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分卷閱讀6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戰場都不合適,他太過劍走偏鋒,這不可行。

但孔奕林的實才卻不能放著不用……顧元白忽的想起來了監察處。

相比起褚衛來,孔奕林真的是太適合監察處不過了,而監察處,本來就是在刀鋒上行走的暗中監督機構。

只是孔奕林的忠誠度,和對大恆朝的態度,這些還有待商榷。

顧元白放下棋子起身,褚衛和孔奕林候在他身後,等將聖上送出去了之後,兩人還站在不遠處看著聖上的背影。

聖上上了馬車,車簾快要落下,孔奕林忽而動了起來。他起袍腳,大步朝著聖上的馬車跑去,侍衛伸出刀劍將他攔在不遠處,孔奕林大聲道:“聖上!臣有事上奏!”顧元白眉頭一皺,掀開車簾道:“讓他過來。”孔奕林大步跑了過來,他呼重,跟一座山一樣在顧元白麵前擋下了層層陰影。

他很動,甚至敢抬起這雙眼睛來了,這樣的動,讓平裡的低調和沉穩徹底滾到了一邊:“聖上……”孔奕林看起來很緊張,喉結都上下動了動。顧元白以為他會緊張得說不出來話時,他卻堅定地道:“不瞞聖上,臣身上有西夏人的鮮血。”顧元白一愣,隨即面從容道:“朕知道。”孔奕林抿了抿,低聲道:“聖上放心臣待在朝中嗎?”顧元白不悅地反問:“朕難道還沒有唐朝時候的容人肚量嗎?”唐長安城,那時堪稱全世界第一國際的大都市,開放而包容,許多外國人都在唐朝留學、做官,入唐朝為官的,光五品以上就有百餘人。

顧元白把孔奕林放在榜眼,除了成全褚衛的三元好名聲外,還考慮了許多。

一是為了堵住朝中某些迂腐保守的官員和讀書人的嘴,二是他不清楚原著當中孔奕林造反的原因是因為殿試被罷黜還是還夾雜著對大恆的恨,嚇一嚇孔奕林,再給他一個希望,這個希望還要留有讓他知道自己該努力,努力就會上前的一步距離,三是孔奕林身負西夏血統,在此情況下策論仍然鋒利,反而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顧元白自然不舒服一個會造反的人,但他是帝王,哪怕是劉邦站在他的面前,顧元白也不會對其高看或者低看一眼,在他眼中,即便大恆朝並不存在歷史當中,但以往的千古名君站在顧元白的面前,也不過是一個平起平坐。

一切還沒發生前,只要在他的朝代,在大恆的國土上,都是他的子民。

於是顧元白克服了心中的疙瘩,將孔奕林點到了第二。

壓一壓,需要壓一壓。

孔奕林聽到顧元白的這句話,腔之內竟然湧出一股難以言說的酸澀,他沉聲道:“聖上,臣在兩年前曾去過西夏一趟,在西夏的邊陲地方,發現了一種奇怪的花。”顧元白左眼跳了一下,“什麼花?”

“白棉花,”孔奕林低聲道,“那邊的人們叫這花為白棉花,臣途徑那處時曾蓋住白棉花填絮的被子,比填充植物枯草保暖的多,也輕便的多。更重要的是……”他頓了頓,道:“這白棉花應當很好養殖,臣途徑的那處邊陲,白棉花就佔了一片廣地。一畝似乎就能達到許多產量。”顧元白心道,怎麼什麼好事都被我給遇見了。

他倏地笑開了,高興地重重拍了拍孔奕林的肩膀,哈哈大笑了幾聲,欣極了道:“孔卿,既然如此,那種子何在?”在沒有棉花以前,富人取暖的方式百種不一,而窮人卻只能拿柳絮和蘆花和植物枯草填充衣物,拿著絲麻往身上套。棉花在宋朝開始種植,但並沒有得到廣泛推廣。直到泥腿子皇帝朱元璋登上了皇位,他是窮人,他知道冷是什麼滋味,才大力廣推棉花種植,解決了百姓的寒冷問題。

如今,這個白棉花,就是那時的棉花嗎?

孔奕林沒想到聖上這麼輕易就相信他所說的話了,一時有些反應不及,愣愣道:“種子還放在臣家中。”顧元白點了點頭,朗聲笑道:“若是孔卿所言如實,這白棉花就能解決天下人的寒冷問題,朕會大力支持,也會記下孔卿的功勞。若是真有那,孔卿,你便救了許多人的命。”孔奕林提袍的手抖了下,低著頭道:“臣當不得聖上所言。”

“朕說你當得就當得,”顧元白不容反駁地道,“孔卿何必如此自謙?”孔奕林沉默良久,然後退後一步,袍跪地,朝著顧元白行了一個大禮。

這一禮,是備受欺辱後被壓塌的脊樑重新起的禮,是對聖上的禮。

孔奕林曾被著出了大恆,前往西夏。可西夏人也不認他,他在西夏舉目無親,也不適應西夏的語言、文化,在邊陲看到這白棉花時,就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所以他來考了會試,如果他考上了,那麼他想向大恆的皇帝獻上這樣的東西。如果他沒考上,那麼就是天不盡人願。

他有才,他真的考上了,還是一甲第二,一個絕好的位置。

孔奕林應該滿足了,但聖上如此開明,反而讓他升起了更為貪婪的野心。

白棉花的種子,就是能讓聖上記住他的手段,是他向上的階梯。

但皇上比他所想的還要好上許多倍、開明上許多倍。

因此孔奕林這一禮,還摻雜著愧疚的情。

吩咐孔奕林第二將棉花帶過來後,顧元白就回了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