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十九章一千噸級的荷蘭大帆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時正好是冬季,還沒有到漁季,鄭曉路正好利用這個時間給漁民們安置住處,分配漁具,並且命令舟山造船匠大量生產捕漁用的小船,租借給漁民們使用。

為了使漁民們有個念想,鄭曉路用了後世分期付款買手機的方式,將漁船租借給漁民,他規定,如果漁民每年提供給閻王軍一定數量的魚蝦,連續五年,那麼漁船就白送給漁民。如果做不到,就納一定的船租。

這個政策自然得到了漁民們極大的擁護,使得他們打漁的幹勁都提高了不少。

數月之後,暖花開,數千漁船一起揚帆出海,沈家門漁港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鄭曉路預先聯絡好了漕幫,讓漕幫在漁季到來的時候派來了數艘大貨船,這些貨船是專門用來運送魚鮮的,船艙中間有水艙,可以運送大量鮮魚。

漕幫的大貨船將舟山群島上的漁民們打回來的海魚大量地運到江南,向各大酒樓、王府、富人家裡進行推銷,由於朝廷的海政策,江南很多地方都缺魚。再加上這些年連年旱災,糧食產量低,使得各種食物的價格都在猛漲。

舟山上的大量魚鮮一送到江南,立即大賣特賣,富人們忙不疊地大量購買鮮魚,酒樓飯館也向漕幫定購大量海魚,至於達官貴人們,更是喜歡吃海鮮,海之後很久沒有舒舒服服地吃過海魚了。

這些人也不管漕幫的魚從哪裡來的,反正能買到就只管埋頭吃。

有些腐儒認為漕幫違背了海令私自下海打魚,將漕幫告上了官府,但官府的大人們許久沒吃到海鮮,現在好不容易能吃到了,哪管魚的來路正不正,睜之眼閉之眼,這事情居然就這麼過去了。

漕幫賺了個盤滿缽滿,那些窮苦的漕運水手的子頓時過得好了起來。

劉柒這位小混混頭目,現在在杭州都成了說一不二的大人物,手底下有船一千多艘,隨便發號施令,就有幾千水手聽他號令。出入高檔茶館酒樓,每天擁美在膝,子過得極是舒服。

至於舟山島上的漁民們,則通過漕幫將自己打回來的魚換成柴米油鹽醬醋茶,子也過得十分滋潤,比起以前朝廷海令時,他們的子過得簡直有如天堂。

閻王軍受到了五萬移民的一致擁護,在他們的統治之下,幸福子過得不要太容易,這些移民們早已將閻王軍當成了自己的再生父母,想起明廷對他們的殘酷壓榨,這些移民們就覺自己從地獄來到了天堂。

要他們再回到明廷的地盤,那是萬萬不能了。

至於舟山島深處的那些原住民和海盜,則慢慢被移居到島上來的這五萬移民給引了出來。他們最初想用海盜的那股子脾氣來燒殺搶掠一番,但他們很快就發現閻王軍戒備森嚴,軍容整肅,而且裝備良,不是朝廷的衛所孫悟可比的。

於是原住民們打消了搶劫的念頭,開始試著和島上的移民接觸,他們用舟山島深處的水果用來向漁民們換取糧食,或者用他們偷偷打來的魚向閻王軍的士兵換取油鹽醬醋。

久而久之,閻王軍和一些原住民也悉了,就發給了他們進出舟山鎮的通行證。

這些原住民進鎮一看,才發現這些移民過著仙人般的幸福生活,但他們卻只能躲在山裡的山裡像原始人一般。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原住民們毅然放棄了自己的自由之身,加入了閻王軍的治下,成為了舟山鎮的居民,將自己的戶籍落進了舟山鎮,成為了閻王軍的公民。

這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舉動,隨著第一批原住民搬入舟山鎮,從山裡遷移出來的原住民就越來越多,原本還有疑慮的原住民在看到先前搬遷進去的人過上了幸福子之後,也坐不住了,紛紛向著舟山鎮搬遷。

舟山上的原住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經過統計,原住民共有6009戶,計4人,這些人在山裡有房子,有傢俱,還有一部份人擁有自己的船隻。但他們為了躲避朝廷的內遷,被迫住進舟山島的深處,船隻也藏在一些小水灣裡,子過得十分貧苦。

這群人搬遷進舟山鎮之後,頓時使得原本只有五萬人的舟山鎮人口翻了一倍,變成了十萬人的超級大鎮。

鎮子被迫擴建,向著四面大量建造房屋。

擁有船隻的原住民則分配到沈家門寨子的旁邊定居,舟山群島上立即形成了兩個聚居點,也即是舟山鎮和沈家門集。

島上的原住民納入治下之後,閻王軍也鬆了一口氣,不必再戒備嚴地保護著舟山鎮了。

他們大多是來自陝西和四川的士兵,幾乎人人都會種田,反正在舟山島上也沒事做,平時練之後,閻王軍士兵就向舟山鎮的北邊墾出了大片的良田。

士兵們將一些有興趣種田的鎮民帶田邊,手把手教他們種田的技術,一些有見識的鎮民也懂得不可能一輩子靠著打漁維生,懂的事情當然是越多越好。

於是有好幾千人開始虛心地跟著閻王軍士兵學習種地。

士兵當然是先從最容易種的紅薯和玉米教起,先教他們如何翻地、如何秧、如何施肥、如何除草…

舟山島上軍民一家親,其樂融融當然,也有不快樂的人。比如:安文思和利類思半年過去了,安文思和利類思已經在舟山鎮中建起了漂亮的教堂,他們花了大量的金錢將教堂裝飾得極盡華美,讓人一看就目眩神

然而…到目前為止,他們連一個信徒都還沒有發展出來,哪怕他們磨破了嘴皮子