾太太常常不願意讓步——博德不擅長解決他們的問題,並且想要自己靜一靜,但是又不得不面對一切。快要受不了的博德最後選擇了離開布萊梅市。後來佩特里提起來父親,這件事提醒了博德。

*里爾克之外的pietà:關於母親文中曾提到“pietà”,此詞多指繪畫雕塑中聖母憐子的場景。當耶穌出生的時候——甚至當瑪利亞懷孕的時候,聖母瑪利亞就知道他是聖子,他不屬於她,他註定要經歷苦難、被人離棄,被釘死在髑髏地。但是聖母瑪利亞作為母親,依舊愛自己的兒子耶穌。

母親是痛苦而偉大的。她的孩子將遭受苦難,她的孩子不僅僅只屬於她一個人,但是無論如何,她都愛她的孩子。

博德和佩特的母親都是如此深沉的愛著自己的兒子。

☆、附:母親的郵件christina<

*********

.****.**>致博杜安:我的兒子,對於上次我的沉默,我應該做出解釋。

當我和你的父親溝通過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不是你第一個想通知的人。作為母親,我到難過,也發現了自己的失職——我本來應該早就發現這件事,並且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支持和安。很謝你選擇了坦誠對待你的母親,而不是欺騙。

說起來這是一種非常荒誕的情況: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很例外。當你進入大學的時候,我和其他孩子的母親談起來,會認為進入大學並不是唯一的路,但是我腦海中始終有另一種聲音:是的,是的,有很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