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餘波未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場風暴前後歷時近半年,但如果加上武烈王公子寶鼎在去年年初所遭遇的危機,以及他為擺脫危機和展開反擊所做的一系列佈局,咸陽政局在過去的一年裡可謂驚心動魄,掀起的驚濤駭一次次猛烈撞擊著新生的帝國,導致咸陽危機四伏,中土更是惶惶不安,隨時都有崩潰之禍。
帝國誕生之初的這場政治對決,以兩敗俱傷而收場,僥倖的是,因為在對決之前中央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軍權,穩定了軍隊和地方鎮戍力量,確保帝國平安渡過了此次危機。
三月初,太子扶蘇結束了西北巡視,返回咸陽。
郎中令蒙嘉、皇帝客卿司馬空和博士淳于越等關東系大臣回到咸陽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詳細瞭解這場政治風暴的經過,並“清點”關東系在這場風暴中的損失。
經過一番“梳理”再分析整個風暴的發展過程,蒙嘉等人不暗自驚悸。這一輪博弈,就算他們待在京城,親身參與其中,也是必敗無疑,而且關東系的損失會更大,雖然關東系會給對手以重創,但最終的結果必然損害到大秦自身,誰也不敢保證那時候還能否維持帝國的穩定。
武烈王以進行南北戰爭為藉口建設新北軍,不但讓中央一定程度上集中了軍權,還改善了始皇帝和老秦人的關係,緩解了雙方之間的矛盾,這才是關東系必敗的關鍵所在。
始皇帝集中了軍權,才敢於打擊豪門貴族來壓制分封,才會縱容和默許武烈王挑起老秦人和關東系之間的廝殺。當然,他對這輪政治風暴的估計也不足,他也沒想到大秦本土貴族竟然聯合起來,徹底摧毀了馮氏。
王翦、麃公等老秦統率返回咸陽增加了本土老秦貴族在朝堂上的力量,張唐和楊端和等老將軍們又控制了地方鎮戍,與朝堂的本土老秦貴族形成了呼應和支援,但本土老秦貴族同樣擔心風暴太大,危及到帝國安危,所以在武烈王的指揮下,目標明確,直接摧毀馮氏,毅然放棄了對蒙氏等關東軍功豪門、對李斯、周青臣等關東寒門貴族和對淳于越等關東博士集團的攻擊。
為了確保一擊而中,以武烈王為首的大秦本土貴族先是利用太子西巡和北軍建設,把蒙氏兄弟和司馬空、淳于越等關東系重量級大臣全部“騙”出了咸陽,接著在風暴肆的過程中,絕不牽連除馮氏以外的其他關東系勢力。
關東各派系之間本身就存在矛盾,尤其像馮氏這樣的“參天大樹”假如受到損失,對關東其他派系攫取更多權力和財富有直接好處,所以初始關東其他派系並沒有出手相助,相反,冷眼旁觀者眾,甚至還有落井下石的,但等到事態嚴重了,危機撲面而至,關東其他派系意識到馮氏這棵“參天大樹”要倒了,這場風暴已經損害到他們切身利益,打算出手救助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時候衝進風暴,即便是蒙氏也有可能被席捲而去,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大秦本土貴族沒有對整個關東系實施打擊,並不代表大秦本土貴族沒有這樣的實力,而是不願意雙方打個兩敗俱傷甚至yu石俱焚,最終危及到帝國安危而已。蒙武回京後瞻前顧後一籌莫展,李斯、周青臣″孫通等人更是意見相左爭論不休,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結果當始皇帝怒不可遏奮不顧身地衝殺在最前面的時候,關東系卻躊躇不前,不敢和大秦本土貴族拼個你死我活,不敢把這場風暴推向全面失控的險境。
馮氏及其勢力覆滅了,徹底覆滅,一夜間灰飛煙滅,就連東山再起的希望都沒了。
始皇帝非常憤怒。馮氏是他的股肱之臣,這些年為他鞍前馬後鞠躬盡瘁,功勳卓著,但大秦本土貴族竟然給了他一個大巴掌,在帝國建立之初就把這樣一個受他庇護和恩寵的豪門貴族徹底摧毀了。這就是打他的臉,扼殺他的權威,是可忍孰不可忍。
始皇帝毫不猶豫,奮力還擊,罷黜了左丞相王綰,驅趕了王翦和麃公這兩位老將軍,駟車庶長公子豹也被其趕出咸陽回雍城養老了,武烈王公子寶鼎更是被其一腳踢到了北疆,中樞數名老秦系大臣也受到連累,不是被降職就是被外放。
齊王公子昌也遭到了始皇帝的嚴厲責斥,不得不上書請罪。齊王府相和山東郡縣官長或罷免,或降職,山東官場來了個“大地震”同樣官場“地震”的還有晉中的河東、太原和上黨三郡,河北、中原、兩淮的地方軍政官長也在這次風暴中大量更換。
大秦本土貴族,尤其是老秦人,在這場政治風暴中衝殺在最前面,損失慘重,尤其在中樞,更是遭到了沉重打擊。
始皇帝趁此良機,重建中樞。
丞相隗狀獨攬相權的美夢僅僅做了三個月就被無情擊碎。
始皇帝力排眾議,以非常強硬的態度,破格提拔廷尉卿李斯出任大秦左丞相。李斯不僅僅是關東系的重量級人物,是寒門軍功貴族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法治的堅定支持者,是“集權”的急先鋒。
這一任命,直接打破了豪門貴族對中樞核心位置的霸佔,直接讓始皇帝和法家大臣們在未來的帝國決策上贏得了一定的優勢,十分艱難地把帝國向“集權”的道路上推進了一小步。
接著始皇帝以公子豹告老還鄉,皇族事務急需一位掌管者為藉口,免去了武安公公子騰的太尉一職,讓公子騰接任駟車庶長,主掌皇族事務。
主掌皇族事務的駟車庶長雖然位同三公,參與國事決策,但其在國事決策中發揮的作用豈能和主掌帝**事行政權的太尉相比?始皇帝以冠冕堂皇的藉口,再一次打擊了大秦本土貴族。
鄭公蒙武出任太尉。關東系在國事決策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御史大夫由外戚建成侯趙亥出任。趙亥雖是外戚,但他是趙人,在大秦時太短,沒有自己的基,無法被大秦本土貴族所接受,所以趙氏外戚必然要藉助關東系的力量。
趙亥連升數級,不但進入中樞,還位列三公,這不但意味著趙氏外戚自“嫪毐事件”遭到打擊後的重新崛起,也意味著大秦本土貴族失去了對帝國中樞核心位置的霸佔。
至此,帝國的新中樞建設完畢。
右丞相隗狀,左丞相李斯,太傅、上將軍公子寶鼎,太尉蒙武,御史大夫趙亥,駟車庶長公子騰。六位上公大員,帝國的中樞核心,關東系佔據了一半席位。
九卿中,主掌帝國財政的治粟內史和少府成為爭奪的焦點。然而,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讓朝野上下目瞪口呆。
始皇帝下詔,甘羅出任治粟內史卿,趙高出任少府卿。
甘羅是楚人,趙高是趙人,都是來自關東的寒門軍功貴族,但他們不屬於關東系,而是依附於大秦本土貴族。從“集權”的角度來說,始皇帝肯定要控制帝國財政,重用與其政治理念相同的關東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甘羅和趙高的確符合始皇帝的需要,然而,這兩位是武烈王公子寶鼎的部屬,因此,始皇帝的這一任命就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