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洛衛國的故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通過這次教訓,小洛衛國終於明白了知識的重要,已經十歲的他,第一次踏進了十里地外的學校。i每天早上四五點摸黑忙好雞食,再翻山越嶺趕到學校上早堂,中午又要跑十里地為母親做中飯再返校,晚上放學回家又要忙著割豬草。學校與家庭的兼顧,洛衛國瘦弱的肩膀所揹負的壓力又沉重了幾分,但學校內的充實讀書生活對於他來說宛處天堂一般。

這種就算是成年男子也難以承受的壓力,瘦弱得只剩皮包骨頭的小洛衛國愣是灑灑脫脫的熬了過來。母親的藥一天也沒有停下來,青瓦大房雖然沒有蓋起來,但再也不用為漏水房頂破而愁了。

自從洛衛國上學第一天以來,這個入學年齡偏大的學童,便成了學校裡的傳奇式人物。他的成績從未離開過第一這個寶座片刻,先是班中席,再到小學年級成績五連冠。進入了初中,有了鎮上學習成績的排名,三年下來,不但保持了學校年級成績的第一位置,更是附近幾所中學尖子生不可逾越的巔峰,神童洛衛國可是成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榜樣式教材。

當然,生活絕對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洛衛國的中學求學生涯也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洛衛國的求知**是狂熱的,他在中學時代的遲到記錄僅為一次,那次是因為暴雨洪水沖垮了河中的所有木製橋樑。小洛衛國硬是冒著滂沱大雨,繞了幾十裡費了一整天才趕到了學校。

聽說那天洛衛國為了趕到學校,整個人差不多都被摔成了血人,衣服更是破爛得比乞丐還乞丐。因為這件事情,他更是成了學校重點宣傳對象,努力求學的名聲甚至驚動了縣城的報社,小洛衛國生平就這麼上了第一次報紙。

寧欺白鬚公,莫欺鼻涕蟲。

上初中的洛衛國營養雖然跟不上,但好像並不影響他的個子長高,除了還是一副皮包骨的模樣,健康得就好像一頭小老虎。身體的成有一個好處,就是攜母親看醫生時再也用不著那輛手推獨輪車了,而是可以背起母親就跑,可比推車子方便了許多。

初級中學畢業後,因為當時的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沒有機會念完初中,至於進修高中那可是要比現在的大學生更要牛氣多了,畢業後可以算是半個知識分子了。

洛衛國可是吃過沒有知識的苦頭,絕大部分同齡孩子沒有辦法跨越的鴻溝,憑著他的全鎮第一成績單輕輕的跳了過去。這個跳躍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傾家蕩產,因為全縣唯一的高中學校位處在縣城中心。

洛衛國為了上學只能變賣了所有家當,揹著老母親為了節省幾個車錢硬是走了二天,赤著大腳板終於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鄉巴佬終於第一次見識了城鎮的繁華。

就這麼一個半大的孩子,便成了高中學校裡為數極少的幾名鄉下土包子學生之一。

標誌式的大赤腳與病癱的老母親,洛衛國自是成了書友們的排斥對象,就算是同被城裡人稱為土包子的同學也是恥於與他為伍。

半大孩子血氣方剛的時期,對於不受歡的怪人,自是諸般的刁難,惡作劇手段層出不窮。什麼門頂放水盆,屜放死老鼠、死蛇,往飯菜裡吐口水什麼的,洛衛國卻總是一笑置之,在他眼中這些與他年紀相仿的同學只不過是些調皮搗蛋的三歲小兒罷了,自己卻是困在小孩堆裡的大人,犯不著跟小孩認真較勁兒。

小孩子間打鬧只不過是生活上的調節,完全沒法影響到洛衛國的常生活,成績仍是一如既往的拔尖。

平靜的中高生活一過就是一年,中間生了一件事情卻是讓洛衛國成了校中的英雄。

那是一個平常的夜晚,同宿舍的同學因為正在長身體,半夜肚子餓得要命,便偷偷的起來點起煤油爐子要煮點麵條。卻沒料到一不小心就把蚊帳給點著了,學生宿舍除了衣服、被物就是書本,都是些易燃物品。

這星星小火一下子就漫延成了大火災,火勢又引起了電線加劇了燃燒,整棟宿舍樓剎時間便成了火災區。

大火燒漫延可不得了,學校的教室與宿舍是連在一起的一棟七層樓房。一二樓是教室,三四五樓是男生宿舍,六七層是女生宿舍。

每天息燈清點完人數後,管理員就會把三樓鐵門鎖上,是為了防止調皮男生夜不歸宿。五樓樓梯的男女生宿舍分界線也用鐵門鎖上隔開,是為了防止男生闖上女生的宿舍。這樣子,宿舍就成了一個大籠子,平常時期倒沒什麼,但火災這樣的突事件生後,兩扇相隔的鐵門卻成了鬼門關,宿舍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火炎煉獄。

驚恐的同學都擠在樓梯分隔鐵門內亂哄哄的,有些同學徒勞的敲拍眷鐵門,更有些同學直接就要從三樓往下跳。

正在慌亂之間,洛衛國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宿舍內還未被點燃的單打了個死結連成了一條被單繩,另一頭就綁在窗戶上一直垂到了地面,搭成了一條逃生路線。有了這個榜樣,同學們都是有樣學樣,大部分男生很快就安全的到達了地面脫離了火災區。

女生的宿舍卻是在六樓,大膽的女生也學著男生們結被單、垂繩子爬到五樓,洛衛國就帶著一些大膽的男生在五樓接應,再從三樓順著男生被單繩往下逃。

還有一撮女生卻沒有這個膽子,仍是癱在了六樓的鐵門內死活動不了。勸了老半天,她們仍是隻會哭,看樣子就算是勉強要爬上被梯也多半直會往下掉。

沒辦法了,洛衛國只好又想出了另一個辦法,就是把被單繩子淋溼栓在鐵門的兩條枝條之間,幾位強壯男生就合力不停的扭動被單。溼水被單韌極強,很是輕易的就扭寬了鐵門柵枝。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溼衣扭窗枝逃生可能是個常識,但在當時可是項了不起的創舉。

幾位男生看到小小的被單布條,只是沾了水就能利用扭力臂輕易的把指鐵枝扭彎,當時直接就把洛衛國當神看了。

不幸之中的大幸,當時男女生營養普遍都不是很高,這批癱著的女生都是窈窕淑女,不一會兒就順著擰彎的鐵門柵枝縫兒逃到了五樓,再用同樣的方法逃出了生天。

這棟七層教學樓房因為這埸大火而化為了廢墟,所幸的是因為洛衛國的急中生智點子並沒有一位同學傷亡,在當時不重視防災意識的時代來說,可算得上是個奇蹟。

締造這個奇蹟的洛衛國自是成了同學們的偶像,洛衛國這個土包子就這樣第二次登上了縣裡的報紙。

因為火災事件,學校為了獎勵洛衛國的勇敢機智,免除了他所有的學習書本費用,這對於他來說可是天掉下來的餡餅。

洛衛國少了為錢奔波而集中了力,學習更是漸漸進,最後如願如償的成了縣內第一名高考狀元,更是被當時一等一的學府收為了學員。

大學通知書到手卻成了洛衛國左右為難的湯手山芋,因為他是明白像京城那樣的大城市,是絕對不是兩母子僅靠努力就可以渡過的生活。

如果僅是洛衛國一人上學,國家將會資助求學的所有費用,但為了照顧好母親,就是在外面租房子這筆費用也不是洛衛國邊上學邊兼職所能承擔得了的。

沉思苦想之下,忠孝不能兩全,洛衛國便給了學校校長室寫了封信,內容為“可皆母同住校否”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