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位置是桌子,配四個木質板凳。正對著門的牆面掛著一幅字,上頭只寫一個“安”。晏昭和的房間在洵追房間左側,小和尚把他們帶到這邊便離開了,臨走前說半個時辰後開飯。
前殿香火味太大,燻得眼睛疼,後院倒是神奇的隔離了氣勢洶洶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山澗沁人心脾的青草香。
第十三章晏昭和不允許洵追離開他半步,要是放在前幾天洵追自然不會搭理他的警告,但鶯歌小築的事一出他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一個人出門到底安不安全。被拐時他不怎麼害怕,再具體一些便是本不在乎,遲早晏昭和會發現自己不見,自己睡一覺就會重新回到宮裡。
這是在他還有命的情況,如果他變成小築後院裡埋著的枯骨呢?
皮腐爛入泥土,和陌生人的骨頭混在一起,沒有人能憑藉骨相來確認這個死去的到底是誰。
洵追不太喜歡來這種地方,他不信神佛,每次都覺得這裡修行的人都神神叨叨像個神經病。和尚唸經他更不喜歡,就像時無數只蜂一齊爆發,煩躁直衝腦門。他在房間內等了許久都不見晏昭和,猜想晏昭和是有什麼事,兩人就隔著一面牆,洵追蜷著腿坐在凳子上敲牆壁。離得這麼近,他也懶得多走那幾步找。
被人伺候慣,渾身上下都是懶骨頭。
剛剛的小和尚明明說半個時辰後開飯,洵追估摸著也到時間了,怎麼也沒人來送,這裡的齋飯到底是自己去取還是有人送?人生地不,洵追心中有再多的疑惑只能找晏昭和,晏昭和房門緊閉,他小心翼翼推開門走進去。他已經做好晏昭和不在房間內的打算,如果晏昭和不在,他就繼續等,反正他哪都不去。
昭王就在禪房,平躺在上休息,雙手搭在腹部。
洵追放輕腳步避免打擾晏昭和,晏昭和睡得很沉,呼平穩而綿長,他帶來的東西全都放在桌子上沒從盒子裡取出來,像是剛進禪房便睡下了。半個時辰足夠一個人進入深度睡眠,更何況是晏昭和這種看起來好像本沒有休息時間的人。
晏昭和幾乎每天都能看著洵追入睡,而洵追基本看不到晏昭和休息,每次他晚上睡不著找他時,晏昭和都坐在案前批閱奏摺。
晏昭和的樣貌攻擊算是比較強的那種,因為平時為人處世比較溫和,倒削弱了他樣貌上的強勢。但當他入睡後,收斂起表面的假象,帶有侵略的強勢便都隨著他起伏的口、平穩的呼、鋒利的下顎、拔的鼻樑、常年握劍虎口磨起去不掉的繭統統對著來的人撲面而來。
洵追忽然發現晏昭和眉梢有塊細小的疤痕,不仔細看本看不到。疤痕順著眉梢進入眉峰,在眉峰最高處戛然而止。
他不由得屏住呼,離晏昭和又近一些,想要看清楚晏昭和臉上還有沒有別的瑕疵。
晏昭和從來都不告訴他,他身上到底有多少傷痕。洵追知道的都是和自己有關的,擋住刺客的比較多,還有一些是洵追小時候自己作怪,誤傷晏昭和。
一個人明明一身武功,為什麼保護一個人下意識還是用身體去擋?
如果真的要用身體,大可以隨意扯個宮人替自己擋了。
他從來都看不懂晏昭和,可晏昭和悉他所有的習慣,但並不包括他什麼時候能說話。
這就足夠了。
洵追輕聲道:“你大可不必。”不必裝得那麼完美,不必每都留在李洵追身邊。
君臣之間需要距離,一旦往過密便會生出嫌隙。
洵追走出禪房,面走來一個小和尚,他在小和尚那討要了一把傘遮陽。
少年撐著傘從後院的小徑去往後山,如果記得沒錯,後山應該是有一處亭子可以納涼,當時擴大靈疏寺時他看過圖紙。順著小徑走了會他忽然想起自己不應該擅自離開後院,明明剛剛還留著鶯歌小築的後怕。
可都走到這了,如果轉身回去太虧,再三猶豫下洵追還是繼續朝山裡走。
這處亭子修的格外巧妙,從山深處引下來一條小溪,亭子修在小溪之上。亭邊另修出一道傾斜坡道,可從亭內直接從坡道接觸溪,因為溪水的緣故,有許多藻類附著在坡道上,需要定時清理,以防遊人跌入溪水內。
洵追收起傘,將傘靠在進亭子的第一柱子上。他將褲腿和衣袖都挽起來,順著坡慢慢往下走,溪水近在咫尺時他蹲下用手輕輕起清澈。
溪水乘著山澗的無數廕庇以及偶爾留情的光,從指縫間逃走時都帶著幾分狡黠。
洵追歪著頭目光追逐溪上飄著的綠葉,綠葉在一片波光粼粼中像一艘小船。他沒待很久,稍微坐一坐便回到禪房,回到自己房間時晏昭和還沒醒,家丁站在門口打瞌睡。房內有經書供留宿的人翻閱,擺放經書的架子上還有一個小木盒,筆墨紙硯存放其中。
洵追太無聊,只能找一本順眼的經書研墨抄閱。以他現在的知識水平,一句能看懂半句就很不錯了,術業有專攻,看不懂倒也不需要沮喪。
抄到第三頁時,沒墨汁了,洵追正要再磨一些,墨塊卻被人拿起。他抬頭望向遮住他光亮的地方,男人剛好在硯臺上倒了點水。
洵追立即在紙上落筆,晏昭和將他抄寫的紙走,“再寫一點可以放在佛前供奉。”他另外尋紙給洵追,“在這寫。”
“睡得怎麼樣。”洵追問。
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