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五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季,二月,王國的部隊疲憊不堪,解圍撤退。皇甫嵩下令進軍追擊,董卓說:“不行。兵法上說:‘窮寇勿迫,歸眾勿追。’”皇甫嵩說:“不然,以前我們不進攻,是躲避他們的銳氣;現在發動進攻,是等到他們士氣已經低落。我們現在所攻擊的是疲憊之師,而不是‘歸眾’;王國的部隊正要逃走,已無鬥志,並不是‘窮寇’。”於是皇甫嵩獨自率軍進擊,命令董卓作後援。皇甫嵩邊連續進攻,大獲全勝,斬殺一萬多人。董卓大為羞慚惱恨,從此與皇甫嵩結下仇恨。
韓遂等共廢王國,而劫故信都令漢陽閻忠使督統諸部。忠病死,遂等稍爭權利,更相殺害,由是浸衰。
韓遂等人共同廢掉王國的首領地位,脅迫前信都縣令漢陽人閻忠擔任首領,統率各部。閻忠病死,韓遂等人逐漸爭權奪利,繼而互相攻殺,於是勢力逐漸衰弱。
[2]幽州牧劉虞到部,遣使至鮮卑中,告以利害,責使送張舉、張純首,厚加購賞。丘力居等聞虞至,喜,各遣譯自歸。舉、純走出,餘皆降散。虞上罷諸屯兵,但留降虜校尉公孫瓚,將步騎萬人屯右北平。三月,張純客王政殺純,送首詣虞。公孫瓚志掃滅烏桓,而虞以恩信招降,由是與瓚有隙。
[2]幽州牧劉虞到任後,派使臣到鮮卑部落去,告訴他們利害,責令他們斬送張舉和張純的人頭,懸以重賞。丘力居等聽說劉虞來到幽州,都很高興,各派翻譯來晉見劉虞,自動歸降。張舉、張純逃到外,所餘部下全都投降或逃散。劉虞上奏,請求將徵集的各部隊全部遣散,只留下降虜校尉公孫瓚,率領步、騎兵一萬人,駐紮在右北平。三月,張純的門客王政刺殺張純,帶張純的人頭去見劉虞。公孫瓚決心用武力消滅烏桓部落,而劉虞想用恩德和信義來招降他們,因此兩人之間產生矛盾。
[3]夏,四月,丙子朔,有食之。
[3]夏季,四月,丙子朔(疑誤),出現食。
[4]太尉馬免;遣使即拜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4]太尉馬被免職。靈帝派遣使臣到幽州去任命幽州牧劉虞為太尉,封為容丘侯。
[5]蹇碩忌大將軍進,與諸常侍共說帝遣進西擊韓遂;帝從之。進陰知其謀,奏遣袁紹收徐、兗二州兵,須紹還而西,以稽行期。
[5]蹇碩忌恨大將軍何進,與諸常侍共同勸說靈帝派遺何進西征韓遂,靈帝同意了。何進暗中獲悉他們的陰謀後,上奏請求派袁紹到徐州和兗州去調集軍隊,要等到袁紹回來再進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6]初,帝數失皇子,何皇后生子辯,養於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協,董太后自養之,號曰“董侯”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立協,猶豫未決。會疾篤,屬協於蹇碩。丙辰,帝崩於嘉德殿。碩時在內,先誅何進而立協,使人進,與計事;進即駕往。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而目之。進驚,馳從道歸營,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稱疾不入。
[6]當初,靈帝連續死去了幾個兒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兒子劉辯後,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撫養,故被稱為“史侯”王美人生下兒子劉協,由董太后親自撫養,被稱為“董侯”群臣請求靈帝立太子。靈帝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想立劉協,但猶豫未決。正在這時,靈帝病重,把劉協託付給蹇碩。丙辰(十一),靈帝於嘉德殿駕崩。蹇碩當時在皇宮中,想先殺何進,然後立劉協為皇帝。他派人去接何進要與他商議事情,何進即刻乘車前往。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誼,在接他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大驚,馳車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軍營,率軍進駐各郡國在京城的官邸,聲稱有病,不再進宮。
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海王。協年九歲。以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
戊午(十三),皇子劉辯即帝位,當時他十四歲。尊稱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皇弟劉協為海王,當時他只有九歲。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務。
進既秉朝政,忿蹇碩圖己,陰規誅之。袁紹因進親客張津,勸進悉誅諸宦官。進以袁氏累世貴寵,而紹與從弟虎賁中郎將術皆為豪桀所歸,信而用之。復博徵智謀之士何、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餘人,以為北軍中侯,攸為黃門侍郎,泰為尚書,與同腹心。攸,之從孫也。
何進既已掌握朝政大權,怨恨蹇碩想謀害自己,暗中計劃將他殺死。袁紹通過何進的親信門客張津,勸說何進將所有的宦官一網打盡。何進因袁氏歷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紹與堂弟虎賁中郎將袁術又為天下豪傑所擁戴,因此相信並任用他們。又廣泛徵聘有智謀的人士何、荀攸及河南人鄭泰等二十人,任命何為北軍中侯,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把他們都作為自己的心腹。荀攸是荀的族孫。
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兵,故且沈。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庚午,進使黃門令收碩,誅之,因悉領其屯兵。
蹇碩心裡疑慮不安,寫信給中常侍越忠、宋典等人說:“大將軍何進兄弟控制朝政,獨斷專行,如今與天下的黨人策劃要誅殺先帝左右的親信,消滅我們。只是因為我統率軍,所以暫且遲疑。現在應該一起動手,關閉宮門,趕快將何進逮捕處死。”中常侍郭勝與何進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進能有貴寵的地位,他幫了很大的忙,因此他親近信賴何氏。郭勝與趙忠等人商議後,拒絕蹇碩的提議,而把蹇碩的信送給何進看。庚午(二十五),何進令黃門令逮捕蹇碩,將他處死,於是把軍全部置於自己指揮之下。
票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中官挾重以為黨助。董太后每參干政事,何太后輒相,董後忿恚,詈曰:“汝今張,怙汝史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何太后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通州郡,辜較財利,悉入西省。故事,蓄後不得留京師;請遷宮本國。”奏可。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太后憂怖,暴崩。民間由是不附何氏。
票騎將軍董重與何進互爭權力,宦官們依靠董重做為黨援。董太后每次想要干預國家政事,何太后都加以阻止。董太后到憤恨,罵道:“你現在氣焰囂張,是依仗你的哥哥何進!我如命令票騎將軍董重砍下何進的人頭,只是舉手之勞!”何太后聽到後,告訴給何進。五月,何進與三公共同上奏:“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惲等與州、郡官府相互勾結,搜刮財物,都存在她所住永樂宮。按照過去的貫例,藩國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請把她遷回本國。”何太后批准了這一奏章。辛巳(初六),何進舉兵包圍了票騎將軍府,逮捕董重,免除他的職務,董重自殺。六月,辛亥(初七),董太后又憂又怕,突然死去。從此以後,何進一家失去民心。
[7]辛酉,葬孝靈皇帝於文陵。何進懲蹇碩之謀,稱疾,不入陪喪,又不送出陵。
[7]辛酉(十七),把靈帝安葬在文陵。何進警惕會發生蹇碩那樣的陰謀,自稱有病,不入宮去陪喪,也不送靈帝的棺槨到墓地。
[8]大水。
[8]發生水災。
[9]秋,七月,徒海王協為陳留王。
[9]秋季,七月,改封海王劉協為陳留王。
[10]司徒丁宮罷。
[10]司徒丁宮被免職。
[11]袁紹復說何進曰:“前竇武誅內寵而反為所害者,但坐言語漏洩;五營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竇氏反用之,自取禍滅。今將軍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盡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贊之時也。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以垂名後世,不可失也!”進乃白太后,請盡罷中常侍以下,以三署郎補其處。太后不聽,曰:“中官統領省,自古及今,漢家故事,不可廢也。且先帝新棄天下,我奈何楚楚與士人共對事乎!”進難違太后意,且誅其放縱者。紹以為中官親近至尊,出納號令,今不悉廢,後必為患。而太后母舞陽君及何苗數受諸宦官賂遺,知進誅之,數白太后為其障蔽;又言:“大將軍專殺左右,擅權以弱社稷。”太后疑以為然。進新貴,素敬憚中官,雖外慕大名而內不能斷,故事久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