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來二去,阿東也就不和我爭什麼理論,轉而指摘我的動作手法乃至心境,本不討論正確與否,先把自身放在一個至高無上的理論地位上,從而達到不敗的境地。
比如我打一拳,阿東立即指摘這出拳的角度力量,其言辭之不堪,好像連街上偷東西的小維子都打不過。氣得我牙只咬,只是同樣也奈何他不得。
不過阿東雖然從理論上駁不倒我,但是其那些古里古怪的說法實踐起來卻是非常的有用。我練的是家傳的拳法,剛猛無雙,通常未傷人先傷己,整的跟個七傷拳似的。
阿東一看之下卻是搖頭,稱這是戰陣之拳,若是身強力壯之人練練倒也罷了,天長久之下也能練到深處,乃是陽極陰生之象。可是我這破敗的身體實在承受不住這種摧殘,原本覺充沛的拳勁,打出來卻是軟綿綿的,力氣也發不出來。
阿東說這是經脈還不是暢通的緣故,可是按我以前總結的經驗,只要架勢到了,調整好馬,拳勁就能發出來,跟經脈有個關係。
“你家的拳是由外入內,算個什麼內功,就你這樣練個一百年也成不了氣候。”阿東惡毒的刺我,若不是他說的頭頭是道,我還真想把這傢伙給屏蔽了,一了百了。
“你行氣未久,經脈不通,不要練這種東西,打太極拳吧。”阿東如是說。
太極拳,久聞大名,不過我深表疑慮,畢竟傳統的力量太大了。就像現在商品廣告一樣,你要說個雙星鞋就沒人買,一改美特斯邦威立馬翻個三倍價。同樣的木地板,歐典的就成了貴族,號稱德意志森林,誰知到底還是咱的土特產。什麼東西換個洋名一包裝立馬身價百倍,無知的百姓們趨之若鶩。
這拳法也是同理,太極拳之所以出名靠的就是傳統的力量,不過是山溝的陳家拳,若不是楊禪更名太極,一扯上那些神神叨叨的傳統文化,這才立即被社會的上上下下所接受。心意**拳,威力猛,還在形意之上,但就缺了五行學說,始終不如學生拳。董海川,轉掌之威,天下無對,還不是落得個身殘志堅王府為奴?一改八卦掌,頓時名傳京師,皇帝都來學。
當真論實用,還是要以實戰被標準,只可惜時代不同鳥,當年明末戚繼光等武術大家苦心收錄的拳術、各家各派以人名或動物命名的拳法,幾乎都失傳殆盡。
阿東如此看不起俺家的拳法當然有他的想法,只是我不能接受而已,但是讓我練太極倒也沒意見,早就想學這東西,只是苦於沒有名師指點,又怕遇到騙子,人財兩空。
太極拳傳說是武當祖師張三丰所創,現代又被考證為河南陳家溝陳王廷的功夫,兩種說法各有其證,打起嘴仗來都不含糊。
兩者之間的恩怨姑且不談,作為學拳的我自然也略有耳聞,其實我更傾向於這是一種文化底的傳進化。華夏文化傳千年,若說沒有匯融合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人藉著傳統的智慧領悟到一點東西,就把其據為己有,那是不道德的,頗有欺世盜名的意思。
張三丰也罷,陳王廷也罷,你再早還能早過道祖去?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阿東教我的不知是哪派的太極,依我看倒更像簡化太極二十四式,疑惑之下我一問,靠,還真是這樣。
“廢話,當年在軍隊裡面只學過這個,自然只能教你這個。太極之理只在陰陽,能辨剛柔就能得其妙用,你管它哪家哪派的幹什麼?”阿東還振振有詞,彷彿理所當然,我才是無理取鬧。不過我一想也是,金大師不就這麼寫的嘛,張無忌得三豐祖師傳功,不拘一招一式,忘得光方才最好。雖然是小說家言,倒也符合華夏傳統。
在學校的時候學過這東西,當時是體育課選修,我是覺得這東西拿學分容易,特地還裝模作樣的上了幾課。
那傳功的體育老師姓什麼來著,反正是個很拗口的字,一時想不起來,姑且叫他求大師吧。不叫他老師而稱大師的原因是此人能言善辯,且通國學,還留過洋,著實有幾把刷子。課堂上說的天花亂墜,各類妙招法著實比劃了不少,只是動起手來稀鬆平常。
有一次求大師給老外留學生代課玩拳,講了不少的五行拳理論,三才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劈崩鑽炮橫,一套一套的,不用說外國同學了,連我聽得都讚歎不已,大師果然有本事。
只是現在國際之間的實在沒有障礙,人民的素質都提高了,不太好糊。上來一特實誠的非洲哥們,要求過招,那就打唄。那哥們估計練過少林拳,上來架勢一拉就如狂風暴雨,幾下子就一腳把求大師了個敦。
大師到底是大師,人家還很鎮靜,面不改心不跳,客氣了幾句,繼續上課。後來那非洲哥們上廁所的功夫,求大師的幾名弟子也跟了進去。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是保安把他們架出來的。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萬不可拘泥於什麼拳招架勢,碰上群毆一樣歇菜,還是拼命比較管用。
不過求大師的理論基礎還是紮實的,我在他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知道太極的一般修煉程序。
學太極首先要練拳架,就是說要打上幾個月的拳,悉各招各式的走位、拳路、虛實、順逆、收發、聚散、上下左右身前身後等等等等。
然後是改拳,得上三山,尋訪名師,讓其對拳招動作做進一步的圓整,務必要讓全身氣勁貫通“要使動作符合技擊的要求,力求周身靈活,對稱平穩,要求每個習練者有規矩的外型,完整的內勁,鮮明的技擊法,紮實的功力,優美的太極神韻”改拳之後就算入了門,後面就是一些推手、單式、功力、技擊等等的功力訓練。
當年我一聽這玩意就頭大,實在不像是人練的東西,再說名師難尋,求大師也不像這塊料,也就擱了下來。
現在舊事重提,阿東願意教,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個人喜歡實戰的,貌似應該從推手練起。
“你練推手幹嘛?推手是那些練到深處的高手們磨練實戰用的,功夫不到,那就是個花架子。”阿東又開始訓話“要說實戰,你已經不用再入門了,只要後慢慢磨練就好。咱們現在練太極,為的是讓你尋氣路,壯生機,把你那可憐的真氣鍛煉出來。”這樣啊,我大失所望,看來又要同那些老頭老太為伍,養生延年了。
這些天的藥補兼練氣,讓我體內終於有了那麼一絲微弱的真氣,來回的遊走。阿東讓我領著這股真氣,試著在打拳的同時,儘量意到氣到,含而不發。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我經常動作僵硬,把以前的家傳拳發力方法給帶了進來,得不倫不類,其外在表現形式就是虎虎生風的亂打,兩個字——難看。
我是不在乎,反正江上風大,這時候也沒人上甲板,每人看見也就算不上醜陋。再說了,阿東自己也說了,招式如何並不需要掛心,關鍵是要體會到氣走諸脈,揮灑自如的覺。
不過阿東說他對我的動作是慘不忍睹,已經到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他老人家實在受不了,先去神深處閉關去也。
不看就不看,nnd,老子還不在乎捏。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內氣在打拳時候被驅動的快,那一絲熱氣運轉不休,從丹田循著各脈再到發力各處,漸漸的由快到慢,由弱轉強。
練到此時,我反而沒有了一開始的火氣,那種一出拳就要分出勝負生死的完全消失,動作漸漸的飄逸自如,但是其中蘊含的力道卻是隻有我自己知道是如何之大。
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這種覺很奇妙,仿如就像太極拳經上講的那種“中正安舒,四肢百骸勁分陰陽,逢上必下,逢左必右,前發後塌,八面支撐,氣走丹田,發勁松活彈抖,輕沉兼備,虛實俱全。有聲有,瀟灑莊重,舒展緊湊,有快有慢,有剛有柔,節節貫通,使人到有一種巨大的神力量將你帶進一種美妙的境界中”當然了,這種所說的我肯定沒做到,但是覺卻是應當如此。
原來練氣還有這好處,都成境界了。或許我家傳的拳法也能做到,只是我功力不到,領會不得而已。
神世界當中我沒有實體,體會到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相當容易,而這次是在現實世界當中第一次,來之不易,我不敢打斷,渾然忘我的打了一套又一套。
此時已經是早上六七點,這一趟下來渾身大汗,只覺得渾身舒無比,覺得差不多了,我緩緩的收了功。
一聲中氣十足的叫好聲從後面響起,打斷了我的回味。一扭頭,甲板上站著兩個人,叫好的是一個老人,頭頂光滑溜一都沒有,身穿白對襟,腳下一雙黑布鞋,拄著一紅木雕龍柺,人雖老卻是很神。
老人身旁站著一個年輕人,西服革履,低眉順目,剃著個小平頭,稍稍出的手腕筋骨大,肌虯結,看起來相當的強壯。
兩人慢慢的走近,老人哈哈笑著問我:“你娃拳打得好,好地很啊。啥時候練起地?”好傢伙,這口音川味太濃,我差點沒聽懂,老人看我發楞,又放慢語速重複了一遍,這次口音略減,我這才瞭然。
“您老好,不過是莊稼把式,入不得方家法眼,呵呵。”我連忙謙虛一下,畢竟眼前這兩位看起來不像平常人,老人倒也罷了,這麼大年紀走路穩當的異常,氣度不凡。那年輕人更是了不得,龍行虎步,那麼大的塊頭不顯笨拙,看著就讓人有安全。
寒暄了幾句,基本情況就清楚了,老人心直口快直接說了他的來歷,自稱姓吳,今年八十有五,祖籍四川,現在是是臺灣人過來旅遊的,幾十年沒回來,順便歸鄉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