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剛收工的戰士們愕然了,不知出了什麼事。
人群在近,近…
“他們是來搶饅頭的!”不知是誰喊了一句。
戰士們醒悟了,紛紛匯攏到饅頭筐前,組成了人牆。有幾個戰士還起了槍。
“站住!”戰士們吼著。
“再不站住就開槍了!”有的戰士拉響了槍栓。
人群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只是悄悄地把步子放緩了,一副副毫無表情的面孔,好像在說:饑民不畏死!
…
人群擁到戰士跟前了,打頭的一個愣小子昂首走在最前面。
“你小子敢動饅頭,看我不一拳…”
“就是要吃,該殺該砍隨你們!”戰士中的愣頭青和帶頭來搶饅頭的愣小子,已綰起袖子動手動腳了。
軍民對壘,一場“饅頭爭奪戰”一觸即發…
“住手!”一聲斷喝,在連裡指揮施工的營長郭金泰走出工棚。
“放下槍,閃開路!”郭金泰厲聲命令道。
戰士們不情願地後撤了幾步,離開了饅頭筐。
搶飯的人群也突然收住了腳步。
郭金泰走到鄉親們近前,想說什麼,喉嚨卻一下子哽住了。站在他面前的是衣衫襤褸的男男女女,是赤身體、瘦骨嶙嶙的孩童;那一張張菜的臉和絕望、呆滯的目光,使郭金泰的眼睛溼潤了。人,最大的慾念莫過於求生。當初,自己扔下鋤耙子跟上隊伍,不也是為了有碗飯吃嗎?
…
這是被上了絕境的饑民啊!可他們沒有去搶糧庫,沒有去搶商店,只是到被認做親人的隊伍上來討口飯吃…
他轉過身去,聲音喑啞地對炊事班長說:“把我那份乾糧拿來…”炊事班長把一個比拳頭大一些的饅頭遞給了郭金泰。
郭金泰走到兩個眼巴巴盯著他手裡饅頭的孩子跟前,、蹲下身子,把饅頭一掰兩半,分別到那皮包著骨頭的小手裡。兩個孩子緊緊地各攥著半塊饅頭,貪婪地直咂口水。孩子的母親哽咽著說:“妞兒、柱兒,快給大大磕頭!”兩個孩子“撲通”跪在了郭金泰跟前。
郭金泰猛地把兩個孩子摟在懷裡,眼淚刷刷地滾落下來…
戰士們也落淚了。一種神聖的情在這一瞬間復甦了。他們默默地領出屬於自己的那個饅頭,一一分送到鄉親們手裡…
採石班的戰士們圍著水桶“咕嘟咕嘟”灌了一肚子涼開水,扛上鐵錘、鋼釺,上山了。
人群裡出現了泣聲,霎時響成一片。
人哪!總還是有情的。在絕境中覓見一線生路,在凍餒時得到一點溫飽,更是如此。那一雙雙飢餓的眼睛,在看到饅頭的同時,也看見了戰士身上那白花花的汗漬,看見了運石班戰士那浸在肩頭上的血跡…
當兵不易呀!
當天晚上,郭金泰喊來四個連的連長、指導員,開了一次營黨委擴大會,當場做出決定:每連出一百斤小米。最後各連還是打了折扣,只出八十斤,連裡實在是撥不開了。營部出了五十斤,郭金泰又從自家的口糧本上硬挪出三十斤。
第二天,郭金泰讓彭樹奎等幾個戰士把這湊起來的四百斤小米,分裝在四十條幹糧袋裡,用車推著進了龍尾村。不用看囤,不用看盆,一看臉就知道誰家揭不開鍋了。郭金泰帶著戰士們,挨門挨戶地分發著小米。當他們走進福堂老漢的屋裡時,老漢“撲通”跪在郭金泰跟前:“罪孽呀!罪孽!是俺家那個愣頭青,領頭去隊伍上搶飯的呀…”郭金泰將福堂老漢攙起來,把乾糧袋放在他手上說:“熬過這陣子就好了。”福堂老漢兩手抖動著把米袋捧給餓倒在炕上的老伴兒,兩滴渾濁的淚水滾出了眼窩,嘴裡喃喃地念叨著:“二愣子他娘,你有福哇,這下子能活過來了…”報恩是中國農民固有的美德。福堂老漢忘不了郭營長的大恩大德。誰料這竟給郭金泰帶來了意外的災難。
熬過三年困難時期,形勢見好轉。一九六四年國慶節,師裡通知,凡營以上單位都要和駐地居民聯合搞慶祝活動,並舉行閱兵儀式。
龍尾村天高皇帝遠,要不是部隊來駐防,千載難逢這場面。全村老幼都來雙大功營場瞧光景。
福堂老漢擠在人群裡,仰臉望著閱兵臺上的郭營長。臺下,全副武裝的隊伍邁著齊刷刷的步伐通過檢閱臺。郭金泰著筆直的身板站在臺上,向受閱隊伍敬禮。那儀表,那威風,看得福堂老漢心裡好不美氣!
隊伍中不時響起排山倒海的國慶口號。
福堂老漢耳背,傳到他耳朵裡的只是一片“萬歲,萬歲”聲。他立時覺得自己也該喊點什麼,喊郭營長點什麼。像郭營長這樣的好人,真該活一萬歲!想著想著,他胳膊一揮喊出了聲:“郭營長萬歲!”誰料竟是一呼百應,男女老少都跟著他“郭營長萬歲”、“萬歲”地喊了起來…
事情反映到上級機關,團政委秦浩當即帶了個調查組下來調查。那陣,作為一級黨組織還是實事求是的,認為這雖然是一樁極為嚴重的政治事故,但不是郭金泰蓄意策劃的,完全是由於福堂老漢的無知造成的。團黨委經過再三研究,決定給郭金泰比較輕的處分:留黨察看一年。
秦浩拿著處分決定找郭金泰談話。
郭金泰啞口無語。他對領袖是無比崇敬和熱愛的。沒有主席、沒有黨,哪有他郭金泰呀!他深知事情的嚴重,可這大禍來得太意外了呀…
“老郭,咱們作為老戰友,對你攤上這種事,我是很同情的。”秦浩深為難地說“可對這種嚴重的政治事件,總是要處理的。當然,你完全有理由不接受處分。那樣,咱們只好把這件事給地方政府,讓他們去追究福堂老漢等一些人的責任。可那老漢,你給他扁擔也不知道是個一。老郭,你看這事…”郭金泰二話沒說,提筆在處分決定上籤了字。他害怕龍尾村的百姓遭殃。
誰知時隔五年,秦浩會把這已經由組織做了結論的“萬歲事件”重新翻騰出來。這直接連著“綱”和“線”的事,在這大搞“三忠於”的時候重新認識,那就不管怎樣處理都不過分了:什麼師黨委決定,還不是秦浩一句話!此刻,郭金泰知道秦浩的用意,他是要把你當做工程的絆腳石踢開,又要鑄成“鐵案”即使將來在工程問題上證明你郭金泰是對的,你也翻不了身。
郭金泰不能不佩服秦浩權有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