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家事如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陷世》新章節發佈了,歡親們前來砸票支持。
德志把禮物給了他子,她見了很高興,馬上要試穿,穿上後扭來扭去的,在鏡子前顯擺,然後又問德志:“老公,漂亮嗎?”德志低著頭說:“漂亮!”
“看都不看我一眼,還漂亮?你忽悠,接著忽悠。”她說。
德志不知道東北人的語言會這麼厲害,竟然將“忽悠”傳遍全國。以前沒這個詞的。的確,德志沒有看就下了結論,顯然不夠嚴肅,他裝作欣賞的樣子,坐看右看,說:“漂亮,真的漂亮。”
“算了,算了,別說了,有心沒肝的。生了孩子後,我的小肚子起來了,為了孩子,我已經花容失了,再也不是少女,哪裡可以引你們這幫子爺們?好了,謝謝老公,那麼,你要老實代,還買給誰衣服了?”
“實不相瞞,我媽也有,還有我姐,說起來到海外了,哪裡不帶點紀念品的?你說呢?”
“是的,你說的是,不過,我要先看看。”她說。
“看看就看看,絕對沒有給你買的貴。”
“我知道,我先看看吧。”德志拉開包的拉鍊,給她,她拿出來一看,是綿綢的,說:“可以,買對了,老年人就需要又涼快有滑有汗的衣服,買對了。港島的的衣服還是不一樣呢。”
“哪裡哪裡,有的還不是內地生產的。到了港島,可以出口的,這些衣服是因為檢查不合格的,不適合出口,但適合內地人穿的衣服,是以出口的標準做的,買回來,在家裡穿還是可以的,我認為。老孃也喜歡衣服,買給她。算是一種安。”德志說。
“我知道。你給你媽買,我沒意見。”
“不是你媽?”
“是我婆婆,但不是我親媽。”
“嗯,也好。”
“好什麼?”
“我媽是你婆婆。你媽是我丈母孃。都是長輩。應該喊‘媽’。也不掉價。”
“你不喊我也不喊。”她說。
德志從小不愛喊媽,他弟弟德剛喜歡喊媽,將德志一輩子沒喊的。他都喊了的。喊得多不見得盡孝道,不喊的人不見得沒有盡孝道。
要看人怎樣做的,不看人怎樣做的。行為比言語更重要。人們更看重行為,不看重語言和內心,因內心看不到,語言就像風一樣,無法捕捉。
德志不好在他子多辯論什麼,畢竟在家的時間短。結婚還在月中,就離開家庭外出工作;然後是生孩子,孩子沒有滿月就離開了家,孩子在月子裡沒有照顧,婆婆天天做甜酒,現在她見了甜酒就想吐,可能吃傷了。
結婚也沒有什麼好排場的場面,接近於婚,還是坐三輪車來的。因為當天堵車,車進不來,門口的街上全是擺攤的,城管都管不了,沒辦法,只有轉了三輪車往裡走。
擺酒席也就是兩三桌,也沒什麼客來,這些事,都成了德志的短處,也是把柄,將德志死死地捆住,想要掙扎開,十分困難。這條辮子被抓住,就等於一輩子都代了。
結婚不夠排場,也沒有什麼好炫耀的,總之,以後是要好好過子,不存在有離婚的念頭,要知道,夫的相互虧欠,不能拿離婚來解決來彌補,有些事情是無法彌補的,有些事實是無法改變的。
給婆婆送衣服,應當是由媳婦去好一點,如果是德志送,那沒有一點意思。如果是給丈母孃的禮物,由德志送比較合適。這就是配合了。
她不肯去,德志就不理她,扭捏了半天,她還是去了,嘴巴撅著,很不高興的樣子。德志心想,再倔強的小驢子,也要給你扳過來。
回來後,他媳婦說:“高興,高興,她太高興了,真的養了個好兒子。”
“是嗎?”德志心裡吃了蜂一般甜。她說:“你媽,我婆的衣服多得很,這是最好的,她高興,我也高興。
““我是做給我兒子看的,我孝順,我的兒子將來也孝順;我送東西給我媽,由媳婦來送,將來我的兒子也會送東西給你,由他媳婦來送。這是一代傳一代。”
“你真會耍貧嘴。有這工夫,就賺了不少錢了。”她說。
“你真有意思,我要是富翁,我會娶你嗎?”
“你別拿話噎我,我也不怕你。你是窮光蛋,我喜歡,就會嫁給你;你是富翁,我不喜歡,你花再多錢我也不稀罕,也不會嫁給你。”她說。
“男人有錢就會變壞,還不如找個窮鬼踏實。”
“這話你說錯了,別給自己沒錢找理由了。窮鬼也不見得都爭氣,都忠實老婆,窮鬼也有沾花惹草的,不見得個個都是好鳥。”她說。
德志和他媳婦年齡差不多,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要清楚,這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心就像天上的雲,說變就變,而且變得不知道形狀,也不知道規律,不知道下一刻那雲會飄向哪裡,下一刻,那人心會移到哪裡。
德志在家呆的時間不長,很快就到上班的時間,他們一起到江城集中。
在開會前,劉小姐先問了問大家在家裡過得怎麼樣,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說,燕和金蓮毫不退讓和妥協,搶話說,說得口吐白沫,女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就不太注意了,說話和行為,都有了讓人生厭的地方,自己不覺得,別人覺到很明顯,越是這樣,越喜歡錶現,生怕被埋沒了,忽略了她的存在。
劉小姐不制止,相反認為這是民主的表現,認為大家都信賴她。肯在她面前說真話、實話,積極主動,相互影響,相互促動,讓大家都趕緊進入工作狀態中來。作為港島人,沒在內地長大,不太懂內地的文化和習俗,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善於表演。明明想要。卻說不要。明明喜歡,卻說不。
總之,反話正說,正話反說。比比皆是。讓劉小姐來作答內地的語文試卷。能及格就算內地人,不及格,就算正常人。
大家都認為正常的。往往很危險,大家都去追求的,往往很難得,真理不在大多數手裡,只在少數人手裡,有時候湊熱鬧的事別幹,跟風上的人不要往,要做一個有立場、有看法、有原則的人才好。
最後劉小姐說:“大家都過了一個豐富的假期,不錯,不錯。”自從在火車站分開之後,芭比去找她朋友,情況不詳,像她這個年齡的女生,應該找朋友了,再過幾年,就是泡在水裡太久的魚餌,不香,也不好看,沒有大魚上鉤的。
青容易過,轉眼已白髮。
的確,芭比再不找,就不好找,即便找,也找不到合適的。好的不會等她,總有女生天生麗質,且天生智慧,早就下手了,等到最後,差不多都是藥渣了,誰愛要誰要。
即便是藥渣,芭比好像也沒福氣來享用,可憐可嘆可悲的小女生,花錢再臉上,腳上,上面裝修花大價錢,如果錢再充裕點,她敢飛到韓國去整容。
腳上也捨得投資,一雙小小的鞋,一雙的價錢是德志穿的鞋子的好幾倍。
至於中間穿的衣裳,更不用提,她上網,天天必須要看看網上的衣裳,自從喜歡上了網購,那手機和電腦,必有收藏夾專門收藏了這些東東,有時間就去點擊看看有什麼新東西沒有,時髦的,好看的,別緻的,都要買。買了來不及穿的,滿了一櫃子,這些東西,完全可以辦個超市,專門用來賣衣服和鞋子。
至於尹懋,他去了他弟弟那裡。他弟弟在開箱包廠,專門生產包包和行李箱。當然,也生產一些來料加工的東東。他走的時候,他弟弟給了他一個包包,紅的,德志看了,不順眼,不過,沒有明說,只是笑了笑,他覺得很好,炫耀說:“這是好的包包,出口的,國內買不到。”他不炫耀還好,一炫耀,德志就想吐。大老爺們也太了吧,那麼鮮豔的紅,準備造反啊!只有紅軍才配用紅,你也敢用?就跟帝王的專用是黃一樣,不懂的人,瞎用,在房子上、衣服上、鞋子上,甚至內褲上,都用各種各樣的紅,那也太丟人吧。
德志算準了,他的包包只是新鮮半年,最多半年,半年過後,包包一定會失蹤,或者送人,在內地,還是要講一些習慣和風俗的。
這個顏的包包的事,德志就不多說了,自然有人說,德志說,就會得罪人,不說,他還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
為了不想出力拿布匹,就找各種理由不回來,能躲則躲,躲過了初一,還要躲十五。
沒把德志給累死,劉小姐的安排,可謂太好了。應該在上班前夕去港島,港島回來,馬上上班,看誰還敢?問題就出在這裡,那芭比早就有了去找朋友玩的打算,因此,劉小姐為了照顧她,就安排了從港島回來可以休假,芭比高興了,德志、安德烈卻悲催了。
劉小姐說大家過了愉快的假期,很好,這是指少數人的。沒去港島的,想金蓮,她故意不去,算準了要拿重東西回來,她是瘸子,不可能拿得動,乾脆藉故在辦二代身份證,就沒有去。
她不去,劉小姐就讓她去項目點上班,這個很搞笑,她一個女人,去項目點上什麼班?錢沒錢,走路不能走,能幹什麼呢?在說,時間只有一個星期,去了又回來,車費就好幾百。
至於去了沒去,誰也不知道。反正報銷的票據了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地的票。有了票,就得給人家報銷,誰讓你這樣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