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遼國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遼國名城上京是遼朝前期的國都。上京城遺址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南。上京未建成前,名“西樓”是遼太祖阿保機創業之地,建成後稱皇都,後改稱上京,府曰臨潢。上京城幅員廣闊,氣勢恢宏。有南北二城,北曰皇城,南曰漢城,兩城相連。全城周長12。5公里,與《遼史》記載的基本相合。

皇城是契丹貴族階級居住的地方。城呈方形,又分內外兩部,即外城和皇城(又稱大內)。皇城城牆夯(hāng)土築成,夯層清晰可辨,城牆高5-6米。牆體上窄下寬橫斷面為梯形。城牆外壁有馬面(半圓形的土壘)。皇城內近年經考古發掘,現存城門4個,宮殿建築遺蹟100餘處,其中暴於地表的建築臺基50座。城內西部山丘上有寺廟和窯址。

漢城位於皇城南面,是勞動人民居住的區域。它的北牆就是皇城的南牆。皇城與漢城已被河水隔開,城呈不規則形,牆為土築,殘存三段,牆高4米,周長57公里。牆較皇城低矮且無馬面、甕城之設。除西門址遺留下來,其餘不存,西門豁口寬10米,殘存柱礎,應為金鳳門或雁兒門。由於白音戈洛河河逐漸北移至皇城附近,故城內遺蹟受到洪水沖刷,現僅保存了漢城的北部的中央部分。

遼中京遺址位於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以西約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中京是遼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與中原地相近,自古為遼河上游,燕山以北少數民族雜居地帶,為遼國的咽喉,在遼代後期軍事、戰略、經濟上有極重要的重要作用。

遼中京由城市佈局仿北宋汴京制度營建,有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重城。城牆全部用版築,現殘跡最高達4米,是遼代城址中保存得較好的一處城。

外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4200米,南北長3500米,南城正中有門,並有甕城,四角有角樓,但未發現馬面。自南門朱夏門到內城南門陽德門,全長1400米,正中有一條寬64米的大道,道兩側有用木板覆蓋的排水溝,直通朱夏門,兩側城牆下的石涵。在外城南部東北角,靠近內城南牆,有一座殘塔,現人稱“大明塔。”在大塔的西南方,另一較矮的與大明塔形狀相同的塔,現稱“小塔。”這就是中京城有名的南北二塔。

內城址。位於外城中央偏北,平面為長方形,東西寬200米,南北長1500米。城南中央城門稱作“陽德門。”陽德門與皇城南之間有一條寬40米的大道。

爆城址。宮城即稱“大內”位於內城北部中央平面呈正方形,每邊長1000米。北牆即利用內城的北牆,另築東、南、西三牆,現今尚可見到東、西兩牆南端的角樓址。皇城南門北中軸線上有一處大型宮殿址。據史料記載,這裡應是稱作武功殿和文化殿,分別是聖宗及其母蕭太后的起居處。

遼南京城址位於今北京市西南郊廣安門外,馬蓮道盧溝橋鄉境內。遼南京為遼代重要的陪都,又稱燕京,府曰幽都,周長27華里。經考古調查發現,南京城的東、西、南、北城牆均有部分遺蹟存在,故南京城的周長與史料記載相吻合。皇城位於城西南隅,四牆均有門。宮殿遺址在西城垣南端,東北隅有角樓。具體位置應在今南線閣衚衕。

遼南京的佈局,有外城、內城和皇城的三重城。城內有縱橫錯的街道,有市樓、坊市、寺觀等建築。這些多是仿唐代時的建築格局。

慶州城城址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索布嘎蘇木(鄉)。南距旗所在地大板鎮98公里。城北12。5公里是慶雲山。遼朝聖宗、道宗、興宗及他們地皇妃陵均葬於此地。

慶州城由內、外雙重城構成。平面呈回字形。內城保存完好。城牆高4-4。5米。每隔100-110米設有馬面。馬面高出城址1-2米。城東西長1090、南北寬930米、幾近方形。城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均有甕城。

城內偏北正中為遼代地行宮遺址。內城西北角有一密簷式地白塔。即有名地慶州白塔。近年。在白塔塔剎內發現了一大批重要地佛教文物。如瓷、銀、水晶、漆器及絲織品等。白塔北側有一組建築群。應是主殿。兩側有迴廊。北側有後殿。在附近還發現了石經幢。

祖州城城址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石房子村地山谷中。遼代城址中。除上京、中京、南京、西京和東京之外。祖州城是遼時州城中很重要地一座城。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地四輩先人都在這裡出生。阿保機秋獵活多在這裡舉行。建城後取名祖州。這裡埋葬遼太祖阿保機地祖陵。

祖州城略呈長方形,殘牆四周長約1785米,四城牆各有一城門,牆高3米,牆體為夯土板築,無馬面甕城。城四角各設一座角樓。祖州城分東、西兩個城區。內城位於西部,呈長方形,內有宮殿遺址四座。皇城門設在東牆的中部,門朝東,保留了契丹族崇尚東方的習俗。

祖州城內現存由七塊巨形花崗板構築的平頂石屋。應是當時的寺廟遺址。現在蒙古族稱為“朝魯蘇木”(即石廟),漢族人直呼為石房子。石房子面南背北,東西長7米,南北寬5。3米,高3。5米,前面正中留一門,門上有窗,石房子的四壁之四角有鐵鋦相連。石房子內緊靠北壁正中平置一石,橫長4。3米,縱寬2。5米。有的學者認為這座石房子的用途當是用於祭祀。

轉徙隨時,車馬為家“捺缽”漢語譯為“行營”、“行在”、“營盤。”遼朝雖先後以上京和中都作為政治中心,但每年又“四時巡守”

“四時各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皇帝在遊獵地區設的行帳,以區別於皇都的宮帳。遼太宗時,取燕雲十六州後,其國土包括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為保持契丹族的騎善戰傳統的經濟生活,仍然過著“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生活。正如《遼史》中記載的“遼國盡有大漠,浸包長城之境,因宜為治,秋冬違寒,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各有行在之所,在這種特殊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下,在契丹的管理體制上,逐漸形成了一套縣有鮮明遊牧契丹民族獨特特點的四時捺缽制度。契丹皇帝四時巡行的宮帳(也稱牙帳),即捺缽、夏捺缽、秋捺缽、冬捺缽。

捺缽皇帝的獵活動主要是鑿冰取魚和縱鷹鶻捕捉鵝雁。時間是正月上旬至四月。活動地點有四處:鴨子河(今松花江);長河(今洮兒河);魚兒濼(長河附近);鴛鴦濼(今河北省張北縣)。鉤魚後有“頭魚宴”捕鵝雁要用一種體小力大而兇猛的獵鷹名“海東青”捕鵝後也設莊嚴隆重的“頭鵝宴”相當中原皇帝的親耕大典。

夏捺缽時間五月末至七月中旬,地點多在吐兒山、黑山。皇帝與南北臣僚議國事兼避暑遊獵。黑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西北白塔子廟東汗山,吐兒山在其東北。

秋捺缽時間在七月中旬至九月。主要是入山獵,打虎獵鹿,故又稱之“秋山。”秋山活動與水一樣有著十分濃重的政治典禮彩,在行獵中還有宴會等活動,同時也有習武教戰的功能。

冬捺缽時間在十月。主要是皇帝與南北大臣議國事,獵講武,並接待宋朝及各國使節的朝賀。地點在永州東南三十里的廣平澱,這裡是冬季氣候較暖的地方。

遼朝陵墓祖陵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及述律後的陵寢埋葬於此。這裡有一巨大袋狀山谷,谷間叢林茂密,泉水潺,四周群山環抱,峰姿秀麗。巔間豁口處,均以石塊築成壁壘,無徑可通谷內,谷口處有兩座巍然聳立的巖峰如巨龍昂首,東西對稱,形成天然山門。這就是《遼史》中記載的“黑龍門。”龍門兩側所有建築遺蹟,應是樓櫓。由龍門入谷北行約1。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大殿址,地面上殘存有琉璃殘瓦。從殿的規模格局與祖州城內城正殿大體相仿,應是《遼史》中記載的“太祖天皇帝廟。”山谷深處有陵墓寶頂(墓葬上部的圓形土丘,帝陵稱為寶頂)兩處,一個較大,推測是遼太祖陵,另一處較小,也應是陵墓。遼祖陵黑龍門外山坡處現存一石龜趺。近年,在此附近採集到70餘塊契丹大字和漢字殘碑石,其中契丹大字殘碑石30餘塊。

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是一座磚砌墓。主室平面為圓形,有東西耳室,有墓道的多室墓,全長16。4米。墓由墓道、天井、前室、東西耳室及主室六個部分組成。墓道呈階梯狀斜坡式。墓道兩側及墓室、耳室的頂部均有彩繪畫。繪畫是以契丹傳統的寫實風格,形象地再現了公主和駙馬部分常生活的情景。前室呈長方形,券頂;東西耳室及主室平面呈圓形,穹廬頂。墓室內仿效墓主生前的設施,安有大門檻、門框、門扇及門楣。主室緊貼牆壁有木圍牆,高至墓的頂部,將木材加工成弧形的方木(共22層),用上等的紅松加工製作。主室內壁用木護圍牆,是遼代大貴族墓的一個特點。墓室門用條磚層層封閉。天井也用磚封堵,後用石灰漿灌縫,十分堅固,主室圓頂的穹廬式,與契丹人的氈帳相似。墓門屋簷築造與慶陵及其他貴族墓門樓雷同,是典型的漢式格式。墓的兩扇門上有門鼻,用銅鎖鎖住。墓的主室有長方形屍,靠近弧形木護牆。屍前有長方形供臺。屍用五層磚壘成。上鋪柏木板,公主與駙馬兩具人骨並列於上,頭東腳西,仰身直肢。身下有褐角的絲織褥墊。屍上有木架、帷幔,還有一些散落的帷帳飾件,推測屍上應有“屍小帳。”公主與駙馬全身穿有銀絲網絡。頭戴金冠、戴金面具,腳穿鎏金銀靴、帶,有銀枕。公主與駙馬據契丹風俗各自佩帶了許多華麗而珍貴的常用品金、玉佩飾。顯示墓主人高貴的身份及豪華的生活。

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西山遼墓墓群位於突泉縣西山村西南3公里。共11座。7號墓是石砌單室小墓。平面正方形,有斜坡墓道,長10米。封土高0。5米,底徑15米。地表距墓頂4米。四壁用碎石堆砌,至墓頂逐層疊澀,頂部用一塊較大的石板壓住。墓底鋪松木板,無屍。兩具人骨置於墓室後部,均仰身直肢,有木質葬具,為夫婦合葬墓,男左女右。隨葬器物放在屍體兩側,有鐵刀、瓷盆、碗、杯等;手臂戴銅手鐲。

遼代文化河北省宣化下八里張世卿遼墓東壁壁畫。長225、高175釐米。舞蹈與吹奏者疵觸(fú)頭,著長袍,高黑靴。關於散樂,《遼史》中有記載,其演奏樂器有:觱(bi)篥(li)、簫、笛、笙↓琶、五絃、箜(kóng)篌(hóu)、箏、方響、枝鼓、第二鼓、第三鼓,鼓、大鼓∧板等。散樂受唐和五代後晉影響極深,在此基礎上與契丹族民間藝術相融合,建立起的一種類似宮廷音樂的形式。這種散樂圖常見於遼墓壁畫中,如貴族出行、狩獵、行軍中更顯得突出。散樂由12人組成,是一支完整的表演隊伍。樂隊呈兩排,前排第三人下,有一低矮的舞蹈者,隨著節拍翩翩起舞。樂隊前排5人,從左至右吹觱篥者2人(第1、3人)笙者1人,擊鼓者1人,擊大鼓者1人;後排6人,打拍板者1人,彈琵琶者1人,吹橫笛者2人,擊鼓者1人,吹十二管排簫者1人。

內蒙古哲里木盟庫倫6號墓門門額壁畫。門額上共繪伎樂5人。兩側4人奏樂,中間1人起舞。左1人為舞蹈者,腿下部已殘缺。雙髮髻,粑,而形豐潤,粉直領中單,外著右衽黃長衫,肩有花飾。粉帶,著紅裙。身為手舞足蹈之勢。第2人方及衣飾均同上。雖衣服及帶顏不同。雙手執1吹奏樂器,呈吹奏狀。第3人肺及頭首飾飄帶等均同第2人。彩裙拖地,鞋尖半。懷抱琵琶,雙手彈撥,神態寧靜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