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焦尾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蔡邕見二人對焦尾琴嘖嘖稱讚,心裡自是得意非凡,這可是自己嘔心瀝血之作。

老臉得意道:“兩位開始吧。”張對楊蓉點了點頭,示意開始。

楊蓉也回應點了下頭,然後坐在地上,又把琴放好。這才心懷觸開始調音。

焦尾琴不愧是四大名琴之一,楊蓉只是輕輕調試中,便發出泉水叮咚般清轍聲音,餘音不絕,音質極佳。

蔡邕也全神貫注的站在那裡,眯起兩眼,仔細的聆聽。

終於,楊蓉調好音,開始彈起過門。

雖然只是輕輕彈起過門,蔡邕的神一下變的十分凝重起來。

很明顯,自己通音律,但從未聽過這樣別具一格曲調。大破常規,隱隱中就能覺出那音調雖低沉宛轉,然卻含有悖發之勢,平靜中蘊藏風暴。抑揚頓挫,動人心魄。

一時內,諾大的官道,全靜悄悄聽著焦尾琴發出高雅而又盪的琴音。

正當蔡邕和士兵靜靜受楊蓉所彈時,忽然音調一振,立時高亢。

同時張以略帶嘶啞又有些低沉的聲音放喉高歌。

“我站在,咧咧風中,恨不能擋盡綿綿心痛。望蒼天,四方雲動,劍在手問天下誰是英雄。”此句一落完,把場中的所有人給震住了。

不但琴音給人強烈的聽覺神經享受,讓人盪澎湃,神高亢。而且張驚心動魄歌唱,雖寥寥幾句卻讓人心中勾勒出一付英雄拔劍,笑傲蒼生的意境。

讓人在心神震撼同時,又產生一股英雄落莫的情緒。

蔡邕也失了。

以氣壯山河之勢重覆開口兩句後,琴音忽然又一變,溫柔纏綿,花前月下,天上人間。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愛你那一種,傷心處別時路有誰不同,多少年恩愛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悲歡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換我豪情天衝。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淚向天衝,來世也當稱雄歸取夕陽正濃”好一段曲調三折,蕩氣迴腸的霸王別姬。

蔡邕和眾士兵,完全失在這動人心魄的琴音和唱聲裡,個個裡熱血飛揚,豪氣沖天。

餘音久久不能平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暮垂垂,晚風陣陣,刀光閃閃,英雄就義。此情此景,又把詞刻劃入木三分。

良久,蔡邕第一個清醒過來,臉上佈滿震驚和驚訝的神情。自己這大半輩子算是白活了,今天才真正見識了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人。平時自詡得意的琴藝在楊蓉面前如小子玩的把戲一樣。還沾沾自喜。想到此時蔡邕老臉通紅。

和楊蓉很是滿意自己兩人造的聲勢。看著眾人如痴如醉的樣子,心中只有一個字,

這時張有些洋洋得意道:“蔡大人,如何?”蔡邕難掩心中的佩服,撫掌擊節嘆道:“慚愧啊,老夫自詡縱橫琴道數十年,今才知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楊蓉微微一笑,優雅的站了起來道:“蔡大人過謙了。”蔡邕邊撫長鬚邊嘆道:“老夫平身首次聽到如此絕音,曲調高跌起,樹新立異,偏又剛柔並進,起者縱橫天下,落者柔和纏繞。真是古來絕唱。”張和楊蓉相視而笑,這個霸王別姬在21世紀可是風靡一時的免費歌曲。其中譜詞自有過人之處。看來自己兩人是過關了,大概十有八九小命保住了。

蔡邕猶意無盡,又侃侃而談道:“更難得的是,音詞景三者無不相詣。只是有點可惜”看著蔡邕落出惋惜之意,楊蓉不由問道:“可惜什麼?”蔡邕搖了搖頭問道:“這曲叫什麼名字。”

“霸王別姬。”張開口道蔡邕點了點頭道:“確有這樣的氣勢,可是你兩人所做?”楊蓉有些不好意思,只是騎虎難下,也只能硬著頭皮認了。

蔡邕雙手負背,長風吹過,白髮顠顠。

蔡邕道:“霸王別姬,如若此曲由一女子彈起…”張和楊蓉不由同時笑了出來。

蔡邕惑望了兩人,不知他們為何忽然發笑。

在張的示意下,楊蓉解下頭巾,長髮飄飄,說不出的風情萬種。

蔡邕一時間愣在哪裡,不知說什麼好。邊上的士兵也呆了,沒想到楊蓉是個女的,而且還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看著她人的模樣,然後乖巧的捥住張的手臂。

半響才大悟道:“怪不得吾觀你文質彬彬,氣質優雅,無一陽剛之氣,原來是一女子。”張笑道:“蔡大人莫見怪,此乃內人楊蓉,在下名叫張。”蔡邕慨道:“江山代有人材出,一代新人換舊人啊。看來老夫老了…”這時,邊上的忽然安將軍道:“蔡大人,這兩位如何處置?”蔡邕不答反對張道:“我言即出,必不反悔,只是不知賢伉儷有何打算?”原來蔡邕難得一覓知音,想和張楊蓉把臂言歡,共同探討琴道。

故意裝出茫然的神道:“如今我夫婦身無定居,跡天涯,四海為家。”蔡邕也同情道:“不如隨同老夫一同赴往長安,我們也好一探琴道。”張心中大喜,自己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嘿嘿,蔡文姬,看你往哪裡跑。乖乖的等哥哥我抱你上吧。其實剛才自己在唱的時候,已不停的偷偷打量後面的方隊,蔡邕後面有一輛馬車,邊上有幾個看起來像丫鬟打扮的小姑娘,裡面可能坐著是蔡邕的內人。不時有人掀起簾來,只是無耐有些距離,所以看不大清,想來很有可能是蔡琰吧。

說起蔡琰,字文姬,又字明姬。約公元177左右出生。這可是一個命運悽慘,一生坎坷女子。早年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家當時是河東世族,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回到孃家。後蔡邕死於獄中,文姬被匈奴掠去,這年她才二十三歲,被左賢王納為王妃,居南匈奴12年。中國歷史上有然的十大名曲之一胡茄十八拍就是蔡文姬在這個時候所做的。公元208年,在曹的安排下,從左賢王那裡回到老家,又嫁給田校尉董祀。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鬆。就在她婚後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終於以父親的關係,起曹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從此以後,董祀子的恩德,在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後,曹狩獵經過這裡,還曾經前去探視。

下了決心,要把這位才華橫溢又命運坎坷的女子收為家中。照史書記載文姬現在約16-17歲左右出生,剛好是花樣年華。只是不知道現在她是否嫁給衛仲道,還是在衛仲道光榮後已回到孃家。

臉上假裝深思,然後有些為難道:“那就打擾大人了。”蔡邕全然不知自己引狼如室,如果他知道張現在所想的,不知會做何事情。

楊蓉看著張眼裡閃起興奮的眼,心中也有些納悶,不過一時間也想不明白。

這時候,邊上的那個將軍又進言道:“大人,天已晚,後面百官已跟了上來,剛才派人來問為什麼大人不往前走。”蔡邕正老懷大開,連聲道:“好好,我們上路。”張待蔡邕轉身入馬車之際,對楊蓉做了個v的手式,做個鬼臉開心的笑了起來。

楊蓉明顯覺張好像計得逞一樣,笑的這麼恐怖。雖隱隱覺不妥,偏一時間不知道關鍵在哪。

也只能悶在心裡隨著大隊緩緩前進。

路上張才知道自己和楊蓉逃難時所經過的連綿群山,正是有名的嵩山。而大部軍前進下一個站點是宜陽。

路上張一時尋機蔡文姬到底長的如何,可惜一直沒有看到她面。不由心生遺憾。

不知覺間,張楊蓉和蔡邕已十分的絡。

這一夜晚,三人在蔡邕營帳中大談琴道。楊蓉侃侃而談,把21世紀闢見解紛紛拿了出來,讓蔡邕大為受用。而張只能啞吧吃黃蓮,在那裡傻呆呆聽所謂的琴道。

這時候蔡邕心有觸道:“前聞伉儷一曲霸王別姬,令眾人無不動,後來小女還專門問老夫是何人所為。大有一覓知音之意。”張大喜過望本來自己還以為蔡文姬可能已不在隊中,嫁給衛中道了呢。自己也不好開口問人家的女兒如何如何。

蔡邕接著道:“連來行軍,想來大家十分疲勞,不若趁今夜景人,我等對酒當歌,以琴會友。”見張楊蓉無異,蔡邕大喜,令士兵在營帳擺好酒桌,這才請二人出席入坐。

皓月當空,繁星點點,夜風輕拂,顠揚著酒味,加上不時傳來軍馬嘶雜聲,別有一番風味。

酒至三巡,蔡邕意猶未意一邊舉杯痛飲,一邊嘆道:“老夫一先坎坷,靈帝時曾召任郎中,校書於東觀,遷議郎。後因彈劫宦官,遭誣陷,放朔方。遇赦後,不敢歸裡,亡命江湖,隱居吳地十餘載,後董大人厚愛,一月三遷吾官,為侍御史,拜左中郎將,相待甚厚。”張默默點頭,這些事情自己也從史書上了解不少。也是心裡清楚為什麼今晚他有這麼多的慨,所謂知音難求吧。

看著蔡邕有些傷的神,怕他酒多傷身,尋思道:“今晚我們聊的這麼投機,不若我夫婦在彈奏一曲吧。”蔡邕臉大悅道:“前聽君一曲,老夫已佩服萬分,今老夫又有耳福了。”急令士兵去拿焦尾琴來,一邊道:“賢伉儷琴技空前絕後,必是我大漢頭位琴師。”張心裡暗笑,雖然自己不懂琴,可是楊蓉上次彈的時候,明顯覺有幾句都走調了,可這無心之失,蔡邕沒有看過琴譜當然不知道。

又暗想,上次一曲霸王別姬令眾人如痴如醉,今我就來一首忠報國,看你蔡邕會不會一把鼻涕一把淚。

在心裡暗想之際,忽然聽到一陣嬌滴滴如百鳥空嗚般,悅耳動聽的聲音:“爹爹,焦尾琴。”張聽的全身舒暢,同時心中大喜,蔡文姬嗎?。

立時回頭望去,當張目光落在眼前這位豔光四少女身上時,腦袋轟然一震,有生以來,頭次泛起驚豔的覺。

這就是蔡文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